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精品)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2023-06-06 | 阅:  转:  |  分享 
  
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5~10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水资源状况和节约用水的资料。

2.调查周围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有浪费水的现象,用量杯测量并记录一定时间内一个水龙头的漏水量。

3.调查当地的自来水如何计费。

4.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优美的水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水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到处都需要用水。(出示课件)



师:看了资料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设】地球上的水很多,到处都有水。

师:水资源确实很丰富,是不是用不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宝贵的水资源)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师:看完这篇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学情预设】预设1: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预设2: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师:是啊,同学们,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在实际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随处可见。课前同学们调查了周围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现象。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洗车、水龙头没关等。

师:刚才同学们举的一些例子,都是浪费水的现象。但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许多人在备受干旱的煎熬。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课件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图片。)

3.观看图片,思考讨论,揭示活动主题。

师:看完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有的地方很缺水,水分布不均,水资源很宝贵,等等。

师: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而且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水声引入本课内容,并在课堂上连续呈现干旱地区缺水的生活场景图,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在水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的艰辛,从而使学生心灵深处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喊。有了这种感情积淀,下面的数学活动也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组织活动,交流体验

1.确定研究课题。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别小看水龙头流下的这一滴滴小水珠,时间长了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过了学校的水龙头,如果每个水龙头都漏水的话,大家猜一猜这样一天下来要浪费多少升水?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水龙头这样漏一天的水,究竟会浪费多少升水呢?我们可以从1个水龙头一分钟的漏水量开始研究。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之前已经做了调查,请说说你所调查的漏水的水龙头情况。

全班交流。

师:看来大家调查的地点不一样,水龙头的漏水情况也不一样。大家认为可以用学过的哪个数据来代表水龙头漏水量?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平均数。

师:请各小组根据刚才的讨论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情预设】课前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测量其一定时间内漏水的体积,旨在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由于每个水龙头的漏水情况不同,所以没有规定统一时间。可能有的学生统计的是1分钟的漏水量,有的学生统计的是10分钟的漏水量。在问题“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一样吗?”的指引下,学生会想到为了便于比较和统计,需要统一时间和水的计量单位。

3.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1)平均每个水龙头1小时的漏水量是多少?一天呢?一年呢?

(2)学校有几个水龙头漏水?根据1m3水的质量是1t,算一算全校一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3)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如果按照这个比率计算,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4)平均每吨水价为2.5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

(5)如果1个人1年要用30t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

4.生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提醒要关注的地方。

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要说的?

【设计意图】“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课前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一样吗?”“用什么数来代表不同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呢?”等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量与计量、统计等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的过程,看到触目惊心的数据,更能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联系实际,提出建议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相信大家也会节约用水的。接下来,对于节约用水,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方法要和大家分享的?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几个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设计意图】结合计算结果,联系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进行讨论,探讨有效的节约用水方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水资源。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建议每人写一份节约用水倡议书。

?教学反思

学生对学习内容很感兴趣,调查时想了很多办法,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活动效果非常好。但课堂上,学生计算花了好长时间,以后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还有完成教科书P106的统计图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思考“每个水龙头漏水的速度不一样,用什么数表示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情况更有代表性呢?”引导学生选择平均数这一指标来衡量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时,因为学生只学习了平均数,讨论不够,这块还要加强,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在统计推断中的重要作用。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63第三题。

三、有关部门曾做过试验:刷牙时用口杯接水,用水仅0.5L;而开着水龙头刷牙,仅3分钟就要浪费27L水。照这样计算,一家三口人,每人每天刷牙两次,采用口杯接水刷牙比开着水龙头刷牙(刷一次牙以3分钟为标准)一天要节省多少升水?

参考答案

三、(27-0.5)×3×2=159(L)



【教学提示】

在此,如果学生说到了节约用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据说话。



【教学提示】

学生看到的现象可能各不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评价。



【教学提示】

教科书上的条形统计图需要合作完成,在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分工合作。



【教学提示】

这些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同时,教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献花(0)
+1
(本文系11路人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