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公益性项目评价本章要求(1)熟悉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及其与财务评价的区别;(2)掌握效益费用分析;(3)了解效果费用分析;(4)了 解效用成本分析。本章重点、难点重点(1)独立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2)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3)效果费用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步骤难点( 1)效果费用分析(2)效用成本分析第一节 公益性项目评价概述一、公益性项目评价的概念 公益性项目评价,是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宏观经济持续增长为目标,从纳税人的角度出发,采用效益费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性项目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效益是否大于项 目投入的费用,为公益性项目的选优决策提供依据。二、公益性项目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 1.评价指标性质不同 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兴建 项目是为了保护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满意便捷的服务,公众享受服务有时免费,有时仅按准成本或成本付费,政府及非营利 组织兴建和维持公益性事业的的经济来源主要是财政收入,即纳税人的上缴税金。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采用盈利最大化指标来评价拟建项目的可行 性和合理性。2.评价指标计算方式不同 计算财务评价指标时,现金流入和流出针对的是一个投资主体。而在计算公益性项目评价指标B/ C时,效益主要是社会公众享受到的好处,费用主要是投资主体对项目的投入3.评价指标数量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采用可 货币化的、单一的盈利能力指标就足够了。但公益性项目几乎都有多方面的无形效果,诸如收入分配、地区均衡发展、就业、教育、健康、生态平衡 、社会安定、国家安全等。由于不存在相应的市场和价格,无形效果一般很难赋予货币价值,必须寻找其他方法对项目的无形效果进行评价。4.评 价指标之间协调的难易程度不同 对竞争性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各盈利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尽管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会出现不一致, 但协调起来比较容易,往往不影响大局。但不同的公民对公益性项目的多个指标关注的侧重点往往不同,这可能导致指标相互之间具有显著的冲突, 而且协调矛盾的难度也较大,从而增加项目选优的复杂性。第二节 效益费用分析一、效益费用的度量1.社会效益的度量设表示社会公众使用目 前设施的年总成本,表示相同的社会公众使用新设施后的年总成本,为投资主体取得的收益,则新项目带来的社会效益为:2.投资主体成本的度量 投资主体的成本包括以下两部分:(1)投资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等额年值投资成本,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余值,则 新项目的投资成本为(2)运营成本。设表示拟建公益性项目的未来的年运营费,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的年运营费,则新项目的运营成本为净效 益评价准则:[B-C]≥0,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反之,不能接受。2. 效益费用比(效费比)(1)[B/C]的常规 计算方法(2)[B/C]的修正计算方法评价准则:[B/C]≥1,说明社会的所得大于所失,项目可以接受;反之,不能接受。效益费用分析 指标【例】:某城市要新修建一条区间高速公路,各方案有关数据如表10-1所示,设折现率为10%,计算期为30年,试分别用[B/C]的 常规计算方法和修正计算方法比较方案,并说明哪一个计算方法更为合理。举例解:(1)采用常规[B/C]计算方法新线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 [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2)采用修正[B/C]计算方法新线 B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新线C与老线A比较的增量[B/C]为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 出,修正的[B/C]计算方法比常规的计算方法更能保证评价结论的一致性,因而更具有合理性。【例】:为开发某河流的水资源,同时减少水灾 ,政府考虑了一个修建水坝系统的建设方案。如果折现率为6%,试根据下表的基础数据,对方案作出评价。项目按无限寿命考虑 独立方案的效益 费用分析解:(1)采用常规[B/C]分析法 (2)采用修正[B/C]分析法采用两种方式计算的[B/C]均小于1, 可见,建水坝方案的效益小于成本,应予否决。1. 净效益法准则:[B-C]≥0且max{[B-C]i}的方案为最优方案。2. 效费比 法(1)绝对效果检验;(2)对第一步保留的方案,按费用由小到大排序;(3)相对效果检验:计算两两方案的增额效费比,即若[⊿B/⊿C ]>1,保留费用大的方案;若[⊿B/⊿C]<1,保留费用小的方案;直到最后被保留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互斥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1. 资金有限相关型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2. 从属相关型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以上两类相关型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主要采用“互斥方案组合法”。相关 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第三节 效果费用分析若公益性项目的效益可用单一指标来衡量无形效果,就可采用效果费用分析法。一、效果费用分析指标计 算指标:一般可用[E/C]表示,即:[E/C]=效果/费用判定准则:投入费用一定,效果最大——固定费用法;效果一定,投入费用最小— —固定效果法。(1)确定欲达到的目标。效果费用分析就是要确定一个最优方案来完成这项目标;(2)对达到上述目标的具体要求做出说明和规 定;(3)制定各种可行方案;(4)建立各方案达到规定要求的量度指标。典型的这类指标有:功能、效率、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可 供应性等。(5)确定各方案达到上述量度指标的水平。(6)选择固定效果法、固定费用法或效果费用比较法选择最佳方案 操作步骤【例】: 某流感免疫接种计划可使每10万个接种者中6人免予死亡,一人在注射疫苗时有致命反应。该计划每人接种费用为4元,但因此可以不动用流感救 护车,可节省费用每10万人8万元。试用效果费用分析决定是否实施该计划?解:净保健效果是避免6例死亡减去造成1例死亡,即避免5例死 亡。其费用是:4×100000-80000=320000元效果/费用=5例死亡/320000=1例死亡/64000结果表明,若社 会认可用64000元的代价挽救一个生命时,该计划应予实施。举例【例】:某研究机构新研究了4种新型水压机,以可靠性作为评价效果的主 要指标,即在一定条件下不发生事故的概率。4种水压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预算限制为240万元,应选哪个方案?解:采用固定费用法应淘汰 方案2和方案4;由固定效果法也可淘汰方案2。最后剩下的方案1和方案3由[E/C]作出权衡判断。[E/C]方案1=0.99/240 =0.41‰[E/C]方案3=0.98/200=0.49‰按每万元取得的可靠性判断:应选方案3 第四节 效用成本分析 对公益性项目进行评价时,往往要采用多个指标来全面衡量项目的效果,这些指标既有定量的,又有定性的。在定量的指标中有越大越好的,有 要求越小越好的。定量指标又有各种计量单位。对此类问题,可采用效用成本分析法。一、效用成本分析指标计算指标:一般可用[U/C]表示, 即:[U/C]=效用/成本判定准则:投入成本一定,效用最大——固定成本法;效用一定,投入成本最小——固定效用法。1. 对项目作系统 分析; 2. 计算成本;3. 构建指标体系; 4. 确定评价标准;5. 定性指标的定量化; 6. 计算效用系数(无量纲和同趋势化 处理);(1)指标要求越大越好时,Uj由 xjmin——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低值(不允许再小的值); xjmax——预先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最大值; j——评价指标的数目,j=1,2,…。(2)指标要求越小越好时,Uj可由计算:7. 确定指标权重; 8. 计算[U/C]基本步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