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向军:一切为迁移而教——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读书笔记20041221
2023-06-16 | 阅:  转:  |  分享 
  
一切为迁移而教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读书笔记

刘向军



说明:《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夸美纽斯论教学艺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序言》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教学论的意思是指教学的艺术’,这种艺术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第3页)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学艺术:“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卢梭论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爱弥尔》,商务印刷馆1978年版,第349页。)

罗素论教育的艺术:“教育就是获得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传授的艺术。”(罗素:《教育的目的》,见《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14页。)

关于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是时间的艺术——一堂课45分钟;也是空间的艺术——教室空间;是听觉的艺术——教师讲授、朗读;也是视觉的艺术——教师表演、板书;同时还是想像的艺术,教师依据教材启迪学生展开联想、想像、判断、推理、概括。”(第6页)“教学需要新颖、突破,与众不同,要常教常异,常教常新,才能放出创造性的光芒。教学的‘求异’,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表现。”(第9页)

没有科学性的课堂教学案例:“有位教师教《变色龙》一课,提问学生:‘ 这篇小说中有一句话是最重要的,是哪一句话呢?’学生猜谜,怎么也猜不着‘这是谁家的狗’一句是最重要的。这种提问有什么科学性呢?既没有智力背景的铺垫,也没有必要的已知条件,学生答问当然只有瞎猜。又如,一位教师给学生讲成语‘一言以蔽之’的意思。她连说带做:先讲了一句话,然后立即躲到讲台底下,问学生‘看见我没有?’学生回答说‘没有’。她接着说,刚才我表演的就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即讲一句话就躲藏起来,让别人看不见。原来她把‘蔽’当‘躲藏’讲了。这个例子叫人忍俊不禁,她把成语讲错了,还错得那样形象,而害学生就越是不浅。”(第8页)

朗道谈知识对人的作用:

谈到知识对人的作用,原苏联著名科学家朗道,因首创液态氦理论而荣获诺贝尔奖,他用四种几何图形作为分类符号加以说明:

等腰三角形。上头尖,表示头脑敏锐喜钻研;下头宽,表示基础知识扎实功底足,这种人具有发展前途。

菱形。上头尖,表示头脑敏锐,下头尖,表示基础知识不足,这种人迟早会倒台。



为两个对着的等腰三角形。上底表示头脑并不敏锐,下底表示基础知识扎实,两者结合,取精用宏,这种人仍可大有作为。



为倒立的等腰三角形。上底表示头脑平板,下头尖表示知识狭窄,这种人将一无作为,必然倒台。



这四种几何图形形象地说明了知识对人成才的作用,没有知识就不能成才。知识是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摆脱落后、战胜自然、推进社会进步的力量。(第21页)

关于智力的构成:“注意力是智力结构的窗口,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记忆力是智力结构的仓库,想像力是其翅膀,创造力是其归宿,思维力是其核心。”(第23页)

关于知识、智力和能力的关系:“运用知识和智力通过实践活动便形成能力,能力是知识和智力在实践中的巧妙运用,导致活动的顺利完成。知识、智力和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公式来表述,就是:知识+智力 实践活动家 能力。”(第24页)

关于教学中的训练:“教育,就是对人施加影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人成为合乎一定目标的人。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指出:‘师傅并不用理论去阻留他们的徒弟,他们从早就叫他们去做实际的工作。比如,他们从锻炼去学锻炼,从雕刻去学雕刻,从学画图去学画图,从跳舞去学跳舞。所以,在学校里面,要让学生从书写去学书写,从谈话去学谈话,从唱歌去学唱歌,从推理去学推理。’(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70页。)可见,学生要获得语文能力,只有在训练中才能形成,在自己的变革实践中才能学到,才能改变没有语文能力的自然素质。”(第28页)

关于教学训练:“语文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渗透于语文教学各个环节,由课文学习理解而转化为知识,由知识的迁移而转化为能力,由能力的实践而转化为习惯,这些‘转化’只有靠训练才能成为可能。”(第29页)“语文训练牵连着教和学,一端是教师的‘训’(指导、讲授),一端是学生的‘练’,‘训练训练,训是教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叶圣陶语),‘训’而‘练’之,‘练’而‘训’之,‘训’与‘练’合而为一,形成语文教学。”(第29页)

关于教改中的教师:“教改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只有教师愿意改革、投身改革、实践改革,教学改革才能被推动起来,如果教师不愿意改革,教改只能是一句空话。”(第31页)

马克思论人的解放:“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3页。)

关于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课‘备’到什么程度,就决定课‘教’到什么程度;备课是教学能量的吸收阶段,储备了多少能量,上课才能放出多少能量;备课是个导向阶段,它准备指导学生朝哪个方向,课堂教学活动就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所以,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它指挥和制约着全部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归宿。”(第51页)

关于语文教科书:“语文教科书由一篇篇文章组成,每篇文章包括文(表现形式)、情(内在感情)、理(中心内容)三个方面。”(第62页)“(文对应着)智能教育:识记、理解、应用、评价。——知识点。(情对应着)情感教育:感受、共鸣、领悟、个性倾向。——渗透点。(理对应着)技能教育:学习、模仿、迁移、创造。——训练点。”(第63页)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论建构:“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转引自第66页)

关于文章的组成:“举凡古今,可见文章的组成部分(文章的要素)应是文、象、道,缺少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行。文:指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体等。象:指文章的质料(材料),包括人物、事件、景物、事例、数据、道理等。道:指文章的主旨或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文、象、道三者的关系是;‘文’表现或反映‘象’,‘象’负载或者寄托文章的‘道’。因此 ,学习课文达于理解应是::循文——明象——悟道。”(第74-75页)“可是,过去的阅读教学,只讲‘文’、‘道’,导致教学架空分析、枯燥说教,也使学生的思想苍白、贫乏,作文则是大话、空话、套话、假话连篇,着实害人不浅。因此,教学必须补上‘明象’‘识象’这个重要环节,从循文、明象、悟道三个方面正确理解教材。”(第75页)

钱梦龙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案例:

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也叫求知欲。能够激起学生求知欲,学习也就有了动力。

[教例]钱梦龙老师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先在黑板上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11幅浮雕画面,要求学生:

按课文说明顺序把浮雕画面依次摆好。

给每幅画面安上恰当的小标题。

问题一抛出,学生迫不及待地按课文说明顺序摆画和安小标题,有的学生竟‘偷偷’地看书。学生积极性很高,画面的顺序摆出来了,课文的思路清楚了;画面的标题安上了,浮雕的内容也明确了。

说明文学习,学生一般不喜欢,有的甚至说,见了就头疼。可是钱老师用明确的教学目标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第90页)

关于语文教育:“人们都说,文学是人学。我认为,教育学才是真正的人学,语文教育学尤其是人学,是教人明白、开窍、聪明的科学,是教学生掌握语文这个表情达意的工具的科学。”(第92页)

叶圣陶论教师的“导”:“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要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18-719页)

关于教学中的诱导:“根据学生思维活动的趋势,调动已知去认识未知,运用已能去解决未能。它可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开拓学生的思路。”(第98页)

《渔夫的故事》启发诱导教学案例:

一位教师教《渔夫的故事》,讲到课文的开头时——

师:魔鬼既然要杀死渔夫,却为什么允许渔夫选择怎样死法?

生;为了报答渔夫的救命之恩。

师;请看课文。你的看法与课文相符合吗?

生:相矛盾。让渔夫选择死法,表现魔鬼假慈悲。

生;魔鬼明知渔夫逃不掉,却在渔夫死前戏弄他,捉弄他,更显出魔鬼的凶残。

师:对。(第99页)

《祝福》启发教学案例:

教鲁迅的《祝福》,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师:作者为什么让祥林嫂反复说“我真傻”呢?

生:(思索)“我真傻”是句大白话,好像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鲁迅写作是严肃认真的。同学们学习过《孔乙己》,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说有四种写法,但鲁迅并没有把这四种写法罗列出来,以免这些陈腐的东西毒害读者,可见他考虑周全而惜墨如金。但是,在《祝福》中为什么要借祥林嫂的口反复说“我真傻”呢?(学生深思、琢磨……)

师:祥林嫂的儿子阿毛是被狼吃掉的。“我真傻”的本来意思是:我真傻,我没有看好阿毛,我不该让他剥豆……大自然的狼吃掉了阿毛,那么——

生:(领悟)她就不知道社会的狼正在吞吃着她。

生:这社会的狼就是封建礼教。她反复表白“我真傻”的深层含义是,祥林嫂到死也没有认识到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的可悲。

师;从她的性格来说,这又揭示了什么?

生:揭示了她被损害、被侮辱最终仍不觉悟的内心世界。

……

面对一个“我真傻”的简单问题,开始学生深入不下去。教师侧启,信手拈来旧知,驾轻就熟,启迪学生开窍。(第102-103页)

关于好的启发:“好的启发,是根据学生已知设问,答案出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已知与未知的联系越丰富,问题就越富有启发性。如果答案没有延伸到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没有多少价值;如果答案超过了最近发展区,学生就难于从已知推出未知。”(第103页)“思维杠杆——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第103页)

《荷花淀》拟小标题教学思维启发案例:

教孙犁的《荷花淀》,阅读中,有的学生津津有味地咀嚼,有的漫不经心地翻阅,有的精神倦怠、恹恹欲睡。教师见状,立即发问——

师:同学们阅读了《荷花淀》,谁能以最快的速度给小说情节拟出标题?(按: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现状,需要注入“强心针”进行刺激,否则课堂教学死水一潭。按教学计划拟小标题,抛出思维杠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把课堂搞活。)

生:(抢先发言)我给这篇小说的情节拟定的小标题是:水生参军——妇女们划船寻亲人——游击队员湖中歼敌——妇女们战斗中成长。

(按:启发切中学生的求知心理,学生立即响应,一吐为快。)

师;你拟得真快,思维十分敏捷!但作为小标题,还能不能更准确些、凝练点?(按:设置支点,要求“准确、凝练”,由现有发展区向最近发展区过渡。对学生及时鼓励、肯定,给他们添加学习动力。)

……

师;你们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谁?(按;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准确、凝练”的小标题,教师诱导,另辟蹊径,再设支点。)

生:以水嫂生为代表的年轻妇女。

师:以她们为线索拟小标题不是更准确、凝练吗?(按:教师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进行恰当的引导。)

生:送夫——寻夫——遇夫——学夫。

师:好!他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年轻妇女为线索来确定小标题的。真是惜字如金啊!还有没有更新的见解呢?小标题是否越简越好?(按:一方面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另一方面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其不足,既是向学生挑战,又给予他们新的思维杠杆。)

(学生思考,课堂顿时安静,这种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得动脑,不允许也不可能有学生在这个思维圈外。)

师:有人欲求简化,把唐朝杜牧的《清明》诗从七言改为五言,继而又改为三言:“雨纷纷,欲断魂,何处有?杏花村。”字倒是少了,但诗的意境却全无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按;运用侧启,比类连及,打开学生心扉。)

生;老师,我明白了,简固然好,但一味求简有时不能准确表意。就像我刚才说的“送夫——寻夫——遇夫——学夫”,标题虽简练,但没有时代气息,用在孟姜女身上也可以。它不能突出白洋淀边抗日妇女的精神面貌,不如改成这样:送夫参军——寻夫遇险——助夫歼敌——学夫战斗。

生:(异口同声)好!别开生面!(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夹杂着笑声、赞叹声)(按:教师侧启给支点,学生思维飞跃,启发成功,师生都享受着教与学胜利的喜悦。)(第104-105页)

关于教学中的迁移:“教学中必须贯穿一根主线——‘一切为迁移而教’。教的出发点是为了学习的迁移,教的终点也是为了学习的迁移,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学习的迁移,衡量教的效果也只能是学习的迁移。”(第117页)

关于语言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三大宝,舌头、美元和电脑。‘舌头’指交际的语言,列为‘三大宝’之首可见语言的重要。”(第123页)

于漪教学《春》的开头艺术案例: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教朱自清的散文《春》,设计的开讲语是: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一幅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着无比的喜悦……

春最为人们所喜爱,但从写作角度说,春却是最难写的。我们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用妙笔来描绘春天的?(第128页)“意美、形美、音美是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无论如何应该做到。”(第128页)

关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有两种活动,一种是教学活动,一种是管理活动。”(第13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机智案例: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当引导学生学到“美女蛇”一段时,一个男生举手发问:“老师,世上有没有美男蛇?”说完他还得意地看了看同学们,引起哄堂大笑。

师:(沉思片刻)这个同学天真好奇,问得有趣;但他问的思路不对,照此下去,还可以问,有没有丑女蛇和丑男蛇呢?要知道,作者的思路是在“美女”和“蛇”的对比上,“美女”是指她迷人的外表,“蛇”是其害人的本质,“美女蛇”比喻披着画皮的坏人……(第138页)“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于随时可能闯入教学中的不测之事,教师要灵活机动地处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第138页)

关于教师的成就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充分的成就心理,发挥成就效应的教学功能。”(第148页)“教师的成就心理,是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由成就心理达到成功效应。”(第148-149页)“教师的成就心理,可以感染学生,对学生学习动机是一种正面的激励。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的成就心理变为自己的成就心理时,教学才真正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才有动力。”(第149页)

关于教师的自我中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儿童时期开始,就有一种顽固的自我中心的倾向,以为处在不同的视角的别人所能看到的东西与自己看到的一样,自己的看法总是对的。这种自我中心的倾向常常捆住了教师,使教师顽强地表现自己。教师只有冲破‘自我中心’的枷锁,才能与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诚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第155页)

《药》的问题式开讲艺术案例:

鲁迅的小说《药》,有位教师这样来开讲——

同学们,你们见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事么?今天学习的课文《药》,就是写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药”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古老的名称除了“赤县”“神州”外,也曾叫“华夏”。华夏本是一家,现在分成两家,而且华家吃夏家的血,这又说明什么呢?

秋瑾,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为推翻腐败的满清王朝,她投身反清斗争,被捕后,不幸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秋——夏,时令相对,指姓;瑾——瑜,同为美玉,因此人们说作品中的夏瑜是暗指秋瑾烈士的,鲁迅为什么要这样暗指呢?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中国人民。那么,无数革命先驱所要寻找的救国救民的“药方”是什么呢?(第165页)

“开讲设置的这几个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第165页)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通病:“1.提问过于简单。”“2.提问不分轻重主次,过于烦琐。”“3.提问过于空泛,不着边际,或者过深过难,学生不知从何答起。”“4.提问过于雷同,毫无新意。”“5.提问过于含混,模糊不清,有时教师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第170页)

列夫·托尔斯泰的讽刺提问案例: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论识字教学法》中记录了一个德国教会学校里的教师指着一本画着鱼的书提问的情境——

师:(打开书,指着图画里的鱼)亲爱的孩子们,这是什么呢?

生:(齐声)这是鱼。

师:不是的,你们看见什么?(儿童们都沉默着,每一个儿童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

师:你们看见的究竟是什么呀?

生:一本书。(这是一个最笨的孩子回答的,其他所有聪明的孩子,把他们所看见的东西不知道想过多少次了,并且他们感觉到猜不出来教师所要求的是什么,和应当说什么,说是鱼,又不是,那么是什么呢?我们叫不出来的名称。)

师:(很高兴地)是的,是的,很好,这是一本书。(聪明的孩子都大胆起来,那个最笨的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被夸奖)

师:在书里有什么?

生:字母。(这是一个最聪明和勇敢的孩子猜答的)

师:(很悲伤地)不是,不是,完全不是,你应当把你说的话想一想看。(所有聪明的孩子又气馁地沉默起来,索性不去找答案了,而去想老师的眼镜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不把它摘下来,而非要用它来看什么之类的事情不可)

师:那么,在书上究竟有什么呀?(孩子们一声也不响)

师:(指着鱼)这是什么呢?

生:鱼。(这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回答的)

师:对,是鱼,莫非是活鱼吗?

生:不是,不是活鱼。

师;很好。是死鱼吗?

生;不是。

师;好得很。这究竟是什么样的鱼呢?

生:图画。这是图画。

师:是的,很好。

生;这当然是图画罗!

师;不,还应该说这是画着鱼的图画。

生:(异口同声)这是画着鱼的图画。

师:再重复一次。

生:(大声地)这是画着鱼的图画。(第171-172页,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142页,有改动。)

“这种提问对学生是无聊的折磨,是无端的摧残,是无知的作难,不仅耗费了时间,毫无教学效果,而且也使学生的心灵和人格受到不应有的扭曲。”(第172页)

关于教师提问的水平:“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从他发问的性质和发问的时机、方法考查出来。教师选择的发问点、发问方法和时机,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知识的广度和对学生理解力、学习难点、心理特点的了解程度。”(第172页)

关于提问的策略:“提问要有科学的策略性。”“提问要有思考性。”“提问要有序列性。”(第175页)“提问要有预测性。”“提问要有时机性。”“提问要面向全班。”(第176页)

《孔乙己》提问教学案例:

《孔乙己》中,“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第178页)

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演变:

第一个阶段: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形式四阶段的理论,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赫尔巴特学派又发展为“五段论”,即“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第二个阶段: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观点出发,把教育看作对生活的适应,强调从做中学,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问题——观察——解决——应用”五个步骤。凯洛夫主张以教师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划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

第三个阶段:布鲁纳倡导发现法,主张按发现教学法的结构式组织教学,即“分析掌握课题——制定设想——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展和总结。”(第208页)

关于课堂教学结构的常式:“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当今的语文教学结构其‘线’性发展顺序,应是三阶段六步:第一阶段:感知阶段①启动兴趣,②定向预习;第二阶段:理解阶段③设场讨论,④总结储存;第三阶段:运用阶段⑤练习回授,⑥外向创造。”(第201页)

宁鸿彬的“约法五章”:

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为打消学生在讨论(包括课堂发言)中的顾虑,同学生“约法五章”: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说错、做错。错了,一不批评,二不挖苦讽刺。

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鼓励他们逐步完善自己的认识。

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并就此同老师争辩。

允许学生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保留自己的意见,直到彻底搞懂为止。

允许学生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随时质疑。(第217页)

于漪《孔乙己》开讲艺术教学案例:

于漪老师教《孔乙己》这样开讲:

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的人,几乎都在心底留下这个旧社会苦人儿的形象。根据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鲁迅先生运用了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塑造?仔细学了,可以得到回答。

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而鲁迅先生写的这个孔乙己……究竟是怎样一种悲剧呢?是命运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学了这篇文章后,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第260页)

“这个教例再次告诉我们,‘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教师要看多少书、翻阅多少资料,才能提炼出如此精粹的观点;必须懂得古希腊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和易卜生的悲剧,才能浓缩、升华为如此绝妙的警句。一个语文教师需要多么渊博的知识!”(第260页)

(2004.12.1,于临汾。笔记:8913字。)

















《语文教学艺术论》有关文献 第 1 页 共 8 页









1









献花(0)
+1
(本文系三驾马车19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