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中西结合诊治概况与研究展望
2023-06-29 | 阅:  转:  |  分享 
  
??

102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CJITWM,September 2021,Vol. 41,No. 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中西结合诊治概况与研究展望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老年医学研究所(广

东 518020)

Tel: 0755-83203032, E-mail: szwzz001@163.com

DOI: 10. 7661/j. cjim. 20210818.185

?

论 坛

?

吴正治

肌肉衰减综合征

( sarcopenia, SP)于 1980 年

提出,指与年龄增长相关的

进行性的、全身广泛性的综

合退行性病征,主要表现为

肌肉数量与质量的下降及功

能的减退

[1]

。我国社会老龄

化现象日益显著, SP 已成

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正常生

活和自理能力的突出问题,

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

量,但现代医学尚无满意的

治疗方法

[2]

。因此,加强对老年 SP 的中西医结合防

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1 肌肉衰减的定义与分类 SP 临床定义由

欧洲老年肌少症组( 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

[3]

提出。描

述为“骨骼肌质量和力量逐渐丧失,并伴有身体残疾、

生活质量差和死亡等不良后果的风险的一种综合征”。

按照 EWGSOP 的建议,识别 SP 应该基于低肌肉量

和低肌肉功能(力量或表现)的共同发生。

SP 与很多原因相关,可按照是否与疾病有关分

类(表 1), SP 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等个人

因素、激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长期健康状况。

2 SP 的国际诊断标准 SP 的临床表现有:( 1)

肌肉力量下降;(2) 肌肉功能减退;(3)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下降。亚洲肌少症组在 2019 年的诊断共识中确

立诊断标准,低肌肉力量被定义为男性握力 <28 kg,

女性<18 kg;低身体素质的标准包括: 6 min

步行测试 <1.0 m/s,短时身体素质评分( 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 9 分, 或

5 次椅子站立测试 12 s。肌肉质量以四肢骨骼肌量

( appendicular skeletal mass measure, ASMM),

即四肢带肌的质量( kg)/ 身高

2

(m

2

)为指标。

生物电阻抗(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测定男性截值 7.0 kg/m

2

,女性 5.7 kg/m

2 [4]



3 SP 现代医学和治疗概况 现代医学认为骨骼

肌线粒体紊乱、肌肉蛋白质合成的减少、肌肉卫星细

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减退、生长激素信号系统衰减以

及激素水平的下降等都可能是导致老年人发生 SP 的

原因。针对其发病机制,目前现代医学主要的预防和

治疗手段包括以下 4 种方法。

3.1 营养支持 膳食蛋白质摄入在预防骨骼肌

减少和肌肉流失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多摄入水果和蔬

菜也与改善身体素质和防止肌肉萎缩、骨骼肌减少和

虚弱有关

[5]



3.2 运动疗法 锻炼习惯有助于降低肌肉衰减

患病率。经常从事运动的女性 SP 发生率会降低一半。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老年人,尤其是经常从事抗阻训

练的老年人较久坐的老年人有更为健康的骨骼肌

[6]



3.3 生物疗法 随着衰老,骨骼肌干细胞(也

称为卫星细胞)功能明显受损,导致肌纤维再生反应

受损。肌肉细胞的功能衰退可以通过药物干预来控

制,又可以挽救老年骨骼肌的肌纤维再生

[7]



3.4 代谢药物 SP 与激素的代谢失衡相关。研

究显示,使用生长激素促进全身蛋白质合成而提高肌

肉功能

[7]



4 SP 中西医结合防治进展

4.1 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学古籍中相关

病证名有 “痿证”“虚劳”“脱肉”“肌肉削”等

[8, 9]



表 1 按原因划分的 SP 分类

疾病名称 分类 原因

原发性肌肉衰减 老年肌肉衰减 与年龄相关

继发性肌肉衰减 活动相关性肌肉衰减 可能是因为卧床休息、静止型

生活方式、体力不支或者失重

状态

营养相关性肌肉衰减 由于饮食中能量或蛋白质摄入

不足,如吸收不良、胃肠道疾

病或使用药物导致厌食症等

疾病相关的肌肉衰减 与晚期器官衰竭(心脏、肺、

肝脏、肾脏、脑)、炎症性疾

病、恶性肿瘤或内分泌疾病相关

吴正治教授

??

1030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CJITWM,September 2021,Vol. 41,No. 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其病因病机主要责于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失于濡养,

主要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

皆至肌肉失养,日久肌削肉少而成痿证。其中尤以脾

胃失健、气血亏虚为要。因脾主肌肉,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亏虚,气血不足,则肌肉痿弱不

用。《素问 · 太阴阳明论篇》所言:“脾病不能为胃行

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本病病

位在肌,病本在脾,病因病机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

肌肉失养最为关键。

4.2 中医学辨证论治述要 本病中医学主要证

候为脾胃虚弱与肝肾不足,亦可见气血亏虚、气阴两

虚、脾胃湿热、气滞血瘀等兼夹证。治疗时重在审查

虚实,辨明脏腑病位。目前中医药治疗方法有固护脾

胃、补气养血、补脾益肾、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等多

种,而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不妄用风药为基本原



[8, 10]



基于脾胃在痿证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中医学

自古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论。 阳明即胃气、泛指

脾胃功能,脾胃健运、气血充足,方能滋养肌肉筋脉,

令形气俱趋充沛。笔者临证体会,本病中医治疗之要,

尤应着眼脾胃,治取阳明,使脾胃和健、气血充盈、

肌肉生化有源,临床辨证用药组方时,皆可加山药、

党参、黄芪等味甘性平、益气健脾之品。

4.3 中医专病专方研究 历代医家治疗痿证、

虚劳创立了不少名方。临证体会,《金匮要略》的

黄芪建中汤、薯蓣丸,以及后世《脾胃论》补中益

气汤、《扶寿精方》还少丹、《医学正传》滋阴大补

丸、《摄生众妙方》五子衍宗丸等均为治疗老年 SP

的良方。

现代临床对本病的专方研究以补益脾胃为主。

任璇璇等

[11]

以八珍汤加减联合营养支持、体育锻炼

治疗肌少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肌肉力量、质量与

功能;温春瑜等

[12]

用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肌少症,

患者的肌力、肌量、日常生活能力和身体活动均较

治疗前明显好转。此外,补肾益精的五子衍宗丸治

疗本病也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增强骨骼肌呼吸作

用,减缓线粒体衰老,从而达到补肾防衰、防治肌

肉衰减的目的

[13]



4.4 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研究 针刺作为传统

疗法手段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扶正祛邪

的治疗作用。阳明胃经和穴多气多血,主润宗筋,取

阳明胃经穴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濡养宗筋,调

和脏腑以增强肌力

[9]

。植昌嘉

[14]

对 80 例脑梗死恢复

期患者,以针刺阳明经为主治疗,结果显示针灸结合

西药治疗比单用西药对患者肌力的改善效果更佳。使

用针刺穴位方法对家兔的注射型坐骨神经损害肌肉

萎缩进行治疗,能让肌肉的重量以及肌纤维的直径变

大,效果显著

[9]



4.5 推拿易筋经功法研究 易筋经是我国源远

流长的传统功法,能调和气血、培育元气,长期锻炼

可以内壮脏腑,外强筋骨。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易筋

经可以提高肢体延展性,增强肌肉力量,特别是提高

伸屈肌群做功量、功率和肌力,进而缓解与改善老年

肌少症的临床症状

[15]



5 展望 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减退,导致多病

共存、多重用药的情况十分常见,且常伴有多系统的

器官功能损害。因此,对于老年 SP 诊断和治疗都应

充分着眼整体、立足系统性原则把握重点、统筹兼顾。

基于现代生物医药前沿发展动态和多年中西医结

合研究体会, SP 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应立足中医药

整体观、系统观、联系观等方法论特色,充分发挥辨

证论治个体化医学模式的优势,基于临床流行病学与

分子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深入开展其中西医

结合病因病机研究,可望揭示其危险因素、致病因素、

以及发生发展病理机制;基于循证医学研究、真实世

界研究客观评价中西医结合防治效果,可系统筛选中

医优效方药,并建立其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与诊疗规

范;基于后基因组时代迅速崛起的基因组学、转录组

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观遗传组学、宏基因组

学等多组学融合与系统生物学技术,以深入揭示老年

SP 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与精准诊疗分子靶点,促

进其中西医结合诊断的客观化、现代化;运用药物化

学、分子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化学生物学等现代

先进技术,可望揭示中医有效方药的化学物质基础及

其分子药效机制,并进一步研发精准干预现代创新中

药。因此,老年 SP 中西医结合诊疗防治研究无疑具

有广阔前景,值得深入实践和探索。

参 ? 考 ? 文 ? 献

[1] Cruz-Jentoft AJ, Sayer AA.Sarcopenia[J]. Lancet,

2019,393(10191 ):2636 -2646.

[2] Tsekoura M, Kastrinis A, Katsoulaki M, et al.

Sarcopenia and its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J]. Adv

Exp Med Biol,2017 ,987: 213-218.

[3] Cruz-jentoft AJ, Baeyens JP, Bauer JM, et al.

Sarcopenia: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nition and

diagnosis: Report of the European Working Group

??

1031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年 9 月第 41 卷第 9 期 CJITWM,September 2021,Vol. 41,No. 9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34-136.

[10] 毛智慧,刘晓亭,孙晓婷,等 . 刘晓亭运用“脾主肌

肉四肢”理论治疗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思路浅析 [J].

辽宁中医杂志,2017 ,44(7):1407 -1409.

[11 ] 任璇璇,姚惠,汪涛 . 八珍汤联合基础干预治疗老年

肌少症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54

(16):127 -130.

[12] 温春瑜,陈颖颖,彭鹏,等 . 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

疗老年肌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

床,2018 ,18(7):72 -73.

[13] 王学美,富宏,刘庚信 . 五子衍宗丸及其拆方对老年

大鼠骨骼肌线粒体 DNA 氧化损伤的影响 [J]. 中国老

年学杂志,2001 ,21(4):292 -294.

[14] 植昌嘉 . 针灸对 80 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肌力改善的

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9(33):

417-418.

[15] 刘玉超,严隽陶,王振裕,等 . 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

减少症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6 ,30(5):42 -45.

(收稿: 2021-08-09 在线: 2021-09-03)

责任编辑:赵芳芳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J]. Age Ageing,

2010,39(4):412 -423.

[4] Chen LK, Woo J, Assantachai P, et al.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 2019 Consensus

update on sarcopen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J

Am Med Dir Assoc,2020 ,21(3):300 -307.

[5] Ganapathy A, Nieves JW. Nutrition and

sarcopenia— What do we know?[J]. Nutrients,

2020,12(6):1755.

[6] Chan D, Tsou H, Chang C, et al. Integrated care

for geriatric frailty and sarcopenia: 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2017,8(1):78 -88.

[7] Wakabayashi H, Sakuma K.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sarcopenia treatment[J]. Curr Clin

Pharmacol,2014 ,9(2):171 -180.

[8] 王泽平,陈可冀,刘龙涛 . 肌肉衰减综合征及中医药

防治进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40(9):

1117-1120.

[9] 张洁瑛,张馨幻,杜津莉 . 针灸治疗肌肉衰减综合

征的研究进展 [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39(12):



¥¥¥¥¥¥¥¥¥¥¥¥¥¥¥¥¥¥¥¥¥¥¥¥¥¥¥¥¥¥¥¥¥¥¥¥¥¥¥¥¥¥¥¥¥¥ü

¥

¥¥

¥¥

¥

¥¥¥

¥¥

¥

¥¥

¥¥

¥

¥¥¥

¥

¥

¥

¥¥

¥

¥

¥

¥

¥

¥

¥



¥¥¥¥¥¥¥¥¥¥¥¥¥¥¥¥¥¥¥¥¥¥¥¥¥¥¥¥¥¥¥¥¥¥¥¥¥¥¥¥¥¥¥¥¥¥ü

¥¥

¥¥

¥¥

¥¥

¥¥

¥¥

¥¥¥

¥¥

¥¥

¥¥

¥¥¥¥¥¥¥¥¥¥

¥

欢迎订阅 202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

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1981年创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担任总编辑。设有述

评、专家论坛、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综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

验方法学、病例报告、中医英译、会议纪要等栏目。本刊多次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及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优秀期刊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

2002—2020年17次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2017年连续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

力学术期刊”;3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4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资助;4次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期刊”;2015年5月荣获中国

科协精品科技期刊TOP 50 项目;2018年入选“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本刊被多种国内外知名

检索系统收录,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

《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D)、波兰

《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WPRIM)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编入北京大

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每年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在中西医结合期刊中均名列前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为大16开本,月刊,128页;铜版纸印刷,彩色插图。国内定价:30.00元/期。

全年定价:360.00元。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5370,国内统一刊号:CN 11-2787/R,国内邮发代号:

2-52,国外代号:M640。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汇款至本社邮购。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邮政编码:100091;电话:010-62886827,

62876547,62876548;传真:010-62876547-815;E-mail:cjim@cjim.cn; 网址:http://www.cjim.cn。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