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控的通知为落实交通运输部品质工程示范创建要求,进一步规范我省在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提高工程管理和 施工标准化水平,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严控质量通病,确保路面平顺、安全舒适、使用性能良好,现提出如下要求:一、总体要求㈠合理安排施 工工序,在路面施工开始前,宜完成路基防护排水、交通工程沿线设施(通讯管道、混凝土基础)等其它工序的施工。㈡路面施工前应确保运输路线 贯通,且有足够宽度和承载力。㈢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加强交通管控,减少进出口和中分带开口数量,有序引导车辆出入。㈣对施工车辆进行防污染 管理。在入口处设置洗车台、高压冲洗设备等。㈤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混合料及路面均匀性。㈥拌合设备须经项目建设单位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场。 二、基层施工要求㈠原材料方面⒈集料加工应不少于两级破碎系统,且含反击破碎的加工工艺。⒉集料按19~26.5mm、13.2~19mm 、9.5~13.2mm、4.75~9.5mm、2.36~4.75mm、0~2.36mm六种规格备料。⒊粗集料宜增加筛分工艺。㈡机械 设备方面⒈拌和设备。①采用振动拌缸或双拌缸拌和设备。②上料仓不少于6个,料仓之间的隔板高度不低于1米,各料仓要加盖防雨棚。③拌合设 备必须安装水流量计。④拌合设备安装监控系统,数据可追溯。⒉摊铺设备。①抗离析设备摊铺,大宽度或2台以上同一品牌、生产年限一致且性能 相同的摊铺机并机摊铺。②摊铺机前增设橡胶挡板厚度不小于10mm。③摊铺机安装摊铺作业质量监控系统。⒊压实设备。①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应采用13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1台,22t以上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3台,30t 以上轮胎压路机2台;双向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 路,压实设备按比例增加。②压实设备安装碾压作业质量监控系统。⒋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应规格统一,采用不宜大于30吨的高架短尾自卸卡车, 运输过程车辆应苫盖严密。㈢施工管控方面⒈土路肩施工。为保证基层边缘压实质量,要求土路肩施工与路面底基层、基层同步分层施工。路面基层 施工前应完成土路肩施工。⒉中分带模板。要求中分带处侧模使用钢模板。⒊施工前准备。底基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进行全面检查,清除局部松散 和薄层贴补。基层施工前,下承层必须保持湿润。⒋基层养生。应采用透水土工布全覆盖,并定期洒水保证养生期内湿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时 间不得少于7天。⒌层间处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采用自动化吸尘设备进行层间除尘。基层层间须均匀撒布水泥或者洒铺水泥净浆。⒍基层拌合站 运距要求。基层拌合站运距不宜超过20公里。⒎基层与搭板结合部位必须采取小型夯实设备配合重型压路机等进行有效压实,避免结合部松散、开 裂。三、沥青面层施工要求㈠原材料方面⒈粗集料。①粗集料加工应采用不少于三级破碎工艺,且含反击式或冲击式破碎机整形。②粗集料按19~ 26.5mm、13.2~19mm、9.5~13.2mm、4.75~9.5mm、2.36~4.75mm五种规格备料。③粗集料应增加整 形、筛分工艺。⒉细集料。①细集料应采用专用制砂设备单独生产,且须增设二级干燥除尘设备;②细集料应按S16I(0~1.18mm)和S 16II(1.18~2.36mm)两种规格备料。⒊填料。填料中宜添加1%~2%消石灰粉或水泥替代矿粉。㈡机械设备方面⒈拌和设备。① 应采用两台4000型及以上间歇式拌合设备,性能稳定。②冷/热料仓各不少于7/6个和至少2个新粉料仓。各料仓加设隔板不低于1米并加盖 防雨棚。③拌合设备安装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动态质量监控系统,数据可追溯。⒉摊铺设备。①抗离析设备摊铺,大宽度或2台及以上同一品牌、生 产年限一致且性能相同的摊铺机并机摊铺,除加宽段外,不宜使用伸缩式摊铺机。②摊铺机前增设橡胶挡板厚度不小于 10mm。③有条件时增加 沥青混合料转运设备。④摊铺机安装摊铺作业质量监控系统,配备数据实时上传接口。⑤摊铺机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50mm。⒊压实设备。①双向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采用13吨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4台,30吨以上轮胎压路机2台,用于SMA路面施工时增加2台13吨以上双钢轮振动压 路机或振荡压路机;双向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压实设备按比例增加。大桥、特大桥桥面铺装应增加振荡压路机。②压实设备安装碾压作业质量 监控系统。⒋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应规格统一,不宜大于30吨,运输车辆的帮槽应采用保温材料有效处理,在沥青混合料料的运输过程车辆应使用 保温苫布。㈢施工管控方面⒈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完成混凝土护栏及路缘石施工。⒉沥青混合料运距不宜超过30公里。⒊防水粘层或上封层所用碎 石应采用单粒径,经拌合设备除尘,并采用基质沥青预拌。⒋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外加剂的添加应有专人管控。⒌严禁使用拌合设备二级除尘产生的回收粉,回收粉湿排处理。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