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语文现代文文言文试题分析选讲 课件
2023-07-12 | 阅:  转:  |  分享 
  
现代文、文言文选讲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 聚焦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
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
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理解和分析文中重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
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項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
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
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
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中可见,并没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故D错误。 2.根据材料内
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
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
.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推理判断的
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B项错误,过度推断。材料二第四段最后一句“
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不代表西方文论没有正向意义。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
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
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观点,理解论据证明论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文章的观点再进行判
断。本文观点是:怎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者从两个方面,一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二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
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宜师古圣贤人”强调向古人学习。B洋务派的主张,中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C“外之既
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继承创新传统文化;二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外来文化,符合观点。D项“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体现的是季羡林先生对东方文化的自信。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
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
”,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
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新课标》“学习任务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有“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的学习要求,“
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有“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的学习要求。本题即着眼于此,通过情境化的
试题设置,鼓励考生利用知识储备和文本信息,富有逻辑、例证恰当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用生动、简练、准确的语言阐明事理。 解题思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中学生非常熟悉的《论语》中的警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彰显儒家“怨道”的大道智慧,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的本现,也具有恒久的当代价值,与材料一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表述若合符契。答案即围绕此理解组织。 试题亮点 新高考
信息类文本阅读问答题的设置很好地体现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思维人知能力”的考查。设问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让学生用材料一的观
念阐释具体问题。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①
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论;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古
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考查目标 题目要求考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
题,有效组织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从材料中获知的新信息,运用辩证、系统的思维,把握事物本质,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解题思路
答案需要把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综合吸收,理清思路要点,兼顾古今中外,体现对古典诗歌和诗学传统之“创造性转化新性发展”的综合理解。
试题亮点 设问让学生结合个人体会,思考传统诗论“双创”的切实路径。本题具有开放性,既围绕材料,又不局限于材料,改变了相对固
化的试题形式,将归纳概括、辩证推论、批判性思维等熔于一炉,鼓励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类比、引申和发散性的思考,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
,尤其是反应试套路、反机械刷题的思路。一、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Ⅱ 考察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把握,训练文本解读能力6.下列对文本
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
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D.“你渡我过了江,同
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6.B选项中“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オ能
够平和地欣赏风景”错误,此时的子胥是在享受渔夫带给他的“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考查目标 《江上》乃至《伍子胥》全文
,是围绕伍子胥的行止进而是他的内心而展开的,是一个内在向度的文本,这是文本的“基调”所在。考生是不是基本上读懂了这个文本,不能单看
他是否了解了情节内容,还要看他是否对此基调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有了这个把握,文中的字句、段落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本题的设题就是基于这
种整体性的理解,而以对具体文句的理解作为考查方式。四个选项,指向的都是子胥的内在心理或状态,是渡江前后心理的逐次展开。 7.
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
人。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
了铺垫。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7.D“渔夫的泛舟江上”只是渔人的客观生活状态,不是隐
逸的表现。 考查目标 《江上》是内在向度的文本,但并不意味着笔触仅仅局限于内心活动,而是仍有朝向外部世界的观察、倾听,然后
这些观察与倾听再返回主人公心灵的层面。本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就是描述子胥对外部世界感知的段落,不仅揭示出子胥的内心,比如他
对季札的倾慕,他自己的孤独,还指向了一个思想问题,即独善其身与兼济原本并不是一个显在问题,冯至在这里是将抗战时期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天
下的关系。作为儒家的修身问题,在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身上,这可能的思考注人了这一历史文本中,事实上《伍子胥》的其他章节还有这方面的思想
探寻。当然,考生只要意识到这一段落有其文本功能即可,一个是补充背景,反衬了子胥的内心,另一个就是体现出文本的历史思辨气质。冯至笔下
子胥的出逃与复仇,固然出于家恨,但同时也是对自我生命意识与价值的追求,乃至对历史与文化的叩问。这道题目的设计更多着眼于对阅读的引导
,选项难度不大。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
;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考查目标 本题通过“逐步
生发展开”的设问,引导考生关注子胥“所见所感”的进程,考生将相关信息梳理出来就可以得分,题目难度不大。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
册收入了冯至的散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这篇散文同《伍子胥》的写作属于同期,创作及思想意识比较接近,写作手法也同样是将思想的展开寓
于景物描写。如果日常学习中吃透了课文,对于这道题,考生触类旁通,完全可以作出恰当的回答。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
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
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①把渔夫改为无意施恩的普通人,更显出平凡人“恩惠”的博大;(人物本身)
②借渔夫来书写一个散淡处世的境界,与伍子胥的世界构成对比(人物对比);③放弃描述惊险的外部冲突,转向探究人物的内心冲突;(情节技巧
)④使故事的传奇色彩有所减弱,而现实寓意则有所增强。(主题意蕴) 考查目标 高考试题不仅是对考生能力素养的测试,也负有引导
教学的责任。文学类文本阅读不仅要测试考生对具体文学作品的理解,还应该通过特定文本的试题命制,在更普遍层面的文学文本阅读方法上有所表
达,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纵观近几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2018年刘慈欣科幻小说《微纪元》考查过“科学”与“幻想”的关联问题,201
9年鲁迅《理水》考查过“故事”与“新编”的写作机制问题,2020年海明威小说《越野滑雪》考查过“冰山”理论在文本中的运用问题……凡
此种种,其实都指向一个目标:如何阅读一篇现代小说。除了情节、环境、人物等各小说“要素”的知识性理解之外,是否还能在“小说”作为一种
文学创作实践的层面上有所探究,这可能更接近小说的阅读能力所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注
重教材知识积累,以考促教、促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
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
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
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解题思路 本题在A、B两项各设有一处错
误。“魏献盟于秦”应合为一读,不可分断,“于秦”属下则文意不顺,故A项错误。B项“所以”是固定搭配,“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是一个
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这就是我田文所用来效忠大王的方法”的意思,不可分断。D项兼具两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为C。试题亮点 试题中所
设两处断句错误,均与教材中的文言句式相关。第一处错误既与魏敢盟对象有关,也与“是……也”的句式理解有关,“是……也“”表示肯定判断
,是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寡人之于国也》中“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陈情表》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理解了这一
句式,就不难作出正确判断。第二处的“所以”,表示“所用来……”的意思,教材中常见相同或相近的句式,如《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本题意在让认真学习教材的学生在高考中有明确的获得感。C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 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
“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 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邹忌》中的“蔽”是
受蒙蔽的意思,与“为赵蔽”的“蔽”意思不同。直接关联教材)D. 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1
1.C解题思路 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词语,结合上下文文意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及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求
从中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寡人”在中学教材选文《寡人之于国也》中反复出现,是考生熟知的文化常识。B项“百乘”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
词,常用作兵力的代称,考生联系上下文较容易体会。C项考查选文中“蔽”字含义的理解,比较的词语出自《邻忌讽齐王纳谏》,考生联系文意,
应能体会到两者意思的不同。D项考查“国门”词古今词义的差异。考生联系原文,应能较易判断试题亮点 本题是文言文古代词语多维度考查的
一个示例,既延续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又很好地控制了难度;既注意到与教材知识的比较,又注意到古今词义异同的鉴别。试题关联教考,权
衡古今,考察方法灵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启发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
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参考答案(1)我国收成不好已经两年了,如今
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将怎么办呢?(2)如果燕国不救援魏国,魏王会屈己下人割让土地,以魏国的一般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离开。
解题思路 第(1)题的关键词语有“岁不熟”“且”两处。“岁不熟”表示年成不好,“且”表示将要。第(2)题中的关键词语有“折节”
“去”两处。“折节”表示屈已下人,“去”指离开。这些考点都是古文中常见字词的常见含义,难点消除之后,句意自然就明确了。试题亮点
实词虚词考查全面:第一句翻译既考了实词,也考了虚词,虚实结合是一个很好的导向。翻译难点与教材课文相关联,传达出回归课堂、服务“双减
”的明确信息。如:“岁不熟”的“岁”与《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王无罪岁”的“岁”意思相同;“且”与《游褒禅山记》中的“不出,火且尽”
的“且”意思相同;“折节”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折腰”意思相近;“去”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亦去之”的
“去”意思相同。学习认真、对教材知识掌握牢靠的考生答题时自能游刃有余。 14.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①对待赵国:分析利弊;②对待燕国:威胁恐吓。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比较能力。解题思路 学好文言文,内容的正确理解、字句的准确翻译是基础,此外还要能体悟古人论述的逻辑和行文的奥妙。本文孟尝君先后去赵国、燕国游说借兵,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说辞和策略,对赵国分析利弊,对燕国威胁恐吓,试题抓住“二者不同”这个核心来发问,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与学习的一个正向引导。由于孟尝君的说辞在第12题中已经预先铺垫,考生作答难度并不太大。试题亮点 该题是对考生概括归纳能力的考查。孟尝君能游说成功,跟他自身的能力与得当的方法密切相关。试题聚焦核心环节,有助于培养考生的人文思维能力,同时启发考生从以古鉴今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收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之效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