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2023-06-06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物理下册《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单选题1.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
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始终不变D.先增大后不变2.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并逐渐浸入水中,下列能正确
表示铁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A.B.C.D.3.浮力计算的普遍公式是(  )A.F浮=ρ液gV排? B.F浮=G物 C.F浮
=F1﹣F2?? D.F=F向下﹣F向上4.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
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的关系图是(  )A.B.C.D.5.一个重为0.2N的氢气球,在空气
中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大小是0.2N,氢气球(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关于压强和浮力
知识的应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液压机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些,以便承受更大的水压C.潜入水中的
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D.用密度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时,它所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7.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
完全相同的两个磅秤上,用细线悬挂体积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铅 > 铝),并使它们全部浸没水中,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相同。设甲、乙两图
中细线的拉力分别为T1和T2,磅秤的示数为F1和F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和p2,磅秤对地面的压强为p3和p4,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T1=T2,F1=F2B.T1F2C.p1=p2,p3=p4D.p1=p2,p3>p48.弹簧测力计下
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可看成柱形)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
示数与物体下降高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B.物体的密度是C.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4
ND.物体完全浸没后与最初时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增大了5N9.如图,同一小瓶内分别装入不同质量的水,浸没水中后发现:小瓶在甲
图中上浮,在乙图中下沉。如果浸没时小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  )A.B.C.D.无法判断10.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面说
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越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B.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
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液体密度不变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二、填空题11.如图 1 是a、b 两种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
的关系图像,则 a,b 两种物质密度之比为______;(1)若用质量相等的 a、b 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
同的实心圆柱体(如图 2),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2)若用 a、b 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
相等的两实心物体丙和丁,放在水中静止后,丙和丁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和,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2.如图所示,将一重为8.1N
的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将它浸没在水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N,浮
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__,此物块的密度是 ___________g/cm3(g取10N/kg,ρ水=1.0×103kg/
m3)。13.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 5 kg ,用细线系一质量为 1.78 kg 的实心铜球,用手提细线
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8.9× 10 3 kg
/m 3 .试分析、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1)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____ (2)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___
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怎样变
化 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时,液体对小球有浮力和阻力作用。当小球速
度较小时,阻力正比于速度大小。一个质量为1kg的均匀实心钢球在水中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则静止悬浮于水中的同样大小的空心钢球的
质量为_________kg;以0.2m/s的速度在水中匀速上升的同样大小的空心钢球的质量为________kg。(钢的密度为8.
0g/cm3)15.一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
7N,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_________N;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ρ水=1.0×103kg/m3)三
、实验题16.小林用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烧杯、足够多的水和细线等测量盐水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1)
用调节好的弹簧测力计测的金属块的重力为4.0N;在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水,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的
示数为F1=3.5N,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2)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出,再在烧杯中装入足够多的待测盐水,用弹簧测力计悬
挂着擦干的金属块,将金属块浸没在待测盐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______N;(3)待测盐水的密度为______
kg/m3;(4)若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为V物,用弹簧测力计悬挂着金属块,使其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待测液体的密度
ρ液 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乙中的______(选填“①”“②”“③”)图线;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林又利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也测出了
盐水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在薄壁塑料杯(质量不计)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塑料杯放入一个盛有适量水的水槽内,在水槽上标记出水面高度,
将塑料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得体积为V1;再将塑料杯放入水槽内,缓慢向塑料杯内倒入待测盐水,______,将塑料内的盐水全部倒入
量筒内测得体积为V2,待测盐水的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__(用测量量的符号和 ρ水表示)。17.如图所示是小王验证阿基米德原
理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图中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b)与(d),小王是在测量_____________的大小,测量结果是
_____牛.(2)分析图(a)与(e),小王是在测量_______的大小, 测量结果是_____________牛.(3)本次实
验的结果与需验证的原理__________(选填“相符”或“不符”).如果实验过程中的测量数据没有问题,那你认为造成上述结果最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8.救援队用吊绳打捞一个沉到水底高为的实心长方体沉箱,如图甲所示,提升过程中始
终以的速度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图乙是将沉箱从水底提升至离开水面过程中吊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整个提升过程用时,g取水的密度为
。若不计水的阻力和吊绳的重力及水面高度的变化,且提升过程中未遇到障碍物,求:(1)时沉箱受到的浮力;(2)0至拉力F做的功;(3)
在时,沉箱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不计大气压强)。19.体积1×10-3m3,重6N的木块,用线系在底面积为S=400cm2圆柱形容器的
底部,当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浸没,求:(g=10N/kg)(1)木块受的浮力?(2)剪断系线后A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3)木块A露
出水面后,器底受水的压强减少多少帕?参考答案:1.D2.D3.A4.A5.D6.B7.C8.D9.A10.D11. 4∶1
4∶1 >12. 3 竖直向上 2.713. 1.96N 增大
随着小球缓慢浸入水中,桶内水面逐渐升高,深度增加,因而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大 增大14. 0.125 0.78
7515. 2 20016. 0.5 3.4 1.2×103 ③ 使水槽内水面的高度上升到标记处ρ水17. 浮力 2.2 排开液体的重力 1.8 不符 烧杯内的水未盛满(液体未全部排出等)18.(1);(2);(3)19.(1)10N(2)6×10-4m3(3)100Pa.第 1 页 共 9 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