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醉翁亭记》学案(表格式)
2023-06-07 | 阅:  转:  |  分享 
  
学习任务单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学期秋季课题《醉翁亭记》教科书书 名:部编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理解文意。2.积累虚词,体会妙用。3.聚焦山水,学习手法。
4.解读“醉”字,把握精神。课前学习任务1、搜索资料,了解作者生平。2、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课上学习任务1.请准确分辨以
下加点字的读音:林壑尤美 水声潺潺 饮少辄醉 伛偻提携 觥筹交错 树林阴翳2.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畅还读出了节奏和韵味,
你能正确地划分以下句子的节奏吗?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临溪
而渔,溪深而鱼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咏三叹的韵味之
美。这特别有赖于作者创新运用了21个“也”字和25个“而”字,这样大量虚词的使用有什么妙处呢?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吧!也: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表判断、感叹、陈述或者解释。用在复句的前分句末或并列的句子成分之后,表示停顿和上下文的互相关连,兼有舒缓语气和抒情的作用
。而:有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等作用。《醉翁亭记》自然之景拍摄内容画面内容景别介绍美景拍摄技巧4.欧阳修驾驭语言的功力真是不凡,就让我
们随着这份脚本去到琅琊山醉翁亭,并用选择合适的景别记录下它的山色意境之美吧! (景别:全景、远景、近景、特写。拍摄方法:固定镜头、
移动镜头。)5.自由朗读课文第三段,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6.请结合关键句子和链接内容谈一谈,太守因何而醉?如何理解太守的醉?
7.哪种“乐”才是作者更向往的呢?请结合第四段内容谈一谈 推荐的学习资源《宋史·欧阳修传》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