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年高中地理水平结业考试考前冲刺卷(通用)
2023-06-09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地理水平结业考试考前冲刺卷1.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③太阳
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如图为元代科学家郭守敬主持修建的
河南登封(34°N)古观星台,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有一“长堤”。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用来测
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此,回答题。图中(  )A.“长堤”位于观星台的正东方向B.横梁的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近时正值夏至
节气C.横梁的正午日影离观星台由近及远移动时太阳直射点北移D.连续两次横梁正午日影离观星台最远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3.10月1日,下
列地区:①23.5°N ②0°③23.5°S ④66.5°N,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  )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
.④①②③4.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假如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探空气球探
测到水汽集中的大气层是(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宇宙空间5.如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
气质量指数变化。该日20时:(  )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上海沿海地区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
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6.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
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m的高度。图中树干涂白的主要作用是(  )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
.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保证道路景观美观C.增加树干表面的光滑度,减少蚂蚁等害虫的攀爬D.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不大,减少树
皮开裂7.如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回答: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
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内陆水循环B.大多是内陆水循环、少量是海陆间水循环C.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D.只有
海陆间水循环8.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如图示意水循环过程。下列地理现象中,具有图中环节①作用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C.高山冰川融化D.跨流域调水工程9.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图中所示景观,一般来说,河流从上
游到入海口出现的沉积地貌景观依次是(  )A.甲 丙 乙B.乙 丙 丁C.丙 甲 乙D.丁 乙 甲10.福建南碇岛
是“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全岛由高高矗立的约140万根玄武岩石柱组成。图a是该岛玄武岩石柱景观图,图b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组成
图a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的(  )A.甲B.乙C.丙D.丁11.读“中纬度某地某日河流、风向、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昏线的组
合图”,该地区(  )A.位于南半球B.该日昼长夜短C.图中河段无凌汛现象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2.如图为我国五个省级行
政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图中五地数据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A.上海市的人口死亡率最低B.宁夏的人
口死亡率最高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最多D.西藏的老龄化现象最严重13.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
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14.读X、Y、Z三种不同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的距离变化示意图,随着市场不断变化,X、Z两作
物收益相对稳定,Y作物收益变化为Y′.则下列变化可能出现的是(  )A.农民更倾向于扩大Y的种植面积,减小X、Z的种植面积B.农民
更倾向于减小Y的种植面积,扩大X、Z的种植面积C.图中A点会向右移动,B点会向左移动D.图中A、B点会同向移动,但左右方向不定15
.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的比重图”,完成题。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
最可能处在(  )A.B时段B.D时段C.E时段D.F时段16.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完成题。下列属于传统农业区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单位面积产量高C.科技水平高D.商品率高17.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
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B.①热量 ②水源 ③
市场 ④交通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18.读“水泥工业的发展要求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某
城市的区域条件示意图”,该区域发展水泥工业市场条件不够理想,能对此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A.水资源B.运输条件C.工厂用地D
.政策19.酱油是我国发明的传统调味品,读酱油制作工艺流程图,回答。东北地区知名酱油厂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  )A.劳动力少B.纬
度高光热条件差C.科技落后D.土地租金比较高20.读图,纵坐标①~⑤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管道运输除外)四项指标的比较,Ⅰ~Ⅴ代表由优
到劣的大体次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2)鲜花:从
中国到日本选用①(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4)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A.(1)(2)B.(2)(3)C.(3)(4)D
.(2)(4)21.根据新调整的《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
系统。读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图中属于高速铁路优势区间的是(  )A.AB区间B.BC区间C.BD区间D.DE区间22.如
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
②③①23.某地理课外学习小组,运用GIS软件打开某市的地貌、水系和城区三个图层,进行区域规划实践研究。该市最适合旅游休闲项目建设
的开发区是(  )A.①B.②C.③D.④24.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如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依据资料推
断(  )A.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B.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C.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
刀耕火种”的方式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25.如图为中国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数码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种不同
的环境问题,其中④表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D.森林锐减26.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
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
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如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11~12题。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B.长江
中下游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27.如图为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读图回答15~16题。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
的后果有(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B.厄尔尼诺现象频发C.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D.太阳活动频繁28.如图是山
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完成: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④
煤─铁─钢 ⑤煤─气─液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⑤29.如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B.ⅡC.ⅢD.Ⅳ30.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黏土,它与乌拉
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读巴拉那河流域图(如图)。完成题。关于巴拉那河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圣保罗附近可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B.沼泽地广布,可发展水稻种植业C.黏土广布,建材业
发达D.河流落差大,可全流域开发水电31.甘肃张掖是我国玉米制种基地,有“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张掖不少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把一小
块的田地整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田地。读图,完成23~24题。促进张掖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是(  )A.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C.发展节水农业,防治荒漠化D.扩大制种业面积,获取规模效益32.读图“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以下对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典型的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B.乙地区大城市产业
向外扩散带来的城市化,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C.两地都是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D.两地都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二.解答题(共8小题)3
3.如图1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 。(2)图1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
北地区出现 (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会出现这种扩展趋势的原因是 。(3)从总趋势看,图2所示南部地区河流自 向 流,该地区河流多流
程短小的原因是 。34.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
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 ,北方荒地属于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 ,西大荒地主要是 。南大荒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35.读我国黄土高原某地区各工业部门的投资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地区的
主导工业是 工业。(2)该地区能源输出的主要方式有两种是输煤和输电,它们并存的原因。(3)根据本区资源特点,除煤炭、电力工业外,还
可优先重点发展的工业是冶金和煤炭化工,主要原因是 。(4)从本区能源构成特点来看,对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是① ; ② 。(5)该地区
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湿地破坏D.土壤盐渍化产生该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主要是 。36.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我国某区域略图(如图)。材料2:1998年以来,国家经过退耕还湖、平垸行洪等措施,加强了对洞庭湖的
综合治理,使其面积扩大了20%,蓄洪面积扩大了500多平方千米。其中,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是当地采用的一种湿地资源利用模式。(1
)交通运输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关系密切,重庆、武汉等城市早期的繁盛都与 (填运输方式)有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速度、 、全方位的
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广东的部分产业向广西、贵州等地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对广西及贵州产业结构的影响是 。(3)图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该工程的实施对输入地区的经济和环
境效益分别是 、 。(4)简述洞庭湖区将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的积极影响。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S点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
方向为 (顺或逆)时针。(2)这一天的日期是 前后,节气是 ;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4)图中AB是 线(晨或昏)。3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概括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① ;② 。(2)该层22~27k
m高度, 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 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3)图中50~85km高度范围内,气温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 ,依据
所学的知识可以推测该高度范围内大气运动以 运动为主。(4)C层中有 层, 爆发时,会引起该层的扰动,此时传播的 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
吸收。(5)人类生活在 层的底部。(6)A→B→C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 。3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甲、乙、丙三条曲线
中,表示海水温度的是 ,表示海水盐度的是 。(2)赤道附近盐度较 ,原因是降水量 蒸发量。(3)图2中B、C、D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
排列是 。(4)图2中C、D两处相比,水温较低的是 ,原因是 。(5)图2中A、B两处相比,盐度较低的是 ,原因是 。(6)图2中
E、F两处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海域是 。40.读亚热带大陆东岸某河流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A、B两处谷地与甲、乙断面的对
应关系。A: ,B: 。(2)该河流 资源丰富,图中显示的依据是 。(3)流水的侵蚀作用中,河流源头以流水 侵蚀为主,还有 侵蚀,
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 (侵蚀)作用,也有 (侵蚀)作用。(4)流水作用中,C河段以哪种作用为主?一般会形成哪些河流地貌?1.C; 2
.B; 3.C; 4.A; 5.A; 6.D; 7.C; 8.B; 9.A; 10.A; 11.C; 12.C; 13.B; 14
.A; 15.A; 16.B; 17.A; 18.B; 19.B; 20.D; 21.C; 22.B; 23.C; 24.B; 2
5.A; 26.B; 27.A; 28.C; 29.C; 30.A; 31.C; 32.C;33.西北干旱、半干旱;过度樵采、过度
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向东、向南;沙尘暴;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西北风强劲;南;北;河流都流向沙漠地区,沿途蒸发、下渗和农业用水使流量急剧减小; 34.丘陵;平原;热量条件不足;水源条件不足;农业技术; 35.能源;充分发挥该地煤能源丰富的优势,发展耗能工业;煤尘、粉尘增多影响空气质量;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形成酸雨;B;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 36.水(河)运;网络化;劳动;资源;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西电东送;缓解能源短缺;改善大气质量; 37.顺;6月22日;夏至;远日;(23°26′N,120°W);晨; 38.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臭氧;臭氧;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电离;太阳活动;无线电短波;对流;逐渐变小; 39.乙;丙;低;大于;C>D>B;D;寒流流经;A;河流注入;E; 40.A﹣乙;B﹣甲;水能;河流落差大;下蚀;溯源;下蚀;侧蚀;
献花(0)
+1
(本文系中书令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