配色: 字号:
河北省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摸底历史试题
2023-05-31 | 阅:  转:  |  分享 
  
2022年高三摸底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
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区分晋法家与齐法家∶晋法家反对儒家的礼治,而齐法家则吸纳了儒家的礼义思想;齐法家于重农之外,也照顾工、商业
的生产。晋法家对于农业以外的生产,则加以限制,甚至排斥。管仲称士、农、工、商为“四民”,承认工商业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知A
.齐法家照顾了贵族地主的利益B.齐晋法家思想有本质的分歧C.齐晋法家思想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D.齐法家思想比晋法家更具实用性2.商鞅
变法规定“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陌封疆,而赋税平”。秦汉时期严格实行上计制度,县上计于所属郡国,“各计县户口
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郡国再上计于中央。上述制度的实行A.利于社会统治秩序的稳定B. 有力地推动了社会转型C. 有效消除了地
方割据基础D. 保证了社会经济的繁荣3.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糖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糖地
。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
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A. 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 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D.
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4.480年,孝文帝至廷尉、籍坊的两所监狱,引见诸囚。同年闰七月,又亲自录囚,“轻者皆免之”。496年,
下诏说∶“法为治要,民命尤重。在京之囚,悉命条奏,朕将亲案,以时议决。"孝文帝的上述举措A. 旨在巩固北魏王朝的正统地位B. 弘扬
了中原先进的法治文明C. 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D.利于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5.8世纪中叶之后,中原再无大规模石窟造像。接过中
原石窟接力棒的是四川,四川石窟如雨后春笋,出现了广元千佛岩、皇泽寺、巴中南窟、北窟等诸多精品。造成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重心
南移B.北方政局不稳C.政治重心逐渐东移D.佛教教义的世俗化6.北宋时,参知政事薛居正奉命监修《五代史》时指出,梁末帝未能识别奸伪
,缺少能臣善吏辅佐,是导致国家灭亡的重大因素。范祖禹在编修《唐鉴》时,深刻评论唐代三百年间的治乱兴衰,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很高的评价
。这表明,北宋史家A. 以强烈的忧患意识积极编修当朝史B. 受社会政局影响调整史学思想C.以理学思想指导官方史书的编写D. 具有以
史为鉴、以史资治的修史观7.清廷皇帝为了解或处理地方某一重大事件,常常派出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均由皇帝特遣,行前和回朝后,都得面见皇
帝请训或接受垂询,其内容除所办本身差务外,还常包括其他民情政务。在外地办事过程中,也得时时奏请。上述做法A.有利于制定合理决策B.
是维护吏治清明的主要举措C.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D. 有助于平衡满汉地主的矛盾8.1900年6月,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
帝国等11国同时宣战。当月,上海道余联元与各国驻沪领事议定条约,其内容包括∶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坤一、
两湖督宪张之洞切实保护。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该条约的签订A.是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的标志B.使清政
府无力控制地方财政C. 表明清政府内部存在政见分歧D. 助推了义和团运动发展壮大9.1895至1898年,有资本额一万元以上可查的
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官办与官督商办资本仅占30%,而在1894年之前这二者比例正好相反。1895年到19
13年,新投资一万元以上的国内工厂有463家,为1894年的数倍。上述现象反映了A.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B.实业救国风潮得到激发C
. 洋务派自强新政成效较显著D.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10. 唐宋以来,中国古代继承案件审理便遵循一个基本规则,即“以宗祧继承为
主,以诸子均分原则为辅”。民国初年法律遵循的是新式“私有财产神圣”的精神,将继承人看作为“有继承权的人”,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继承的权
利。这种变化A. 表明宗族的社会影响力弱化B.反映出司法领域向近代化迈进C. 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观念D.增强了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
11.古田会议决议批判了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等错误思想,强调“党对于军事工作要有积极的注意和讨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
,再经过群众去执行”。该决议反映出A.土地革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B.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被纠正C.中共加强对红军的政治性建设D.
中共认真反思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12.据统计,从1938年6月至1941年5月,八路军在华北同日军作战1.5万余次,新四军在华中作战
近5000次。到1940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由1938年的18万余人,激增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包括游击区),已遍布华
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上述事实突出表明,敌后战场A. 逐渐承担抗击日军的主要任务B.已经摆脱日军的全面封锁C.已经具备进行大反
攻的实力D. 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抗战13.图1为廖冰兄于1945年10月在重庆创作的漫画《舌卷江南》。漫画显示一肚皮圆滚的家伙,兜
里成卷的钞票犹如翅膀一样使他飞在空中,江南财富卷入其口中。地面光秃,百姓穷苦哀嚎。该漫画反映了A.日军对占领区进行经济掠夺B. 美
国对华的资本输出加剧C. 官僚资本控制财政以扩军备战D.国民党腐败统治招致人民不满14.1954年,尼赫鲁访问中国后发表谈话说∶“
我自己的印象是,中国不要战争,而是希望通过几个五年计划来建立起它的经济”。1956年,周恩来说∶“几年来的情况起了变化,所以我们决
定了这一方针。中国政府决定分三批释放日本战犯,释放的人数超过一千人”。这反映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B. 周边国家关注中国经
济建设成就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D.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外交原则15.在八大会议上,陈云提出∶今后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
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但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作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
由市场作为补充。陈云的上述主张A. 总结了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作经验B. 对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有借鉴作用C.提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方向D. 有助于我国成功克服经济困难局面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计民之贫富,分
五等输钱,名“免役钱”。若官户、女户、寺观、单丁、未成丁者,亦等第输钱,名“助役钱”。凡输钱,先视州县应用雇直多少,随户等均取雇直
。又增取二分,以备水旱欠阙,谓之“免役宽剩钱”。用其钱募人代役。既试用其法于开封府,遂推行于诸路。既而东明县民数百,纷然诣开封府诉
。帝知之,以诘安石。司马光言∶“上等户自来更互充役,有时休息,今使岁出钱,是常无休息之期。下等户及单丁、女户,从来无役,今尽使之出
钱,而鳏寡孤独之人俱不免役。夫力者,民之所生而有,谷帛者,民可耕桑而得。至于钱者,县官之所铸,民之所不得私为也。今有司立法,惟钱是
求,岁丰则民贱粜其谷,岁凶则伐桑枣、杀牛、卖田,得钱以输,民何以为生乎。此法卒行,富室差得自宽,贫者困穷日甚矣。”——摘自(明)陈
邦瞻《宋史纪事本末》(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北宋推行的法令特点及目的。(7分)(2)概括材料中司马光的观点,并结合有关知识对
其观点进行评析。(7分)1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表1中为四组与民主观念和道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概念。表1风向
标人物同道者核心概念支撑性词汇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君民关系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议会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黄遵宪
等民权民权与民智、民族国家、自由、权利与义务、宪政孙中山邹容、宋教仁、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民权共和革命、民主、共和、五权宪法、
国民大会、直接民主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庶民主义大众民主、劳工神圣、翻身解放——摘编自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运用表1中两组及以上信息,围绕“民主观念和道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
充分,逻辑清晰。)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表2 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信息表1929年,召开全国中医药界教
材编写会议。在讨论中医药学校教材编写的同时,审定通过五年全日制中医学校中医药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的课时安排等学校教育是民国时期培养
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但也有部分名医是靠师徒相传成才的。学校的部分教员白天教学,晚上教授拜入门下的学生中医界人士意识到西医的一些优势
,积极探索用西医的长处来改革中医1931年,创办上海中医学院。共开设医经、内经等17门中医课程,西医课程有3门,分别是生理、解剖和
传染病19世纪30年代,承淡安在江苏无锡开办中医针灸研究社,设实习课,为学生安排临床实践的地方,课程时长五个月——摘编自许霞《民国
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医科学化"的政策。1950年初,
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到1953年,全国达到27所中医进修学校,学员3760人。1965年,全国中医学院(高等院校)已达22所,编
写、审定、出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18种。1982年,卫生部召开会议,强调中医院要坚持以中医的理论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高等中医教
育要充分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办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上海等中医学院校举办七年制本科和双学士学位。1997年,中医药教
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
务。——摘编自李青凌《建国以来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中医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的发展。(6分)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乡镇
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根据有关资料,1949年前全国兼营“四坊”、“五匠”的,约有1000多万人。从1954年开始,农村专业手工业
者或兼营手工业的农民都被整合进农业合作社,他们经营的手工业作坊成为社队企业的最早来源。当年毛泽东提出大办工业“几个并举”的方针,其
中就包括农村工业化。1959年高峰时,全国农村办起工业企业70万个,总产值71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人民日报也积极宣传兴
办社队企业的优势。1959年8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上呼吁,“目前人民公社直接所有的东西,如社办企业、社办事业、由公社支配的公积
金和公益金等,还不很多,但是它们却代表着我国农村的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发展前途。”——摘编自王铁成《社队企业兴起与乡村社会变迁》材料二
1983年2月初,邓小平到苏州和无锡等地视察,听到苏州己有不少社、队人均收入超过了800美元,他深受鼓舞。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
务院连续颁布三个文件,对农村发展社队(乡镇)企业给予支持,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像对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
持”。从1984年开始,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势头。各类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联户办和户办企业更是大批量诞生。到1988年,企业
个数达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
.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摘编自萧冬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新中国成立后社队企业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作用。(6分)(
3)由材料中社队企业到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4分)高三摸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6.(14分)(1)分类清晰,按户
征收,以钱代役,由试点逐步推开,每年收取。(每点1分,任意四点4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固统治。(3分)(2)司马光认为募役法加重
了人民负担,加剧了贫富分化。司马光的观点只阐述了募役法的弊端,是片面的。(3分)募役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是治理国家,稳定政权
的手段。它增加了政府收入,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推行阻力较大。(4分)17
.(13分)示例∶论题∶①时代变迁下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道路不断演进②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有其它论题,紧密结合材
料与题目要求,可以给分,3分)论据∶①19世纪中后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洋务运动的推行,较早接触西学的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人士
,反思中国制度。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君民共主(君主立宪)、设立议会,但并未付诸实施。②19世纪末,甲午战争中国大败,洋务运动失败,民族
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宣扬兴民权、开民智,创办学会、学堂、报纸,进行戊戌变法,主张开国会、定宪法,进行
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尝试。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或孙
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911年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④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
加紧侵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革命者,主张建立无阶级政权(或人民大众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他们建立共产主义早期组织,成立中国共产党,
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综上所述,伴随社会发展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救亡图存力量日益壮大,国人的思想不
断发展演进,近代中国民主观念和救国道路探索不断深入,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以上四组,答出任意两组即可;每组的分析,需要结合民族危机、社会变革,对民主思想和救国道路特点进行阐释。每个阶段5分,最高得分10分)18.(12分)(1)具有一定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师带徒为辅中西汇通,崇尚经典(中医)重视临床实践。(每点2分,三点6分)(2)方针政策不断完善;培养模式不断拓展;教育方向日益明确;教育体制日益规范。(每点2分,三点6分)19.(16分)(1)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社队企业发展的思想动员。(每点2分,三点6分)(2)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其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农村的城镇化。(每点2分,三点6分)(3)伴随生产力的变化调整生产关系;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策略;以满足人民增长的需求为政策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每点2分,任意两点4分,有其它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