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2023-06-02 | 阅:  转:  |  分享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测试

八年级物理 2019.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3大题,32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符合.

3.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诗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重力大约为5N B.一名初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50dm3

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1×104 Pa D.人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5×103Pa

2.关于质量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物体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在任何地方其重力大小也是不变的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物体的重力有变化,因此其质量也是有变化的

C.在地球上某个确定的位置,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的大小成正比

D.由于物体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在地球上各处重力的方向都是平行的

3.下列关于密度及其公式()理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一定是不变的 B.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是不同的

C.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D.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横梁不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它不处于平衡状态

B.杠杆的横梁若能绕水平轴匀速转动时,它是处于平衡状态

C.杠杆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必须是竖直向下的

D.杠杆的横梁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就进行实验操作,探究不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源:学科网ZXXK]

5.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6.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发现的

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盖尔曼提出的

C.中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

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英国物理学汤姆生提出的

7.关于电荷的说法中,下列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的过程是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

B.物体带负电,说明它失去了电子

C.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毛皮上一定带负电荷

D.用干燥的丝绸摩擦有机玻璃棒,丝绸上一定带正电荷

8.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灰尘,利用了尘埃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盆的惯性

9.下列关于压力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B.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C.物体的重力越小,产生的压强也越小

D.静止放在水平上物体对水平面产生压力就该物体的重力

10.汽车在前进过程中,踩油门能加速或匀速前进.若需减速,可以不踩油门,也可以踩刹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踩油门加速前进时,是发动机施加给汽车向前的动力

B.不踩油门不踩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

C.踩刹车时,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一定是滚动摩擦

D.踩油门加速前进,踩刹车减速前进,不踩油门不踩刹车匀速前进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甲>F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P甲>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P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P乙

12.轻质硬杆长为L,其一端用铰链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吊起并在处于水平位置.杆上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并可在杆上移动.若杆上物体m的悬挂点P到测力计吊起点A端的距离为.则测力计的示数F与的关系图像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来源:学+科+网]

13.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 (最大/最小),当水的温度由5℃升高到10℃时,水的体积将 .



14.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电.

15.如图是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空气,己知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瓶子里应装入 气体.实验发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都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了 .

16.小明在打排球时进行扣球,把飞来的排球打回对方的场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同时小明的手感觉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 .

1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木块做直线运动. 木块受到的拉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木块的 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由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18.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水,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1;倒立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1水,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2,则p1 p2,p1水 p2水,F1 F2.(>/
19.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



20.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将会被向 (上/下)吸,原因是伞上方的空气流速 (大于/小于/等于)下方的空气流速.

21.工人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 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1m,质量为15.7kg,则该玻璃板的重力为 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 Pa. (g=10N/kg, π=3.14)

22.用量筒装某种液体,测得的体积为V,液体与量筒的总质量为m.改变液体的体积,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一系列V与m对应值,在m-V图象上描述如图所示,当液体的体积为50cm3时总质量为 g,量筒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 kg/m3.

23.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体积是50cm3;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为50g.则小球的质量 kg,小球沉在酒精中时,甲溢水杯杯底受的支持力是 N,乙溢水杯中液体的密度是 kg/m3.已知切。(ρ酒精=0.8×103kg/m3,g=10N/kg)

三、解答题(第24题8分、25题4分;第26题5分:第27每题4分;第28题5分;第29每题4分;第30题4分;第31题6分:第32题8分;共48分)

24-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请画出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标出相应的字母G.

24-2.画出图中杠杆平衡时A端施加的最小力F的方向及其力臂L.

24-3.图中人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电梯上,画出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

24-4.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25.(4分)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黄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N.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在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26. (5分)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

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 ;② .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 g,物块的密度为 g/cm3.













27. (4分)以下是小明同学经历的科学探究:

A.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

(1)小明将粘在一起的两长方体木块(只有底面各部分的粗糙程度相同)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用 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所示),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在这三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 次是相同的.



(2)小明将木块取下一块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只利用现有的器材,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



28. (5分)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

[来源:学科网]

(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 力和支持力,他们是一对 力;在水平方向小车受到摩擦力,这个力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过程中小车的惯性 (变大/变小/不变).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 .

(3)科学家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经典的力学基础.

29. (4分)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的实验.

(1)小强与小磊合作,自制了一个气压计,从玻璃管的管口向瓶内封闭少量气体,使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此时瓶内的气压 (大于/小于/等于)瓶外的气压.

(2)小强托着气压计从一楼开始上楼,每上一层观察一次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小磊将数据记录成如下表格

楼层 1 2 3 4 5 6 7 高度差(cm) 5.2 5.5 5.8 6.1 6.4 6.7 7.0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玻璃管内水面与瓶口的高度差在逐渐增大,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 .

(4)从一楼至七楼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变小/不变/变大).

(5)如果在瓶中装满液体,就可以制成一个的测量 仪器.



30. (4分)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

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1.

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

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

根据上面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密度计是利用浮力 (大于/小于/等于)重力的条件来工作的,它的刻度线分布是 (均匀/不均匀)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就越 (小/大),因此密度计越往下,标注的密度值就越大 .

(2)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ρ盐水= (不计铅丝体积).



31. (6分)重为8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己知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 (ρ水=1.08×103kg/m3)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物体的密度;

(3)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



32. (8分)[来源:学科网]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现象:



现象一:如图甲所示,将两个相同的鸡蛋先后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鸡蛋P落到地板上,摔烂了;而鸡蛋Q落到一块海绵上,完好无损.此现象说明鸡蛋撞击 (地板/海绵)时受到的撞击力较小.

现象二:如图乙中a所示,一根细线拴着一个钩码,把钩码拿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钩码能把细线拉断:如图乙中b所示,如果在细线上端拴一段橡皮筋,再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该重物,细线就不会被拉断.此现象说明细线中的拉力是图 (a/b)中的较小.这就是典型的“软着陆”或“缓冲”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是什么呢?

(1)①现象一中,鸡蛋P从接触地板到摔烂的时间为t1,鸡蛋Q从接触海绵到抵达最低点的时间为t2,则t1 t2 ().

②现象二:图a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它断开的时间为t3;图b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物体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为t4,则t3 t4().

(2)综上分析,导致上述现象中两个力变小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先后三次让同一个同学骑同一辆自行车,从斜坡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每次到达坡底进入同一水路面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捏刹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捏刹车的用力情况 在水平面上滑行时间 1 较小的力 40s 2 较大的力 17s 3 更大的力 4s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质量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使物体停下来作用 越长,作用力越 .

(4)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请你判断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缓冲知识的是 .

A.自行车坐垫上装减震弹簧 B.跳远时跳到沙坑里

C.装修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而不用铁锤 D.用撬棒撬石头[来源:Z|xx|k.Com]

































献花(0)
+1
(本文系教育启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