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乡愁—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新知速递(解析版)
2023-06-17 | 阅:  转:  |  分享 
  
(4)乡愁——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新知速递知识点讲解:1.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10.21-2017.12.1
4),男,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
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
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
年后,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
写作的“四度空间”。一生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
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代表作
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
中在高雄医院离世,享年90岁。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
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
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3.订正字音嘶哑(sī)(yǎ)  汹涌(xiōng)(yǒng)吹刮(guā)腐烂(fǔ)窄(
zhǎi)     矮(ǎi)4.词语释义【嘶哑】声音沙哑。【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激怒】停止、停息。【温柔】温
和柔顺。【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深沉】思想感情不外露。【乡愁】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邮票】邮局发卖的用来贴在
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窄】条状不宽的东西【矮】不高,低。5.课文分析(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
词找出来。??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
个一生。(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么多的乡愁?如果他不曾远离亲人和家乡,会不会有这么多的
愁绪呢?答案示例: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3)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
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
、船票、坟墓、海峡。(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邮票: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
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
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坟墓: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
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海
峡: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
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知识点练习: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
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趣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
交给词作家阎肃。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D.屈原在诗句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2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
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______)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
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______)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
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A.结尾
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
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不管”“都”。D.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乡愁》按时间顺序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回到有国难归的情感,表现
了天涯游子渴盼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它们的内涵既单纯又丰富。C.
《乡愁》中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十分具体。D.《乡愁》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而音乐美主要表
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韵律上,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4.2021年12月14日,余光中先生逝世4周年,全球华语文化圈迅速掀起了纪
念热潮。下面是某位网友小语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的对余光中先生的纪念词,横线处所填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很早之前便读过先生的《乡
愁》,那时不能体会他的落寞。_________。一向以为自己很潇洒,_________,离开了温暖的家。_________,还留在
记忆的最深处。时光荏苒,十几年的光阴,终于让我知道,_________,又怎能了解离愁?又怎能读懂离愁?①头也不回便离开了故土②可
现在,每一次读完,一缕缕的乡思都会悄然爬上心头③只有母亲的泪眼④十几年了,故乡的记忆已变得渐渐遥远⑤那时的我,年轻的我A.②③⑤④
①B.⑤②③④①C.③①④⑤②D.②①④③⑤5.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常言道:“诗言志,词传情。”毛泽东领略了北国千里冰封
的雪景后,不禁发出“江山如此多jiāo_______”的感慨;艾青目睹危难当头的祖国,于是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sī_______哑
的喉咙唱出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大陆阔别多年的余光中,则将自己的思乡愁xù________化为一道浅浅的海峡。6.阅读下面文字,完
成问题。余光中先生一生漂泊,出生在大陆,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①__________(A.pàn B
.bàn)。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缘自那首脍zhì②_______(A.灸 B.炙)人口的《乡愁》。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划
分为三个时期:旧大陆、新大陆和一个岛屿。他的人生就是一段接一段的[甲](A刻骨铭心 B.入木三分)的思念。最初,思念的是台湾;后
来,思念的是祖国;再往后,变成对中国文化——汉魂唐魄的无限眷恋。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乙](A.苍凉 B.凄凉)与顽
强。(1)为文中①处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①处________②处________(2)为文中
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处________乙处________(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
横线上。原句:很多读者对于余光中赞赏有加。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面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多少
纷乱的苦乐年华……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②___________
__________(节选自顾工《回忆像潇潇雨丝》)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
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
陆在那头(1)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
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
统一的深切愿望。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D.
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2)简要分析余光中的《
乡愁》中叠词运用的表达作用。(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感情基调应该是什么?10.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回答问题。小时候乡愁
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这首诗运用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联系诗的内容,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
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3)请你补写出第二分句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分句保持连贯。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
,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
,枕着它,爱绵绵。(4)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的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是很重。B这看似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实则是把浓重的乡愁浓缩于四个相对小的对象身上。C.
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D.运用反衬,更引起人们对祖国和平统一前景的渴望与深思。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第一个
问号应为逗号,前半句是陈述句,而非疑问句。B.“西游记”外面的引号应为书名号。D.应将冒号删去。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语的语
法知识。“那么美好”是偏正短语,而“独一无二”是并列短语。3.答案:D解析:本诗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之中又有参差,长句短
句错落安排,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具有结构美。4.答案:D解析:第一空,前句的“很早之前”“那时不能”和②句的“可现在”形成时间上的连
贯、语意上的转折,故第一空选②;第二空,①句中“头也不回”与前句中“潇洒”照应,“离开了故土”与后句中“离开了温暖的家”相关联,故
第二空选①。根据前两个空,即可用排除法确定答案为D,然后按照D选项的句子顺序带入文段检验,前后连贯通畅。5.答案:娇 嘶 绪解
析:“娇”不要写成“骄”,“嘶”不要写成“撕”。6.答案:(1)①A;②B(2)甲处:A;乙处:A(3)很多读者对余光中赞赏有加。
解析:(1)注意形近字误读误写。(2)甲处,刻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
析问题深刻。此处用来形容人物的“思念”,应使用“刻骨铭心”。故选:A。乙处,苍凉与凄凉意思相近,前者侧重于“苍”字,后者侧重于“凄
”字,“苍”可指环境,也可指诗作的内容有沧桑之感,所以此处应选择“苍凉”,而“凄凉”则与余光中诗作的情感内容不相符。故选:A。(3
)“对于”使用不当,将“于”删去即可。7.答案:①回忆像夏天舒展的枝丫,②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句。仿写的时候要注
意下面几点:①话题一致。话题是“回忆”。②句式一致。分析此题所给的示例,句式是“回忆是像(四季)怎么样的……”。③修辞一致。都运用
比喻。④结构一致。前面一句写成“回忆像夏天+偏正短语(两字词语+的+两字词语)”;后面的句子写成“冋忆像冬天的+偏正短语(两字词语
+两字词语)”。⑤衔接一体。衔接上要注意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⑥情感色彩一致。画线部分内容所选的都是带有美好情感色彩的景物,也是四季
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物,蕴含着作者对回忆的感觉。据此即可仿写出答案。9.答案:(1)A(2)“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四个叠词形容词,以一种轻描淡写的语气,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思乡情绪的浓烈。(3)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感
情基调应该是忧郁深沉。解析:(1)前三节是写对亲人的思念,第四节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祖国的思念。第四节是前三节情感的升华,由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把对亲人的爱熔铸在对祖围的爱中,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故答案选
A。(2)仔细品读诗句可以看出,这四个叠词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看起来都是轻描淡写,但是,邮票虽小,却满载着对母亲的
思念;船票虽窄,却暗含脉脉的离愁别绪;墓里墓外,虽然近在咫尺,却是阴阳殊途;海峡虽浅,却是难以逾越。这些都更能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
烈的思乡之情。(3)从最后一小节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家国之思,从诗中“乡愁是……”和“……在这(外)头,……在那(里)头”等诗句中可以
体会到充满哀伤的、令人断肠的乡愁,这就是全诗的感情基调。10.答案:(1)用了四个具体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样写就使乡愁有了寄托,具体形象,生动感人。(2)“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全诗留下长长的余味,暗含了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时空的阻隔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3)(示例)装在书包里 背着它 沉甸甸(4)A解析:(1)结合诗句分析,意象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结合全诗可知这样写使乡愁有了寄托。(2)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对应的“乡愁”的四个阶段,分析诗情的层层深化即可。(3)注意内容上上下文连贯,格式上一致。(4)并非“不是很重”,而是抒发了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2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