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冷战
2023-06-02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冷战一、选择题1.(2021·北京丰台·九年级期末)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
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下列史实符合冷战表现的是(?)①杜鲁门主义?②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③柏林危机和德
国分裂?④“北约”和“华约”成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2021·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漫画《鳄鱼》是苏联杂
志公开发表的杜鲁门的形象:用原子弹和美元武装自己,率领着温斯顿·丘吉尔等忠诚的跟随者,谋求世界统治地位。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美苏关系
的态势是(?)A.各自独立抗击法西斯侵略B.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法西斯C.从战时盟友走向战后对抗D.独立国家联合体对抗美国3.(202
1·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柏林墙(如下图所示)。柏林墙的修筑,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局势是
A.世界人民反法西斯B.美苏处于“冷战”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全球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4.(2021·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
1947年,美国认为经济繁荣的国家不太可能投向共产主义阵营,同时还有能力购买美国的商品,推动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美国A.推行
以工代赈政策B.实施“马歇尔计划”C.向西柏林空运物资D.建立北约军事集团5.(2021·北京密云·九年级期末)美、苏冷战的原因,
不包括A.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B.法西斯被消灭,美苏战时同盟行将破裂C.柏林危机D.双方社会制度不同6.(2021·北京东城·九年
级期末)下图是《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是A.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了统一B.一战后协约国对德国的处置C.欧洲冷战对峙局面
基本形成D.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7.(2021·北京昌平·九年级期末)以下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基本过程。其中序号①-④的分别为
A.杜鲁门主义出台、“铁幕”演说、北约成立、华约成立B.“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华约成立、北约成立C.杜鲁门主义出台、“铁幕
”演说、华约成立、北约成立D.“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北约成立、华约成立8.(2021·北京门头沟·九年级期末) “这种‘两
个世界夕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分地
区的发展道路”。“两个世界”对抗的影响不包括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
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9.(2021·北京海淀·九年级期末)一本书的书评中写道:“这是一部非虚构的作品,让我们前
所未有地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如何推动了柏林
墙的倒塌。”这本书的书名应为(??????????)A.《二战目击者:攻克柏林》B.《勃列日涅夫时代》C.《单极还是多极世界的博弈
》D.《冷战:一个极端时代》二、综合题10.(2021·北京朝阳·九年级期末)文件是历史的指示牌。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
在西欧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已从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现代无产阶级产生,工人运动也随之兴起。在新的时代和阶级的呼唤下
,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了。这一崭新的思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它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创造性运用而被印证和发展。——摘编自赵曜《马克
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材料二?世界近现代史重要文件(
部分)序号文件名称主要内容①《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②《人
权宣言》宣告人权、法治、自由、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③《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
,自由转换职业;农奴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一份土地,价格高出当时地价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
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⑤《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
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⑥《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⑦《北大西洋公约》任何一成员国如果受到
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⑧《华沙条约》任何一缔约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2)从材料二中选取两个文
件,依据所选文件拟定一个主题并说明文件与主题的关系。(要求:主题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示例选用的文件除外)示例文件:⑤⑥主题
: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说明:1942年,美、苏、中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各国加强配合,相互
支持,如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共同对德国作战。1945年,波茨坦会议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加速
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
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为目标,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
的形成,柏林危机和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具体表现,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美军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属于武装进攻,不是冷战的表现,
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2.C【详解】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于时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军事进攻之外的一起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
”政策,在政治上表现为杜鲁门主义。由材料“杜鲁门的形象:用原子弹和美元武装自己,率领着温斯顿.丘吉尔等忠诚的跟随者,谋求世界统治地
位”,可推知当时美苏关系的态势是从战时同盟走向战后对抗,C项正确,排除AB项;1991年12月,独立国家联合体是由前苏联大多数共和
国组成的进行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柏林墙是冷战期间民主德国政府
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以将其与联邦德国管辖的西柏林市分割开来,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德居
民逃往西柏林;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因此柏林墙的修筑,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国际局势是美苏处于“冷战”。选
项B符合题意;1945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A排除;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C排除;全球面临恐怖主义的
威胁,与图片内容不符,D排除。故选B。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中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实力大增,于是马歇尔提出依靠其在二
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欧洲国家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妄图希望此举来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故B正
确;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是发生在1929年,罗斯福新政时期,不是1947年,故A错误;向西柏林空运物质,是马歇尔计划实施之后,故
C错误;建立北约军事集团是美国军事上的措施,题干马歇尔计划是经济上的政策,故D错误。综上故选B。5.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
战后,美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为了实行其称霸世界的目的,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这是因为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双方社会制度不同,法
西斯被消灭后,美苏战时同盟行将破裂,ABD三项都是冷战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柏林危机是冷战的表现,不是原因,C符合题意;故选C。6.
C【详解】根据题干“《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
”或“西德”。10月,在苏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正确;ABD与
图示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7.D【详解】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它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1949年美国为首的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它们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故排除ABC,D符合题
意。故选D。8.D【详解】“两个世界”对抗是指美苏冷战,冷战中的分裂与对抗、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均是冷战的影响。德国实现统
一、西欧走向联合,不属于冷战对抗的影响,故选D。9.D【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情报人
员如何密谋,以及如何推动了柏林墙的倒塌。”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冷战时期美苏对峙的史实,《冷战:一个极端时代》符合这一时期的史实,选项
D符合题意;《二战目击者:攻克柏林》发映的是柏林战役的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勃列日涅夫时代》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统治苏联时期的史
实,选项B不符合题意;《单极还是多极世界的博弈》反映的是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史实,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0.(1)背景:工
业革命完成;无产阶级产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写出一项即可)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写出一项即可)(2)主题:主题明确,能涵盖两个文件的内容。说明文件与主题的关系;能说明一个文件与主题的关
系;能说明两个文件与主题的关系;能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两个文件与主题的关系。【详解】(1)依据材料一“许多国家已从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
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现代无产阶级产生,工人运动也随之兴起。在新的时代和阶级的呼唤下,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了。这一崭新的思想理论是发展的科学,它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创造性运用而被印证和发展”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产生的历史背景是工业革命完成;意义是无产阶级产生和工人运动的兴起。(2)依据材料二中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拟定的主题是冷战;二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提出了冷战政策,军事上建立了北约,为此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建立华约,由此,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