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画家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02
2023-06-27 | 阅:  转:  |  分享 
  
陶渊明的“桃花源”到底长啥样?画家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在这里,大文学家屈原跟渔夫展开了对话,围绕“清浊”乃至人生哲学的底层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
。表面上看,是失意者和精神导师在聊天,实际上是在传播哲学思想。这就好比现在,为了传播一种价值观,我们把它编排成短剧、小品,通过角色
设定,用对话的方式演绎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很显然,这里的“渔夫”,是设定了一个角色。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先看对面的角
色——屈原。被放逐之前,他是楚国贵族,也一度权倾朝野,后来不容于朝堂,不得不流落江湖。现实中的渔夫,原本在江湖,随波逐流地讨生活,
是底层的劳动人民。所以在这段对话里,屈原和渔夫的相遇,首先是庙堂和江湖的两个群体之间的对话。其次,屈原不只是一个人,而且代表了追求
高尚品德的文人高士形象——他宁愿跳入汨罗江,也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渔夫,也不只是一个捕鱼者,而是代表了避世的隐者,
虽然过着漂泊的生活,却超然脱俗、随遇而安。至少从《楚辞》时代开始,“渔人”就成了一个象征,或者说为众多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传递思想
的传声筒。《寒江独钓图》(局部)(图?南宋 马远作,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藏)▼所以你看,我们学过的很多诗词,“渔人”“渔夫”“渔翁”
的形象,经常出现。比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的《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传统文
学如此,艺术也不例外。在中国画里,尤其是山水画中,辽阔的水面上,总会有渔夫,在烟波浩渺的雾气中驾驶着扁舟。我们不排除,其中有一部分
渔夫,画的是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面,但大部分的渔人,其实是画家或文人群体的隐喻——一方面,他们想脱离闹市,像渔人那样归隐江河湖海;
另一方面,是对自己遭遇挫折时的一种鼓励——失意的时刻,像渔人这样不屈不挠,随遇而安,等待有朝一日,再次入世。传说中,高龄的姜子牙,
为了和周文王相遇,还专门扮成在渭水边垂钓的老翁。《渭水飞熊图》讲述了周文王与姜子牙相遇的故事(图?南宋 刘松年作,日本早稻田图书馆
藏)▼(横屏观看,从右向左)姜子牙、屈原、陶渊明,以及后世众多的文人高士,无不在庙堂与江湖之间徘徊。每当他们遇到挫折,“渔夫”就会
像精神导师一样出现。这个“渔夫”也许是他们仰慕中的某位高人,也有可能是他们自身投射在江湖中的化身。我们回看屈原和渔人的对话,很可能
就是庙堂中的“我”与江湖中的“我”展开的一场对话。《桃花源记》中的“渔夫”,作为带领我们进入桃源世界的“导游”,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是
陶渊明本人。《归去来兮图》(局部)乘船回乡的陶渊明(图?南宋佚名作,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横屏观看,从右向左)| 03 后人
如何演绎“桃花源” |借着“武陵渔夫”的观察、经历、感悟,陶渊明将“桃花源”展现给世人。光看文字,毕竟还停留在遐想阶段。那怎么让“
桃花源”更有形象感呢?这时候,画家们站了出来。这就好比现在,一篇文学作品出炉,不断被演绎、改编成舞台剧、电视剧、电影、动漫、游戏等
等。只不过,古时候的演绎手段没有这么多,主要以绘画为主。《桃花源记》和陶渊明,是一个高流量的“大IP”,由此衍生的绘画数量相当丰富
。后人对“桃花源”的阐释,地道君梳理了一下,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种认为,“桃花源”是虚的,是仙境或梦境。支持这一说法的,有两位唐朝大
V——王维和柳宗元。在绘画界,支持这一观点的作品是“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作的《桃源仙境图》,将“桃花源”描绘成仙气缭绕的化外之地,
画中有三位身着白衣的高士,一位抚琴,两位听琴。《桃源仙境图》(局部)(图?明代?仇英作,天津博物馆藏)▼这种画面跟《桃花源记》里“
落英缤纷”差别很大。我们可以理解为,画家借用了“桃源”的名头,用绘画重新创作了另一个故事。“桃花源”为题的创作,还影响了中国周边地
区。比如,李氏朝鲜王朝的安坚,就创作了《梦游桃源图》。这个版本将主人公换成了朝鲜世宗大王第三子安平大君,它在梦中与友人朴彭年同游,
遇到了桃花源。画面中间绘制了巨大、高耸、奇绝的岩石;左边构图密集,有一大片桃花林和几间房屋;画面右边构图较为疏朗,山峰较低、桃树临
水盛开。据说,安平大君梦中醒来后,就让画师安坚,将梦中内容描绘成此画卷。《梦游桃源图》(局部)(图?李氏朝鲜时期 安坚作,韩国中央
博物馆藏)▼第二种认为,“桃花源”真实存在,就是适合隐居的山水秘境。持这种看法的,以“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以及宋朝文学家、政治家
王安石为代表。王安石在诗《桃源行》里认为,桃花源就是“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的某个隐居的地方。跟王安石同时代的苏轼,作了
一首《和桃花源诗》。他还很认真地考证了一番,用传言、梦境和与杜子美的对话,来验证桃花源的存在。他在诗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桃源信不
远,藜杖可小憩。”这种看法很符合苏轼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历各种挫折,却依然心怀憧憬。认同这种看法的绘画,以“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所绘
的《桃源问津图》为代表。整幅长卷大体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每一部分以一整块连绵的山峰撑起画面,主体部分为河流、田间、人物、房屋,
并有桃树、松树、柳树等。《桃源问津图》(局部)(图?明代 文徵明作,辽宁省博物馆藏)▼将《桃花源记》原文跟《桃源问津图》图文对照,
很容易发现:这幅画很忠于原作。尤其是,图上的风景,跟武陵渔夫循着山洞发现桃源的情形,几乎一致。跟仙境类别的绘画相比,它鲜明地告诉我
们:桃花源不在世外,它就在人间,只不过比较隐秘。第三种看法,认为“桃花源”不仅是实景,而且不在隐秘的角落,所谓的“桃花源”,就是太
平盛世。比如,明人谢肇制的《桃源道中》诗:“寄语渔郎莫深去,洞中未必胜人间。”当然,这种观点并不是在贬低桃花源的含金量,更多地是在
告诉世人:只要有政治清明的太平社会,“桃花源”就会在每个人的身边。《桃花源图》(局部)(图?明代?仇英作,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桃花源”的话题,现在依然很热。比如,今天的人还会不时地问起:“桃花源”到底写的是哪个地方?这就像人们讨论小说里虚构的取景地一样,很
难有一种答案。1936年,学者陈寅恪在《清华学报》上发表《桃花源记旁证》认为,《桃花源记》既是寓意之文,也是纪实之文,真实的桃花源
在北方。纪实部分依据的是刘裕撰写的《西征记》,其中提到了檀山坞、皇天塬等地。其中皇天塬位于河南西部,古代曾被称为桃林、桃原。根据文
献和考证资料记载,河南灵宝、湖南常德、安徽黟县、重庆酉阳等地方纷纷与“桃花源”对号入座。有好事者,还做了一张“桃花源”分布地图。各地宣传的“桃花源”分布地图(图?《行天下》 2014年04期)▼此时此刻,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读着古文,品着古画,让我们一起晒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吧。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