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_宣城邓氏渊源及概况
2023-06-21 | 阅:  转:  |  分享 
  
宣城邓氏渊源及概况

族谱记载,宣城邓氏一世祖天和公,本姓李,是南唐烈祖李昪之嫡亲曾孙。天和之父从镒,行廿,封蒋国公,与后主煜(从嘉)为同袍兄弟。后主甚爱之,加封从镒为邓王,出镇宣城。公元 975年正月,宋重兵围攻金陵。十一月二十七日城陷。从镒之子衡字天和,耻受其辱,乃挈家星夜宵遁,由洪都而上,止新干(淦)桃溪之金水渡,卜筑而居焉。未愈年,宋太宗继位,见后主《虞美人》词中多有不平之语,疑之,诏江南诸路捕南唐宗嗣,天和闻之匿原李姓,从父封邓王易为邓姓,从此树籍而居焉。

天和,讳衡,行一九,号柏山,袭封宁国公。生子四:长子温,字友言,袭封义文侯,为夔州通判,殁于彼,失考;次子恭,字友信,袭封宣城侯;三子允,字友诚,袭封襄城侯,无传;四子塞,字友谦,袭封靖远侯,仕蕲州,居于彼,失考。

友信公,生四子:长球,字文伯;次子琳,字文仲;三子琅,字文通;四子玕,字文德。为继续避难,公留长子球,居桃花溪,携琳、琅、玕三子迁庐陵云盖乡之茅宅(今乐安县招携镇坪头村)。从此四公子孙以邓为姓,尊天和公为始祖。公元1330年桃溪文伯公后裔修谱,求序于临川文豪吴澄先生,经吴先生点拨球、琳、琅、玕四公后裔统尊堂号宣城郡。然文德公世系之第六世德辉公生四子,即能惠、能宽、能哲、能安,因长与次承嗣之因而不能一起合修族谱,能惠、能宽则单立家乘。后能哲公之次子克渊后裔因族事不睦,亦从能惠、能宽合修。这支由第七世分支出来的宗亲,于明隆庆三年(1569)修谱时独称堂号为“南唐郡",一直延续至今。

从镒公后裔自公元977年,隐李易邓以来,历史已逾千余年。宣城邓氏文伯,文仲,文通,文德公四大支系,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主要分布于江西、湖南两省境内。历史上亦有少数宗亲或仕宦、或商贾而迁徙广西、湖北、河南、陕西、四川、贵州、重庆、新疆、广东、海南等省市,或失联,或从南阳邓而修谱,散居全国各地不其计数。公元2019年,宣城邓氏首次联修《中华宣城邓氏族谱》,粗略统计有联系的宗支人口(含南唐郡8000余)逾8万余。

幸逢家国盛世繁荣,得益科技资讯发达,昪祖后裔经千年失联后才得以聚首。2023年“清明"之际,“南唐二陵千年首祭”在南京祖堂山隆重举行,南唐烈祖李昪后裔,金陵李氏、宣城邓氏齐聚一堂,共祭先祖,追思列祖列宗之旷世伟业,续写南唐遗风辉煌篇章!



2023年6月21日





1









献花(0)
+1
(本文系邓发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