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模拟试卷(三)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 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常住人口指在城市居住半年以上,具有较稳定居住 特征的群体。短期驻留人口指在城市中居住不满半年且流动性强,多以商务出差、旅游、就医等为主要目的的群体。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的常住人口 及短期驻留人口的日出行量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短期驻留人口日出行量分布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推测 该城市最可能是A.乌鲁木齐B.杭州C.昆明D.拉萨意大利潘泰莱里亚岛是地中海中的一座火山岛,该岛地形崎岖,气候炎热,海风猛烈。岛民 种植葡萄时,先将低矮的葡萄树种植在深约20厘米的坑中,长出枝条后将葡萄树修剪成放射状的低矮灌木形态,主要用蓄积的雨水灌溉,该种植方 式被称作“泽碧波灌木法”。图1示意潘泰莱里亚岛位置,图2是坑中种植的葡萄树桩及新芽。据此完成3~4题。3.“泽碧波灌木法”种植方式 有利于①减少植株光照②提高土壤温度③保持土壤水分④减少植株风害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4.与“泽碧波灌木法”种植方式下的葡 萄品质优良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A.水源水质B.昼夜温差C.光照热量D.土壤成分边境口岸城镇是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祥市为 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2008年之后逐渐形成“前岸中区后市”发展格局,“中区”不 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下图示意凭祥市口岸与城市空间模式演变。据此完成5~7题。5.该 地口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A.过境货物贸易的发展B.东南亚产业转移C.边境旅游人数的增加D.矿产资源丰富6.与“前岸”相比, “后市”A.人口密度更大B.产业部门更多C.对外交通更便捷D.用地资源更少7.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产业是A.物流产业B.会展旅游 业C.产品加工业D.原木贸易业木材分解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某团队在巴拿马热带雨林进行木材分解速率垂直分异规律的试验,将标准化枯 木棒加装在雨林植被的不同部位,在雨季和旱季后分别回收部分枯木棒,测量质量损失以计算分解速率,模拟天然环境下不同高度的分解状况。下图 示意雨季和旱季不同高度上枯木棒的分解速率。据此完成8~9题。8.总体上,枯木棒分解速率垂直分异主要取决于A.温度B.风力C.光照D .水分9.旱季冠层顶部枯木棒分解速率较快,可能是由于A.风速大B.光照强C.湿度低D.养分少城市植被覆盖度与不透水面覆盖度影响城市 热岛效应的强度。下表为2017年南京市夏季不同植被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降温速率与不同不透水面覆盖度区间下的地表增温速率。据此完成10 ~11题。覆盖度(%)0~2525~5050~7575~100植被降温速率(%)3.75.35.57.5不透水面增温速率(%)8. 25.45.12.410.研究表明,南京市冬季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降温效应,合理的解释是冬季①太阳高度小,楼房遮阳作用 强②利于降雪积蓄,反射率高③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④不透水面夜晚降温幅度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只考虑植 被与不透水面两类地表覆盖物的情况下,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佳的植被覆盖度(a)和不透水面覆盖度(b)组合方案是A.a:0%~25%,b :75%~100%B.a:25%~50%,b:50%~75%C.a:50%~75%,b:25%~50%D.a:75%~100%,b :0%~25%福建武夷山丹霞地貌发育,该地貌景观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植物种类和数量呈现 出山麓和山顶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读丹霞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12~13题。12.该丹霞地貌演化的时间顺序是A.a —b—c—d—e—fB.b—c—d—a—e—fC.c—b—d—a—e—fD.c—b—d—a—f—e13.下列关于武夷山植被呈“哑铃 式”分布格局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B.山腰石壁陡峭,热量条件欠稳定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D.相对 高度造成植被差异地理学家通过研究不同时期雪线高度变化来推知地球环境变迁。下图示意更新世晚期(距今1.15万—7万年)亚洲东部部分地 区雪线高度(单位:m)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14.更新世晚期,图中N阴影区的地理景观最可能是A.草原B.沙漠C.冰川D.森林 15.与M处相比,导致图中P、Q两处数值较高的主要因素分别为A.降水、气温B.气温、降水C.降水、地形D地形、降水16.更新世晚期 以来,图示区域A.冻土面积增加B.海平面下降C.对流雨减少D.林线上升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由于不同 国家在政治体制、文化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单个企业直接对外投资时,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影响到企业的对外投资成效。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创建海外园区,促进企业“集体出海、抱团取暖”,成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选择。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地处柬埔寨西哈努 克省波雷诺县,距离西哈努克市17km,是由中国和柬埔寨两国共同开发建设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目前,已经有来自中国、欧美等地的153家 企业入驻,涉及行业包括纺织服装、箱包皮具、五金机械、木业制品等,其中工业企业共139家,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80%以上, 成为中国海外园区建设的典范。下图示意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地理位置。(1)相对于单个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水土不服”,分析多个企业“集体 出海、抱团取暖”入驻海外园区的优势。(4分)(2)分析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选址的合理性。(4分)(3)说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快速发 展对当地的有利影响。(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2017年2月20日~22日青海地区经历来自北疆地区的一次 强冷空气过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产生影响。该冷空气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是经南疆盆地后,逐渐溢入青藏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 进入青海西北部的“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是经河西走廊南下,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向西回流倒灌的“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 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G锋。下图示意21日20时青海湖G锋位置。(1)判断此时“西路冷空气”和“东路冷空气”势力强弱的差异,并说 出判断依据。(4分)(2)从地形角度,分析造成此时两股冷空气势力差异的原因。(4分)(3)有人认为,此次青海湖G锋对青海湖周围牧业 的危害较大,有人认为危害较小。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马海盐湖上更世时期为柴 达木古淡水湖湖滨水域,地势平缓并向湖心倾斜。后受板块运动影响,周边褶皱相继隆起,加之青藏高原抬升,盐湖逐渐与古湖相离。期间存在半封 闭时期气候干湿交替。受古湖面积变化影响,该时期区内部分沉积呈现盐类与泥沙碎屑交替重叠出现的互层。目前盆地地表水少,径流出山后渗失量 大,冲积扇缘盐渍化明显。德宗马海湖为区内残留卤水湖泊之一,周边钾盐矿藏丰富,近几年由于入湖河流上游取水过多,已趋于干涸。下图示意柴 达木古湖的范围及马海盆地位置,放大图为目前德宗马海湖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改变了区域的地貌和气候特征,指出这些特征 的变化对马海地区从柴达木古湖分离形成独立盐湖的作用。(6分)(2)试分析马海盆地半封闭时期存在盐类沉积与碎屑沉积互层的原因。(4分 )(3)有人提议,直接在山前洪积扇处提水输送到德宗马海湖,请说明该做法的好处。(6分)(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第20、21题中任选一 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米迪运河是1667年到16 94年间人工挖掘出来的,它为工业革命开辟了一条新航线。米迪运河蜿蜒流淌360千米,各类船只通过运河在地中海和大西洋间穿梭往来,整个 航运水系涵盖了船闸、沟渠、桥梁、隧道等328座大小不等的人工建筑,创造了世界现代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奇迹。在米迪运河流经的法国南部 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散布着众多中世纪的小镇,罗马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远古洞穴遗址等。如今,米迪运河已不再运送货物,但随 着水路旅游业的发展,它又重现生机。下图示意米迪运河的地理位置及周边水系。(1)请依托米迪运河设计旅游项目。(6分)(2)分析运河货 物运输功能消失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21.【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淮南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煤炭 工业基地,矿区因煤炭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地面沉陷,形成众多积水区。2017年,淮南市在某沉陷积水区建设了面积达1 393亩的漂浮式水上 光伏电站,该电站年发电量约1.5亿度,是目前全球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1)说明沉陷积水区水质差的原因。(4分)(2)简述该电站在区 域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6分)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模拟试卷(三)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BDAABCDBCA DCCBDl.C 【解析】城市常住人口日出行以通勤为主,在上、下班时间会形成明显的出行量峰值,因此图中曲线④表示常住人口的日出行量 分布。短期驻留人口的出行目的主要是商务出差、旅游,就医等,除商务活动在通勤时间比较集中外,其余活动的出行时间点离散度高,日出行量分 布曲线波动变化相对较小,曲线③表示短期驻留人口的日出行量分布,综上所述,A、B、D项错误,本题选C。2.B 【解析】根据该城市常住 人口的日出行量分布曲线④可知,该城市在北京时间7:00左右形成上班出行峰值,在17:00左右形成下班出行峰值,说明该城市与正常的北 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或120°E的地方时)上、下班比较吻合,进而推测出该城市应该位于120°E附近。结合选项中四个城市的经度可知, 乌鲁木齐(86°37''33"E~88°58''24"E)、杭州(118°20''E~120°37''E)、昆明(102°10''E~103 °40''E),拉萨(91°06''E),该城市最可能为杭州,B正确,A、C、D错误,本题选B。3.D 【解析】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该岛屿位于地中海内,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土壤温度高,不需要提高土壤的温度;该地晴朗天气较多,光照强烈,葡萄是喜 光植物,不需要用该方式种植减少植株光照,故①和②错误;材料显示这样的方式是用蓄积的雨水灌溉,因此主要是保持土壤的水分,故③正确;材 料中提到岛屿海风猛烈,植株低矮灌木形态有利于减少海风的侵害,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③和④,答案选择D。4.A 【解析】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泽碧波灌木法”葡萄种植方式,主要用蓄积的雨水进行灌溉,因此对水源水质要求较低,对葡萄品质影响较小,故A符合题意;昼夜温差 大和光照热量强烈会影响农产品葡萄养分的积累,使葡萄质量更加优良,关联性较大,故B、C不符合题意;材料显示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将大 大提高葡萄的品质,关联性较大,故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要求选择关联性最小的选项,答案选择A。5.A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 ,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该地口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主要得益于过境货物贸易的发展,A正确;越南经济发展落后,是产业主要转入地区,B 错误;口岸地区的城镇化与过境旅游人数无关,过境旅游人数只是经过,不会成为当地的城镇人口,C错误;口岸地区发展与矿产资源开发无关,D 错误。故选A。6.B 【解析】由材料“凭祥市为中越边境口岸城镇,21世纪初期处于‘岸城守望''状态,口岸与城市互动不足”可知,凭祥位 于边境地区,长期以来,边民依托互市点,进行着简单的边贸活动,增加收入,前岸贸易活动比较活跃,人口集中,“后市”发展较慢,而且面积更 大,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前岸主要以边境贸易活动为主,后市二、三产业均有所发展,各种农副产品加工,以及资源型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均有发 展,产业部门更多,B正确;对外交通前岸更便捷,C错误;后市向内地发展,用地资源更广,前岸受边境限制,用地资源有限,D错误。故选B。 7.C 【解析】由材料“‘中区’不仅是连接口岸与城市中心的纽带,还能促使口岸和城市中心真正的高度融合”可知,最适宜在“中区”发展的 产业是产品加工业,C正确;物流产业在口岸地区发展更有利,A错误;会展旅游业适合在城市发展,B错误;越南限制原木出口,因此不发展原木 贸易业,D错误。故选C。8.D 【解析】结合材料读图分析,总体上看,在不同的高度,枯木棒雨季的分解速率大于旱季,可知水分条件影响枯 木棒的分解速率;垂直方向,从地表到冠层顶部,随水分条件逐渐变差,枯木棒的分解速率总体上减小,D正确。冠层顶部的温度要高于地表,温度 越高,分解速率应越快,A错误;风力大小对枯木棒的分解速率影响不大,B错误;冠层顶部的光照条件好于地表,光照越强,枯木棒分解速率应越 快,C错误。故选D。9.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枯木棒分解速率垂直分异主要取决于水分条件,旱季降水少,冠层顶部湿度小,不利于枯木 棒的分解,C错误;风速条件对枯木棒的分解速率影响不大,A错误;冠层顶部和其他部位养分差异不大,D错误;冠层顶部没有遮挡,光照强,有 利于加快枯木棒的风化和分解,B正确。故选B。10.C 【解析】①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小,楼房影子长,遮阳 作用强,不透水面接受阳光照射时间短,因此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①正确。南京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冬季温和,降雪少,② 错误。冬季南京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相差大,地表增温时间远少于降温时间,所以不透水面的增温效应不明显,③正确。受比热容影响,不透水面降 温速度较快,因此夜晚降温幅度比普通地面还大,相比周边地区气温低,所以不透水面甚至能出现降温效应,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C。11. A 【解析】选项A,a:0%~25%,-3.7%,b:75%~100%,+2.4%,差值为-1.3%,降温幅度最大,缓解城市热岛效 应最明显;选项B、a:25%~50%,-5.3%, b: 50%~75%,+5.1%,差值为-0.2%;选项C、a:50%~75% ,-5.5%,b:25%~50%,+5.4%,差值为-0.1%;选项D、a:75%~100%,-7.5%,b:0%~25%,+8. 2%,差值为+0.7%,增温幅度最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最差。选项A正确。12.D 【解析】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 )巨厚,垂直节理发育。所以,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在低洼处有沉积物堆积,对应c。然后经b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砂砾岩层,对应b。沉积岩层在 干热气候下,变成红色岩石,对应d。受内力作用影响,岩层隆起抬升,对应a。受风化等外力作用,垂直节理发育,对应f。再受流水、风等外力 侵蚀,形成丹霞地貌,对应e。形成过程为c—b—d—a—f—e,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13.C 【解析】山顶地区地形平 缓,土层较山腰厚,保水性较强,A错误;山腰地形陡峭水分少,影响植被生长,B错误;山麓地区土壤深厚,土壤保水性好,C正确;相对高度较 低,植被差异小,D错误。故答案为C。14.C 【解析】根据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特点可知,N阴影区的雪线高度为0米,即地表全部被冰雪覆盖 ,因此可知,更新世晚期,图中N阴影区的地理景观最可能是冰川,不可能为草原、沙漠或者森林,故选C。15.B 【解析】图中Р处位于日本 ,受海洋影响大,年平均气温较高,所以与M处相比,P处雪线高度较高;Q地距海较远,降水比M处少,所以Q处的雪线高度高于M处,因此导致 图中P、Q两处数值较高的主要因素分别为气温、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D 【解析】更新世晚期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 升,图示区域冻土面积减少;冰川融化增加,海平面上升;随着气温升高,对流运动更加旺盛,对流雨增加;气温升高,山体水热条件发生变化,高 海拔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林线上升,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17.(1)海外园区可创造 一个本国企业熟悉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减少经济风险;(2分)海外园区可向海外国和本国争取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硬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2分)海外园区可搭建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形成集聚效应。(2分)(任答两点得4分)(2)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港 口和机场较近,紧邻4号公路,海陆空交通便利;(2分)邻近市区,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2分)(3)入驻企业多为劳动密 集型企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2分)可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当地政府的税收;(2分)可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 2分)(任答两点得4分)18.(1)“西路冷空气”弱,“东路冷空气”强。(2分)G锋锋前在图中西侧,G锋自东向西移动,说明东侧冷空 气势力更强。(2分)(2)“西路冷空气”受高大山脉的阻挡,阻挡作用强,势力较弱;(2分)“东路冷空气”经过地势低平的河西走廊和河谷 地区,阻挡作用弱,且有峡谷效应,势力较强。(2分)(3)危害大。出现剧烈降温、大风、暴雪等天气,破坏牧业设施,使牲畜患病或冻死;( 3分)阻断交通,影响牧业饲料供应和牧产品外运。(3分)或危害小。不处于放牧期,牲畜多为圈养,便于采取防灾减灾措施;(3分)牧民已提 前储备越冬饲料,减轻灾害危害。(3分)19.(1)①板块挤压,马海盆地周边褶皱隆起,封闭形成盆地。②青藏高原抬升,阻挡水汽,降水减 少,入湖水量减少。③气候变干,蒸发旺盛,湖泊向盐湖演化。(6分)(2)马海盆地半封闭时期与古湖有相连通道,(l分)气候干湿交替,枯 水期湖面萎缩可与柴达木古湖隔离,盐类沉积范围扩大。(1分)在丰水期间水域扩大,与古柴达木湖连通,接受碎屑沉积。(1分)因这种封闭与 连通的状况交替进行,所以形成盐类沉积与碎屑沉积互层。(1分)(3)洪积扇处水源散失量大,适量取水影响小。(2分)降低地下水位,缓解扇缘盐渍化进程,(2分)输水入德宗马海湖可以恢复湖泊湿地,维系周围生态系统稳定。(2分)有利于满足钾矿生产的需求。(2分)(任答三点得6分)20.(l)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依托米迪运河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设计游览路线(闭合线路、组团线路、联点线路)等;(2分)娱乐项目,如依托米迪运河水环境设计的水上运动、水上表演、游船比赛等;(2分)购物项目,如依托米迪运河沿途的小镇、教堂、洞穴遗址设计的纪念品、工艺品等。(2分)(2)积极作用:减少货运船舶通行量,降低景点的管理难度;减轻环境污染,改善旅游环境;减少往来人口,提高旅游质量。(任答两点得4分)21.(1)周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着径流汇入沉陷区,造成沉陷积水区水污染;(2分)沉陷积水区与外界水体交换少,水体自净能力低,水质差。(2分)(2)主要体现在资源利用和区域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光伏板的遮光作用会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改善水质;电站年发电量大,可以减轻煤炭发电带来的大气污染;在沉陷积水区水面上建设光伏电站,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任答三点得6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