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卷
2023-06-28 | 阅:  转:  |  分享 
  
第 1 页,共 11 页

2023 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卷

1.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

于(  )

A. 观察法 B. 比较法 C. 文献法 D. 实验法

2. 如图是显微镜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下列结构

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具有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3. 某农田中种植着大豆,同时生长着稗草、鸭跖草等杂草,分布有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

物和根瘤菌等微生物。下列关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豆、稗草和鸭跖草都是生产者 B. 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寄生关系

C. 七星瓢虫的能量可以流向稗草 D. 农田中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4. 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先分别向①、②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

的馒头碎屑,然后按下表的实验设计依次进行操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处理过程 检测

① 2 毫升清水 37℃水浴保温 10 分钟 滴加 2 滴碘液

② 2 毫升唾液 37℃水浴保温 10 分钟 滴加 2 滴碘液

A.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保温时间 B. 预期只有②号试管内出现蓝色

C. 换用馒头块进行实验消化会更快 D. 唾液中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是淀粉酶

5.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其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

A. 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 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C.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 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6. 校园中的腊梅尚未长出绿叶,花就已陆续绽放。推测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

要来源于(  )

A. 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的 B. 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 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D. 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7.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父方和母方体细胞中的一对染色体及这对染色体上一对基因的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人体的细胞中染色体、 DNA 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 染色体在人的细胞中都成对存在 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

C.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多个 DNA 分子 D. 每个 DNA 分子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8.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形态各异。下列植物类群中,进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9. 外骨骼不仅是某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下列

动物中,具有外骨骼的是(  )

A. 水螅 B. 蜗牛

C. 蚯蚓 D. 蝗虫

10. 健康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美好愿望,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有着密切

关系,下列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 因压力过大而暴饮暴食 B. 坚持锻炼以强健体魄

C. 因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 D. 损坏课桌以宣泄情绪

11. 某校同学在学校“种植基地”里种植玉米,并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图是玉米的生长发育

过程及部分结构示意图。

第 3 页,共 11 页



( 1)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 ______ 中。

( 2)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 ______ 。

( 3)玉米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

写出一条能提高玉米产量的具体措施: ______ 。

(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自然状态下,常因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玉米开花时,同学们常常要对玉米进行 ______ 。

( 5)已知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一株非甜玉米与另一株非甜玉米杂交,后

代既有非甜玉米,也有甜玉米,推测后代中非甜玉米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用 b 表示)。

12. 拔河比赛时,参赛的选手各就各位,紧握拔河绳,当听到“开始”口令后,选手们齐喊

口号,奋力把绳子拉向自己的一方,直至分出胜负。

( 1)拔河时,所有选手同时发力,他们的上臂肱二头肌 ______ 。同时,心跳加速,心输出

量增大,迅速为肌细胞运来更多的养料和 ______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运走。拔

河过程中,选手们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常常汗流浃背,汗液中有水、无机盐和少量尿素,这

说明人体皮肤具有 ______ 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 2)呐喊助威的观众常常面红耳赤,血压升高,兴奋不已。这是神经调节和 ______ 调节共

同作用的结果。

( 3)比赛间隙,教练和队员们一起交流、总结。此过程离不开位于 ______ 上的与语言文字

有关的高级神经中枢参与。

13. 绝大多数鸟类是善于飞行的高等脊椎动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伙伴。

( 1)鸟类大多具有一系列适于飞行的特点,如身体呈 ______ 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羽毛,

体温恒定等。

( 2)鸟类一般都有筑巢、产卵、孵卵等繁殖行为。这些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遗

第 4 页,共 11 页

传物质决定的 ______ 行为。在脊椎动物中,鸟类与 ______ 动物一样,都能产生具有硬壳的

卵,卵有卵壳和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有利于它们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如以植物种子或果实为食的鸟类会将未经消化的种子随粪便排出,种子会随鸟类的飞移广为

扩散,这有利于扩大植物的 ______ 。

( 4)鸟类是人类的朋友,爱鸟护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有效保护珍稀鸟类朱鹮及其生存环

境,我国在陕西省洋县建立了 ______ ,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14. 微生物种类繁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如图是三种微生物的结构

示意图。

( 1)图中的 ______ (填图中标号)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在活细胞内完成增殖。图中的 ______

(填图中标号)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 2)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 ______ ,人们

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制作馒头或面包,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但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如流感

病毒可以使人患流感。人们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流感病毒的免疫

能力,这种免疫属于 ______ (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 3)大部分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促进了生物圈物质

的循环。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

第 5 页,共 11 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解: 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

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动物科学家利用红

外相机对大熊猫的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 A 正确。

B、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

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 B 错误。

C、文献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

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C 错误。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

或验证科学结论, D 错误。

故选: A。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其中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

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

掌握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答案】 C

【解析】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有的

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叶绿体主要在叶片、幼嫩的茎和叶柄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具有叶

绿体。 C 正确。

故选: C。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有的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答案】 A

【解析】解: A、大豆、稗草和鸭跖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

养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正确;

B、根瘤菌与大豆之间是共生关系,错误;

C、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稗草的能量可以流向七星瓢虫,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农田中所有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错误。

第 6 页,共 11 页

故选: A。

1.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设的、以农作物为主,动植物种类少,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

菌)。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 D

【解析】解: A、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唾

液, A 错误。

B、①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②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

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 B 错误。

C、馒头块表示没有经过牙齿的咀嚼,馒头块与淀粉酶接触的面积小,其中的淀粉通常没有完全

消化,因此用馒头块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不如用馒头碎屑, C 错误。

D、①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②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

粉有消化作用, D 正确。

故选: D。

(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

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

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5.【答案】 C

【解析】解: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 正确。

故选: C。

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6.【答案】 C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用于

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以腊梅在开花过程中需要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以前绿叶光合作用合成的。 C

第 7 页,共 11 页

正确。

故选: C。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7.【答案】 B

【解析】解: A、染色体在人的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单条存在。 A 错误。

B、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B 正确。

C、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 DNA 分子。 C 错误。

D、每个 DNA 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 D 错误。

故选: B。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或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染色体、 DNA、基因及其关系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8.【答案】 D

【解析】解:植物的进化历程:



最高等的植物类群是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是最高等的类群。

故选: D。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

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9.【答案】 D

【解析】解: 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在淡水中生活,长约 1 厘米,一端有口,口周围有许多触

手,身体辐射对称,便于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水螅的身体有内胚层和外胚层构成,

外胚层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没有肛门,没有外骨骼, A 错误;

B、蜗牛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没有外骨骼, B 错误;

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

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没有外骨骼, C

第 8 页,共 11 页

错误;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

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使蝗虫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D

正确。

故选: D。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

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的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10.【答案】 B

【解析】解: A、暴饮暴食会造成胃肠道的黏膜受损,从而产生胃炎、肠炎以及胃肠道黏膜的糜

烂和溃疡,导致胃肠道出血,并进一步可引起胃肠道肿瘤发病率的升高,不是缓解压力的正确方

式, A 错误。

B、坚持锻炼,强健体魄,有利于健康,属于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 B 正确。

C、沉迷于网络的人不仅危害心理和精神,对身体也是一种伤害(如久坐、熬夜等), C 错误。

D、遇到挫折时,可以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也可以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

来,不应损坏课桌,随意宣泄情绪, D 错误。

故选: B。

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卫生,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积极向上的心态,同

时还应当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11.【答案】胚乳 空气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等)

人工辅助授粉 BB 或 Bb

【解析】解:( 1)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果皮、胚、胚乳。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

存在胚乳里。

(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玉米播种前要适度松土,

目的是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提高玉米产量

就要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强度,具体措施有: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适当增强光照强度、适当

增加光照时间等。

( 4)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在玉米开花时,常常要对玉米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来解决自然状态下,因

传粉不足,导致成熟的玉米果穗上有缺粒现象。

( 5)已知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将一株非甜玉米与另一株非甜玉米杂交,后代既

第 9 页,共 11 页

有非甜玉米,也有甜玉米,推测非甜玉米属于显性性状,甜玉米是隐性性状,亲代的非甜玉米的

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为 Bb。遗传图为:



由此可以看出:后代中非甜玉米的基因组成是 BB 或 Bb。

故答案为:( 1)胚乳;

( 2)空气;

( 3)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适当增强光照强度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等);

( 4)人工辅助授粉;

( 5) BB 或 Bb。

1、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果皮、胚、胚乳。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

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

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

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收缩 氧(或氧气) 排泄(或排除废物) 激素 大脑皮层

【解析】解:( 1)肱二头肌位于上臂前侧,整肌呈梭形,当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当

肱二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伸展或前臂下垂,拔河时,所有选手同时发力,他们的上臂肱二头肌

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心跳加速,心输出量增大,迅速为肌细胞运来更多的养料和氧(或氧气),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及时运走。皮肤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和排泄、吸收、屏障保护、知觉、呼

吸、调节体温和新陈代谢,拔河过程中,选手们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常常汗流浃背,汗液中有水、

无机盐和少量尿素,这说明人体皮肤具有排泄(或排除废物)的作用。

( 2)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也会影响神经调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呐喊助威

的观众常常面红耳赤,血压升高,兴奋不已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 3)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比较重要的中

第 10 页,共 11 页

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与说话、

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的中枢,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教练和队员们一起交流、总结,离

不开位于大脑皮层上的与语言文字有关的高级神经中枢参与。

故答案为:

( 1)收缩;氧(或氧气);排泄(或排除废物);

( 2)激素;

( 3)大脑皮层。

1、皮肤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和排泄、吸收、屏障保护、知觉、呼吸、调节体温和新陈代谢。

2、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激素调节也会影响神经调节,二者相互

联系,相互影响。

3、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上有比较重要的中枢。

解答此题要掌握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皮肤的功能、大脑皮层的特点和作用。

13.【答案】流线 先天性 爬行 分布范围 朱鹮自然保护区

【解析】解:( 1)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鸟体表覆羽毛,前

肢变成翼,有利于空中飞行。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

的肌肉 --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 2)鸟类一般都有筑巢、产卵、孵卵等繁殖行为。这些行为是鸟类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遗传物

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鸟类和爬行动物都产大型硬壳卵,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能减

少水分的丢失,利于在陆地上繁殖。

( 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

如,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

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 4)为了加强对朱鹮的保护,从 1983 年开始,国家林业局先后建立了陕西洋县朱鹮自然保护区,

并于 1986 年在北京动物园建立了朱鹮养殖中心。

故答案为:

( 1)流线

( 2)先天性;爬行

( 3)分布范围

( 4)朱鹮自然保护区

( 1)鸟类多数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 3)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

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 11 页,共 11 页

关键是掌握鸟适于飞行的特征、动物行为的类型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等。

14.【答案】① ② 二氧化碳 特异性 分解者

【解析】解:( 1)图中的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需要在

活细胞内完成增殖。细菌的突出的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中的②细菌,虽有 DNA 集中

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 2)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并产生二氧化碳,人们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制作馒头或面包,丰富了人类的食品。特异性免疫是指

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

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所以人们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以在不发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流感病

毒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 3)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

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大部分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

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促进了生物圈物质的循环。这些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分解者。

故答案为:( 1)①;②

( 2)二氧化碳;特异性

( 3)分解者

图中的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特点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献花(0)
+1
(本文系凊影工作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