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北京门头沟初三二模化学含答案
2023-06-02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门头沟

化 学 2020.06







知 1.本试卷共6页,共道小题,满分分。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H 1 C 12 O 16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的是

A.铁B.钙 C.碘 D.锌

2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 C.2H+ D.2H2

5.下列实验操作中,的是



A.B.C.D.6.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乘坐地铁,禁止携带鞭炮等易燃物品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8.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A.NaCl B.NaOH C.CaCO3 D.Zn

.2020 年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H4O3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索的质量比为6:1:12

.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过氧乙酸可以消毒杀菌,是由于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分子的缘故

1.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B.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燃烧

C.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A.①中细铁丝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氧化铁

B.实验②可以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C.③中有气泡产生

D.④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12.温度不变,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33分)

13.(2分)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14.(分)(1)为使蛋糕更松软,时加入适量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晾晒得到海盐

B. 粮食经发酵酿造醋

C()小苏打缓解胃酸过多症,其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15.(2分)



(1)在图中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依据生活经验写出一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 。

〖科普阅读理解1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生活垃圾为四大类:可回收、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表 201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组成的质量分数厨余 纸类 塑料 玻璃 金属 木竹 砖瓦 17-24 18-26 0.9-1.9 0.1-0.3 1.7-6.1 0.8-2 1.1-4.4 1-4.9 截止至2019末,北京常住人口2100万,每人每天可产生垃圾1.3kg,每天产生垃圾总量2.77万吨。北京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库容趋于饱和,面对紧迫形势,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势在必行。垃圾分类既可以改善生活环境又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全球垃圾处理基本就是三个渠道:填埋、焚烧、堆肥。填埋可分为卫生和不卫生填埋。焚烧是最易引起民众反感的处理方法,但实际并非如此。焚烧是垃圾处理中实现三化最



好的方法,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垃圾焚烧将成为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图1是2009-2017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结构分布情况。让我们大家都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一起来建设绿色美好的家园!

()

()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废塑料瓶 废荧光灯管 茶叶渣 垃 圾

分 类 ()生活垃圾中数量最多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垃圾焚烧产生大量污染空气的物质,故不宜采用此方法

B.将垃圾分类回收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垃圾处理常用的方法是填埋、焚烧、堆肥

D.焚烧垃圾实现了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生产实际分析〗

17.(2分)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操作A名称是________

(2)关于工业制备蔗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甘蔗中不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操作A、C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不同

.为得到更多的蔗糖固体,进行操作C时应将水分蒸干再停止加热

工业烟气脱硫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沉淀室中。

19.

实验1中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 。20.(2分)实验小组同学



(1)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

() 。

2.(2分)用所示装置研究燃烧条件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和现象 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向A瓶中加满80的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打开K1和K2, 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和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白磷燃烧。 (1)对比步骤和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2)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2,可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2分)用下列实验研究酸与碱的反应。



(1)实验一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释的原因 。

(2)实验二在滴加盐酸过程中,多次测量溶液的pH。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

.(分)实验室用装置制取CO2并研究CO2性质。将稀盐酸推入C装置中。

(1)打开K2,用收集CO2的是

(2)关闭K2打开K1,其中一个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另一烧杯中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再向该烧杯中滴加适量的 。

〖科学探究〗

24.(6分)Na2CO3溶液具有碱性,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实验一: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将10%的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1)_______。

(2)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的一组实验是_____(填实验编号),结论是。

_。



)小菁将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适量热水,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___________。

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H2O = NaHCO3 +

2020北京门头沟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答案 C A D A A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

13.(1)(2)

14.(3分)(1)(2)()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15.(1) (2)公共交通出行等

科普阅读理解.(2)(3)(4)(5)

〖生产实际分析〗

17. (2分)(1)(2)〖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19.↑

(2)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越剧烈(合理给分)

20.1)7.5 g和42.5 g (2)DAB

21.(1)(2)

22.(1)NaOH + HCl === NaCl + H2O (2)pH由大于7逐渐变为等于7(或小于7)

23. (3分)(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2)CO2 + Ca(OH)2 === CaCO3↓+H2O ,稀盐酸(或氢氧化钙、氯化钙等)

〖科学探究〗

24. (6分)(1)纯碱 (2) a1、b1、c1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越大,碱性越强



(4)温度越高,碳酸钠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

















1 / 9





氢原子



碳原子



氧原子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