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节能技术》教学大纲(08)
2023-06-22 | 阅:  转:  |  分享 
  
《节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学时:总计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00学时

学分:3.0学分

面向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

先修课程:动热质传递基础1、动热质传递基础2、工程热力学、热力发电厂设备、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

后续课程:

教材: 《节能原理与技术》,李崇祥等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年 03 月 第 1 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 《能源与节能技术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年 08 月 第 1 版

2. 《能源科学导论》,黄素逸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第 1 版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节能技术》是高等工科学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选修课。《节能技术》是研究在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如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开发各种节能新技术以及提高动力系统或装置的工作效率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的能源消耗状况以及当前最新的节能研究成果与技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高效利用能源的理论、途径和方式;具备分析工程节能问题的基本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本课程理论严谨,系统性、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门课程通过授课等教学环节,应使学生获得宽广的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理论、途径与方式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火力发电和供热各种型式的基本原理、特点与发展前景、常规火力发电与供热过程的节能方法和新能源的发展状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含讲授2学时)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7776Z...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