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CNAS程序文件
2023-07-11 | 阅:  转:  |  分享 
  
二级文件清单序号文件名称1文件控制程序2记录管理程序3公正性保证程序4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5预防措施管理程序6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程序7风
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8人员管理程序9人员培训程序10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11安全作业与内务管理程序12检测中心环境保护程序13非
固定场所检测控制程序14设备管理程序15标准物质管理程序16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17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18检测工作分包管理
程序19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20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21样品管理程序2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应用程序23测试结果保证程序2
4检测报告管理程序25投诉处理程序26数据控制程序和信息系统管理27改进工作程序28纠正措施管理程序29管理体系内审程序30管理评
审程序文件控制程序1 目的为对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版本是有效的,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
适用范围包括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以及通知、计划、图纸、图表、软件、规范、手册、指导书、记录表单。3 职责3.1 检测中心主
任负责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3.2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相关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与其它文件的批准,负责组
织有关人员对现有体系进行评审;3.3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所有受控文件、外来文件的发放、回收、销毁及原稿的保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相关技术类作业指导书的批准;3.5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和使用保管、外来文件的审查与获取,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
部门相关作业指南文件的审核。4 工作程序4.1文件与资料的分类4.1.1文件和资料分为以下几类a)质量手册;b)程序文件;c)技术
性文件(包括标准技术文件、服务过程标准等);d)其它内、外部资料(如法律、规定、制度等)。4.1.2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
文件。检测中心管理体系运行中作为执行依据的文件为受控文件;仅供参考或提供给客户及第三方参阅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分发时须加盖
“受控文件”印章并注明分发号;非受控文件分发时不加盖“受控文件”。4.2文件的编号4.2.2 各类文件编号统一由综合办公室文档管理
员负责,文件编制部门在编制文件时,在综合办公室文档管理员处取得文件(含记录)的编号。4.2.3 文件编号方法4.2.3.1 质量手
册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号(SK)、检测中心管理体系代码(CQM)组成,示例:SK-CQM。4.2.3.2 程序文件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
号(SK)、质量程序文件代码(QP)、流水号(两位数字)组成,示例:SK-QP- 01。4.2.3.3 作业指导书的编号方法由机构
代号(SK)、作业指导书文件代码(WI)、顺序号(三位数字)组成。不同文件类型按区间进行编号,“检测方法”顺序号区间为“001~3
00”,“仪器操作指南”顺序号区间为“301~500”,“仪器校准、期间核查规程”顺序号区间为“501~800”,“检测中心工作流
程”顺序号区间为“801~900”。示例:SK-WI-001。4.2.3.4 记录表格的编号方法4.2.3.4.1从程序文件中引出
的表格的编号方法由程序文件编号+顺序号(2位数字)+版本号组成,示例:SK-QP-01-01-A/0。4.2.3.4.2从作业指导
书中引出的表格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号(SK)、技术记录码(TR)、顺序号(3位数字)组成。示例:SK-TR-001-A/0。4.2.
3.5 版本状态由“版本/修改次数”表示。“版本”由A为最初版本,根据质量手册要求进行换版,换版后修改为B、C…,依次类推,I、O
除外。“修改次数”由0~9表示。示例:A/0。4.2.3.6 外来文件的编号方法由机构代码(SK)、外来文件接收年份号(四位数字)
、流水号(三位数字)组成,示例:SK-2019-001。4.3 文件的编制与审批4.3.1 各类文件的审批权限见下表:序文件名称设
计审核批准备注1质量手册质量管理部质量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2程序文件质量管理部质量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3质量管理类作业指导书各相关部门
部门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4技术类作业指导书各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5记录文件各相关部门/部门负责人6外发企业/单位文件各相关
部门质量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4.3.2 管理体系运行之后编制的质量文件,文件编制人员须充分征求可能使用文件的部门人员的意见后,填写《
文件报批申请表》,同文件正本送至文件审核人员审核内容和分发范围,并由相关部门确认后报主任批准。批准后的质量文件正本及审批后的《文件
报批申请表》送至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文档管理员在相应的文件清单上登记。4.4 文件的发放4.4.1综合办公室根据《文件报批申请表
》批准的发放范围,准备文件的副本,加盖“受控文件”章并编上分发号。对标准文件的受控,附上《标准文本的查新记录》。4.4.2 文件发
放时,综合办公室应填写《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文件领用人签名并领取注有分发号和加盖受控印章的文件。4.4.3 当需使用文件的人员
未领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借用他人的文件复印,应填写《文件发放/领用申请表》,经该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到综合办公室办理领用手续。检测中心内
不得使用未加盖“受控版本”印章的复印文件,一经发现立即由综合办公室收回并且销毁。4.5 文件的更改、换版和作废4.5.1 文件需要
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人员填写《文件更改评审表》,说明更改原因,主要的更改(如技术标准等)还应附有充分的证据。4.5.2 文
件更改后应重新进行签批下发,审核、批准依据4.3.1的审核权限执行。4.5.3 文件的更改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更改方法如下:a)打印
更改页,随附《文件更改评审表》发至各相关部门/人,同时收回旧页。b)根据《文件更改评审表》,综合办公室可直接在现有文件上用不易褪色
的笔在更改处打一横线,在上部或旁边空位处清晰写上更改内容,加盖更改章并签上名字和日期。4.5.4 文件经更改后,应在相应文件的《文
件履历表》做修订状态标识并更新《文件清单》上登记。4.5.4 文件经多次更改(修订状态从0到9时)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
版,原版次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本,并在新文件上做好修订状态标识。4.5.5 作废的文件由综合办公室按照《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收回并
做好记录。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需作保留的作废的文件,由申请人填写《文件留用申请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文档管理员加盖“留
用文件”印章方可留用,其它作废文件作销毁处理。4.6 文件的管理4.6.1 文件应有序的存放以便于存取和查阅。4.6.2 不得在受
控文件上乱涂乱画,不得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整洁和完好。4.6.3 本检测中心运作方式以及外部法律、法规及标准变更时,应及时更
改相应文件。4.6.4 正本文件由文档管理员填写在《文件清单》中,并按类别归档保管。存入磁盘的文件应进行归档登记。为防止文件丢失,
所有存入磁盘的文件均应有备份。4.6.5 当文件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按本程序4.4条款办理申请领用手续。但必须在申请书中作出说明
。文档管理员在补发受控文件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丢失的分发号作废。必要时将作废文件的分发号通知各相关部门,防止误用。4.6.6
当文件使用人的文件严重破损,影响使用时,应到综合办公室填写《文件发放/领用申请表》,交回破损文件,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补发新文件
。新文件的分发号仍沿用原文件的分发号,文档管理员负责将破损文件销毁。4.6.7 需临时借用文件的人员,到综合办公室填写《文件借阅登
记表》,经文档管理员批准后方可借阅。借阅期间,借阅者应保护好文件,不得损失、涂画、丢失等,否则对借阅者进行相应考核。借用者应在指定
日期归还文件,到期不归还由文档管理员收回。正本一律不外借,以防丢失或损坏。4.6.8 质量文件持有者若调离岗位或离开本公司,应如数
将文件归还给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主动办理有关交接手续,由于综合办公室未及时收回文件而造成文件丢失的,由综合办公室负责。4.6.9
质量管理部负责在每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前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4.7 外部文件的控制4.7.1 各
类外部文件(包含外培用资料)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查,审查批准后交由综合办公室登记、编号、发放。发放时加盖“外来文件”印章。4.7.2
国家、国际标准,综合办公室可以不留存。其他外来文件如法规、期刊等应存一份备案。4.7.3 为保持外来文件的有效性,各部门负责人保
持与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及跟踪,并在每次管理评审前,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对外部文件的有效性进行审查。4.7.4 外部文件在体系中使
用,应转化为受控文件进行管理。4.8 发外文件的控制4.8.1 发外文件必须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发外。4.8.2 提供给客户的文
件,不加盖受控印章,不做更改(换)控制,但需做好发放记录。4.8.3 发给企业及相关单位的红头文件,由各部门提出、编写,由综合办公
室文档管理员编号、审核、校对、存档记录,检测中心主任批准。5 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SK-QP-026 相关表格《文件报批申请表
》 《标准文本的查新记录》 《文件发放/领用登记表》 《文件发放/领用申请表》 《文件更改评审表》 《文件履历表》 《文件借阅登记
表》 《文件留用申请单》《文件清单》 记录管理程序1 目的为满足质量要求或为体系各要素运行提供有效的客观证据,达到检测的追溯,必须
对质量体系所有记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2 适应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体系活动中所产生的所有记录。3 职责3.1 记录的内容和格式由
该项工作的执行人或管理者提出。3.2 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审批,技术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审批。3.3 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填写各自
承担工作产生的记录。3.4 文档管理员负责收集、保存、管理记录。3.5 检测原始记录由检测室指定检测人员校核。4 工作程序4.1记
录的产生在各级质量活动中均应对活动情况、原始观察现象和数据做客观、详细的描述和记载,形成记录。4.2记录的类型:质量记录和技术性记
录。4.2.1质量记录 a)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处理等情况类型记录; b)质量体系的评审及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活动的记录;
c)投诉处理类型记录; d)外部支持服务类型记录; e)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类型记录; d)质量体系运行产生的其它记录。4.2
.2技术性记录 a)检测环境条件监测情况记录; b)检测原始记录; c)仪器设备的购置、损坏、更新、修理、报废等情况记录; d)比
对和验证报告; e)样品的收发、交接、处置等情况记录; f)检测报告更改、补发、登记等情况记录; g)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及人员档
案; h)仪器设备档案; i)其它技术记录。4.3记录的制定与印刷记录的格式由各使用部门提出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编号、备案并负
责印刷。4.4记录的填写 、更改、编号4.4.1记录只能用黑色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填写;4.4.2记录应字迹清晰、端正、内容齐全,
必须有填写人签名,检测原始记录还须有核验员签名;4.4.3检测原始记录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其数据有效位数应符合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的
要求;4.4.4记录的更改 a)记录的更改必须是原填写人; b)采用杠改,并在更改处签字或等效标识,同时标注修改日期。4.4.5记
录的编号是本检测中心唯一的,记录的编号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执行。4.4.6人员档案、仪器设备档案按《人员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
序》有关规定执行。4.5记录的发放和归档4.5.1体系运行的记录表单由质量负责人审核印刷后由综合办公室统一发放各部门使用,并按记录
中的说明归档保管;4.5.2检测的原始记录表单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由综合办公室统一发放各检测中心使用,填写完成后,原始记录由各技术
负责人交综合办公室进行保管;4.5.3原始记录分项目按检测报告编号的次序以年装订成册,封面打印原始记录名称、起止时间等。4.6记录
的查阅4.6.1需要查阅时,须经保管人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4.6.2未经质量负责人审批不得擅自查阅;4.6
.3外单位人员需查阅记录时,必须凭其单位介绍信,经记录保管人同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4.6.4记录一律不得外借、复制、遗失
或毁坏,查阅时不得涂改,阅后立即归还,且只限于现场查阅。4.6.5属于委托方保密的原始记录,必须经委托方同意,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方
可查阅。4.7记录的保存4.7.1检测原始记录及相应的仪器使用记录和环境条件监测记录保存期至少为6年,仪器设备的损坏、故障、更新、
修理记录长期保存直至仪器报废后至少6年;人员培训、考核记录长期保存,直至人员调离本系统后至少6年;其它记录的保存期至少为6年。4.
7.2记录应保存在资料柜中,存放整齐,应能防盗、防蛀、防潮、防尘。4.8记录的保密及销毁4.8.1查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查阅无关的
记录,不得擅自摘抄,不得失密和泄密;4.8.2文档管理员对所保管的记录负有保密责任,谨防发生失密事故;4.8.3存放在计算机中的检
测原始记录必须采取加密措施,并用磁盘备份副本;4.8.4文档管理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4.8.5发现失密、泄密现象,应立
即向所质量负责人汇报,并采取补救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后果严重的应给予纪律处分;4.8.6各部门应定期鉴定、清理超过保
存期和失去保存价值的记录。若需销毁的,应填写《记录/档案销毁登记表》,报质量负责人同意后,由综合办公室派专人监督销毁,涉及本单位机
密的记录文件须经单位领导监督销毁。5.相关文件《人员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6.相关表格《记录/档案销毁登记表》 公正性保证
程序1 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诚实性,维护本检测中心的信誉及客户的权益。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公正性措施的制定、宣贯
、监督和维护。 3 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3.1.1 发布本检测中心的公正性声明,确保公正性、诚实性措施的实施;3.1.2 组织
宣贯本检测中心的公正性措施,对贯彻执行情况给予高度的重视,安排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使保证独立性、公正性落到实处;3.1.3 对执行
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纠正,维护其严肃性和有效性,并带头抵制来自任何方面对检测工作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干扰;3.1.4负责批准并执行对
产生不公正行为的处理。3.2 质量负责人:3.2.1对不公正性事件进行调查和提出处理意见;3.2.2把执行本程序文件的情况纳入内审
计划,组织内审员审核公正性措施和行为准则的贯彻实施情况。3.3 质量监督员:3.3.1对各项公正性、诚实性的实施进行监督;3.3.
2 及时制止违反诚实和公正的行为并如实向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反馈。3.4全体员工应:3.4.1自觉遵守和维护检测中心的公正性措施,确保
检测工作的公正性;3.4.2 贯彻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和检测服务宗旨,保证检测能力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3.4.3接受监督和检查,有
责任、义务和权利抵制一切可能会降低检测中心技术能力、公正性的活动和行为。4 工作程序4.1 公正性4.1.1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检测
中心的管理工作。4.1.2检测中心主任公开发表声明,排除和抵制任何干扰和不正当压力的影响。4.1.3检测中心的管理层应确保检测中心
所有人员的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预,不受来自商业、财务和其它方面的不适当压力。4.1.4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降低本检测中心的技术能力、公
正性、判断或运行、诚实性的活动,检测中心每个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A.检测人员不得私自留用、试用检测申请方提供的被检样品;B.检测
人员能独立公正的做出判断,为客户保守机密信息,尊重客户的知识产权,实事求是;C.检测人员应能严格按照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不依靠
自己的主观臆断提供数据和检测结果;D.检测人员不得涉及被测样品的设计、开发和生产;E.所有检测人员有权抵制一切背离本检测中心质量方
针、程序的行政干预和压力;F.检测中心任何人员不得阻拦检测申请方与检测有关的申诉。G.所有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公正性措施,坚持
客观、科学、公正和保密性原则,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1.5通过日常监督、客户投诉、内部人员反馈等方式识
别工作中的违反公正性、诚实性和损害客户所有权的情况,如果发现不公正行为,应及时报告管理层和阻止不公正行为,并安排其它人员代替存在不
公正行为人员的工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4.1.6 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公正的行为和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
施,上报检测中心主任,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公正行为的处理。4.2 违反调查4.2.1 当检测中心发生违背自律、公正性及相关规定时,由质
量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调查情况记录于《不符合工作记录表》。4.2.2当内审和管理评审发现对公正性存在理解、掌握和执行的问题时,
检测中心主任应组织专题研究并组织一定范围内或者直至全体员工的培训,以期统一认识,统一行动。4.3 奖惩措施4.3.1 检测中心主任
对自觉维护质量检测中心信誉、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维护检测工作公正性从而避免检测中心信誉受到伤害的典型人和事给予表扬和奖励。4.3.
2 若发现员工违背自律、公正性及相关规定时,由质量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经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实施。情况严重者予以警告直至追究其法律责
任。4.4公正性风险识别质量负责人按照《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定期(每年至少1次)组织识别公正性风险,输出公正性的《风险和机遇评
估分析表》,公正性风险一般来源于利益关联,因此检测中心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公正性风险的识别:a. 组织架构中执行与管理/监督人员的利
益关联;b. 人员兼职的风险;c. 各类活动中的利益关联,如投诉,内审,不符合处理等;d. 客户要求带来的风险,如偏离、样品异常等
。4.5 质量负责人根据识别出来的公正性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小或消除公正性风险。对于日常管理中发现的公正性事件,发现人员应及
时反馈,主任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不公正性行为和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5.相关文件《风险评估与风险
控制程序》 6.相关表格《不符合工作记录表》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1 目的确保及时发现、识别在管理体
系活动、技术活动中的不符合工作,并能及时给予纠正,有效防止不符合工作的扩大化,消除或减少不符合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保障检测工作的顺
利开展。2 适用范围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所有员工3 职责3.1 本检测中心所有员工有责任对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操作的各环节出
现的不符合工作进行识别;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员工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评估;3.3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技术不符合项进行原因调
查;3.4 各相关责任人负责对不符合工作采取纠正措施和跟进;3.5 综合办公室负责记录的保存。4 工作程序(流程图及内容)4.1不
符合工作的发现4.1.1 不符合检测工作是指检测工作的任一方面或该工作的结果不符合检测中心的程序要求或与客户的约定要求。4.1.2
检测中心各类人员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可以从以下环节发现不符合工作(但不限于):A.消耗性材料(试剂)的验收核查;B.客户投诉和索赔
;★C.原始记录、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出现的错误;D.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E.管理评审;★F.质量监督员对检测工作的监督;G.环境条
件不满足要求;H.不恰当的方法;I.仪器设备、参考标准的校准和期间核查;J.标准物质期间核查;K.质量控制结果超过规定的限制;L.
检测报告的核查;M.分包方的失误;N.各级主管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O.人员差错;P.试验样品的处置时间不满足要求;Q.试样未在
规定的时间内检测;R.能力验证或检测中心间比对结果不满意。4.2不符合工作的识别发现不符合工作后,应立即报告质量负责人,由其组织相
关人员对该不符合工作尽快进行识别。一旦不符合工作被识别出来,应遵循条款4.3之流程对不符合工作进行控制,其中4.1.2中带★号的项
目,其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应遵循相应的程序。4.3不符合工作的控制4.3.1 不符合工作的记录相关责任人将不符合工作记录在《不符合工作
记录表》中。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评价A.严重不符合,包含:影响检测中心诚信(如认可材料不真实,原始记录不真实或不能提供原始记录,故意
违反认可要求);与质量体系标准要求严重不符合;可导致质量体系失效;不能确保所提供测试的质量;会产生严重后果;违反质量体系要求的一般
不符合项数量太多;样品丢失;人员未经评估授权即单独为客户做测试;对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设备未经校准即投入使用;能力验证
结果不满意;出现了检测事故;接到了重大投诉,并责任在我方的。B.一般不符合,包含:与质量体系标准要求轻微不符合;违反质量体系要求的
孤立的(单独的)事件。4.3.3 不符合工作的可接受性评价4.3.3.1质量负责人在接到不符合工作报告后,由其组织相关人员确定该不
符合工作,对产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进行调查,如涉及技术问题,可请技术负责人予以协助调查,根据4.3.2的严重性评价原则对不符合工作的
可接受性进行评价。4.3.3.2如该不符合工作可被检测中心接受,可按照《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及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如
不符合工作不可被接受时,检测中心主任根据报告可采取以下行动(但不限于):A.暂停签发或停发检测报告的通知;B.必要时通知客户取消检
测工作;C.责成相关责任人员纠正不符合工作。4.4纠正/纠正措施的采取和跟进4.4.1 技术负责人对不符合工作立即采取纠正行动,以
避免差错的扩大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4.4.2 当评估表明该不符合工作可能会再度发生、或对检测中心的运作与自身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存在
怀疑时,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程序。对严重不符合项,相应的工作应立即停止,直到验证不符合项的根本原因已经消除。被暂停工作需要得到技术
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的批准方可恢复正常。4.5记录的保存综合办公室应收集有关不符合工作记录,并保存管理。5.相关文件《测试方法及方法
的确认程序》 《投诉处理程序》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管理体系内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
不符合工作记录表》 预防措施管理程序1 目的对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过程中的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实现检测中心管理
体系的持续改进。2 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对可能发生潜在不符合的预防控制的管理。3 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重大预防措施的批准。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工作技术运作方面预防措施的评价和批准工作。3.3质量负责人:主持检测中心管理体系改进工作,负责管理体系运
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的评价和批准工作。3.4质量监督员:负责预防措施实施的监督和跟踪验证。3.5相关部门、岗位:负责预防
措施的制定和实施。4 工作程序4.1持续改进4.1.1本公司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落实贯彻、内外部审核结果、客户投诉、信息反馈、数据
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管理评审的结果,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2预防措施4.2.1潜在不符合的
识别4.2.1.1潜在不符合的信息来源包括:市场调查、行业信息、政府文件、媒体报道、内审、外审、管理评审、质量趋势及客户和社会的要
求和期望、本检测室内部比对或能力验证结果等方面。各部门、岗位人员应就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各环节与相关的管理工作,收集、报告潜在不符合
的有关信息。如主检人员负责检测过程潜在的不符合的收集和报告,综合办公室负责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报告等;4.2.2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分
析、预防措施计划的制定4.2.2.1责任部门、责任岗位或有关人员对已识别的潜在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如人力资源、仪器设备、客户要求、
方法和程序及数据分析,确定潜在不符合的原因和改进的机会(见《实施预防措施记录表》)。4.2.2.2制定目的在于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
防止不符合发生的预防措施计划。4.2.2.3预防措施计划需经质量/技术负责人评价和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有效性。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
方面预防措施的评价、批准,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方面预防措施的评价、批准。4.2.3预防措施计划的实施4.2.3.1相应责任岗位人
员负责落实确定的预防措施的实施;4.2.3.2质量监督员进行预防措施实施的跟踪验证,并评价其有效性。若未达到要求,应重新分析原因,
制定预防措施。4.3预防措施若引起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执行。4.4文档管理员保存预防措施的原因分析、制定、实施和验
证的有关记录,并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记录管理程序》 《管理体系内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6.相关表格《实施预防措施记录表》 保护客户机密和所有权程序1 目的为维护委托方利益,切实保护委托方所有权,对委
托方的技术、数据和商业机密保密。2 适用范围适用于开展检测服务时涉及到的委托方所有权和各种机密的保护。3 职责3.1客服管理员负责
与检测有关的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管理工作;3.2文档管理员负责对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和资料实行归档保存;3.3质量监督员负责对各项保密性
和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3.4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泄密事件进行调查和提出处理意见;3.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具体工作。4 工作程序4.1保护所有权4.1.1当委托方提供的检测所需的技术资料等需要保密时由客服管理员随同样品
一起接收。转交检测人员时需要办理资料交接手续。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尽快将有关资料转交文档管理员保管,任何人未经委托方同意不得复印;4.
1.2检测用样品所有权属委托方,检测后由委托方确定样品的处置方式;4.1.3检测人员不得利用委托方技术从事技术服务或产品开发。4.
2保密4.2.1样品接收时若附有资料,经办人应咨询委托方是否需特别保密,并做好标识;4.2.2委托方提供有关资料若需保存的由文档管
理员统一存档,因工作需要借阅需经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2.3检测的原始记录及结果应妥善保管,检测原始记录由各室存档,采用计算机进行
检测或数据处理的应加密;4.2.4检测报告的发放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执行;4.2.5所有需保密的资料,非文档保管人员未经批准办理
手续不得查阅,也不得询问其内容; 4.2.6委托方要求电话、电传、传真或者其它电子、电磁方式传递检测结果时,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执行;4.2.7对委托方的样品应妥善保管,以防泄露委托方的技术秘密。4.3本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或损坏委托方所有权的,
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5 相关文件5.1《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1 目的为了能够在检测工作
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检测中心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 3
职责 3.1 各岗位人员负责识别在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识别出的风
险的分析;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风险的评估和采取何种预防和控制措施;3.4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批准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3.
5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控制措施的跟踪验证。 4 工作程序4.1风险的识别 4.1.1对于风险的识别需要本检测中心所有
人员参与,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对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和其它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 4.1.2检测前的主要风险因素A.合同评审的风险
:检验检测标准/方法不适用于检测样品;检验检测标准/方法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测试委托合同一般内容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测试委托合同遗漏
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等风险。B.样品风险:检验检测样品信息与检验检测委托单不符;样品保存条件不符等风险。C.信息保密风险:在与客户沟
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验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等风险。D.沟通风险:未能将客户的检验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等风险。E.其它风险:对客户或公司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4.1.3检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A.人员风险:检验检测人员资质不足;人员
不具备检验检测能力等风险。 B.仪器设备风险:仪器设备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性能异常;未定期校准或核查;没有使用和维护记录;无状态标识
管理;设备档案记录不完整等风险。C.试剂耗材风险:使用未进行符合性验证的试剂耗材;使用过期、失效的试剂/耗材;使用无证标准物质;没
有标准溶液配制记录;没有安全使用及管理试剂耗材等风险。D.检验检测方法风险:未按检验检测方法进行检验检测;未识别样品基质对检验检测
方法带来的干扰;检验检测过程中未按要求进行质量控制或质量控制不全等风险。E.环境风险:未对检验检测环境进行有效监控;检验检测环境条
件与检验检测要求不符等风险。F.安全风险:未识别不同检验检测工作的性质、地点、检验检测方式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风险;(比
如化学品、玻璃器皿、电、火、高低温、粉尘、噪音、爆炸等方面的风险);操作有毒有害试剂检测项目时未佩戴防护用具;未按要求处理废弃物等
风险。G.信息保密风险: 在检测过程中对于客户资料、样品、数据结果等信息的泄露;对公司内部文件、检验检测方法信息泄露等风险。4.1
.4检测后的主要风险因素A.样品存储和处理的风险:未按规定对样品进行销毁处理等风险。B.数据结果风险:未进行有效的复核,原始记录遗
漏相关责任人员的签名;人为更改或伪造检验检测结果、原始数据错误、原始记录更改不规范、原始记录描述错误等风险。C.报告风险:报告中对
产品/样品的描述不准确导致异议;检验检测报告缺乏完整性;检验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可疑值未得到及时报告;报告文字描述有错别字或漏字;
报告的信息与原始记录(或提供的其它资料)不一致;拒绝为客户提供检验检测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超授权范围使用认证及认可标识章等风险。
D.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客户信息、报告和数据、报价、样品等方面信息泄露的风险。5.4其它方面的风险因素A.质量管理风险:未按照CN
AS的频次要求参加能力验证;能力验证、检测中心间比对所得结果有问题或不满意;未按质量监督控制计划实施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控制管理记录
资料缺漏;未按要求进行内审、管理评审等风险。B.体系文件的风险:使用未授控文件、非最新标准文件、外部文件未授控的风险;体系文件偏离
认可要求等风险。C.档案管理风险:归档资料信息与实际不符;归档资料杂乱无序;未按要求销毁过期文件档案等风险。D.环境卫生安全风险:
检测中心检测环境构造不恰当;5S工作不到位,检验检测环境杂乱等风险。6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性进行评
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6.1风险的严重程度(代号S)评价准则 A.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
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非常严重 b.严重 c.
一般 d.轻微 B.下表为依据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S)描述等级评分非常严重产生经济纠纷、人身安全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5严重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风险4一般对检测结果和
报告有影响的风险3轻微对检测报告和内容没有影响的风险1C.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
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
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6.2风险的发生频率(代号O)评价准则 A.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
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4级,如下所示:a. 极少发生; b. 很少发生; c. 有时发生; d. 经常发生; B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代号
O): 发生频度(O)等级评分极少发生1很少发生2有时发生3经常发生4C.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
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
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6.3风险可探测性(代号D)评价准则 风险的可
探测性是指风险发生前,根据现有控制措施,能控制或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可探测性定义为4级,如下所示:可探测性
描述(D)等级评分没有控制措施,不能探测4控制措施不能控制风险3控制措施能控制到风险可能性小且不能防止危害影响到后续流程2控制措施
能相应减少风险的可能性16.4 分析现有的控制措施 A.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性,检查是否有对应的控制措施(如:
制度、规范、操作指引等; B.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的影响; C.《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会自动算出风险的值; D.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SOD);E.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级
别。风险值≤16,风险等级为低;16<风险值≤32,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值>32,风险等级为高。 F.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
或规避风险处理,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理。7 风险处置7.1 当涉及到相关程序时,以相关程序要求优先对风险进行处置。7.2 对与风险指
数小于10的风险,由质量负责人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监控。7.3 对于风险指数大于等于10的风
险,若没有相关程序对其进行要求的,则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填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质量负责人审批通过后
,由相关人员按照计划要求实施控制及验证工作,确保风险消除或减小到可接受范围内。对于无法消除的风险仍需进行监控。8 风险监控对风险实
施监控的人员需填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当风险扩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应立即向质量负责人报告,并按照风险处置的要求对不可接受的
风险进行处置。9 记录《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人员管理程序1 目的检测中心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
规范进行。检测中心应确保人员理解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性,明确实现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职责。2 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人员的监督及授权
等方面的管理。3 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人员的招聘规划、聘用及任命。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各个岗位人员工作的监督。 3.3全体
员工按检测中心人员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检测工作。 4 工作程序 4.1人员岗位要求 4.1.1检测中心主任 A.具有大学学历、中级职称
、从本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5年以上。 B.全权负责检测中心各项工作全面运作及资源调配。 C.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法
律、法规和规程。 D.负责组织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本检测中心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有效,提供管理体系运行的必备
资源。 E.主持制订质量方针和目标,批准颁布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持策划管理评审工作,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准确。 F.按客户
要求完成约定和承诺的检测工作,保证优质高效的为用户服务。 G.组织职工参加有关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吸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检测人
员的自身素质,以保证检测质量。 H.做好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全本检测中心开展文明建设活动,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I.有人事任免权,对检测人员有奖励和处罚权,对人员、资金和资源有调配权。J.须由母体公司授权任命。4.1.2
质量负责人A.具有大学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B.负责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本检测中心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
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本检测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
预防措施、内部审核、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的工作及负责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负责组织管理评审工作,准备管理评审
输入信息、做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和总结,并对管理评审提出的问题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 E.协办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
控制、合同评审、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要素及执行要素
涉及的相关程序。F.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能人员选择的建议。 G.负责管理体系运行的考核工作。
4.1.3 技术负责人 A.具有大专以上化工相关专业学历、中级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B.建立、实施和维持与检测中
心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持续适应和有效,全面负责检测中心的技术工作。 C.负责完成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记录的控制、合同评审
、环境和设施、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检测送检样品、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检测工作、检测人员能力等要素的技术管
理和上述要素涉及相关程序的实施和有效运行。 D.协办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检测报告、申诉和投诉、不合格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内部
审核、管理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要素及执行上述要素涉及的相关程序。 E.负责提出管辖范围内的机构设置、管理人员和质量活动中的相关职
能人员选择的建议,负责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1.4 检测室负责人A.由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精通本专业检
测业务和技术、熟悉业务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B. 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按照本科的工作范围开展工作。
C. 负责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的控制:按照要求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保证检测人员持证上岗并
定期对其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检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检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要求。 D. 审核检测人工检测
表,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E. 负责对抱怨的处理及偏离的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F. 负责组织编制
检测规程、验证方法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作业指导书,保管本检测室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标准、规程和细则。 G. 参加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
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完成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本部门的各项工作。H. 参加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 I. 做好本部门的内务管理
工作,确保安全检测和规范操作。 J. 有权对本部门人员的工作调配、奖励和处罚。4.1.5 检验员A.由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精通本专
业检测业务和技术、熟悉业务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员担任。B.经过检测技术培训和考核,取得上岗资格和持证上岗,从事的工作必须与岗
位培训项目相符。 C.应熟悉检测方法,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认真正确填写检测记录,按照规定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运算、修约和处理,检测
记录字迹清晰,数字准确无误,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负责。 D.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设备,熟练掌握其性能并负责维护、保养,使其保持
良好的技术状态。仪器使用前后进行记录,发现异常停止使用,及时报修。 E.负责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按照相关的程序文件进行有效的
控制:按照要求的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对检测送检样品前要检查、确认和准备;定期接受进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
护保养;检验环境条件要达到检测标准和仪器设备使用要求;管理和维护检测环境,使其达到标准的控制要求。F.参加能力验证和内部质量控制活
动。 G.参加管理体系运行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完成管理体系运行涉及的本部门的各项工作。H.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程序,
或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4.1.6质量监督员 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从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
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熟悉标准和方法,了解检测过程和检测目的,懂得评价检测结果。 B.负责检测工作的日常监督,对从检
测活动开始至检测结果报告的整个活动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报告质量负责人,并做好记录。 C.对检测活动的有效性
和检测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1.7内审员A.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必须由经过管理体系相关知识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和质量负责人授权;熟悉
工作程序和管理体系的要求,有能力判定管理体系各环节是否达到规定要求。B.审核员参加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按照《管理体系内审程序》,要
尊重事实、不屈服于压力、不迁就任何需求,认真填写不符合项报告。4.1.8 文档管理员A.按照《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管理程序》和《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维护和管理,确保文件的现行有效。 B.对外来技术文件进行登记、编号、发放、控制和管理。
C.管理检测标准和方法档案、检测报告和检测记录档案、质量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档案、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和人员档案。 D.对本公司使用文件
的有效性负责,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E.负责资料的清洁完整,做好资料的防火、防霉、防虫蛀等工作。4.1.9设备管理员 A.执行《设备
管理程序》和《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 B.负责新购和修复后的仪器设备的验收,负责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降级和报废及更新等工
作,办理相关手续,建立仪器设备台帐和消耗品目录及档案。 C.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计划并组织实施,对溯源结果进行确认和统计
,对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 D.有权制止违反《设备管理程序》和《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的行为,对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量值的溯源性负
责。E.执行《标准物质管理程序》,作好标准物质的管理工作。4.1.10 客服管理员A.执行《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作好样品报
检登记工作。 B.按照《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的相关要求,负责报检样品资料审核,确认报检样品检测的需求。 C.负责检测样品的资
料检查、接收、登记、编号和下达检测任务,办理相关手续。D.对客户提供的报检样品的相关技术资料负有保密责任。 4.1.11样品管理员
A.执行《样品管理程序》,作好样品管理工作。B.负责按测试委托合同要求处理检完的样品。4.1.12采购员A.执行《服务和供应品采购
管理程序》,做好检测中心物质的采购工作。4.1.13授权签字人A.具有大学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掌握质量管理程序、签字
领域的标准和方法、报告签发程序;对检测结果有正确的判断力;熟悉计量认证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B.执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审核和签
发授权范围内的检测报告。 C.对检测报告的完整性、检测依据和检测结论的正确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对审查结论
负责;D.对检测报告提供意见和解释。5.能力评估和授权5.1综合办公室根据本检测中心现有的人力资源和能力状况,制定从事管理、技术和
关键支持人员岗位职责。 5.2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具备同等能力,熟悉业务,经培训考核合格。
5.3从事操作专门设备、采样、检测、评价检测结果和批准签发报告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设备操作员、检测员必须经过培训取
得资格后,持证上岗。5.4对检测报告提供意见和解释人员,须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评价认可,检测中心主任授权批准。除具备相应资格、
经验和检测知识外,还需具备: ①被检测样品的使用方法有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的有关知识; ②法律、法规和标准中阐明的通
用要求知识; ③检查时出现不符合工作的严重性判断知识。 5.5试用期、见习期检测人员上岗前由综合办公室组织拟使用部门对其培训,合格
后上岗,并由质量负责人安排质量监督员或相应人员对其进行适当的跟踪和监督,以确保检测工作质量。5.6从事特定岗位人员,综合办公室列入
人员培训计划,确保其培训合格后上岗。 6.人员档案管理新员工入职后,应填写《个人信息表》和《保密与公正性承诺书》交给岗位主管。文档
管理员对每一位员工分别建立人员档案,人员档案的内容如下:个人信息表学历、教育经历培训经历 职称(如果有)保密与公正性承诺书培训清单
(含培训签到表和试卷)岗位授权或任命的证明7.人员监督7.1 监督工作的对象及内容7.1.1 监督工作的对象?检测人员;?在培人员
;?关键支持人员;?签约签署合同受雇的人员和额外的技术人员。7.1.2 重点监督对象:?在培人员;?新工作人员;?新项目开展、新设
备投入使用时;?关键岗位的监测;?发生客户投诉时;?根据信息反馈,分析质量可疑和容易发生偏离处;?在非固定场所实施检测活动的人员。
7.1.2 监督模式检测中心应关注对人员的监督模式,确定可以独立承担检测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在指导和监督下工作的人员。检测中心可以
通过以下方式对人员实施监督,并做好监督记录和进行评价。?审查质量控制结果(包括能力验证和检测中心间比对结果);?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
程;?核查记录;?专项监督等。7.1.3 监督的内容从样品的接收、处置到出具报告的检测全过程对上述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如:?活动是
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已被确认,是否现行有效;?所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要求,其校准状态是否有效;?检测环境条件是否满
足规定要求;?被检样品的管理,包括接收、流转、处置、贮存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原始观测记录、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是否正确、有效。7.
2 对质量监督员的要求7.2.1 质量监督员应由熟悉本检测专业的检测方法和工作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7.2.2 检测
中心负责人应任命各测试领域的质量监督员并在其职责中进行相应的规定。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应将授权的质量监督员明确其监督范围,体现在《质
量监督员任命书》中。7.3 监督频次及计划7.3.1 检测中心应确保监督工作是实施连续的、不定期的、足够的、充分的。通常情况下,检
测中心最低监督频次要求为每月至少抽取一个主要的检测项目由相关授权的质量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并保持相应的记录。7.3.2 检测室负责人
制定年度质量监督计划,提交《质量监督计划表》给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7.4 监督实施7.4.1 质量监督人员应使用表格《质量工作记录
表》记录每一次现场监督的状况包括监督结果。并按月交此记录给质量负责人。7.4.2 质量监督员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有影响检测工作质
量的问题时,有权要求暂停检测工作,立即纠正。必要时可以停止检测工作,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7.5 监督结果的利用7.5.
1 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对《质量工作记录表》反映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向检测中心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8.5.2 监
督工作结果情况将作为管理评审输入。8.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管理程序》 《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
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 《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程序》 《样品管理程序》S 《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管理体系内审程序》 《保密与公正性承诺书》9.记录表格 《个人信息表》 《质量
工作记录表》 《质量监督员任命书》 《质量监督计划表》 人员培训程序1 目的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持续满足本检
测中心检测工作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在岗人员的培训、考核和管理。3 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3.1
.1组织制定员工培训规划;3.1.2审批员工年度培训计划。3.2技术负责人3.2.1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3.2.2组织实施员工培
训及考核。3.3各部门负责人3.3.1协助技术负责人实施人员培训和考核;3.3.2提出本部门培训需求,根据本部门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培
训;3.4文档管理员3.4.1建立员工技术档案;3.4.2归档保存员工培训和考核记录。4.工作程序4.1制订培训计划4.1.1检测
中心主任根据本检测中心专业发展需求,组织制订本检测中心年度人员培训计划;4.1.2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检测中心人员的技术能力做出分析
,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的实际能力在每年年初提出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明确培训的项目和内容,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对象,授课教师和考试方式等
,报技术负责人审核;4.1.3技术负责人组织汇总各部门上报的培训计划制定本检测中心员工年度培训计划,报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1.4
制订培训计划时有下列情况:4.1.4.1 检测中心主任制定员工培训规划后;4.1.4.2 调入员工上岗前;4.1.4.3 仪器设备
更新投入使用前;4.1.4.4 执行新标准或新方法之前;4.1.4.5 开展新项目之前;4.1.4.6 由于员工技术缺陷形成质量隐
患或造成检测事故后;4.1.4.7 法律或法规有明确规定和要求时;4.2培训的组织实施4.2.1综合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的实施,在培
训前将培训时间、地点、内容等安排通知到应参加人员,协助落实相关需求,提供培训活动的签到表,内容包括:培训时间、内容、主讲教师、参加
人员等。4.2.2参加培训的人员应在《人员培训记录表》上签到。如不能参加,应事先请假并说明理由,经技术负责人批准。4.2.3如培训
计划有调整、增加或改变,主办人应事先报告技术负责人,得到其批准;办公室应负责对原培训计划进行更改。4.2.4技术负责人应积极支持工
作人员参加外单位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参加人员需填写《外出培训申请单》,或者使用本公司协同OA发起《外出培训申请》。4.3培训效
果的考核、监督4.3.1综合办公室负责检查培训的效果,并将检查结果报告技术负责人。4.3.2技术负责人组织培训效果的考核。考核方式
可灵活多样,如采用理论知识考卷或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方式。 4.3.3每一位员工的考核都应详细记录,并给出评价。 4.3.4技术负责
人应根据员工培训考核结果给予考核合格者上岗资格。对没有达到培训目标的员工,技术负责人应再次安排培训和考核。如仍达不到要求的,由技术
负责人提请检测中心负责人对其工作另行安排。4.3.5技术负责人每年底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本检测中心当年培训工作进行总结,评价其有效性
,并将总结报告报检测中心主任,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如不能按计划实施或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4.4员工档案的建立4.
4.1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培训计划及实施记录的收集、存档;4.4.2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检测室做好员工培训记录的收集,主动将个人手中保存
的培训资料(或复印件)及时交文档管理员归档。 4.4.3综合办公室负责按《人员管理程序》要求建立本检测中心人员个人档案,以证明其技
术经历和作业能力。4.4.4个人技术档案由文档管理员保管,直至人员调离本系统后至少6年。5.记录表格《年度培训计划一览表》 《人员
培训记录表》 《外出培训申请单》 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1目的为有效控制用于检测场所的设施和环境条件,使其对检测结果无不良影响,确
保结果准确、有效、可靠。2 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用于检测的所有场所。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组织检测室制定环境控制目标
;3.1.2组织建立检测物品贮存和消耗品的存放场所的环境控制目标;3.1.3负责建立各室的控制方法和记录。3.1.4维护本程序的有
效性。3.2质量监督组3.2.2监督检测员在工作时的检测环境。3.3检验员3.3.1记录检测环境的温、湿度记录。3.4仪器设备管理
员:3.4.1 记录仪器设备和消耗品贮存环境。4 程序4.1设施和环境条件的确立4.1.1设施和环境条件不应对检测构成不利影响并确
保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符合要求。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验员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和执行的检测标准对设施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建立满足要求
的设施和环境控制目标。4.1.2质量监督员应根据控制目标提出监控手段、方法和配置监控设施或设备。4.1.3检验员应根据送检样品的保
存条件向技术负责人提出送检样品贮存场所的环境控制目标以及监控方法、监控设施或设备。4.1.4仪器设备管理员应根据仪器设备和对应的检
测消耗品注明的保存条件提出存放消耗品的环境监控目标以及监控方法、监控设施或设备。4.2 设施的采购及环境满足4.2.1技术负责人应
汇总上述环境监控负责人提出的监控设施或设备的配置要求,交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制定采购计划。4.2.2采购、验收和安装环境监控设施或设备
应执行《设备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4.2.3环境监控设施或设备应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安排检定/校准。检定合格/已校准后粘贴绿色“合格/
已校准”标识。4.2.4对技术要求较高的监控设施或设备应由技术部门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操作和使用方法以及记录格式。4.3相互影响环
境的隔离4.3.1技术负责人在指导建立检测环境、检测物品保管环境、消耗品贮存环境控制目标时应考虑不同仪器设备在不同检测作业时、不同
检测物品在同一个贮存区域和不同消耗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有影响应采取隔离措施。4.3.2本检测中心内的仪器布置在遵循不能相互影响的同
时还应考虑使用的方便性。4.4检测中对环境的监控4.4.1如果检测方法中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时,检测员应在检测开始、检测中间、检测完成
后检查和记录环境监控参数,避免环境条件发生偏离后给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4.4.2当遇特殊客观原因使环境条件达不到监控要求时,技术
负责人可实施隔离措施,安排检验员在实施隔离措施后继续检测活动。4.5对检测环境的维护4.5.1技术负责人应督促检验员对检测场所的照
明、通风、采暖、电磁干扰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保证检测背景条件不会影响检测质量。4.5.2消耗品存放处的环境条件如发生偏离,技术负
责人应组织对消耗品的质量进行验证,验证记录应由文档管理员存档保管。4.5.3检测室/样品室的保存环境条件如发生偏离,技术负责人在确
认检测物品没有发生变化后应尽快恢复检测物品的保存环境条件。如发现检测物品特性发生了改变,技术负责人应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对检测物品作善后处置。4.5.4本检测中心要求有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互不干扰的工作环境。5.相关文件 《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程序》《不符
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设备管理程序》安全作业与内务管理程序1 目的为保证实验设备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保证检测工作中检测环境的安全和
卫生,保证检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人为条件进行控制,保证检测工作具有安全、良好和符合要求的工作环境。2
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各检测岗位的安全作业和员工的健康及内务管理,确保检测过程中危机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3 职责3.1 技术
负责人负责检测室安全、内务管理办法的制定和监督检查。3.2 检测中心各检测室人员负责各自检测室的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4 工作程序4
.1管理办法的制定 4.1.1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安全作业和内务管理办法,并下发至检测室执行。4.2 安全管理4.2.1检测中心应通
风良好,安装必要的通风设备,有利于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有效排放。4.2.2水、电、气及防火、防盗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新、更
换,保证安全、可靠、有效。4.2.3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并立即采取有效而妥善的措施及时处理,并及时上报公司领导。
4.2.4各检测室应定期检查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每天下班时,应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关闭水、气等。检查门窗、水、电、气等无误后方可
离开,不得疏忽大意。4.2.5检测的设备、检测的样品等存放必须有序,非检测人员不得随意动用和移动检测设备及样品。4.2.6检测人员
应按规定做好各种记录,如:温湿度记录、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等。4.2.7检测室应保持整洁,检测样品分区安全保存,区域标识醒目且不
得放置无关用品。4.2.8检测人员检测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佩带安全防护设施。如:工作服、防尘口罩、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等。技术负责
人应督促员工佩带防护设施、实施防护措施,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应停止作业。4.2.9检测中心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定期更换,不得随意挪用
,并且要会熟练使用。4.2.10检测人员检查并填写《日常安全检查表》。4.3内务卫生管理4.3.1检测室各岗位应按要求保持工作场所
的环境卫生,落实责任,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打扫和清洁工作。4.3.2检测人员在当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洁仪器设备和周边环境,整理检测
用仪器设备、工具,按指定位置摆放,非检测用品一律不能堆放在受控区域内。4.3.3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环境控制,
操作者严格按规定操作。4.3.4检测现场应整洁卫生、仪器工具存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准确。4.3.5不允许在检测室进食、吸烟,不允许
在检测室存放食品和饮品,不允许在本检测中心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屑等杂物。4.4应急处理措施4.4.1全体员工应自觉遵守和维护检测中心的
安全制度与检验设施,在遇到或发现险情后有责任实施救助。4.4.2当员工在作业时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时,检测中心的任何人员应根据事故程度
立即实施救助措施。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20”紧急救助电话求助。采取救助的同时,应设法通知检测中心的领导做善后
处理。4.4.3当工作现场出现诸如火灾、水灾、燃油或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等蔓延性灾害时,任何员工都有责任、义务和权力采取防止灾害蔓
延的一切施救措施。同时应呼救人员帮助救助。当施救无效时可呼救附近任何人员帮助拨打“119”火警紧急救助电话求助。在采取救助的同时,
应设法通知检测中心领导做善后处理。4.4.4当出现仪器设备或设施损坏时,当事人应采取措施防止损害继续蔓延,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的领导
,做好损坏现场的记录。4.5检查与考核4.3.1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日常的检查。4.3.2综合办公室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工作,并向全检测
中心通报检查考核结果,并填写《内务与安全考核表》。5.特定区域的准入条件5.1非本检测中心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检测中心各区域;5
.2 外来人员进入检测中心各区域参观、学习或检测等,应有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并在本检测中心人员的陪同下进行,必须遵守检测中心相关安全规
定。6.相关表格《内务与安全考核表》《日常安全检查表》 检测中心环境保护程序1 目的为保证检测工作中所产生的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液
体和固体物质等符合环境保护和健康的要求,防止环境污染。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检测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污染或人体健康有影响的
噪声、废气的合理处置。3 职责3.1部门职责3.1.1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合理配置相应环境控制设施设备;3.1.2检测中心全体员工负责
本检测中心的卫生打扫及垃圾处理;3.1.3综合办公室、质量管理部负责外部委托处理单位资质材料的收集与评价;3.1.4技术负责人负责
落实对环境与健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控制措施;3.1.5检测人员负责定期检查环境控制设施设备;3.2.3质量监督员负责对环境控制设施
设备与控制措施实施监督。4 工作程序4.1设施设备配置要求4.1.1 检测室应布局合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域间的不利影
响;4.1.2 检测室的设计或改造,应根据检测的功能和用途,充分考虑能源、采光、采暖、通风的要求,并考虑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电磁干
扰、噪声、震动等)对检测工作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4.1.3检测过程有强噪声产生,应采取减噪声或隔声措施,有废气、
烟雾产生的检测工位,应配有合适的通风系统,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和工作人员健康不受影响或损害。4.2废弃物的处置检测人员负责本检测活动
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按以下处理原则进行管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安排处理。并填写《废弃物处理记录》。4.
2.1固废 检测中产生的固废按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本检测中心的可回收垃圾为:一次性塑料、废胶等;其余为不可回
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接本公司行政部安排变卖;“不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接本公司行政部安
排处理。排放的固废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2.2废液 检测中产生的废液集中收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对接
本公司行政部安排处理。4.2.3废气检测室的设置应便于有废气能自行扩散和自净。检测室从事日常检测活动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
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伴有产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状态下进行。排放的废气不得违反《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
7-1996或国家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4.2.4 应急措施 检测室应配备紧急处理意外伤害的急救药箱:如消毒液、烫伤膏、止血贴、包扎
用品等,放于固定位置,便于使用,并定期更新。4.2.5监督与控制4.2.5.1 技术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噪声、废气等有可能构成环境污
染或影响员工健康、安全的因素落实控制与排放措施。4.2.5.2 检测人员应定期对检测室相应设施的完好性和环境条件的符合性、安全性进
行检查。4.2.5.3 质量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时,若发现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检测结果时或废弃物未按要求进行处置时,应提出纠正
和整改通知 ,必要时责成检测人员终止实验。具体可按《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6.记录表格《废弃物处理记录》非固定场所检测控
制程序1 目的为规范本检测中心非固定场所检测工作,确保检测工作人身、设备安全,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适
用于本检测中心从事的非固定场所检测工作的控制。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3.1.1负责非固定场所检测工作流程组织管理;3.1.2确认
非固定场所检测设备、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监控;3.1.3负责非固定场所检测过程的安全监护;3.1.4负责
组织非固定场所检测记录、报告的归档;3.1.5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检验人员3.2.1记录检测设备、检测环境监控及检测过程的相
关数据;3.3设备管理员3.3.1负责记录辅助仪器设备离开和返回的状况检查。4.工作程序4.1工作准备 4.1.1确定检测方法 检
测人员要对非固定场所检测工作任务、检测方法进行确认,准备需要的技术标准、规程、作业指导书等。4.1.2 确定检测设备 检测人员按照
检测要求准备检测设备,确保所用设备符合技术标准、规程要求,其溯源性符合《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程序》的有关要求,办理辅助设备领用手续,确
认其工作状态正常。 4.1.3确保安全 检测人员应认真组织辅助设备使用,注意设备防震、防雨,确保设备安全。4.1.4确认环境条件对
有环境条件要求的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技术负责人应责成有关人员配带相应的辅助设备,并对检测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要求进行评价或验证。4.1
.5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检测人员应配带安全用具,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带入检测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配有防漏电插销板和电源电压检测仪表,
必要时还应配有防水、防尘护罩及防震措施等。检测区域须用明显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检测区域。4.1.6检前设备核查检测人员在进行非固
定场所检测工作前应对所用设备进行核查,确保设备性能正常,如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汇报并采取措施,确保检测工作按时完成。4.2检测工作4
.2.1检测人员在确认检测条件已满足要求后,即可实施检测。4.2.2检验人员按照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求开展检测工作,认真记录检测
过程及检测数据。4.2.3检测过程中,检验员应注意观察检测设备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检测,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检测
设备正常后,方可继续检验,直至完成全部检测项目。4.2.4检测中,检测员应注意观测和记录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当环境监测显示环境条件
达不到检测要求时,检测人员应停止检测,并报告技术负责人,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直至环境条件满足要求后再继续工作。对不能间断的检测活动
的检测数据应宣布无效。4.2.5对难以控制的环境条件,检测活动应考虑在时间和地域上实施隔离,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如经过努力环境
条件仍达不到要求,检测人员应与客户协商是否继续检测或考虑由此引起的不确定度的变化。4.3工作结束4.3.1 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
员应再次确认检测设备状态和环境,如正常,表明本次检测数据有效;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确定是否重新安排检测。4.3.2收集整理
现场检测资料。4.3.3辅助设备安全返回后在办理设备归还手续前应再次检查其工作状态。4.3.4检测工作完成后授权签字人应仔细核对并
签发检测报告,归档管理记录。5.相关文件《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 6.记录表格《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 设
备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受控条件下的完好状态,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所有用于检测用的仪器、设备
(包含测量软件)、量具、器具的采购、验收、使用、核查、维护保养、修理、降级与报废以及它们的标识和档案管理。3 职责3.1 检测员3
.1.1按照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或操作规范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3.1.2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3.2设备管理员3.2.1组织仪器
设备的维护;3.2.2提出降级报废的处理申请;3.2.3建立仪器设备档案;3.2.4负责粘贴仪器设备管理标识。3.3 技术负责人3
.3.1 设备报废的审批。4 工作程序4.1设备的采购及分类 4.1.1设备的采购 设备的采购按照程序《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与管理》
要求实施采购。4.1.2设备的分类4.1.2.1一般设备/工具“一般设备/工具”是指在检测过程中,对检测工作质量无影响,无量值溯源
要求的相关辅助设备及工具。4.1.2.2主要设备/工具“主要设备/工具”是指在检测过程中,对检测工作质量造成影响的,特别是其量值需
要溯源到国家基准的设备和检测方法/标准中对设备参数有明确要求的。4.2设备验收程序4.2.1大中型仪器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均需根据定
购合同,由供应商及本检测中心负责使用该设备的人员共同进行开箱清点、安装及验收工作,并出具验收报告;必要时,由设备管理员安排初始校准
。4.2.2填写《仪器设备验收表》,和合格的校准报告(若有)交给综合办公室, 并存入设备档案中。需要时,该仪器设备纳入《年度仪器校
准计划》和《年度仪器期间核查计划》中。4.2.3设备管理员应在仪器显眼位置贴上设备标签,标签内容应包含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
、适用方法等内容。4.2.4若验收不合格或校准结果不合格,向供应商申请退货或更换。4.3仪器设备的建档4.3.1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建
档4.3.2设备档案内容 4.3.2.1设备采购申请表4.3.2.2设备合同申请表4.3.2.3设备采购合同及发票4.3.2.4《
仪器设备验收表》4.3.2.5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4.3.2.6设备计量证书4.3.2.7设备相关的技术记录(包括使用记录、维
修保养记录、校准记录、期间核查记录等)4.2仪器设备/工具标识管理4.2.1由设备管理员负责标识仪器设备4.2.2设备编号规则:S
K-XXX(001~900),与仪器配套用相关仪器编号SK-XXX-YY(01~99);工具编号规则:SK-XXX(901~999
)-YY(01~99),XXX为一类工具的编号,从901开始编号,YY为同一类工具的序号,工具一般指量筒、秒表、直尺等。4.2.3
设备管理员应对所有仪器、设备、量具实施“绿、黄、红”三色状态标识管理。4.2.3三色状态标识的使用及定义如下:4.2.3.1绿色
:经检定/校准/验证合格的。4.2.3.2黄色:某一功能或某一指标达不到仪器本身要求,但可以限制使用的。4.2.3.3红色:仪器设
备损坏,经检定/校准/验证技术指标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超过检定/校准/验证周期的,怀疑有失准问题的,封存备用的。4.3仪器设备的使用
和维护4.3.1验收达到要求的仪器由设备管理员及时安排检定/校准。4.3.2验收或检定/校准达不到要求的仪器由设备管理员报检测人员
办理包修、包换、包退。4.3.3合格的仪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列入《设备台账登记表》,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并由部门
负责人提报《仪器设备使用授权记录》,由技术负责人签批。4.3.4检测人员按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填写《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4.
4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故障的处理4.4.1当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期间核查或仪器校准不合格时,立即停止使用该设备,同时通知设备管理员贴上红
色停用标识,并记录其停用日期。4.4.2检测人员填写《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给检测室负责人申请报修,并通知设备管理员。4.4.3设备
管理员通知采购员联系供应商进行维修或自行修理。4.4.4若仪器恢复正常,应要求供应商的维修技术人员出具维修报告,检测室负责人评估仪
器运行状况,必要时进行期间核查以证明仪器可正常使用,完成《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把相关记录及维修记录表交给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确
认仪器正常后签字接受并交综合办公室存档。4.4.5若仪器设备不能修复或无法维修,设备管理员应填写《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报废申请表》,
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交由综合办公室存档。4.4.6用于出具量值结果的仪器设备因故障维修正常后,应进行该期间核查,
必要时应重新检定/校准。4.5仪器设备的校准/期间核查4.5.1每年年底,设备管理员根据当年在用设备的使用情况, 制定下一年度的《
年度仪器校准计划》和《年度期间核查计划》。该计划表需得到检测室负责人的审核,并交技术负责人批准。该计划表应列明所有仪器的校准/核查
周期、上一次校准/核查日期,下一次校准/核查日期、仪器状态、仪器校准参数等。4.5.2每月底设备管理员按照年度计划,列出下一个月需
校准和期间核查的仪器清单,新购设备要加入到当月的设备校准计划中,以书面形式通知检测人员。检测人员按计划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填写《设
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并更新期间核查标签,并将相关记录交到综合办公室保存。4.5.3 设备管理员按计划安排外部校准机构对到期仪
器进行校准,收集校准/检定证书,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校准结果。校准结果合格者,填写《仪器校准确认记录》,更新校准标签。若仪器校准或期间
核查不合格,按程序4.4仪器设备的维修和故障的处理程序进行5.相关文件《检测报告管理程序》《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设备的量值溯
源工作程序》6.记录表格《仪器设备验收表》《设备台账登记表》《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仪器设备维修申请表》《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报
废申请表》《年度仪器校准计划》《年度仪器期间核查计划》《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表》《仪器校准确认记录》《仪
器设备使用授权记录》标准物质管理程序1 目的为使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2
.2.1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2.2.2入库与保管;2.2.3验证与使用;2.2.4标识与档案管理。3 职责3.1检测人员3.1.
1列出标准物质的使用目录及等级要求;3.1.2提出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使用、降级、报废要求;3.1.3组织标准物质的验收;3.1
.4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正确使用标准物质;3.1.5做好标准物质使用记录。3.2设备管理员:3.2.1建立标准物质档案;
3.2.2粘贴管理标识;3.2.3维护标准物质的贮存环境。3.3技术负责人:3.3.1批准标准物质的采购、使用、降级和报废;3.3
.2发现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3.3.3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工作程序4.1标准物质的验
收设备管理员接收到标准物质时,应对标准物质品名、规格、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包装、贮存、数量、合格证明等进行符合性检查或验
证,建立标准物质档案,并填写《消耗品技术验收记录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反馈。4.2标准物质的建档4.2.1设备管理员应建立在
用标准物质的档案。标准物质档案的内容应包含:4.2.1.1标准物质采购申请表4.2.1.2标准物质合同申请表4.2.1.3标准物质
采购合同及发票4.2.1.4《消耗品技术验收记录表》4.2.1.5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4.2.1.6标准物质计量证书4.2.1
.7标准物质相关的技术记录(包括《标准物质使用/维护记录》、《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等)4.3标准物质的标识与贮存4.3.1
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设备管理员在包装容器上粘贴“绿色合格”标识,列入《标准物质台账登记表》。4.3.2入库后的标准物质应遵循标准
物质说明书中的要求和保存规定进行贮存。对有危害的标准物质应实施安全隔离。要求贮存环境条件较高的标准物质,其贮存环境应建立监控手段,
必要时应规定环境记录的要求。4.4标准物质的使用和维护4.4.1测试人员领用标准物质前需和设备管理员确认该标准物质的合规性并填写《
标准物质领用记录》。4.4.2检测人员按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填写《标准物质使用/维护记录》。4.5标准物质的报废4.5.1标准物质
的存放期不得超过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标准物质,由设备管理员填写《标准物质报废申请表》并及时粘贴“红色停用”标识,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
集中处理。4.6标准物质期间核查4.6.1 根据该标准物质的测试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仪器设备。4.6.2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标
准物质需要进行年度期间核查。a)有效期在一年以上;b)使用时间超过一年或有效期的一半时间;c)具备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4
.6.3标准物质年度核查计划对于原有项目,检测人员每年底应制定所负责项目的“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计划”,包括有证标准物质(CRM)以及
内部标准物质(IREM)。期间如有新增加的标物则需立即制定核查计划,列入《年度期间核查计划》中。4.6.4标准物质年度核查方式4.
6.4.1年度标准物质期间核查4.6.4.2核查方法:采用不同品牌或者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配制成工作标准溶液,比较两者的响应值或通
过检测同一个样品比较两者检测结果,计算相对偏差。(如果找不到不同品牌或者不同批号的标准物质,则采用同一样品留样至少1个月以上的复测
结果与当时至少1个月以上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计算相对偏差)。4.6.4.3 判定要求:相对偏差的绝对值≤5%为合格。4.6.4.4
核查结果应记录到《仪器/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中。4.6.5 新开启标准物质核查4.6.5.1 每次在开启新一瓶的标准物质,应先与
之前所用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合格后方可使用。4.6.5.2 对于测试量较少的项目,由于标准溶液配制时间跨度过大,原标液已用完或原标
液已失效,则无需进行新旧标准溶液的核查。4.6.5.3核查方法:采用新、旧标准物质,配制成工作标准溶液,比较两者的响应值或通过检测
同一个样品比较两者检测结果,计算相对偏差。 4.6.5.4 判定要求:相对偏差的绝对值≤5%为合格。4.6.5.5 核查时应确保旧
的标准物质仍在有效期内。4.6.5.6 核查结果应记录到《仪器/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中。4.6.5.7 部分项目由于操作流程限制
,无法达到4.5.4~4.5.5要求时,其相对偏差可适当放宽,但需提交原因和验证数据,制定合适的控制范围,经技术经理批准后按特殊规
定执行。5.相关文件《设备的量值溯源工作程序》《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6.记录表格 《消耗品技术验收记录表》《标准物质领用记录
》《标准物质台账登记表》《标准物质使用/维护记录》《标准物质报废申请表》》《年度期间核查计划》《设备/标准物质期间核查记录》设备的
量值溯源工作程序1 目的建立不间断的校准链将测量结果与适当的参考对象相关联,保持测量结果的计量溯源性,确保测量结果可以溯源到国际单
位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和有效的检测报告,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检测中心对检测结果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检
测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标准物质的配制、核查。3 职责3.1 设备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制定并组织计划的实施;负责对标
准物质的验收及管理。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批准。3.3 检验员负责协助执行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按周期计划进行
设备的自校。3.4 文档管理员负责设备检定/校准证书及自检记录的归档管理。4 程序4.1 建立溯源链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对检测结果有
影响的所有设备,均应由具备能力的校准检测中心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将其测量不确定度汇总到合成不确定度中。用于配制校准曲线的标准物质,应
由具备能力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在分析过程中,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标准溶液检查校准曲线。4.2 溯源方式检测中心应通过以下方式确保测量
结果的计量溯源性,以及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4.2.1设备校准? 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
设备(例如用于测量环境条件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 ? 检测中心应按照《设备管理程序》制定设备校准的计划,并确保检测中心
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 将设备校准结果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汇总到检测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中。4.2.2有证标
准物质? 标准物质应由具备能力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可能时,标准物质应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检测中心应按照《标准物质管
理程序》制定标准物质的核查计划。只要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应对内部标准物质进行定期核查。在分析过程中,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标准溶液检查校
准曲线。可能时新配制的校准曲线应与上一次的校准曲线或新配制的标准溶液进行比对。? 校准曲线和标准溶液的配制记录中应体现上级标液或标
准物质。4.2.3 SI单位直接复现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或国际标准比对来保证,可参考SI手册。4.2.4 不可溯源至国际单位制(S
I)技术上不可能计量溯源到SI单位时,检测中心应保留检验检测结果相关性或准确性的数据,应证明可计量溯源至适当的参考对象,如:a)
具备能力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值;b) 描述清晰的参考测量程序、规定方法或协议标准的结果。5 相关程序《设备管理
程序》《标准物质管理程序》 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管理程序1 目的为规范并有效控制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确保所选择的服务
和所采购的供应品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保证检测质量。2 范围适用于对本检测中心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外部服务和供应品的选购、验收、存储的控
制。3 职责3.1检测中心主任:批准或授权技术负责人批准外部服务/供应品采购合同、计划;必要时,组织重大项目的合同评审。3.2技术
负责人:审核外部服务、供应品采购技术要求及计划;3.3综合办公室3.3.1负责汇总、编制本检测中心所需外部服务、供应品采购计划;
3.3.2建立保存合格供方名录。3.3.3按照采购计划实施设备和耗材采购。 3.4检测室负责人3.1.1提出设备、设施、消耗品采购
及溯源服务的技术要求;3.1.2参加设备、设施、消耗品采购后的验收及溯源服务有效性确认;3.5质量负责人3.5.1调查、收集供货商
及检定/校准机构的质量资质;3.5.2组织合格供方的评价;3.6设备管理员3.6.1将仪器设备送往具有质量资质且能力符合要求的机构
进行检定/校准;3.6.2参与新购仪器、耗材的验收及其保管和发放。4.工作程序4.1服务和供应品的识别本程序中所称的“服务和供应品
”是指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的服务和供应品,例如:a) 检测仪器设备及其搬运、验收、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b) 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标准
物质、玻璃器具及其他消耗材料;c) 采购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校准或检定服务、培训服务、危险废弃物处理服务。4.2采购申请检测人员根据工
作的需要填写《零星采购单》或《固定资产申购单》(也可以使用本公司协同OA的《零星采购单》或《固定资产申购单》),请购时需注明所需要
物品的技术要求,数量,等级,型号等重要技术质量参数,交由技术负责人审核,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3供应商选择和评估4.3.1采购员应
在技术人员的协助下寻找各类服务和供应品的供应商,收集供应商的产品目录和资料,对于一种产品和服务,有条件的话,寻找两个以上的供应商。
供应商的选定可依据以下条件:a)检测标准中推荐的供应商;b)获得管理体系认证的供应商;c)检测中心过去长期使用的供应商。4.3.2
采购员申请新建合格供应商应提供相应的评估资料: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许可证复印件。4.3.3 技术负责人(或检测中心主任指定的具资
质的人员)组织对供应商作初次评估,评估合格后,由设备管理员将其列入《批准使用的供应商名单》交检测中心主任批准使用。评估可以包括以下
内容:a)执照或授权代理b)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检查供应商提供的样品d)实地调查e)历史记录f)拜访供应商并做一般性的评价g)其他
评估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评估报告》和《供应商评估记录表》中。4.3.4 提供校准服务的供应商在评估时应核对其校准能力范围表,以确定设
备的校准服务需求在其校准能力范围内。4.3.5 合格供应商的监督4.3.5.1 设备管理员每年应依据验收结果,售后服务,工作品质,
完成期限,价格,资质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等对《批准使用的供应商名单》中的供应商进行监督评估,评估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评估报告》和《供应
商评估记录表》中。4.3.5.2 当发现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不符合本检测中心的要求时,应及时通知该供应商要求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
可留用,整改不合格的应从《批准使用的供应商名单》中去除。并列入《禁止使用的供应商名单》4.4供应品采购4.4.1 大型、精密、重要
的仪器设备在采购之前对其进行调研,并且必须经过检测中心主任审批。4.4.2 对非现货采购应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
容:供应商地址、名称、联系方式;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数量、单价、金额;交货时间、地点、运输方式、售后服务等。4.5供应
品验收4.5.1 供应品验收可通过并不局限于以下方式完成:标签,数量,外观,标识,有效期及包装;证书,合格证等证明性文件检查;适用
时,应需根据其实际用途,进行技术性验收,技术性验收的方式可以是:留样再测,新旧消耗品材料比对,具体技术参数的检测,通过标准样品测试
的核查,空白试验等。并将结果以附录A《消耗品技术验收记录表》形式进行保存。对于标准物质,检测中心应对其品名、规格、等级、生产日期、
保质期、成分、包装、贮存、数量、合格证明等进行符合性检查或验证。4.5.2 供应品应指定检测人员进行验收,验收结果记录于《消耗品技
术验收记录表》中。应确保所有供应品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仪器设备验收要求参见《设备管理程序》。4.6供应品储存4.6.1 所
有物质都应在尽可能减少退化的条件下存放,并记录于《消耗品库存记录》中。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在制备、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关
注特定要求,包括其毒性、对热、空气和光的稳定性、与其他化学试剂的反应、储存环境等。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品必须按其特殊要求和MSDS要求
保存。5.相关记录《零星采购单》《固定资产申购单》《供应商评估报告》《供应商评估记录表》《消耗品技术验收记录表》《消耗品库存记录表
》《批准使用的供应商名单》 《禁止使用的供应商名单》附录A: 消耗品技术验收目录序号物品名称验收项目验收要求12检测工作分包管理
程序1 目的使分包商和分包工作受控并符合检测中心管理和技术要求。2 适用范围本检测中心的检测分包工作。3 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
分包项目审核和批准。 3.2检测中心负责人负责对分包方实验室技术能力的评审。 3.3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分包工作的质量监督。 3.4客
服管理员负责分包项目的记录及分包实验室评估档案的管理,确认分包实验室应是经过评估的合格的实验室,并能承担法律责任和具有保密能力,满
足客户的和本部门的要求。 3.5检测中心应对分包结果承担相应责任。4 工作程序4.1总要求4.1.1 因未预料的原因(如工作量太大
、检测仪器维修或停用、人员临时不足、样品复杂需要更多专业技术、客户指定的特殊项目、法律法规规定的检验单位、分包比对等)或因本检测中
心尚未具备检测能力而需要分包的检验项目,由客服管理员和检测室负责人协商后提出分包申请。4.1.2 当分包涉及提供服务时,检测中心的
政策是对分包商的工作负有全部责任,除非是客户或法律规定的权威机构指定采用的分包商,或职责已被明确的描述于与分包商达成的协议中。4.
1.3 所有的分包工作都仅分派给经核准的分包商。应对分包检测中心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人员素质、质量管理等能力进行评价,了解该检测
中心是否通过计量认证或国家认可,是否具备分包项目的检测能力,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进行分包。4.1.4 如果客户要求有关检测项目由其指定
的实验室进行检测,这样的要求应被记录并保存在检测申请记录及测试报告中。在此情况下,该分包实验室不必被评审。4.1.5 当分包工作中
包含有检测中心认可的检测项目,检测中心只能将检测项目分包给被国际互认的认可机构认可的实验室来完成。4.1.6 分包工作中分包比例必
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4.1.7 检测中心需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应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
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具体分包的检验检测项目应当事先取得委托人书面同意,检验检测报告应体现分包项目,并予以标注。4.1.8当
检验检测报告包含了由分包方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以清晰标明。4.2分包实验室的评审和批准4.2.1分包方的初次选择由质
量负责人或其代理人,依据以下标准进行:分包方以前服务的满意证明。实际评估的满意证明,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技术能力:A. 人员B
.设施和环境C. 检测方法D. 设备和测量溯源性E.样品的处理F. 检测结果质量的保证G.检测报告管理能力:A. 组织和管理B.质
量文件C.管理评审D.内部审核E投诉的处理F. 纠正预防措施采用ISO/IEC17025:2017管理体系并取得CNAS或其它国际
互认的认可机构认可的实验室。4.2.2 检测中心主任组织按照分包方评估记录对分包方进行评估。由客服管理员按评估结果执行下一步程序。
4.2.3 经过评估合格后,可以将该分包方列入批准使用的合格分包方名单,并由文档管理员保存其符合条件的证明资料。该名单由检测中心主
任批准,客服管理员维护。4.2.4 批准使用的分包方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评估。具体情况依据该分包方使用的情况决定,评估结果记录于分
包方评估记录中。4.2.5 必要时,检测中心主任可与分包实验室签订检测分包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合同内容至少包括:甲乙双方实
验室名称检测项目(内容)检验方法和细则的规定完成检验所需时间参加检测的人员的要求管理体系的保证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及其它与检验质量有
关的消耗品的有效性的保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合同签订日期和有效期4.3分包程序4.3.1 在分包之前,检测中心应确保所安排的分包工作以
书面的形式通知客户,在需要的情况下,获得客户的确认,尽可能是书面确认。4.3.2 应根据分包检测项目要求,从合格分包方名单中选择合
适的实验室。4.3.3 在行动之前应与分包检测中心商定检测要求,价格,完成时间,样品大小,数量和是否还样等问题。4.3.4 准备分
包样品和填写分包检测中心的检测申请单,并将分包样品和申请单一起寄往分包实验室。4.3.5 检测中心应保持所有检测工作分包登记表。4
.4报告分包项目的测试结果4.4.1 检测中心应从分包商处获得书面的或电子版的结果报告。4.4.2 检测中心应在检测报告中将分包工
作的结果报告给客户,并且从分包商处获得的那一部分结果清楚标注。4.4.3 经认可机构认可的测试项目被分包出去时,测试报告应注明分包
商名称。4.4.4 报告的声明,分包工作应作如下注明:“该检测由具有能力之外部实验室执行”。5.相关表格 《分包方评估记录》《合格
分包方名单》《检测工作分包登记表》 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1 目的通过对客户的要求及检测的标书、合同(协议)进行评审,以评价检测
组是否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2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室对所有客户检测工作的标书或合同(协议)的评审及与客户的沟通。3 职责3.1
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常规检测合同评审;3.2 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新的、复杂或先进项目的评审和分包的评审;3.3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组织
重大业务标书及合同评审,负责所有评审结果的批准。4 工作程序4.1测试咨询客服管理员收到客户的测试咨询时,应及时给客户回答,如果不
能马上给出回答的,应详细记录客户的联系方式和咨询详情,在经过进一步查证后再答复客户,同时应将客户咨询资料打印存档或保留相关电子邮件
。4.2报价及客户申请4.2.1无论检测中心采用何种报价形式,应至少包含以下信息:申请方的名称和完整的地址;测试项目及测试标准(带
有发行日期),及每个项目对应的费用;测试周期;报价日期和有效期。4.2.2 客服管理员应将《报价单》和空白的《测试委托合同》传给客
户,并要求客户回传具有签名或盖公章确认的有效测试委托合同:委托方名称和完整的地址;样品描述;测试要求;参考标准(带有发行日期);测
试周期;服务通用条款。4.3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3.4新增检测项目的合同应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评审,应按《测试方法及方法
的确认程序》进行,且评审结果应取得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3.5常规项目的合同评审可由综合办公室人员组织评审,并与客户确认。评审结果
应取得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3.6检测中心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应以有效可行的方式进行,并考虑财务、法律、所需资源及时间安排等方
面的影响,填写《合同评审记录》,评审的内容通常应包括:客户及样品信息;检测项目及使用的标准方法;分包项目及客户特殊要求;服务周期及
付费情况;检测中心物质资源检测中心人员能力检测中心检测能力法律责任及其他要求。4.4分包工作的评审4.4.1如客户申请的测试要求超
出检测中心的能力范围,检测中心需确定是否需要分包,具体参见程序《检测工作分包管理程序》,分包出去的所有工作都应包括在评审范围内,技
术主管负责进行该类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确认是否有符合条件的承包方以及该承包方是否具备接受检测任务所需的能力、资源和时间等。4.4.
2客服人员将分包内容以书面形式告知客户,并征求客户的同意。4.5合同中偏离的处理4.5.1客户的要求或标书与合同之间的任何差异,应
在工作之前得到解决。4.5.2客服管理员须及时将这种偏离通知客户,得到检测中心和客户的双方接受,并作出详细地记录。4.6合同修改的
处理工作开始后如果需要修改合同,则应该重复进行同样的合同评审过程,并将所有修改内容通知所有受到影响的人员。4.7评审记录的保存合同
评审的记录应由档案管理员保存。包括在合同执行期间就客户的要求或工作结果与客户所进行讨论的有关记录、修改合同所做的再评审记录、任何重
大变化的记录等。对于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的所有记录的保存期限应符合程序文件“记录管理程序”中关于技术记录保存期限的要求。5.相关文
件 《检测工作分包管理程序》《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6.相关表格《报价单》《测试委托合同》《合同评审记录》附录B服务通用条款1
.总则(a)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或任何它的关联公司/检测中心(以下称为“服务方”)做的所有报价或服务,以及所有产生的合同或
其它约定,都受本服务通用条款(以下称为“通用条款”)的约束,双方另有书面协议,或与法律法规不一致时除外。(b)服务方可为有需求的人
或实体(私人、公众或政府)(以下称为“委托方”)提供服务。(c)除非委托方提前提出书面要求,否则服务方对任何其他方提出的要求都不予
办理,特别是服务范围或结果报告等相关要求。(d)如委托方首次与服务方签订本合同,本合同可视为双方未来合作的框架合同。2.提供服务(
a)服务方将根据委托方的具体要求提供合理的技术服务。若无特殊要求,则根据:(1)服务方的任何标准委托单或标准规格单中的条款;和/或
(2)任何有关的贸易惯例、作法或实践;和/或(3)服务方从技术、操作和/或价格方面考虑的认为合适的方法。(b)结果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仅反映对来样的评价,不反映对被抽取样品的一批货物的评价。(c)如委托方要求服务方见证任何第三方的工作,委托方同意,服务方的唯一责
任是在第三方工作时出现在现场并传递该结果或证实其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委托方同意,服务方对第三方使用的设备、仪器和测量器具的状况和校准
、所用的检测方法、第三方人员的资格、行为或疏漏,以及结果报告均不负责。(d)服务方出具的结果报告只反映工作当时所记录的事实,且限于
委托方要求范围内的。若委托方无具体要求,则根据本条款2(a)中给出的可参照的范围选择。 (e)服务方可发挥自己的专业及资源优势,为
委托方提供咨询、方案指导等专业服务,亦可委派代理商或分包商承担全部或部分服务,委托方授权服务方向代理商或分包商提供其所承担服务的全
部必要的信息。(f)服务方如收到涉及委托方和第三方签订的契约文件或第三方的文件,如销售合同、付款凭证、登记表等,这些文件仅供参考,
而不扩展或限制服务方接受的服务范围和职责。 (g)服务方在收到样品,且委托方付款后下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服务周期,开始实验工作,实验
须消耗或破坏样品,由此导致样品消耗或破损,服务方不承担责任,同时服务方不保证样品经实验后一定有余样;由于样品量不足而影响实验结果的
,风险责任由委托方承担。(h)服务方依据委托方或其代理人提供的资料、样品等进行实验、编制报告,委托方应对资料、文件及样品的真实性负
责。服务方、代理商或分包方不对因客户提供了不清楚、错误、不完整、误导性或虚假的信息而导致错误结果负责任。(i)报告抬头的名称默认为
委托方名称,如委托方要求报告抬头名称为其他名称,委托方须确保得到该报告抬头方的许可并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风险和法律责任。(j)报告签
发后,客户对结果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报告完成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公司书面提出,同时附上报告原件。逾期未提出异议,则视为同意报告结果。提出
复核要求时,服务方仅对原样品按照原实验方法进行复测,客户应根据复核情况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要换用新样品和/或提出新方法进行实验,则
视作新的委托申请。以下情况,公司不受理复核:a.原样品已被委托方取回;b.原样品无法保存或超过保存期限;c.原样品已使用完或剩余量
太少不足以复核;d.原样品发生变质;e.不可重复实验的项目;f.其他认为不可复核的情况。(k)所有样品的保留期最长为1个月或样品性
质允许的更短期限,到期后样品退给委托方或由服务方自行处理,此后服务方终止对该样品的任何责任。样品存储期超出1个月所产生的存储费由委
托方支付。如样品退给委托方,由委托方支付退运费用。如产生样品的特殊处理费用,由委托方支付。(l)某些服务项目或实验方法可能属于非标
方法或超出服务方检测中心资质认定的能力范围,因此本服务涉及的报告结果对社会不具有证明作用,服务方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风险和法律责任
。(m)委托方确认,服务方在提供服务时既不取代委托方或任何第三方的位置,也不免除它们应负的任何职责,此外也不承担、不削减、不免除、
不承诺解除委托方对任何第三方或任何第三方对委托方的任何责任。3.委托方的责任(a)保证及时提供足够的信息、要求和文件(任何情况下不
得晚于所要求的工作前48小时),以便所要求的服务得以实施。 (b)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消除或纠正服务实施中遇到的任何障碍或干扰。
如有要求,根据服务实施的需要提供特殊设备和人员。(c)委托方应预先通知服务方与委托服务项目有关的任何实际或潜在的风险或危险,如样
品的辐射性、氧化性、毒性、有害、易爆、易燃、环境污染性、生物毒性、生物感染性等,并承诺所委托之样品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若委托方未告
知服务方相关信息而引起的相关安全事故,由委托方承担相关责任;服务方根据事故的严重性,可采取终止原服务合同、要求委托方赔偿损失、报警
等措施。4.收费和支付(a)在合同磋商时未确定收费额的,应依照服务方的标准费率(有可能调整)收费。(b)委托方无权因声称对服务方的
任何争端、反诉或抵销,而延迟或停止支付应付的任何款项。(c)服务方有权向任何有管辖权的法院就委托方未付款提出诉讼。如发生诉讼,委托
方应支付服务方全部的费用支出,包括律师费和有关开支。(d)如在实施服务过程中出现任何不可预见的问题和费用,服务方应提前通知委托方并
有权收取附加费,以弥补完成该服务必需的额外时间和开支。(e)如因任何超出服务方控制的原因,包括委托方不履行它在上述第3条中的任何责
任,服务方不能履行全部和部分服务时,服务方依然有权收取:(1)服务方发生的所有不可偿还费用的总和;和(2)按比例支付的等于实际上已
实施的服务部分的约定费用。5.服务暂停或终止如出现以下情况,服务方有权立即且不承担任何责任地暂停或终止提供服务。(a)委托方没有履
行应尽职责,而且在书面通知其过失后10天内委托方不作补救。(b)委托方的任何暂停付款、与债权人做出安排、破产、无力偿付、破产管理或
停业。6.责任和赔偿(1)服务方既不是保险商也不是担保人,不承担这方面的任何责任。如委托方寻求不损失或不损害的保证,应该适当投保。
服务方不承担这方面的任何责任。(2)对因任何超出服务方控制的原因,包括委托方不履行应有责任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延期、部分或全部服务不
能实施,服务方不承担责任。(3)服务方对任何性质和不管如何产生的损失、损害或费用的任何赔偿责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超过该服务项目费用
的总和。(4)对于报告结果的使用、使用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包括利润损失)及一切法律后果,服务方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5)
如发生任何索赔,委托方必须在发现所谓证明索赔事实起30天内书面通知服务方,并且除非在自下述之日起的一年内提起诉讼,否则服务方在任何
情况下都被免除对损失、损害或费用的所有索赔的全部责任:1) 发生索赔的服务被服务方实施的日期;或2) 任何声称未实施的服务应完成日
期。7.其它(a)结果报告是服务方为委托方提供技术服务的载体,未经服务方书面许可,委托方不得将服务方出具的结果报告及相关数据在媒体
或互联网上发布,否则委托方将承担此行为可能导致的一切责任,如发布行为对服务方造成损失的,委托方须赔偿服务方相关损失。(b)委托方不
得以任何形式与服务方工作人员进行私下交易,如以个人名义与服务方工作人员进行私下合作、或者委托方与服务方工作人员建立私下合作关系(包
括但不限于劳动关系)等,如有以上任意情况,委托方须赔偿服务方100万元,并终止相关关系,同时服务方有权追究委托方相关法律责任。(c
)未经服务方事先书面授权,不允许以广告宣传为目的使用服务方的名称和注册商标。(d)双方合作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未能达成一致
的,可在服务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委托方(签名或盖章): 日期: 服务方(签名或盖章): 日期:测试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1 目
的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确保检测方法现行有效,控制由于使用方法不当对检测构成不良影响,特编制本程序。2 范围检测方法的选
择;自行开发设计的检测方法的确认,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3 职责3.1检测室负责人:3.1.1提出本检测室的执行标准;3.1.2收
集非标准的检测方法;3.1.3组织制定自编方法;3.2文档管理员:3.2.1建立检测标准档案;3.2.2收集保存非标准检测方法。3
.3技术负责人: 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4 工作程序4.1总要求4.1.1 检测中心所有的检测都必须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在适当时,
还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以及分析检测数据的统计技术。4.1.2 当采用多个相似的检测标准检测同一个项目或参数时,各个方法的具体要求
可能不同并不要求每个检测标准都要有一个作业指导书,可采用一个通用的覆盖多个相似检测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但必须确保能清楚识别出这些检测
标准之间的差异。4.2检测中心制定的方法4.2.1新方法设计开发计划4.2.1.1技术负责人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的要求,可以提出方法
设计开发的申请《新项目申请表》。检测中心主任接到申请后,应就申请的可行性做出评价,确定是否接受申请。4.2.1.2检测中心主任接受
申请后,技术负责人应召集相关人员进行方法的设计开发策划,确定方法设计开发计划,同时填写《新方法设计开发计划表》。4.2.2新方法设
计开发阶段技术负责人应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可包括以下活动:收集与所开发的方法有关的标准,法律法规和杂志文献等。确定新方法的整体过程和
相关技术参数,以及仪器设备和环境条件。可通过检测中心间的比对测试或检测中心内部的重复测试,检查方法的离散性。检测中心内部的重复性测
试要求:曲线最高点和曲线中间点以及曲线最低点加标样品加标各做6个(用以评估方法的稳健度和精密度)。编制作业指导书,原始数据记录格式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程 序。4.2.3新方法的验证和确认4.2.3.1新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程序参见本文件条款4.
5的要求。4.2.3.2验证结果发现新方法存在问题和缺陷时,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必要时应改变检测程序和技术参数。4.2.4新方法的
评审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如质量负责人,检测中心主任和参加设计开发的主要人员)对新方法进行评审,以确认新方法是否满足检测中心或
客户的要求。4.3非标准方法4.3.1原则上检测中心不采用非标准方法,但是由于特殊原因需要采用非标方法时,应取得客户同意(最好是书
面同意),包括对客户要求的明确说明以及检测的目的。4.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并授权使用非标准方法。4.3.3采用的非标准方法,
在使用前应经过适当的验证和确认。4.3.4 检测中心采用非标准方法得出的检测结果,应在检测报告上给予说明。4.4方法的选择4.4.
1 检测中心应使用满足客户需要和与检测相适应的方法,包括对被测样品的抽样、处理、运输、存储和准备。检测中心必须确保所使用标准的现行
有效版本,除非这个版本不适用或不可能使用。必要时,应该采用附加细则对标准加以补充,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4.4.2 当申请者没有规定
所使用的方法,检测中心应该选择那些在国际的、区域的或国家标准中或有声誉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或期刊发布的方法、或由设备的制造
商规定的方法。所选用的方法应通知申请者。4.4.3在引入检测之前,检测中心应验证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标准方法。方法确认的内容和过程参
见 4.5。4.4.4当发现申请者所提出的方法不合适或已过时,检测中心应通知申请者。4.4.5 如客户要求的检测标准/方法不适用时
或客户的要求与检测标准/方法不一致时,客服管理员应与客户沟通,并在合同中注明,做好《方法偏离记录》。4.5方法的确认4.5.1标准
方法的证实4.5.1.1 检测中心在正式运用标准方法之前,应对本检测中心是否能够正确运用该标准方法进行相应的证实工作。证实的工作内
容包括(不限于):是否有授权的标准文本以及该文本是否现行有效;确认设备/仪器,标准物质,试剂等的配备是否符合方法要求;相关的检测人
员是否有进行必要的培训、评估和授权,是否对检测方法熟悉;确认设施和环境条件的配备是否符合方法要求;是否有必要制定该标准方法的附加细
则或补充文件,是否有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有适用的报告模板和检测数据记录表的格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按标准方法进行样品的抽样、制备
、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及评 判其检测结果并报告。必要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不确定度/检测限的评定等。4.5.1.2将证实的最终结果记录于
表格《方法验证/确认报告》中,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批核。4.5.2方法更新的证实如果标准方法改变了(如年份更新,版本更新等),则必须重
新进行验证工作,比较新旧方法的差异,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关的行动。并将验证的结果记录于表格《方法验证/确认报告》中。4.5.3方法的
确认4.5.3.1 确认是通过考查并提供客观证据证明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特殊要求得到满足的一种证实。4.5.3.2 检测中心应该对非
标准方法、检测中心设计/开发的方法、超过其已定范围之外的标准方法、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进行确认,以证实方法适合于预期的用途。4.5
.3.3 确认应该尽量全面以满足给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检测中心应该记录下确认结果、确认程序以及方法是否适合预期用途的声明《方法
验证/确认报告》。4.5.3.4用于确定某种方法特性的技术应是下列的一种、或其组合:利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进行校准;与其他方法所得
的结果进行比较;检测中心之间比对;对影响结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根据对方法的理论原理和实践经验的科学理解,对所得的结果的不确定度进
行评定。4.5.3.5当方法作出改动时,所进行改变的影响应制成文件,必要时应进行新的确认。4.5.3.6从事痕量分析的项目应配备一
套专用的器皿,以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应关注清洗剂中可能存在的分析物。4.5.3.7检测中心应通过试验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
适用的浓度范围和样品基体等特性来对检测方法进行确认。检测中心应能解释和说明检出限和报告限的获得。报告限应设定在一定置信度下可获得定
量结果的水平。4.5.3.8 如可行,检测中心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CRMs)评估方法偏差。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应尽可能与样品基体一致
。分析物的水平也应在方法的适用范围内。如无合适基体的有证标准物质,应与标准参考方法进行比对。4.6方法的偏离4.6.1允许偏离的限
度4.6.1.1对检测方法的偏离,仅应在该偏离已被文件确定、技术判断、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和客户同意的情况下才允许可发生。4.6.1.
2不允许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4.6.2当需要偏离时,应遵照下述程序进行:检测人员应填写表格《方法偏离记录》,并将其和技术判
断结果的证据递交给技术 负责人批准。无论批准与否,技术负责人都应在表格《方法偏离记录》中记录这个决定。如果批 准偏离,也应决定是
否需要有任何附带条件,例如:容许偏离时间、负责人等。当偏离结束时,技术负责人应通知检测中心主任,以便评估偏离的实际影响以及决定 是
否有必要修改相关的文件。偏离的批准者应将该偏离以及其后续情况通知质量负责人。任何对标准方法的偏离,都必须进行检测中心确认,即使所采
用的替代技术可能具 有更好的分析性能。5.相关记录《新项目申请表》《新方法设计开发计划表》《方法验证/确认报告》《方法偏离记录》样
品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样品的接收和后期处理,控制完整性和机密性,保证检测的样品得到系统地处理以防在订单执行过程中样品退化、
丢失或损坏。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检测中心所有样品的管理。3.职责3.1样品管理员负责样品的接收、检查、标识、登记、分发、最终处置;
3.2检测人员负责样品的检测、检测期间的保存、剩余样品的归还。4.工作程序4.1样品的接收检查4.1.1 样品通常有两种接收方式:
4.1.1.1客户直接提供:通过邮寄或客户直接送至检测中心;样品管理员必须了解样品的来源,客户送样检测的目的、要求,和客户确定好检
测方法、标准等内容,同时:A.样品管理员需要仔细检查以下内容:?样品的性状应该完整、不能有腐败情况;?样品封签完整,单据齐全,样品
封样规范,抽检和被抽检双方均有签名;?抽样单原始记录和实际样品必须相符(包括品名、重量等);?送检的样品应一批两份封存,由样品管理
员安排待测样和留样,分别贴“待测”和“留样”标签。B.以下情况样品管理员必须拒绝收样:?客户不能提供准确的检测目的信息和样品来源信
息;?客户没有进行符合要求的封样并不能提供相关文书;?样品封存为一份或没有封包;?客户要求的检测项目目前没有国家标准和审核通过的检
测方法。4.1.1.2由本检测中心人员进行抽样。由本检测中心人员进行抽样的样品,A.样品管理员收到样品后必须检查:?确认样品与抽样
文书的记录是否相符,包括名称、批号、数量、包装规格; 样品状态是否适合检测; 样品包装有无受损;?抽样检验封条是否完整;?抽样单和
委托书是否随样品寄送过来;?随样寄送的文书字迹应当清晰可辨,封条及文书上的签名和印章应当清晰完整;?抽样过程照片(或视频)是否能够
完整反应抽样过程。B.如发现异常或与客户提供的资料不符,应及时与客户确认,样品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样品符合测试申请的描述;?每批样
品应封存为两份,每份数量应当满足检验或复检的要求;?若样品包装出现破损或污染,不会影响测试结果。4.1.2在接收检测样品时,应记录
异常情况或对检测方法中所规定条件的偏离。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检测中心应马上问询客户,以得到进一步的说明,在开始检测工作之前必须确认获
得相关证明文件,并记录下讨论的内容。A.未收到测试申请书;B.未收到样品抽样明细表;C.样品与测试申请书上的描述互不相符时;D.对
样品是否适合于检测存有疑问;E.对所要求的检测规定不够详尽等。4.1.4 对于抽取的样品,开始检测前应对样品进行检查,当发现或怀疑
样品出现异常时,应进行重新抽样。不能重新抽样时,应在检测记录和报告中对样品状态予以描述,可能时,应分析样品的损坏或污染等对检测结果
的影响。4.1.5 客服管理员使用表格“样品接收取号表”登记样品的接收,并完成样品取号,内容包括:样品的编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返还、接样日期等。4.2样品标识4.2.1所有的样品都应通过分派的唯一识别号进行标识,样品标识规则的设计和使用
由检测中心制定,检测中心的样品标识系统应确保样品不会在实物上或在涉及的记录和其他文件(如样品登记表、合同、委托书、原始记录、检测报
告等)中混淆。一个客户产生一个工作单号,同一委托单下出现多个样品时在相应的工作单号上添加子流水号。4.2.1.1 工作单号编号规则
:由机构代码(SK)、年份(YY)、符号“-”、日期(MMDD)、流水号(XXX)组成。示例:如19年2月8日接收的第一个工单,编
号为SK19-0208001。4.2.1.2 样品编号规则:由工作单号(SKYY-MMDDXXX)同4.2.1.1、符号“.”、同
一工单上的样品序号“XX”组成。示例:如19年2月8日接收的第一个工单的第二个样品,编号为SK19-0208001.02。4.2.
1.3 报告号编号规则:报告编号与样品编号一致,只需去除样品编号中的“-”符号。示例:如19年2月8日接收的第一个工单的第二个样品
的报告号,编号为SK190208001.02。4.2.3原始样品的标识?不同工作单号的样品应分别进行独立包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相应
的工作单号(贴条形码或者手写工作单号)。?同一个工作单号中的不同样品,应再次独立包装或在样品的明显位置(或该样品 的包装上)标明
该样品的序号。4.2.4样品的检测状态应有相应的标识,以标明样品是处于检测之前、正在检测、检测完毕或其他状态。4.2.5通常情况下
,样品标识不应粘贴在容易与盛装样品容器分离的部件上,如容器盖,因其可能会导致样品的混淆。4.3样品的登记和分发4.3.2样品的登记
在接收抽样的样品时,及时记录当天抽样的数量,对于只收到一份或仅有留样的样品编号做好记录;所有样品检查完毕后应及时按照样品标识规则进
行取号登记,记录在《样品信息表》。4.3.1 经检查确认包装完好的样品,由客服管理员按照相关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样品数量、收样日期、到期日期等制作《检测工作单》,同时在样品外包装上贴样品标签。4.3.3 样品的分发客服管理员将样品
、《样品信息表》和《检测工作单》按照测试项目分别传送给检测员,在样品分发送递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包装和保存条件。检测人员接收客服递送
的样品时,需确认《检测工作单》信息与样品的一致性,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检测周期和检测中心实际检测情况的及时性,然后在《样品
信息表》上签名确认已接收样品。根据要求将样品放置于样品室的“待检区”。4.4样品检测工作执行4.4.1在测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
括制样、前处理、仪器分析等,装有样品(或经处理后的样品溶液)的容器或包装上都应有相应的样品编号标识(贴条形码或者手写样品编号)。这
个标识可以使用简化后的样品编号,但必须包括工作单号的后5位数字,以及该样品的样品序号。4.4.2用于检测的样品应根据样品所需保管条
件予以保存,接收样品后,应尽快放置到合适的存储条件下,以保证样品的性能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影响测试结果。应有适当的设备和场所来避免样
品在存放、处理、准备和测试过程中老化或受损。4.4.3当测试方法有条件要求时,测试样品应按照所要求的条件进行。4.5样品的储存4.
5.1维护检测样品安全并妥善保存的原由可能是出自于记录、安全或价值,或是为了日后进行补充的检测等方面的原因。4.5.2返还给客户的
样板应留下记录,只有在客户要求的情况下才会将测试样板返还给客户。4.5.3应有适当的方法保护返还的样品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退化、损
坏和丢失。4.5.4不需要返还给客户的测试余样应存放在样品室,样品管理员负责保持存放的样品有唯一的识别号。保存至规定的期限后进行销
毁。4.5.5样品室应有适当的安全控制以防样板丢失或(他人)非法进入。4.5.6样品室应由样品管理员进行管理,该样品管理员负责保持
样品的出入记录、存放位置及处置记录。4.5.7样品管理员应将“待测”样品与“留样”样品进行分区存放,并做好明显的区域标记。4.6样
品保存和处理4.6.1 样品检测前保存按照产品标签储藏要求、检测项目储藏要求或产品特性进行妥善保存,以保证样品的性状不会发生改变,
影响测试结果。无特殊要求时干性样品或稳定性较好的样品,室内保存温度应在10℃~27℃、室内湿度应在20%~80%;需冷冻保存的样品
,应在-10℃~-30℃保存,需冷藏保存的样品应在2℃~10℃保存。样品管理员对样品间的环境及冰箱/冰柜等温湿度进行监控和记录。4
.6.2 样品检测过程中保存检测人员根据要求取适量原样制备样品,剩余样品当天归还到样品室。原样分装和经制备分发的样品不需归还样品室
,各检测人员取样完毕后应按编号顺序排列好,暂存在待检测区域,检测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清理。样品用于不同特性分析或分包,在分取中
,应注意唯一性标识、环境的温湿度、避光等,所使用的容器应符合样品保管的要求,避免造成污染。4.6.3 样品检测后的保存与处理4.6
.3.1样品检测完毕后,样品应由样品管理员保管,或根据客户要求退还样品。对开封检测后剩余的样品,按照样品保存条件及客户要求保留时间
保存,保留期限规定如下:检验结论合格的,检测中心应当自检验结论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妥善保存复检备份样品。复检备份样品剩余保质期不足3
个月的,应当保存至保质期结束。检验结论不合格的,承检机构应当自检验结论作出之日起6个月内妥善保存复检备份样品。复检备份样品剩余保质
期不足6个月的,应当保存至保质期结束。样品保留条件规定如下表:编号样品类别保存条件1硅酮胶27℃以下,环境湿度保持在20~80%2
油品常温、阴凉处,环境湿度保持在20~80%4.6.3.2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样品管理员按各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
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按以下处理原则进行:固废:样品产生的固废按看“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本检测中心的可回收垃圾为:一
次性塑料、废胶等;其余为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安排变卖;“不可回收垃圾”集中收集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人
安排处理。排放的固废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记录在《样品信息表》。废液:样品产生的废液集中收集,由综合办
公室负责人安排处理,填写《样品信息表》。4.6.3.3客户有复检要求时,从检毕样品中调用。4.7二次抽样4.7.1如果需要将样品分
开用于检测不同的特性,此时二次抽样样品应代表原始样品,样品标识应始终保留。用于二次抽样的容器应确保不对样品造成污染。4.7.2检测
中心应制定从检测中心样品中抽取测试样的程序,以确保该测试样具有样品代表性。应选择适当的设备用于二级抽样、包装、提取等,以避免影响检
测结果。4.8 样品销毁检测完毕并超过保存期的样品,样品管理员按4.6.3.2的原则在每月的15日-20日进行统一销毁处理,并及时
登记《样品信息表》。5.相关记录《样品信息表》《检测工作单》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应用程序1.目的建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为检测
人员评估测量不确定度提供指导。2.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检测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测量能力评定的内容、职责和要求。3.职责3.1 检测
室负责提供完整信息,且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和评定,并对信息真实性、完整性负责。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的计算与评定,
并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和评定结果有效性负责。3.3 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规范、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检测。3.4 质
量负责人负责对检测组日常检测工作的考核评定,并提出改进性意见。4.术语和定义4.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注1:这个参数可能是,如标准偏差(或其指定倍数)或置信区间宽度。注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括很多分量。其中
一些分量是由测量序列结果的统计学分布得出的,可表示为标准偏差。另一些分量是由根据经验和其他信息确定的概率分布得出的,也可以用标准偏
差表示。将这些不同种类的分量分别划分为A类评定和B类评定。4.2(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以统计方法评估(评定)。 4.3(不确定度
的)B类评定:以非统计方法评估(评定)。4.4 标准不确定度u:以标准偏差(s)表示的不确定度:u=s。 它是评估不确定度的基础。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xi的不确定度u(xi)。4.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y的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i(y)的合成,通常
用方和根法合成:uc(y)=[ ∑ui2(y)]1/24.6 扩展不确定度U: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
可望含于此区间。扩展不确定度 U 按下述公式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和包含因子 k 计算得到: ,为便于各检测中心间比较,k取2。
5.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过程5.1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5.1.1目的:即表述评估什么试样在什么情况时什么项目测量
结果y的不确定度U(y)。5.1.2依据:方法标准5.1.3适用范围:方法标准里要求的限制哪些样品适合使用该方法。5.1.4方法概
要①简要叙述:测量的方法;②列出:按方法规定,以几个试样的测量值作为结果;③列出:测试结果精确值。5.1.5数学模型①列出:计算公
式;①如果不需要计算的,简单叙述出测量方法。5.1.6列出使用的计量器具、标准物质和量仪设备5.1.7测量结果y:测量一个试样,列
出测量结果、结果要求的精确值。5.1.8不确定度分量的识别、分析和量化按照数学模型及方法概要,确定不确定度来源:① y测量重复性引
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② 测量工具、标准物质或仪器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③ y取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④ 温度效应、制具影响及
其他不确定度来源5.1.9 各个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5.1.9.1 y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y):①至少5次测量结果
列表;②用贝塞尔公式 s(yi)=[ ∑(yi-y)2/(n-1) ]1/2 计算③单个测得值的标准偏差,直接用 s(yi)表示
④若以m次平均为结果:则用公式s(y)=s(yi)/m1/2计算平均结果5.1.9.2 测量工具、标准物质或仪器设备引入的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u2 (y):例如:测量工具极限误差±0.5mm。假定均匀分布,k=31/2,u2 (y)=0.5/31/2=0.29mm
5.1.9.3 y取整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y):例如:取整全宽1mm,半宽0.5mm,服从均匀分布,k=31/2,u3(y)=
0.5/31/2=0.29mm。5.1.9.4温度效应、制具影响及其他不确定度来源①温度u4(Tm)举例,数学模型为y=Tm+0.
25×(101.3–P)=Tm–0.25×P+0.25×101.3a.校准证书给出温度计的U(Tm)=1℃,k=2,则u4(Tm)
=1/2=0.50℃;(统一化成标准不确定度)b.按照数学模型,y对Tm求偏导,c(Tm)=?y/?Tm=1;c.u4(y)=c(
Tm)×u4(Tm)=1×0.50=0.50℃。(灵敏系数c(Tm)乘以自变量的不确定度分量u4(Tm),转换成结果y的一个标准不
确定度分量u4(y))②压力u5(P) 举例,数学模型为y=Tm+0.25×(101.3–P)=Tm–0.25×P+0.25×10
1.3a.气压计最大允差±0.2 kPa。假定均匀分布,k=31/2,u5(P)=0.2/31/2=0.115 kPa;(统一化成
标准不确定度)b.按照数学模型,y对P求偏导,c(P)=?y/?P= –0.25℃/kPa;c.u5(y)=|c(P)|×u5(P
)=0.25×0.115=0.029℃。(灵敏系数的绝对值|c(P)|乘以自变量的不确定度分量u5(P),转换成结果y的一个标准不
确定度分量u5(y))5.1.10.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uc(y)=[ ∑ui2(y)]1/2 5.1.11.计算扩展
不确定度U(y):取包含因子 k=2,则U(y)= uc(y)×k 5.1.12.测量不确定度报告5.1.12.1分别列出:该项目
检测结果y ,扩展不确定度U ,包含因子k=2。5.1.12.2报告的不确定度是扩展不确定度,使用的包含因子是2,对应的置信水平大
约是95%。5.1.12.3结果的数值表示: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数值表示中不可给出过多的数字位数。无论是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还是标准
不确定度u,通常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不要多于两位的。测试结果应根据所给出的不确定度进行适当修约。6.参考文件CNAS-GL06:20
06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分析测量中不确定度的量化》第二版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7.相
关记录《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测试结果保证程序1.目的采用有效的监控活动,确保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三和控股
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所有人员。3.权限/ 职责质量监控计划制订 质量负责人质量监控计划批准 检测中心主任质量监控的实施 质量监督员4.
流程图及内容4.1监控方法的选择4.1.1质量负责人应根据检测中心的实际情况和检测项目的特点,选择下列监控技术方法:定期使用标准物
质来监控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质控图持续监控精密度;定期留样再测或重复测量,监控同一操作人员的精密度或不同操作人员间的精密度;采用不同
的检测方法或设备测试同一样品,监控方法或仪器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以识别错误;与其他检测中心进行比对
,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比对结果进行判定,如假设检验的方法,分析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CNAS等认可准则在特定领域的应用说明中规
定了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检测中心应满足这些要求。4.1.2检测中心应对质量控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技术进行审查,以防止报告错
误的结果。4.2 质量监控计划制定检测中心应制订质量控制计划,对外部和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内容、类型(方式)、责任人等进行明确的
规定.4.2.1能力验证计划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检测中心的检测范围、检测参数的工作量、 CNAS-RL02《能力验证规则》,制定《年度
能力验证计划》。注:《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的规定只是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4.2.2实验室间比对计划技术负责人应在年初制定《年度实
验室比对计划》,该计划可根据能力验证计划和检测中心检测能力的变化进行调整。在制定的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新开发的测试项目;检测标
准变化;客户投诉较多的检测项目。4.2.3内部质量控制计划4.2.3.1质量负责人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检测业
务量;检测结果的用途;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人员的能力
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4.2.3.2对于日常测试的质控计划,应在测试作业文件中予以规定。4.2.4
质控频率对于外部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或检测中心间比对活动,检测中心参加频率应达到至少每年一次。对于内部组织的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留
样再测等能力监测活动,每个检测项目应达到至少每年一次的频率。4.3 质量监控实施4.3.1能力验证4.3.1.1对于外部机构组织
的能力验证,从任何相关方收到的邀请参与(函)都应交由检验员协调处理;尽量参加有关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开展的检验
检测机构能力验证或者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对质监局指定的能力验证, 需要将相关结果报送资质认定部门。4.3.1.2检验员应将所有的邀
请和信息交给技术负责人权衡。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检测中心的能力和利益决定是否参加。CNAS、质监局组织的能力验证必须参加。4.3.1.
3经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向组织机构发出参加能力验证的意向,并登记在《能力验证登记表》中。4.3.1.4当检验员收到验证
指导书和样品后,交与技术负责人检查样品,审查能力验证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指导书,并安排执行计划。4.3.1.5 能力验证的检测工作应由
指定的人员进行,并由指定的人员监督。4.3.1.6 能力验证项目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对检测结果和报告进行审核,并发给组织机构。4.
3.2检测中心间比对技术负责人在确定检测中心间的对比测试后,应准备相应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并在送往其他检测中心的途中不会受到影
响。检测中心检验员将比对记录在《检测中心间比对登记表》中。4.3.3内部质量控制技术负责人在平时测试中自行安排收集合适的样品。每月
技术负责人根据《内部质量控制计划》安排内部比对测试给检测人员,测试完成后,技术负责人收集测试结果及记录,评估比对结果填写在《内部比
对测试报告》中,并将完成的记录交给档案管理员保存。4.3.4检测中心可采用统计方法对检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检验员收集分析相关数据,
使用excel数据表绘制《质量控制图》,确保日常分析工作过程在受控范围。4.3.5质量控制的所有原始数据应被保留。应获得充分的记录
以证明其所使用的方法。所有质量控制活动应明确可接受的判定标准和结果不可接受时采取的措施,实施结果均应详细记录并进行结果评价。4.4
结果分析4.4.1能力验证的结果按照组织方规定的标准进行判定,当收到能力验证的结果,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对结果进行分析确认
,并记录于“能力验证登记表”中。4.4.2对质量控制的数据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判定,判定规则如下:相对偏差不大于±20%,则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相对偏差(%)=(Xi-X)/X×100Xi:为被评估的数据;X:为参与评估数据的平均值。4.5 结果非正常值的处
理4.5.1对于不合格的测试结果,由质量负责人向责任人员开CAR,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协助责任人员进行原因调查,制订纠正措施。4
.5.2责任人员应调查、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通常,调查应包括以下步骤:从原始数据中检查换算和计算错误;检查质量控制数据,如标准的准
备,仪器校准,过程控制等;检测环境控制记录;要求检测人员在观察下重复测试操作;重新对剩余的样品进行测试;检查检测人员对测试程序的解
释;检查先前类似的测试对比测试结果的趋势;研究相关的文献,分析方法在样品基体或分析范围等方面是否存在局限性。4.5.3必要时,技术
负责人应通过对余样进行进一步的测试来确认可疑的问题来源。适用时,应通过参加另一个类似的对比测试来证实纠正措施的效果。4.5.5当参
加 CNAS 的能力验证项目且此项目已被认可,出现不满意结果时,应按照 CNAS要求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措施的有效性,如果不满意结
果已不能符合专业标准或规范时,应自行暂停在相应项目的报告中使用 CNAS 认可标识。在验证纠正措施有效后,可自行恢复使用认可标识。
纠正措施和验证活动应在180 天(自收到能力验证结果报告之日起计)内完成,并应保存上述记录以备 CNAS 评审组检查。附录 1 :
能力验证领域和频次表(石油及相关、建工建材领域):行业/领域子领域最低参加频次石油及相关产品化学分析1次/1年物理性能1次/1年建
工建材化学分析1次/1年有害物质1次/1年物理性能1次/1年力学性能1次/2年5.附表及记录年度能力验证及实验室间比对实计划表内部
质量控制计划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登记表内部比对测试报告检测报告管理程序1.目的本文件为检测中心能够准确、清晰、客观地出具检测报告提
供指引。2.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三和控股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出具的所有报告。3.权限/ 职责客服人员:编制审核检测报告,负责检测报告的发
放和存档授权签字人:审核/批准检测报告,提出意见和解释检测中心主任:批准修改/补充/再次分发检测报告4.检测报告的内容4.1报告格
式4.1.1 检测报告的格式设计应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测类型,并减少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其编排和检测数据的表达方式应易于理解。
4.1.2 当检测标准、规范对报告格式有要求时,按其规定格式执行。如检测标准、规范对报告格式没有要求的,按统一要求进行报告格式的设
计。4.1.3 当客户对检测报告格式有要求时,按客户指定的格式执行。4.1.4 报告纸张型号采用A4,根据报告信息量采用纵向排列。
4.1.5 报告编号规则:SK××××(年份四位数)××(月份)×××(流水号),如SK201904001。4.2报告信息除非有充
分的理由(例如客户的合理要求并有书面协议),否则每份检测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信息:(1)标题:“检测报告”;(2)检测中心的名称和地
址;(3)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每页的页码和总页数,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对资质认定报告,应标注资质认定标志,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
;(4)客户的名称和地址;(5)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6)检测条件;(7)报告签发日
期;(8)批准人员的签名;(9)检测样品的描述、状态及特有标识;(10)采用的检测方法、标准;(11)检测结果,适合时应带有测量单
位;(12)声明未经检测中心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检测报告。4.3报告结果的解释当检测报告中有意见和解释时,必须明确地标识。当需要
对结果作出解释时,除4.1节中所列的要求之外,报告中还应包括如下信息:(1)需要时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
说明,如环境条件等;(2)适用时,根据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给出符合或不符合结论注:对于带有CNAS认可标识的报告,对于检测结果
与规范或客户的规定限量做出的符合性判断,不属于本文所规定的“意见和解释”。(3)适用时,估算的测量不确定度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
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对规范极限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应提供不确定度的信息;(4)特定方法、客
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5)如果检测样品是客户提供的,检测中心应在检测报告中明确“客户送样”或有同类描述。对于客户提供的样品
来源信息,不应写入检测报告。(6)改进的建议。4.4抽样结果报告对于抽样结果报告,当需要对检测结果作解释时,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
)抽样日期;(2)抽取产品的清晰标识(适当时,包括制造者的名称、标示的型号或类型和相应的系列号);(3)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
图或照片;(4)列出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5)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6)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
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4.5当检测报告包含有分包方的检测结果,这些结果必须予以明确地标识。4.6当检出结果低于检
出限,应在检测报告中提供检出限的数值;4.7当解释检测结果需要,或客户有要求时,或检测方法要求时,检测中心应报告质量控制结果。5.
结果的表示5.1检测结果应按照标准方法的规定进行表述。5.2除检测方法、法律法规另有要求外,检测中心应在同一份报告上出具特定样品不
同检测项目的结果。5.3即使客户有要求,检测中心也不得随意拆分检测报告,如将“满足规定限值”的结果与“不满足规定限值”的结果分别出
具报告,或只报告“满足规定限量”的检测结果。5.4一般情况下,检测中心应按《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进行数值修约。5.5检测结论的规定如下:? 客户对结果有评价要求时,检测结论说明:A 对客户所委托的项目检测,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全
部符合者,可用:经检测,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B 对客户所委托的项目检测,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有不符合项者,可用:经检测,所检项目中
XX、XX 不符合标准要求。C 对客户所委托的项目检测,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全部不符合者,可用:经检测,所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D
对客户所委托的项目检测,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出现XX、XX 项目不作单项评价时,且除不作单项评价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全部符合者,可用:
经检测,所检项目中XX、XX 不作评价,其余项目符合标准要求。E 对客户所委托的项目检测,按照评价标准要求,出现XX、XX 项目不
作单项评价时,且除不作单项评价的项目外,有不符合项者,可用:经检测,所检项目中XX、XX 不作评价,XX、XX 不符合标准要求。客
户对结果无评价要求时,检测结论规定如下:不作结论。6.报告的审批6.1核对报告文本信息6.1首先核对报告编号是否与测试委托合同上所
贴报告号一致,出具日期是否正确、报告页码是否正确。6.2 将报告上的客户、样品信息与测试委托合同上的相应部分核对,如有错漏或者不符
合报告出具原则的情况出现,需确认和更正。核对内容包括:客户名称、地址、内部编号、产品名称、测试样品信息、收样日期、测试周期等。6.
3选择的模板与测试委托合同上的客户要求进行比较,检查报告模板是否符合客户及测试项目的要求,同时核对结论、MDL、注释、备注等。6.
4审核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1)检测项目是否有遗漏;?(2)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检测对象,是否存在超范围使用检测方法;?(3)样品
描述与照片是否一致,测试部位是否正确;?(4)测试数据是否合理;?(5)重点核对非”ND”的数据以及需要下结论的报告,将测试结果与
标准或法规的限值进行比较,以正确出具结论;?(6)如测试结果在限值附近,还需要提供不确定度,并转交给客户进行确认; (7)以上内容
如出现遗漏或异常,应立刻退回相关岗位进行确认。6.5确认无误后分别在报告首页、检验结论处加盖机构检验专用章印,并加盖骑缝章,报告的
首页签署审核者姓名和日期,完成报告的出具。7.认可标识的使用7.1出具报告时,依据测试委托合同的要求或其它书面申请进行盖章。7.2
CNAS认可标识的使用应遵守相关组织的规定,特别是:? 在发布CNAS报告时,如有不在认可范围内的项目,应清晰标注。8.检测结果
的电子传送在使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必须满足数据控制的要求,包括确保结果准确性、完整性以及
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等要求。9.对检测报告/ 证书的修改9.1客户对所发出的结果有疑问时,应由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处理。9.
2与客户澄清后,如有需要修改、补充或再次分发报告时,修改、补充或再次分发的报告需由检测中心主任再次批核并有一个新的工作编号。在修正
的报告上需增加如下声明:“此份检测报告用于取代编号_______检测报告,原纸质报告及电子报告作废。”9.3如有可能,须在客户退回
完整的原报告后,检测中心再发出修改报告。10.相关记录表格《检验报告》《抽样结果报告》《报告修改申请表》投诉处理程序1.目的及时、
适当地处理客户的投诉和索赔,解决和澄清所涉及的事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处理客户提出的所有投诉和
索赔。3.职责3.1客服负责客户投诉和索赔的处理、调查;3.2检测室负责人负责书面答复客户。组织进行调查,给出处理结果,负责制定并
组织实施纠正措施。3.3质量负责人负责客户投诉和索赔的登记、立项、监督,并向检测中心主任汇报,收集和保存客户投诉和索赔记录。3.4
检测中心主任根据本程序处理索赔事务。4.程序4.1 定义4.1.1 投诉:是指客户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表达对本检测中心不能完成其所
期望的要求的不满。(其中客户对检测中心提供的检测数据、结果的异议,称为“申诉”。本文所称“投诉”包含“申诉”。)4.1.2 索赔:
是指客户通过正式书面通知由于本检测中心的错误造成其损失而提出的赔偿要求。4.2投诉和索赔的接收4.2.1 客户对检测结果提出的投诉
,应在收到检测报告15天内以书面形式正式提出,同时提供投诉的依据。4.2.2客服接到客户的投诉或索赔,应及时向客户了解投诉内容,告
知投诉人其投诉或索赔的事情将进行公正彻底地调查,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4.2.3客服在接到报告当天应将相关信息登陆到《客户投诉/索赔
记录表》,同时发送邮件给检测中心主任或其他被授权处理此投诉的人员。4.2.4检测中心主任或其授权/代理人在接到质量负责人的报告或客
户投诉后,应尽快回复客户,最迟不超过0.52.0个工作日,并告知客户检测中心会公平、公正的处理这项投诉或索赔。4.2.5在确认客户
的索赔无法避免后,立即向检测中心主任报告。4.3投诉和索赔的调查4.3.1接到投诉或索赔的汇报后,质量负责人召集投诉或索赔所涉及的
人员,共同分析客户投诉或索赔,确定调查计划,分配调查任务;调查应遵守“回避”原则。4.3.2 调查人员按照调查计划进行彻底的调查,
查阅相关的记录;如果投诉或索赔涉及检测结果,检测室负责人应负责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检查
检测报告所用的检测方法和作业指导书;(2)检查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及其它影响检测结果质量的消耗品的有效性;(3)检查涉及投
诉的样品及其记录,对其进行保留和隔离处理;(4)检查原始数据及其推导演算过程;(5)如果客户允许,重新检测保留的样品;(6)必要时
安排重复性试验。4.3.3必要时可执行内部审核程序,以明确投诉或索赔的原因。4.3.4质量负责人应收集调查结果,完成调查,并判断客
户的投诉或索赔是否成立。4.3.5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客户的投诉或索赔不成立,检测中心应以书面的方式向客户解释清楚。4.3.6如果调查
结果表明客户的投诉或索赔成立,应将客户索赔的条件提交检测中心主任进行评估。项目负责人需查明投诉涉及的责任人和失误的原因,提出处理意
见,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并在3个工作日内提出纠正措施及处理结果,质量负责人监督纠正,客服人员跟踪监督及时填写《投诉/索赔记录表》,向
投诉方作出书面答复,并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的规定向客户重发检测报告。4.4投诉和索赔的解决4.4.1 检测中心在45个工作日内向
客户通报调查结果。如因检测周期等原因不能在4 5个工作日内通报调查结果,应告知客户并和客户达成一致。4.4.2 对于投诉,检测中心
主任应以书面形式向客户澄清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如果客户在接到处理结果后1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可认为客户已接受。4.4.3如果客
户对重新检验结果仍有异议时,经双方协商,请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已获国家检测中心认可的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仲裁检验。4.4.4对于索赔,在
财务问题上检测中心主任应与客户商讨索赔金额,并与客户签订赔偿书和保密协议,在工作质量问题上检测中心主任应以书面的方式向客户澄清调查
结果和解决方案。4.4.5当投诉或索赔处理完,并确认相应的措施已经执行有效后,质量负责人方可在投诉索赔登记表中将相应的投诉索赔关闭
。4.4.6客服每季度对客户反馈意见及确认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到《投诉分析表》以电子邮件方式发给管理层及各相关
负责人。4.4.7客服每月月底将《投诉/索赔记录表》提交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各项目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4.5纠
正措施4.5.1 调查表明检测中心质量活动和检测工作不符合管理体系和客户的要求,质量负责人应启动《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4.5
.2如果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应执行《纠正措施管理程序》。5.附表及记录《投诉/索赔记录表》《投诉分析表》数据控制程序和信息系统
管理1.目的对检测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控制进行管理。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检测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控制,本程序的信息管理系
统指数据收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的计算机系统。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组织对自动测量软件的验证;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组织制定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规程,规定本部门检测原始数据的采集方法。3.2 检测中心主任:批准自动测量软件的使用。 3.3 质量负责人
:校核检测数据和判定结果;对可疑数据进行验证。3.4 检验员:认真采集和记录原始数据;按规范计算和处理数据。4.程序4.1 信息管
理系统确认、更改和要求。4.1.1 经安装调试合格后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由质量管理部统一管理,并按照工作的性质把访问权限分配
给相应的岗位人员。4.1.2 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按照使用未经许可的软件,不得随意调整、变更各类检测软件和网络文件。当需要
变更时,应填写《计算机和信息体系内容变更申请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4.1.3 在投入使用前需要对检测中心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功能
确认,确认可以时但不限于如下方面:(1)对检测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界面进行适当运行;(2)检测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与相关认可要求的符合
性和适宜性;(3)数据安全和完整性;(4)安装确认;(5)运行确认;(6)性能确认;(7)常用的商业现成软件在其设计的应用范围内使
用可被视为已经过充分的确认。4.1.4 当更改本检测中心管理系统,更改的管理系统在使用前完成以下工作后,更改的管理系统才能投入使用
:(1)更改的管理系统被批准;(2)管理系统的更改形成文件;(3)管理系统的更改被确认。管理系统的更改包括但不限于:(1)对管理系
统软件配置更改;(2)对商用现成软件的修改;(3)对管理系统软件功能更改;(4)商业现成软件的升级不认为时更改。4.1.4 检测中
心信息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管理系统要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检测中心对系统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授权,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
和使用人员设置专属账号和密码,账号密码专人专用;(2)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安全保护包括设置保密和系统备份,防止系统被篡改,
防止系统数据、信息丢失;(3)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要符合系统提供者的要求或检测中心规定运行环节要求,对于非计算机化的系统,建立保护人
工记录和转录准确性的条件;(4)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维护需要确保数据和信息完整性;(5)对信息系统失效进行记录,对紧急情况采取适当
的紧急措施,对系统出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4.2 软件和信息的保存4.2.1 文件和数据的保存4.2.1.1使用者应对计算机和信息
系统中的重要文件和检测数据逐日进行备份,以保证文件和数据的安全性,当备份和拷贝完成后,应检测其正确性和完整性;4.2.1.2对保密
的数据和文件,应以加密的方法进行保存;4.2.1.3使用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时,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第一次运算的结果必须进行手
工复合存档,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对第一次打印出来的结果文件应作为原始档案进行归档,保证数据修改的可追溯性。4.2.1.4复验检测数
据时,如数据库数据与档案中数据不一致时,应以归档的检测数据为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使用者应将存有数据和文件的光盘交质量组归档,档案管
理员应对其进行登记签收,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4.2.1.5文档管理员应对归档的光盘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负责。4.2.2 软件的保管
4.2.2.1本公司使用的软件应定期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软件功能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软件,保障检测工作的进行。4.2.2.2对
于技术性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软件安装使用后,由质量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统一保存。文档管理员填写《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软件登记表》归档
。如果需要重新安装使用改软件,须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在资料员文档管理员处登记借出。4.2.2.3对于其他通用商业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软件
的使用由质量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统一安装管理,填写《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软件登记表》,如需重新安装使用向文档管理员借用。4.3 维护和管理
4.3.1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及其自动化采集装置,计算的数据由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进行核对。核对的方法是人工计算的结果与计算机和信息系
统所得的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并做好记录。如果比对有误差,及时找出原因,做出相应调整。4.3.2 质量管理部应定期组织对计算机和信息系
统安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测试,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防止信息被非法删除,修改或复制。4.3.3 使用外来软件时,应交质量管理部进行鉴
别,确认是否存在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影响。4.3.4 当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或自动化设备出现问题时,综合办公室应及时组织清除故障,当问
题无法解决时,及时同相关技术人员联系。4.4.5 综合办公室负责统一安装防病毒软件在检测中心以外的地点进行管理和维护,或信息管理系
统由外部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维护,检测中心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的供应商或运营商符合ISO17025:2017和RB/T214:2017对信
息管理系统的所有要求。4.3.7 对检测中心数据的计算和数据传输过程,一年需要至少一次系统的检查,当怀疑数据计算和数据传输由问题时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验证,计算和数据传输可以用模拟数据验证的方式进行。4.4 保存环境4.4.1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及其自动化设
备应保证在相对干燥、常温、无烟尘、无强大磁场干扰、无辐射、防止静电、不间断电流和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运行。4.4.2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
软件及检测资料存档记录光盘应保证在相对干燥、常温、无烟尘、无强大磁场干扰、无辐射、防止静电、防日照雨淋的条件下储存。4.4.3 当
检测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在本检测中心意外的地点进行管理和维护或信息管理系统有外部供应商进行管理和维护,检测中心需要确保系统的供应商或或
运营商符ISO17025:2017和RB/T214:2017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所有要求。5. 附表或记录《计算机和信息系统软件登记表
》《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内容变更申请表》  改进工作程序1.目的为了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以及管理评审,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增强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定要求的能力,保证检测中心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适用本检测
中心实施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途径及有效性的改进工作。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沟通机制,应用管理评审对质量方针和总体
目标以及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实施评价和改进。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审批,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检测服务持续改
进的策划。3.3技术负责人通过日常监督的统计数据及各方提供的对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等技术运作中的改进的信息和建议提出持续改进的策划。3
.4质量管理部负责改进实施的管理工作,并根据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投诉等统计数据,向质量负责人提供寻求改进的机会。3
.5质量监督员通过日常的监督、监控工作,向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提供统计数据。3.6检验员负责提供对管理体系、检测服务、检测结果质
量保证持续改进的信息和建议,并负责实施与其相关的改进措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程序4.1改进机会的信息来源4.1.1在内、外
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4.1.2 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日常监督的统计数据(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4.1
.3 对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的监控数据、检测能力需要改进的信息(技术负责人收集);4.1.4 客户的反馈意见、投诉等(客服人员收集);
4.1.5 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质量负责人收集)。4.2改进信息的分析4.2.1 检测中心主任应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系会(包括管
理层会议及其他行政会议)、与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直接沟通等沟通形式,就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分析、沟通,持续追求对管理
体系各过程的改进。4.2.2 质量负责人通过收集的寻求改进机会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2.3 技术负
责人通过质量监督员收集的对检测结果质量监控的数据分析,组织拟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案;在技术运作中,技术负责人对技术改进信息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4.2.4 客服人员将收集的改进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向质量负责人提供寻求改进的机会。4.3 持续改进的策
划4.3.1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对整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资源配置的改进进行策划。4.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
有效性的改进进行策划。4.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管理体系的技术运作方面的改进进行策划。4.4 改进活动的实施和验证4.4.1日常
改进以及管理层决策的相关改进项目,填写《改进措施表》或按《纠正措施管理程序》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由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改进效
果。4.4.2 涉及管理体系资源配置的改进由质量管理部填写《改进措施表》,按相应的程序实施,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跟踪验证。4.4.3
在内、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按照《管理体系内审程序》的规定制订纠正措施进行改进,由内审员跟踪验证改进效果。4.4.4 技术负责
人通过对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日常监督的统计数据分析,来寻求改进的机会,并按《纠正措施管理程序》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规定制订纠正
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改进,并跟踪验证改进效果。4.4.5 技术负责人通过质量监督员收集的检测结果质量监控的统计数据分析和在技术运作中
利用对技术改进信息进行的分析,按《纠正措施管理程序》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规定制、订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改进,并组织跟踪验证。
4.4.6 对客户的反馈、投诉的处理,按《投诉处理程序》的规定制订纠正措施进行改进,由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改进效果。4.4.7 管理
评审中决定的改进项目,按《管理评审程序》规定的输出要求进行改进,由质量管理部跟踪验证改进效果。5. 附表或记录《改进措施表》 纠正
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为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工作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防止不符合工作的再度发生,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范围适用
于本公司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活动中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运作活动中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的批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活动中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的批准;3.3 责任部门负责发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分析和纠正措施计划的编制;3.4 质量监督员负责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4.程序4.1 当在内部审核、客户投诉、质量监督、质量控制、员工观察等过程中,发现有可能再度发生不符合项时,由审核人或识别人填写《纠正措施实施表》,外部审核或管理评审中发现有可能再度发生不符合项时,由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纠正措施,并将其纳入管理评审报告中。4.2 责任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调查并分析产生不符合的所有原因,包括客户的要求、样品管理、方法和程序、员工技能和培训、消耗品、设备及其校准等,确定发生不符合的根本原因。4.3 责任部门会同不符合识别人选择最能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及实施成本相适应。4.4 针对技术运作工作中可能再度发生不符合项所制定的纠正措施由技术负责人审批;针对管理体系活动中可能再度发生的不符合项所制定的纠正措施由质量负责人审批。4.5 纠正措施由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当纠正措施导致对文件修改时,应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修改文件并经批准后再实施。4.6 不符合工作识别人负责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确保并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7 当不符合工作导致违反本公司质量方针或程序,或对本检测中心管理体系的运作是否符合检测中心认可准则产生怀疑时,在纠正措施实施后由质量负责人按《内部审核程序》对涉及的要素和部门实施计划外的附加审核。4.8 纠正措施相关记录由综合办公室归档,并将其中重要的记录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5.附表或记录《实施纠正措施记录表》6.相关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管理体系内审程序》管理体系内审程序1 目的检查检测中心实际运行情况是否与管理体系和认可准则相符合, 检查管理体系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改正不符合项,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2 适用范围适用于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不符合项整改和验证以及内部审核总结等。3 职责3.1 检测中心主任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3.2 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和内部审核报告,审核《内部审核检查表》 ;3.3 内审员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内审工作,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3.4 各岗位负责接受内审组的检查和审核,负责本部门不符合项的整改。4 程序4.1 内部审核要求4.1.1 审核频率:本检测中心采用集中审核的方法,内部审核每12个月不少于 1次,一般安排在管理评审前;特殊情况下需要增加审核的频率时,由质量负责人报请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1.2 审核计划:每年初质量负责人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审核范围应该覆盖管理体系每一个要素和涉及的每个部门,包括检测活动。审核计划应报检测中心主任批准。质量负责人负责按照年度计划的要求落实内审活动。4.1.3 内审员资格:内审员应具备其所审核的活动充分的技术知识,并专门接受过不少于 20课时审核技巧和审核过程方面的培训并且考核合格。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4.2 内部审核的策划4.2.1 内审预备会4.2.1.1 内部审核开始前一周,质量负责人应当召集内审组召开预备会,研究制定《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审核日程计划包括:审核范围、审核准则、审核日程安排、参考文件准备(如认可准则及相关应用说明、《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检测标准规范等)和审核组成员的名单。审核日程计划报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2.1.2 内审员分工:质量负责人应对内审员进行分工,除考虑内审员审核应独立于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外,还应考虑安排有技术经验的内审员审核技术部门。为保证日常检测工作与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审核的时间安排由内审员与受审核方一起协商确定;4.2.1.3 质量负责人强调内审相关纪律要求,公正要求和其他注意事项。4.2.2 文件准备根据分工,内审员提前准备内审所需使用的各种工作文件:4.2.2.1 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检测中心能力认可准则》 ;4.2.2.2 检测标准、“三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4.2.2.3 各种使用表格:《内部审核检查表》;用于审核检测能力《现场检测能力审核记录表》、《内部审核报告》、《实施纠正措施记录表》、《实施预防措施记录表》、《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等。4.2.3 文件评审内审开始前,质量负责人带领内审组对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核,对照检测中心认可准则要求检查文件的符合性和各体系文件的协调性。根据文件评审发现的问题确定审核的重点,并据此制定内审检查表。4.3 内部审核的实施4.3.1 内审步骤:内部审核实施的关键步骤包括:内审首次会、内审现场审核、末次会议、内审总结报告、后续的纠正措施及关闭。4.3.2 首次会议:首次会议质量负责人主持,参加人员为全体人员。主要介绍审核组成员,确认审核准则,明确审核范围,说明审核程序,解释相关细节,确定时间安排,包括具体时间或日期,以及明确参加末次会议人员。4.3.3 内审现场调查:内审组通过座谈会提问、检测中心现场走访、检查设备设施、查阅运行记录等方式,调查、收集客观证据,以检查实际活动与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收集的证据应当不存在偏见。内审员以管理体系文件作为参考,将收集到的客观证据对照这些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比较,对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做好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问题。4.3.4 内审组交流会:4.3.4.1按照审核日程计划审核完所有的活动后,内审组召开内部会议,认真评价和分析所有的审核发现,确定哪些应报告为不符合项,哪些只作为改进建议。不符合项应当依据认可准则、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和管理体系其他文件来确定,内审员负责依据客观的审核证据编写清晰简明的《内部审核报告》。4.3.4.2商议确定公司完成整改时限建议和内审报告下发时间;商议审核结论内容、向公司提出建议内容。4.3.5 末次会议:质量负责人召集全体人员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4.3.5.1报告本次内部审核中发现的情况,确定的不符合项,审核的总体结果情况等,以便于全体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审核结果。4.3.5.2评价内部审核中值得肯定的情况和需要引起注意的存在的问题,同时宣读内部审核的结论。4.3.5.3双方协商确定纠正措施的完成时间。4.4 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4.4.1 内审记录:内审组应该认真保留内部审核的全部记录,包括内审计划、内审首次会议记录、内审检查记录、内审不符合项报告、纠正措施记录、末次会议记录等。所有审核记录应按规定的质量记录保存时间保存。4.4.2 内部审核报告:审核结束后,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报告,总结审核结果,交检测中心主任审批。一般现场审核结束后一周内下发内部审核报告。4.5 后续纠正措施及关闭4.5.1 受审核部门根据末次会议确定的纠正措施和整改完成时限,按照《纠正措施管理程序》进行整改。4.5.2 当不符合项可能危及检测结果时,技术负责人应要求停止相关的活动,直至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且经内审员跟踪验证表明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止,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恢复检测工作。4.5.3 当不符合项已经影响到检测的结果, 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检测室进行调查和可接受性评价。如果对相应的检测报告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时,技术负责人负责通知相应的客户。具体执行《检测报告管理程序》。4.5.4 内审员根据商定的纠正措施期限,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查,以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5.5 质量负责人根据内审员的跟踪验证报告,实际检查并最终确定受审核方已经消除不符合项后,不符合项关闭。4.6 输入管理评审质量负责人对本次内部审核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在管理评审时提交会议评审。附表或记录《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内部审核日程计划》《内审不符合项分布表》《内部审核报告》《内部审核检查表》《现场检测能力审核记录表》6.相关程序文件《纠正措施管理程序》《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1.目的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满足客户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活动。3.职责3.1 检测中心主任负责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 质量负责人负责制订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组织评审意见的实施;3.3 责任部门负责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组织实施;3.4 文档管理员负责管理评审活动资料的保存、归档。4.程序4.1 管理评审每 12 个月不少于一次。4.2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组织临时管理评审:a)机构发生变动、资源和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时;b)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客户对检测质量的投诉连续发生时;c)法律、法规、认可标准发生重大修改时;d)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内部审核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4.3 管理评审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a) 评审目的、依据和内容;b) 参加评审人员;c) 评审时间安排;d) 有关评审准备工作要求。4.4 评审准备4.4.1 质量责人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将有关评审文件发至参加评审人员。4.4.2 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a)管理文件的适应性;b)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c)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d)纠正和预防措施;e)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f)检测中心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g)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h)客户的反馈;i)投诉;j)改进的建议和其它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及员工培训管理等。4.5 评审实施4.5.1 评审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一般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不定期评审由组织者决定参加人员。质量负责人报告近期内审结果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技术负责人报告与技术运作相关的输入资料;4.5.2 参加评审人员应进行适当分工,评审方式为召开评审会议和查阅有关资料,按评审计划及评审内容逐项评审,展开分析、讨论并对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作出评价,确定改进目标,对存在或潜在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期限。4.5.3 评审组应对评审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评审内容作出评价,由质量负责人编制评审报告。4.5.4 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a)评审日期、地点、主持人;b)评审组成员;c)评审目的;d)评审内容;e)评审意见和结论;f)需采取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体系文件中需修正调整的内容。4.5.5 评审报告由检测中心主任批准。4.6 评审后的工作4.6.1 评审结束后,质量负责人根据需修正和调整的内容,指定相关部门或人员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修订,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在约定的时间内实施,并对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验证。4.6.2 评审结果应输入本检测中心策划系统,作为制定下半年度工作目的、目标和活动计划的依据之一。4.7 资料归档管理评审结束后,由质量负责人将评审报告和评审相关记录分别按《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交文档管理员保存归档。附表或记录《管理评审计划表》《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验证记录表》6.相关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献花(0)
+1
(本文系考试资料文...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