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章 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
2023-06-19 | 阅:  转:  |  分享 
  
工程经济学第2章 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经济效果投资资产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费用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建设投资估算第2章 工程经济
评价基本要素第一节 经济效果 一、基本概念研究工程技术的经济规律,其实质就是要分析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所研究的经济
效果主要是研究工程建筑领域内各种活动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关系。经济效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他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
劳动消耗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程度。经济效果可用价值型指标表达如下:经济效果=劳动耗费/劳动成果其中,劳动耗费指劳动消耗量或劳动占用量;
劳动成果指有效产出,是对社会有用的劳动成果。注意点:1.成果和劳动消耗相比较是理解经济效果的本质所在。现有有关经济效果的三种错误理
解:(1)将数量(产值、产量)的多少视为经济效果,产量大、产值高就说经济效果好。(2)把“快”和“速度”视作经济效果。(3)企业利
润就是经济效果。为了避免出现对经济效果概念的误解,必须强调将成果和劳动消耗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的原则,不能仅使用单独的成果或消耗指标。
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单独用产出衡量经济效果,产出越多效果越好;在产出一定时,投入越少越好。2.技术方案实施后的效果有好坏之分
,比如环境污染就是生产活动坏的效果,或者叫负效果。经济效果概念中产出是指有效产出,是指对社会有用的劳动成果,即对社会有益的产品或服
务。放映产出的指标包括三个方面:(1)数量指标,如产量、销量、销售收入、总产值、净产值等;(2)质量指标,如产品寿命、可靠性、精度
、合格率等;(3)时间指标,如工程项目建设期、工程项目达产期等。3.经济效果概念中的劳动消耗,包括技术方案消耗的全部人力、物力、财
力,即包括生产过程中直接劳动的消耗、劳动占用、间接劳动消耗三部分。直接劳动消耗——产品制造成本衡量劳动占用——投资衡量二、经济效果
的分类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短期经济效果和长期经济效果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经济效果和技术效果宏观经济效
果和微观经济效果三、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1.差额表示法E=X-L其中:E——经济效果 X——有用成果
L——劳动耗费(或劳动占用)该指标属于正指标系列,衡量标准为E大于0,且越大越好。2.比值表示法E=X/L或E=L/X式E=
X/L属于正指标系列,其衡量标准是E大于等于1,且越大越好。3.差额-比值表示法E=(X-L)/L
(式-1)E=(X-L)/X (式-2)在上式,分子中X和L的量纲必须是一致的
,且必须以价值的形式表示。这种方法属于正指标系列。其衡量标准E大于0,且越大越好。四、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劳动占用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在
技术方案的实现和运行过程中所占用的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情况,如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产原值、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土地占用等。劳动
消耗指标该指标反映了在技术方案的实现和运行过程中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情况,具体如下:(1)建设过程投入的劳动量;(2)生产过程
中的劳动生产率,即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3)物料投入,即原材料、燃料、动力设备等的消耗量;(4)成本,即获得某种
使用价值或生产某种产品所支出的全部费用的总和,有年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时间资源指标工期、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等。劳动成果指标如年产量
、年产值和年利润等。经济效果指标(1)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单位产品利润/单位产品成本×100%(2)投资利润率:(达到设计生产
能力后)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3)投资利税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
或年平均利税总额/项目总投资×100%五、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相结合近期经济效果与长远经济效果相结合直接经
济效果与间接经济效果相结合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12第二节 投资1.投资:为实现预定生产经营计划而预先垫付的资金。包括:
1)固定资产投资 2)无形资产投资 3)流动资产投资 一般情况下,我们简单的将投资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
大部分。2.建设项目总投资构成建设项目总投资 建设投资 建设期贷款利息 流动资产投资(流动资金) 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
费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设备购置费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 税金 静态投资动态投资固定资
产投资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是指直接用于建筑安装施工中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它是由人工费、材料
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等组成。间接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施工和进行经营管理,以及间接为建筑安装生产服务的各种费
用,包括企业管理费、财务费用、其他费用。利润是指建筑安装企业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税金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
加。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是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又称为不可预见费。包括基本预备费
和涨价预备费。流动资金指在工程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进口设备购置费的估算建设期利息的计算要考虑
两个因素:1.借款发生在何时(年初、年内均衡发生)2.建设期内是否偿还利息(例)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均衡进行贷款,第一年
贷款300万元,第二年600万元,第三年400万元,年利率为12%,建设期内利息只计息不支付,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解:在建设期,各
年贷款利息计算如下: Q1=300/212%=18万元 Q2=(300+18+300)12%=74.16万元 Q3=(318
+674.16+200)12%=143.06万元 所以,建设期贷款利息=18+74.16+143.06=235.22万元预备费
估算方法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涨价预备费:资产按照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
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我国会计实务中,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等类别。第三节 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是企业资产中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流动资产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
,包括股票、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企业管理层取得长期投资的目的在于持有而不在于出售。固定资产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
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
低值易耗品进行核算。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在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
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能为企业长期提供某种权利或利益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著作权、版权
、商标、专有技术等其价值在服务期内逐年摊销,摊销费计入成本递延资产:项目筹建期内,集中发生除固定资产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以外的各项费
用所形成的资产。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费、固定资产装璜、装修费、长期待摊费用等在规定年限内平均摊销,摊销费计入成本1.企业在
下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车辆、工器具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
产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折旧计算的三个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建设项目建成或投产时核定的价值净残值:固定资产残
值减去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差额使用年限:房屋、建筑物20年;火车、轮船、机械设备10年折旧: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补偿,一种会计手段;
在投资项目寿命期(或计算期)内,折旧和摊销不是项目的现金流出,但是,是成本的一部分。固定资产净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额
期末残(余)值:寿命期末的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现金流入2.折旧的计算利用会计手段,把以前(建设期)发生的一次性支出,在生产经营期的各
年度中进行分摊,以核算当年应缴付的所得税和可以分配的利润。 为保证国家正常的税收来源,防止企业多提和快提折旧费,现行财务制度对折旧
方法和折旧年限均有明确规定。将企业的固定资产分为3大部分,22类,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规定了一个最高限和最低限。 2.折旧的计算
1)平均年限法:每年计提的折旧额相等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 折旧年限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例:某建筑设备的原始
价值为25000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残值1500元,清理费用需500元,是按照平均年限法计算该设备的折旧率、折旧额和第8年、第
10年末的净值。2)工作量法:每计量单位折旧额相等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额定总工作量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
工作量固定资产工作量标准计算折旧例:联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台施工机械按工作量法计算折旧。原始价值15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3%
,预计可工作20000个台班时数。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各年实际工作台班时数假定为:第一年7200小时,第二年6800小时,第三年45
00小时,第四年1500小时。2.折旧的计算3)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率不变、折旧额递减年折旧率=2 / 折旧年限×100%(年折旧
额)i=(固定资产净值)i-1×年折旧率最后两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净值)N-2-期末净残值]/2 例:某高新技术设备原价4
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残值2000元,清理费400元,计算每年的折旧额。4)年数总和法:折旧基数不变,年折旧率递减年
折旧率i=(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i)/ [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1)/2](年折旧额)i=(固
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 ×年折旧率i例: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60000元
,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该项固定资产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答:年数总和=5+4+3+2+1=15或=5×(5
+1)÷2=15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作业:甲公司2007年6月21日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
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求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
折旧,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第1年计提折旧金额:600×40%=240(万元) 第2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
×40%=144(万元) 第3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40%=86.4(万元) 第4年计提折旧金额:(600-
240-144-86.4)÷2=64.8(万元) 第5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40-144-86.4)÷2=64.8(万元)因
此,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 2007年7月至12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40×6/12=120(万元) 2008年度计提折
旧金额为:240×6/12+144×6/12=192(万元) 2009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44×6/12+86.4×6/12=1
15.2(万元)2010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86.4×6/12+64.8×6/12=75.6(万元) 2011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
64.8×6/12+64.8×6/12=64.8(万元) 2012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64.8×6/12=32.4(万元)总成本费
用的构成1)按成本中心分类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总
成本(费用)= 生产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成本费用的分类2)按经济性质分为九类: 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动力;③维简
费;④工资及福利费;⑤折旧费;⑥摊销费;⑦利息支出;⑧修理费;⑨其他费用。2.经营成本:工程技术项目在生产经营期间的经常性
实际支出。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维简费+利息支出)总成本(费用)= ①+②+…+⑨工程经济分析
中为何要引入经营成本,为什么要从总成本中扣除这些费用?现金流量反映项目在计算期内逐年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与常规会计方法不同,
现金收支何时发生,就在何时计算,不作分摊。由于投资已按其发生的时间作为一次性支出被计入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再以折旧费、维简费和摊销费
的方式计为现金流出,否则会发生重复计算。因此,经营成本不包括折旧费、摊销费和维简费。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部分
投资资金来源,利息支出不作为现金流出,而自有资金现金流量表中已将利息支出单列。因此,经营成本不包括利息支出。3.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4.机会成本5.沉没成本收入收入是项目投入使用后生产经营期内各年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销售产品的收入称销售收入;提供劳
务的收入称营业收入。 销售收入=产品年销售量×产品销售单价利润的计算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公
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收入-经营
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销售税金及附加3.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税金是国
家依据法律对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财政资金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
定性的特点。税收是国家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 税金及附加六大税类1.流转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2.所得
税类:企业所得税、外资、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3.特定目的税类 4.资源税类 5.财产和行为税6. 关税 增值税增值税以商品生
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是一种实行税款抵扣制的流转税。特点:对增值额计税,实行价外计税,征收范围广,连续征收
且不重复纳税。既不进入成本费用也不进入营业收入。税率:17%营业税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交通运输、建筑业、金融保险、邮政电讯、文
化体育、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或转让收入征收的一种税。税率:除娱乐业外,分3%,
5%两个档次。 消费税消费税的纳税义务人为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某些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主要是奢侈品、非
生活必需品、高能耗、高档消费品、特殊消费品(如烟、酒、鞭炮等)、稀缺资源消费品等。 特点:是价内税,与增值税交叉征收,即对应税消费
品既要征收消费税,又要征收增值税。税率:5%-45%五个档次 所得税类所得税指以单位(法人)或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纯所得额
为征税对象的各个税种,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特定目的税类特定目的税指国家为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立的各种税,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0年已停止征收),车辆购置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等。资源税类资源税类是以被开发或占用的资源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包括资源税、土地使用税等。土地使用税是国家在城市、农村
、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有差别地规定单位面积年税额。国家规定,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军
队及事业单位的自用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对一些重点发展产业有相应的减免规定。教育费附加自1986年开始在全国征收,主要作为教育专项基
金,用于各地改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凡缴纳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应同时缴纳教育费附加,其计征依据是实际缴纳的上述三种税
的税额,税率为3%。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1、扩大指标估算法扩大指标估算法是一种简化的流动资金估算方法,一般可参照同类企业流动资金占
销售收入、经营成本的比例,或者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的数额估算。虽然扩大指标估算法简便易行,但准确度不高,一般适用于项目建议书阶段的
流动资金估算。2、分项详细估算法对流动流动构成的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进行估算。在可行性研究中,为简化起见,仅对存货、现金、应
收账款和应付账款4项内容进行估算,计算公式为: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的具体步骤,首先计算存
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年周转次数,然后再分项估算占用资金额。 1)周转次数计算 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为: 周转次数=36
0/最低周转天数 存货、现金、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类似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
行业)规定计算。 2)存货估算 存货是企业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货物,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修理用
备件、包装物、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仅考虑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占用资金=年外购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周转次数 外购
燃料=年外购燃料/按种类分项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年工资及福利费+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
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产成品周转次数3)应收账款估算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已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
的资金,包括很多科目,一般只计算应收销售款。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4)现金需要量估算
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货币资金,即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的那一部分资金,包括企业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计算公式为: 现
金需要量=(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上3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维护费、摊销费、修理费) 5)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各种债务。一般流动负债的估算只考虑应付账款一项。计算公式为: 应付账款=(年外购原材料+年外购燃料)/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根据流动资金各项估算结果,汇总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估算流动资金应注意的问题(1)在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时,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分别确定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最低周转天数,并考虑一定的保险系数。因为最低周转天数减少,将增加周转次数从而减少流动资金需用量,因此;必须切合实际地选用最低周转天数。对于存货中的外购原材料和燃料,要分品种和来源,考虑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以及占用流动资金的比例大小等因素确定。 (2)在不同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应按不同生产负荷所需的各项费用金额,分别按上述的计算公式进行估算,而不能直接按照100%生产负荷下的流动资金乘以生产负荷百分比求得。估算流动资金应注意的问题 (3)流动资金属于长期性(永久性)流动资产,流动资金的筹措可通过长期负债和资本金 (一般要求占30%)的方式解决。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