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6-23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安丘市、高密市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孟德尔通过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发现了两大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豌豆有时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
生殖,且花比较大,有利于人工杂交B. 孟德尔探索分离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核心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因此配子中只含有一个遗传因子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F1的表型既否定了融合遗传,又证明了基因的分离定律D. 孟德尔首创测交方法
,证明了有关遗传因子分离假设的正确性2. 水貂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P(深褐色)、Ps(银蓝色)、Pr(灰蓝色)控制
。将三种毛色的纯合个体相互杂交得到的三组子代中,有两组均表现为深褐色,有一组表现为银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P、P
s、Pr之间的显隐性顺序是P>Pr>PsB. 子代个体相互交配,最多可同时出现3种基因型后代C. 可用银蓝色个体鉴定种群中深褐色个
体的基因型D. 若每组子代数量基本相同,所有子代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纯合子约占3. 某自花传粉植物(AaBb)的等位基因A/a和B
/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个体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B. 该个体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C. 该个体
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D. 该个体测交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数量基本相等4. 果蝇的星眼/圆眼、缺刻翅/正
常翅分别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相应的等位基因。相关杂交结果如下:
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①星眼果蝇×圆眼果蝇星眼果蝇:圆眼果蝇=1:1②星眼果蝇×星眼果蝇星眼果蝇:圆眼果蝇=2:1③缺刻翅雌果蝇
×正常翅雄果蝇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1:1,雄果蝇均为正常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根据②可判断星眼为显性性状B.
根据③可判断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 将星眼缺刻翅雌果蝇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得F1,后代圆眼正常翅雌果蝇的比例是D.
若要鉴定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正常翅雄果蝇与之杂交5. 某果蝇细胞的染色体及部分基因组成如图,将A、a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
B、b基因用蓝色荧光标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此细胞产生含有A和a的配子各占一半,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B. 能说明自由
组合定律实质的是,此细胞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 此细胞分裂过程中,可以观察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均分别移向两极D.
此细胞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6. 假肥大肌营养不良(BM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由于肌细胞膜上d
ystro-phin蛋白缺乏而引起肌细胞坏死和功能丧失。亨廷顿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般患者在中年发病,表现为舞蹈样
动作,随着病情进展逐渐丧失说话、行动、思考和吞咽能力,并最终死亡。以上两种遗传病在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病基因用B、b表示,乙病基
因用A、a表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是假肥大肌营养不良,乙病是亨廷顿病B. 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Ⅱ
-3的基因型是AaXBXbC. 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D. 某正常女子与父母患HD的正常男孩结婚,孩子患HD
的概率是7. 研究发现,雌性小鼠正常分裂细胞中某物质数量的部分变化曲线如图2。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
白水解是导致着丝粒断裂的原因,如图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解粘连蛋白的酶仅在该小鼠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发挥作用B. 若图2
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BC段变化发生在减数分裂ⅠC. 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该曲线变化过程可发生在减数分裂ⅡD. 星
射线的牵拉作用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的主要原因8. 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可不分离进入1个子细胞,或正常分离进入
2个子细胞,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存活及其他染色体行为。现有基因型为Aa的多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仅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
会且发生片段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A、a所在的染色体未发生交换且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的基因
组成为AAaa或不含A、aB. 若含A、a的片段发生交换且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C. 若
含A、a的片段发生交换且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均为AaD. 若含A、a的片段未发生交换且异常联会的
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9. 某果蝇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1P♀刚毛
×截毛♂→F1全部刚毛杂交组合2P♀截毛×刚毛♂→F1♀刚毛:♂截毛=1:1杂交组合3P♀截毛×刚毛♂→F1♀截毛:♂刚毛=1:1
A. 通过杂交组合1判断,刚毛对截毛为显性B. 通过组合2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C. X、Y染色体同源
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D. 通过组合3判断,控制刚毛的基因一定位于Y染色体10.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是全
球几代科学家不断创新实验技术、不断修正实验结论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因子直接指导合成了S
型细菌荚膜的多糖B. 将S型肺炎链球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会死亡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
A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 将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出现R型菌和S型菌菌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11.
双脱氧三磷酸核苷酸(如图1)在人工合成DNA体系中,可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焦磷酸和双脱氧核苷酸并释放能量,双脱氧核苷酸可使DN
A子链延伸终止。在人工合成DNA体系中,有适量某单链模板、某一种双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dNTP)和四种正常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NT
P),反应终止时对合成的不同长度子链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双脱氧核苷酸可与模板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B
. 人工合成DNA体系中需要加入ATP提供能量C. 双脱氧核苷酸使子链延伸终止原因是3号C上无氧D. 据图2推测,模板链的碱基序列
应为ATGATGCGAT12.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密度梯度离心、DNA紫外光吸收光谱等方法研究DNA复制方式,实验
基本操作及结果如图: (注:大肠杆菌约20分钟繁殖一代;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为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
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 在培养到6、13、20分钟时,分别取样,提取大肠杆菌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测定紫外光吸收光谱,结果
如图2中b、c、d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液中的15N不仅仅用于合成四种脱氧核苷酸B. 密度梯度离心的速度不会影响
实验结果C. 不可以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最终确定DNA复制的方式D. 本实验延长至40分钟,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另一个峰值出现在
Q点上方位置13. 环境DNA(eDNA)是“在环境样品中所有被发现的不同生物的基因组DNA的混合”,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
包括土壤、沉积物、空气、水体,甚至是排泄物。动物在某环境中生活,身上的各种痕迹会携带自身DNA掉落到四周,都可以从中找到作为研究样
品的e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eDNA的双螺旋结构,有助于遗传信息保持相对稳定B. 不同e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
万化,决定了其多样性C. e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均可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D. 利用eDNA获取的生物信息,可用于生物多样性的
研究、监测和保护14. 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上之后,需要剪接体对有效遗传信息进行“剪断”与重新“拼接”。如
图表示S基因的表达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需要RNA聚合酶且该酶与氢键的断裂有关B. 据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推知②
发生在细胞核中C. 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肽链D. 过程④分解异常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质合成,利于
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15. 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了H蛋白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的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蛋白;
当氧含量减少时,H蛋白的含量增多,通过低氧调节基因,使300种基因被激活,或者加快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
如图表示正常氧和低氧条件下,部分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H蛋白含量极低是H蛋白在氧气作用下直接分解的结
果B. V蛋白、A蛋白、H蛋白对氧敏感程度相同C. 细胞中氧气含量变化会引起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H蛋白含量发生变化D. 癌细胞迅速
增殖会造成肿瘤附近局部供氧不足,导致附近正常细胞降低H蛋白的表达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6. 生物学发展过程
中,很多科研成果的取得依赖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检测证明了DNA的半保留
复制B. DNA半保留复制的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C.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摩尔根
发明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7. 细胞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
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
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且呈深色;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而呈浅色;未标记DNA的染色单体不被染色亦呈浅色
。将一个在BrdU培养液中培养的全标记DNA骨髓瘤细胞置于普通培养液,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B. 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C. 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D. 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18. 番
茄决定紫茎和绿茎的一对等位基因,与决定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的一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杂交组合PF1第1组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第2组紫茎缺刻叶③×绿茎缺刻叶
②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3:1:3:1A. 由第2组可推断,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
B. ①与③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C. 第1组F1中的紫茎缺刻叶自交,相关性状之比为15:5:3:1D. 第
2组F1中的绿茎缺刻叶随机交配,子代中为绿茎马铃薯叶19. 果蝇复眼的眼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科研人员利用纯合亲本进行
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杂交组合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个体数甲暗红眼×白眼暗红眼660暗红眼 90褐色
眼 90朱砂眼 160白眼乙朱砂眼×褐色眼暗红眼510暗红眼 240褐色眼 240朱砂眼 10白眼A. 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
朱砂眼与白眼果蝇杂交子代不会出现褐色眼B. 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甲组F1与白眼果蝇交配
,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4:1:1:4D. 甲组F1与乙组F1果蝇交配,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9:3:
3:120. 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来源标记,以标明该染色体源自父母中的哪一方。DNA甲基化是标记的主要方式,这些
标记区域称为印记控制区。在Igf2基因和H19基因之间有一印记控制区(ICR),ICR区域甲基化后不能结合增强子阻遏蛋白CTCF,
进而影响基因表达。该印记控制区对Igf2基因和H19基因的控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甲基化的印记控制区阻碍了DN
A分子复制,导致遗传信息不能传递B. 父方的ICR区域的甲基化,导致父方和母方的ICR区域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 来源于雄性的Ig
f2基因既可以在后代雌性中表达,也可以在雄性中表达D. 父方或母方含有相同的H19基因,但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可能不同三、探究题(本
大题共5小题,共55.0分)21. 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一种是中间分裂(如图a),分裂前后线粒体的生理状态没有太大差异;另一种
是外周分裂(如图b),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会发生应激性生理生化反应,如膜电位和pH降低,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
通过外周分裂产生大小不一的子线粒体,其中的较小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最终被自噬体吞噬,即线粒体自噬,而较大的子
线粒体得以保全。请回答问题: (1)子代线粒体DNA保留了亲代线粒体DNA的遗传信息,推测线粒体DNA的复制特点是 ______
,复制过程需要 ______ 等基本条件。 (2)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时,线粒体以 ______ 方式分裂增加数量,意义是 _
_____ 。 (3)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可通过 ______ 方式分裂以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线粒体虽通过中间分裂虽
实现了mtDNA的均分,但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分析原因是 ______ 。 (4)研究表明,线粒体的分裂过程依赖
一种叫做动力相关蛋白1(DRP1,一种GTP依赖蛋白)的参与,据图推测其作用是 ______ 。22. 亚洲飞蝗为XO型性别决定
,雄性有23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O(只有一条性染色体);雌性有24条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研究人员取蝗虫精巢内的精小管
进行染色压片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的a、b、c、d四个细胞,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示细胞属于减数分裂Ⅰ还
是减数分裂Ⅱ的依据是 ______ (写两点)。 (2)c为 ______ 时期,a、b、c、d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有 ______
。 (3)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用上述字母表示)。用以上四个不同时期细胞图像表示一个精母细胞分裂时期的
先后顺序,依据是 ______ 。 (4)b染色体的数目 ______ (填“一定”或“不确定”)为a的一半,原因是 ______
。23. 已知某品系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欲用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的纯种小
麦,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育种程序。 请回答: (1)该育种程序除满足矮秆与高秆这对相对性状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外,还需满足另外的两个条件:① ______ ;② ______ 。 (2) ______ 代会
出现具备所需表型的个体,相应的基因型是 ______ ,农业生产中不用此类种子进行大田播种的原因是 ______ 。 (3)分析育
种程序可知,要获得具备两种优良性状的纯合小麦新品种,必须进行的操作有 ______ ;此育种方式的不足是 ______ 。24.
人体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如图甲;在较高浓度的葡萄糖环境,某些细菌通过SgrSRNA进行调控,能够减少摄入葡萄糖从而解除高浓度葡
萄糖对细菌代谢和生长的抑制作用,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和图乙中②表示 ______ 过程,最终形成不同蛋白质的根
本原因是 ______ 。 (2)图甲中基因1是通过 ______ 控制红细胞形态的。若基因2不能正常表达,则人会患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3)图乙中过程②需要tRNA的参与,从tRNA的结构角度分析,作用是 ______ 。 (4)简述
细菌通过SgrSRNA调控减少对葡萄糖摄入的机制: 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25. 某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为XY型性
别决定,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受等位基因E和e控制),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受等位基因D和d控制),且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不考虑基
因突变、交叉互换及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现用两纯合亲本杂交,F1雌株和雄株均表现为宽叶高茎,F1雌雄株随机交配,F2表现为宽叶高茎雌
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高茎雄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高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6:2: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茎是
______ 性性状,D和d位于 ______ 染色体上。宽叶性状的遗传方式为 ______ ,判断理由是 ______ 。 (2
)根据杂交结果分析,F1的基因型为 ______ ,推测F1 ______ (填“雌”或“雄”)株产生的基因型为 ______ 的
配子致死。 (3)F2中的宽叶高茎雄株与宽叶矮茎雌株相互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
析】解:A、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豌豆进行有性生殖,自花传粉,闭花授粉,且花比较大,有利于人工杂交,A错误; B、孟德尔探索分离定律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核心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而不是只含有一个遗传
因子,B错误; C、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中,F1的表型否定了融合遗传,但不能证实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证实基因分离定律,C错
误; D、孟德尔首创测交方法,证明了对遗传因子传递规律所作假设的正确性,D正确。 故选:D。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
,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
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
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
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
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题干信息“将三种毛色的纯合个体相互杂交得到的三组子代中,有两组均表现为深褐色,有一组表现为银蓝色”可知,基因P、
Ps、Pr之间的显隐性顺序是P>Ps>Pr,A错误; B、子代个体相互交配,最多可同时出现4基因型后代,如PPs×PsPr后代有三
种基因型,即PPs、PsPr、PPr、PsPs,B错误; C、若深褐色个体和银蓝色个体(PsPs)后代出现深褐色和银蓝色,该深褐色
的基因型可能为PPs或PPr,还是不能确定其基因型,C错误; D、将三种毛色的纯合个体相互杂交得到的三组子代的基因型为PPs、PP
r、PsPr,若每组子代数量基本相同,它们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P、Ps、Pr,若所有子代个体随机交配,后代纯合子约占=,D正确
。 故选:D。分析题干:水貂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P(深褐色)、Ps(银蓝色)、Pr(灰蓝色)控制。将三种毛色的纯合个
体相互杂交得到的三组子代中,有两组均表现为深褐色,有一组表现为银蓝色,说明这对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P(深褐色)>Ps(银蓝色)
>Pr(灰蓝色)。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再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3.【答案】A?【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该个体产生的不育雄配子所占比例为×=
,则该个体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7倍,A错误; B、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故该
个体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各占,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aBb产生的花粉(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
B、Ab、aB、ab;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故该个体自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C正确;
D、该个体作为母本(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进行测交(aabb),子代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该个体
作为父本(AaBb产生的花粉(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进行测交,子代中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D正确。
故选:A。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
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由题干可知含
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可育、不育。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Aa产生的花粉为A、a,但含a的花粉可育、不育,所以产生的花粉A占,a
占。AaBb产生的花粉(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雌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本题考查基因的分
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两个定律的实质,掌握致死问题的分析方法,在准确分析题干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
问题。4.【答案】D?【解析】解:A、②中均为星眼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圆眼果蝇,即星眼为显性性状,圆眼为隐性性状,由于F1中星眼
果蝇:圆眼果蝇=2:1,意味着存在显性纯合子致死显性,A正确; B、③中杂交的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蝇的表现型存在差异,即缺刻翅和正常
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结合题干“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相应的等位基因”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
、若用A、a表示眼睛形状,B、b表示翅形,结合A、B选项的分析及题干可知,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由分析知,显
性雄性个体致死,所以不会有纯合的缺刻叶雌性,将星眼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为AaXBXb)与星眼正常翅雄果蝇(AaXbY)杂交得F1,
后代圆眼正常翅雌果蝇的比例是×=,C正确; D、根据③F1中雌果蝇存在两种性状,即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故缺刻翅为显性性状,由于F1
中雄果蝇均为正常翅,意味着显性雄性个体致死,即XBY的个体不存在,也就意味着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只能为XBXb,无需鉴定,D错误。
故选:D。分析题表可知:②中均为星眼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圆眼果蝇,即星眼为显性性状,圆眼为隐性性状,由于F1中星眼果蝇:圆眼果
蝇=2:1,意味着存在显性纯合子致死显性;③中杂交的子代中雌果蝇和雄果蝇的表现型存在差异,即缺刻翅和正常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结合
题干“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不含相应的等位基因”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F1中雌果蝇存在两种性状,即亲本雌
果蝇为杂合子,故缺刻翅为显性性状,由于F1中雄果蝇均为正常翅,意味着显性雄性个体致死。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5.【答案】B?【解析】解:A、此细胞产生含有A和a的配子各占一半,能说明分离定律的实质,即等
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正确; B、正常情况下,此细胞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错误; C、此细胞分裂过程中,无论是
有丝分裂后期还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都可以观察到2个红色荧光点和2个蓝色荧光点均分别移向两极,C正确; D、此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的过程中可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B。分析题图:图示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不同,为雄果蝇,其中A
、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分离定律、细胞减数分裂
,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掌握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答案】C?【解析】
解:A、由分析可知,甲病是亨廷顿病,乙病是假肥大肌营养不良,A错误; B、Ⅱ-2患有两种病,其基因型为BbXaY,Ⅱ-3患甲病,不
患乙病,且Ⅲ-4患乙病,则其基因型为BbXAXa,B错误; C、Ⅲ-2患乙病,不患甲病,其基因型为BbXAY,Ⅱ-3的基因型为Bb
XAXa,Ⅱ-4的基因型为bbXAY,Ⅲ-3患甲病,不患乙病,其基因型及概率为BbXAXA、BbXAXa,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1-)×(1-×)=,C正确; D、亨廷顿病(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正常女子(bb)与父母患HD的正常男孩(bb)结
婚,孩子患HD的概率是0,D错误。 故选:C。分析系谱图:甲病表现出世代相传,而且男女患病的概率接近,说明甲病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
Ⅱ-2患甲病,Ⅲ-1为正常女性,排除X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无乙病,但Ⅲ-4有乙病,说明乙
病为隐性遗传病,由题干“以上两种遗传病在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可知,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题以亨廷顿舞蹈症、假肥大肌营养不良为
情景,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等有关知识。考生要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利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从题图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
行推理,作出准确的判断。7.【答案】C?【解析】解:A、随着粘连蛋白的水解,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
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水解粘连蛋白的酶不仅在该小鼠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发挥作用,也可在进行有丝
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发挥作用,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同源染色体分离不可能导致其数量加倍,若图2纵坐
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B错误; C、若图2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染色体数量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
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故该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正确;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主要是因为着丝粒的分裂,与黏
连蛋白的水解有关,着丝粒分裂与星射线牵拉无关,D错误。 故选:C。据图分析:图1表示随着粘连蛋白的水解,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2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由n变成了2n,可
能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的部分图,也可能表示染色体数量、染色体组数量等在两种分裂过程中的部分图。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判断图所处的时期,进而能结合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答
题。8.【答案】B?【解析】解:A、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未发生交换,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
aa或不含A、a,A正确; B、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则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1个子细胞,
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aa或不含A、a,B错误; C、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则A、a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异常联会的同源
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C正确; D、若A、a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未发生交换,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进入2个子细胞
,则子细胞基因组成为AA或aa,D正确。 故选:B。(1)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杂乱分布于细胞中;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减数分
裂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9.【答案】B?【解析】解:A、杂交组合1中,刚毛(♀)×截毛(♂)→F
1全部刚毛,这说明刚毛相对于截毛为显性性状,A正确; B、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因为b,若基因位于非同源区段上,P:截
毛(XbXb)×刚毛(XBY)→F1刚毛(XBXb):截毛(XbY)=1:1;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
BYb)→F1刚毛(XBXb):截毛(XbYb)=1:1.由此可见,根据杂交组合二不能判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
区段,B错误; C、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现性别差异,C正确; D、设控制刚毛的基因为B,控制截毛的基
因为b,若基因位于同源区段上,P:截毛(XbXb)×刚毛(XbYB)→F1截毛(XbXb):刚毛(XbYB)=1:1,故通过杂交组
合三可以判断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D正确。 故选:B。1、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女患病率不一定相等。
2、非同源区段中的X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3、非
同源区段的Y染色体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该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即伴Y遗传。本题着重考查
了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位于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的特点,并能够根据遗传特点设计实验验证基因存在的位置,具有一定的难度
。10.【答案】C?【解析】解:A、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而多糖荚膜不是蛋白质,所以转化因子不能直接指导合成S型细菌荚膜的多
糖,A错误; B、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小鼠体内不会有S型细菌的产生,小鼠也不会死亡,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表明,噬菌
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将S型菌用蛋白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
,蛋白质失去了功效,虽然培养基上出现R型菌和S型菌菌落,但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C。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
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未被标记的细菌混合
培养→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本组主要考查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学生有一
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11.【答案】B?【解析】解:A、双脱氧核苷酸可与模板链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使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延伸终止,A正确; B、人工合成DNA体系中加入的是四种正常脱氧三磷酸核苷酸(dNTP),不需要再加入AT
P,B错误; C、双脱氧核苷酸使子链延伸终止原因是3号C上无氧原子,C正确; D、据图2可知,合成的DNA子链的碱基序列为TACT
ACGCTA,则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为ATGATGCGAT,D正确。 故选:B。1、DNA复制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半保留复制原理
进行复制。 2、据题意可知,当模板上的碱基与双脱氧核苷酸配对时终止复制。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细胞内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能够结合题中所
给信息回答问题。12.【答案】B?【解析】解:A、NH4Cl培养液中的氮元素主要是用于合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及含有N元素的物质,A正确
; B、实验过程中密度梯度离心的速度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要控制适宜离心速度,B错误; C、无论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
14N和15N都没有放射性,因此本实验不能通过测定放射性强度来最终确定DNA的复制方式,C正确; D、本实验延长至40分钟,DNA
复制2次,得到4个DNA,出现两个峰值,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位置,即中带,另一个峰值出现在Q点上方位置,即轻带,D正确。 故选:B。
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
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本题结合图示,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3.【答案】C?【解析】解:A、eDNA的双螺旋结构能为DNA
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因而使复制产生的DNA和亲代DNA分子相同,进而有助于对遗传信息保持相对稳定,A正确; B、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
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因此不同e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决定其多样性,B正确; C、因为基因结构中有非编码序列的存在,因
此eDNA中的遗传信息不会都通过密码子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C错误; D、DNA分子具有特异性,eDNA也不例外,故eDNA获
取的生物信息可用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监测和保护,D正确。 故选:C。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
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
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3、DNA分子的
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
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层次及特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遗传信息的转录
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掌握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14.【
答案】C?【解析】解:A、过程①表示转录合成RNA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另外该酶还具有解旋作用,因此与氢键的断裂有关,A正
确; B、③表示翻译,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②表示对mRNA前体的加工,其场所在细胞核,B正确; C、过程③中一条mRNA链可结合多
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C错误; D、过程④利用RNA酶分解异常mRNA以阻止异常蛋白的合成,利于
维持细胞的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C。分析图示可知,①表示转录,②表示mRNA前体的加工,③表示翻译,④表示异常mRNA的降解。
本题结合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首先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或物质的
名称;其次还要求考生能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的知识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5.【答案】C?【解析】解:A、从图中看出,在
正常氧的条件下,H蛋白的降解需要和V蛋白结合,不是在氧气下直接分解,A错误; B、根据题意,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蛋
白和A蛋白;当氧含量减少时,H蛋白和A蛋白的含量增多,由图可知氧气含量正常时,V蛋白含量表达增加,因此V蛋白、A蛋白、H蛋白对氧敏
感程度不相同,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蛋白;当氧含量减少时,H蛋白的含量增多”说明体内氧含
量的变化是影响H蛋白表达的关键因素,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体内氧含量减少时,H蛋白的含量增多,癌细胞迅速增殖会造成肿瘤附
近局部供氧不足,导致附近正常细胞增大H蛋白的表达,D错误。 故选:C。根据题干信息,当氧含量减少时,H蛋白的含量增多,H蛋白能加快
红细胞生成或者促进血管增生,从而加快氧气输送,缓解缺氧症状。从图中看出,在正常氧的条件下,H蛋白和V蛋白结合,最终被降解,在低氧的
条件下,H蛋白和A蛋白结合,在细胞核中,促使低氧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此类题属于信息题,需要学生有读图能力。1
6.【答案】AC?【解析】解:A、梅塞尔森和斯塔尔通过标记N元素,证明了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但是15N不具有放射性,A错
误; B、DNA半保留复制的发现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方式为“假说-演绎法”,B正确; C、萨顿是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
,C错误; D、摩尔根通过基因定位技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AC。1、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
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和14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
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证明光合
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2、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本题考
查摩尔根的实验探究过程、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DNA复制的实验假说,要求考生识记DNA半保留的实验假说;识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
索历程,尤其是萨顿和摩尔根采用的方法。17.【答案】ABC?【解析】解:A、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的染色体DNA的双链都没有被全
部标记,因此全部染色体荧光没有被抑制,A错误; B、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所有的染色体都含有1条单体只有一条链DNA中含有Brdu,
所以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比例为,B错误; C、细胞复制2次,1个DNA分子可以形成4个DNA分子,但只有2条链有标记,即被BrdU
标记DNA分子比例为,C错误; D、细胞复制2次,1个DNA分子可以形成4个DNA分子,共8条链,但只有2条链有标记,所以被Brd
U标记的单链比例为,D正确。 故选:ABC。1、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
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2、培养到第二个细胞周期后,中期两条染色单体在化学组成上有了差别
,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DNA链均为新合成,因此T位全部正常,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一条DNA链是新合成的,所有只有一条链DNA中含有Brd
u,形成的子细胞中半标记DNA:未标DNA=1:1。本题考查DNA的复制等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和有丝
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18.【答案】AD?【解析】解:A、由第1组可推断,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A错误; B、假
设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第一组①基因型为AABb,②基因型为aaBb,第二组F2代,紫茎:绿茎=1
:1,缺刻叶:马铃薯叶=3:1,则③基因型为AaBb,①(AABb)与③(AaBb)杂交,子代中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B正确; C、第一组①基因型为AABb,②基因型为aaBb,F1的紫茎缺刻叶基因型为AaBB、AaBb,F1中的紫茎缺刻叶自交,F
2紫茎:绿茎=3:1,缺刻叶:马铃薯叶=5:1,则相关性状之比为15:5:3:1,C正确; D、第二组③基因型为AaBb,②基因型
为aaBb,F1的绿茎缺刻叶基因型为aaBB、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F1中的绿茎缺刻叶随机交配,子代中×=为绿茎马铃薯
叶,D错误。 故选:AD。题中提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题意可知:第1组,紫茎缺刻
叶植株和绿茎缺刻叶植株杂交,后代全为紫茎,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紫茎和缺刻叶为显性性状。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答案】AC?【解析】解:A、分析
题干“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可知,暗红眼基因型
为A ?B ?,褐色眼基因型为A ?bb,朱砂眼基因型为aaB ?,白眼基因型为aabb,即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有2种(aaBB、a
aBb),朱砂眼aaB ?与白眼果蝇aabb杂交子代不会出现褐色眼,A正确; B、结合A选项的分析,杂交组合用的亲本均为纯合子,故
甲组中亲本暗红眼基因型为AABB,白眼基因型为aabb,F1中暗红眼基因型为AaBb,乙组亲本中朱砂眼的基因型为aaBB,褐色眼基
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由于甲、乙组F1自交得到的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均不是9:3:3:1或其变式,意味着A、a和B
、b这两对等位基因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结合B选项的分析可知,对于甲组而言,A和B位于一条染
色体上,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甲组F1AaBb产生的配子有亲本型:AB、ab,以及重组型:Ab、aB,并且亲本型所占比例相同,重
组型所占比例相同,其中亲本配子的比例为:[160÷(600+90+90+160)]=,则重组类型的配子的比例为×(1—×2)=,故
甲组F1产生的配子即比例为AB:ab:aB:Ab=4:4:1:1,与白眼果蝇(aabb)交配,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
4:1:1:4,C正确; D、结合B选项的分析可知,对于乙组而言,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乙组F1AaBb
产生的配子有亲本型:Ab、aB,以及重组型:AB、ab,并且亲本型所占比例相同,重组型所占比例相同,其中重组配子的比例为[10÷(
510+240+240+10)]=,则亲本类型的配子的比例为×(1—×2)=,即乙组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
b=4:4:1:1,故甲组F1与乙组F1果蝇交配,子代中暗红眼:褐色眼:朱砂眼:白眼=×+×+×+××2+××2+×+×=:×+×
+×=:×+×+×=:×=,故比为:54:21:21:4,D错误。 故选:AC。分析题干“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
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可知,暗红眼基因型为A ?B ?,褐色眼基因型为A ?bb,朱砂
眼基因型为aaB ?,白眼基因型为aabb。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的内在联系,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20.【答案】CD?【解析】解:A、被甲基化的印记区阻碍了DNA分子的表达
,主要是影响转录,导致遗传信息不能传递,A错误; B、父方的ICR区域的甲基化,属于表观遗传,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B错误; C、来
源于雄性的Igf2基因并未甲基化,可以正常表达,所以既可以在后代雌性中表达,也可以在雄性中表达,C正确; D、父方或母方含有相同的
H19基因,但表达情况不同,故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CD。表观遗传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
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表观遗传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做此类题目时,把握住概念
要点即可。21.【答案】半保留复制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中间分裂 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外周分裂 当细胞减数分裂时,由于线粒体基
因不位于染色体上,因此进入两个子细胞时无一定分离比 包裹线粒体外膜,并向内缢裂成两个子线粒体?【解析】解:(1)因为子代线粒体DN
A保留了亲代线粒体DNA的遗传信息,可以推测线粒体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复制过程类似于DNA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 (
2)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时,由图a可知,线粒体以中间分裂方式增加数量,线粒体数量增加的意义就是满足细胞对能量的要求。 (3)由题
干可知,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可通过外周分裂方式分裂以消除ROS和Ca2+对细胞的损伤。线粒体虽通过中间分裂虽实现了mtDNA的均分
,但线粒体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因为线粒体中的基因没有位于染色体上,因此进入两个子细胞时无一定分离比。 (4)由图a分析
可得,动力相关蛋白1的作用是包裹线粒体外膜,使线粒体中间向内凹陷,使其缢裂为两个子线粒体。 故答案为: (1)半保留复制?模板、原
料、能量和酶 (2)中间分裂?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3)外周分裂?当细胞减数分裂时,由于线粒体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因此进入两个子
细胞时无一定分离比;线粒体分裂可以发生在除细胞减数分裂之外的其它时期 (4)包裹线粒体外膜,并向内缢裂成两个子线粒体。根据题干可知
,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间分裂与外周分裂,这两种分裂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可以通过所学知识DNA复制,有丝分裂,无丝分裂,来联系线
粒体分裂。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在高考中经常有图文转换能力的题目的考查,这类题目以图为载体,实质考查相关的知识点,所以要读懂图
,就要找准相关的知识点,将他转化成所学的知识点。22.【答案】细胞大小及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
裂Ⅰ后期) a、c? acbd? 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
可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图像,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不确定 因为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次
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X染色体也可能没有X染色体?【解析】解:(1)判断图示细胞属于减数分裂Ⅰ还是减数分裂Ⅱ的依据是细胞大小及细胞中染
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会出现联会现象,数目也比减数第二次分裂要多。 (2)c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
期。a、b、c、d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有a、c。 (3)根据分析可知,一个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先后顺序是acbd。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
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图像,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
在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4)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b染色体的数目不确定为a的一半,因
为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X染色体也可能没有X染色体。 故答案为: (1)细胞大小及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
置和数目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a、c (3)acbd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过程相同;同一时刻
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通过观察多个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图像,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4)不确定?因为雄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O,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X染色体也可能没有X染色体分析题图:a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c表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
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答案】抗病与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F2(子二代) ddTT和ddTt? 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杂交,
连续自交并筛选 育种周期长(年限长),过程繁琐?【解析】解:(1)杂交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其中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应该遵循分离
定律,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应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除满足矮秆与高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外,还需满足①抗病与
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②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2)用以上两纯
合亲本杂交得F1(双杂合子),F1自交获得的F2中有4种表现型,抗病高秆、抗病矮秆、感病高秆、感病矮秆,F2(子二代)会出现抗病矮
秆植株,相应的基因型是ddTT和ddTt,因为ddTt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农业生产中不用此类种子进行大田播种。 (3)要想获得
稳定遗传的抗病矮秆品种,必须进行的操作有两纯合亲本杂交得F1,连续自交并筛选,此育种方式的不足是育种周期长(年限长),过程繁琐。
故答案为: (1)①抗病与不抗病这对相对性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②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独立
遗传) (2)F2(子二代)?ddTT和ddTt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3)杂交,连续自交并筛选?育种周期长(年限长),过程繁琐基因分
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
用、杂交育种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
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4.【答案】翻译 基因不同(或DNA中碱基序列不同)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白化病 人体会缺乏
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导致白化病 一端能够识别并转运特定氨基酸,另一端能精确地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一方
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G的mRNA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载体蛋白G的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
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葡萄糖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解析】解:(1)分析甲乙两图可知,图甲
中b和图乙中②都表示翻译过程。由于基因不同,最终形成不同蛋白质。 (2)图甲中基因1表达后合成血红蛋白,说明基因1是通过控制蛋白质
的结构直接控制红细胞形态的。若基因2不能正常表达,则人体会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会患白化病。 (3)tRNA一端能够
识别并转运特定氨基酸,另一端能精确地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4)分析图乙可知,一方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
载体蛋白G的mRNA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载体蛋白G的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
葡萄糖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 故答案为: (1)翻译?基因不同(或DNA中碱基序列不同) (2)控
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白化病?人体会缺乏酪氨酸酶,酪氨酸不能形成黑色素,导致白化病 (3)一端能够识别并转运特定氨基酸,另一端能精确地与mRNA上的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4)一方面,SgrSRNA可促进葡萄糖载体蛋白G的mRNA的降解,导致葡萄糖载体蛋白G的合成减少,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另一方面,SgrSRNA翻译产生的SgrS蛋白可与葡萄糖载体蛋白G结合,使其失去转运功能,使葡萄糖的摄入减少分析题图甲:图示为人体基因对性状控制过程示意图,其中a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M1、M2是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b是翻译过程,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 分析题图乙: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对性状控制,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25.【答案】显 常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F1均为宽叶,F2出现窄叶,且雌株全为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窄叶 DdXEY和DdXEXe 雄 DY? 宽叶高茎雌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4:4:3:1?【解析】解:(1)结合题干“F1雌株和雄株均表现为宽叶高茎”,而F2中出现了窄叶和矮茎,意味着宽叶对窄叶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F2中雌株有高茎和矮茎,雄株也有高茎和矮茎,无性别差异,故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雌株均为宽叶,雄株中有宽叶和窄叶,意味着宽叶和窄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宽叶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判断理由是F1均为宽叶,F2出现窄叶,且雌株全为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窄叶。 (2)结合(1)的分析可知,F1雌株的基因型为DdXEXe,F1雄株的基因型为DdXEY,若雌雄配子均正常,则DdXEXe与DdXEY杂交,得到的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宽叶高茎雌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高茎雄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高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6:2:3:1:3:1,与实际结果宽叶高茎雄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高茎雄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高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6:2:1:1:1:1,对比可知,宽叶高茎雄株和窄叶高茎雄株的比例出了问题,份数有所减少,均减少2份,二者均为雄株且均为高茎,推测F1雄株产生的基因型为DY的配子致死。 (3)结合(2)的分析可知,F2中的宽叶高茎雄株基因型为DdXEY,宽叶矮茎雌株ddXEXE、ddXEXe相互交配,DdXEY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DXE、dXE、dY,ddXEXE、ddXEXe产生的雌配子及比例为dXE、dXe,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DdXEXE、DdXEXe、ddXEXE、ddXEXe、ddXEY、ddXeY,即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高茎雌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4:4:3:1。 故答案为: (1)显;常;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F1均为宽叶,F2出现窄叶,且雌株全为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窄叶 (2)DdXEY和DdXEXe;雄;DY (3)宽叶高茎雌株:宽叶矮茎雌株:宽叶矮茎雄株:窄叶矮茎雄株=4:4:3:1结合题干“F1雌株和雄株均表现为宽叶高茎”,而F2中出现了窄叶和矮茎,意味着宽叶对窄叶为显性,高茎对矮茎为显性,F2中雌株有高茎和矮茎,雄株也有高茎和矮茎,无性别差异,故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雌株均为宽叶,雄株中有宽叶和窄叶,意味着宽叶和窄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控制宽叶和窄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宽叶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比例判断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关系,进而推出亲本基因型和致死配子的类型,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第1页,共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