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万法唯识的理论与种子的力量
2023-07-16 | 阅:  转:  |  分享 
  
法相唯识理论

&

种子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王志远教授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



唯识理论的基础概念

核心:阿赖耶识 种子的力量

●所谓阿赖耶识 (或阿黎耶识 ),意译为藏识、宅识 ;

还有根据功用的不同而起了一些别名,例如本识、

显识、果报识、种子识等 ;

"阿赖耶识 "的提出

●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传统佛教的 "六识 "被认为

是生灭无常的,因而无法解释全部精神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经验的积累、记忆的贮存、认识阶段的连贯、无意识的活动存在,

都需要有一个在 "六识 "之外,并能统一所有心理活动的识体,这

便是 "阿赖耶识 "。

●"阿赖耶识 "的提出,对于推动佛教更全面、更细致地认识精神现

象的复杂结构,对于进一步完善关于三界六道、轮回报应的佛学

理论结构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应知依止,立名阿赖耶识 "。

● 《摄论》对 "阿赖耶识 "的性质进行阐述。所谓阿赖耶识 (或阿黎耶识 ),意译为藏识、宅识 ;

还有根据功用的不同而起了一些别名,例如本识、显识、果报识、种子识等 ;《摄论》将

它定义为 :"应知依止,立名阿赖耶识 "。

● "应知 ",就是佛教修行者应知的对象,泛指世界一切事物现象 ;

● "依止 "或称 "依 ",是依据、根据。

● "应知依止 ",意指阿赖耶识是三界六道、凡俗众生及一切事物赖以产生和变化的最终依

据,也就是众生和世界的本体。

● 对于这个观点佛学界也有 不同看法 ,提出 “阿摩罗识 ”即终极本体意识,又称 “清净识 ”。

藏传佛教噶举派 "大手印 "的修持,须经四次灌顶 (瓶灌、密灌、慧灌、胜义灌 )和四瑜伽

(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瑜伽 )的修持,则眼耳鼻舌身之 "前五识 "转为 "意

识 ",意识再转为 "末那识 ",末那识继转为 "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转为 "阿摩罗识 ",直

到阿摩罗识破而转为 "法界体性智 ",便完成了 "转识成智 "的心灵修持程序,

阿摩罗识

● 阿摩罗识转为法界体性智之后,其他各识亦随之而转,阿赖耶识转为 "大圆镜智 ",末那识转为 "平等性智 ",

意识转为 "妙观察智 ", "前五识 "转为 "成所作智 ",皆为 "法界体性智 "之妙用。据说,领悟到第九识的人会

彻底的觉醒,也会明白宇宙的终极意义。

● 众生的觉识,求乐而避苦、求安而避危,细说有九识 :1. 眼识 :眼观色,喜美丽、厌丑陋。 2. 耳识 :耳听声,

喜悦耳、厌刺耳。 3. 鼻识 :鼻闻香,喜香气、厌臭气。 4. 舌识 :舌尝味,喜好吃、厌难吃。 5. 身识 :身感触,

喜舒适、厌难受。 6. 意识 :意缘法,喜顺意、厌逆意。 7. 分别识 (末那 ):对前 "六识 "起分别而取舍,喜爱的

则贪念、厌恶的则嗔恨。多数众生奔波于此。 8. 藏识 (阿赖耶 ):对贪、嗔的贮藏记忆,即成 "业 ",业有善

业、恶业,所谓 "三尺头上有神明 ",是指善恶行为都由藏识记忆。众生的习性由此生,也是轮回的种子,

所谓善恶有报,指藏识中善恶的种子在因缘成熟时会显现,就象种子遇到合适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

● 9. 清净识 (庵摩罗 ):觉识的本来面目,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诸佛的境界,释迦牟尼佛大彻

大悟后说 :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回

到清净识,即是成佛。

● 《心经》中说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空是本体,识是众生遇境起心动念产生的假象 ;如同水是本体,波是

水动荡起伏产生的假象。识是假象,所以不要执著。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阿赖耶识的存在和作用

● 《 摄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阐释阿赖耶识的存在和作用。

●《摄论》将人的认识全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 "熏习 "成 "种子 "阶段,即认识的形成 ;

●二是 "摄持 "和 "隐藏 "种子阶段,即认识在精神主体中的积聚 ;

●三是种子成熟 (果报 )阶段,即认识转化为外在行动。

统一所有心理活动的识体

●生死轮回的因果链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传统佛教的 "六识 "被认为是生灭无常

的,因而无法解释全部精神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经验的积累、记忆的

贮存、认识阶段的连贯、无意识的活动存在,都需要有一个 在 "六识 "之外,

并能统一所有心理活动的识体,这便是 "阿赖耶识 "。

●重申强调:

●"阿赖耶识 "的提出,对于推动佛教更全面、更细致地认识精神现象的复杂

结构,对于进一步完善关于三界六道、轮回报应的 佛学理论结构体系 ,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摄论》对 "阿赖耶识 "的性质进行阐述。所谓阿赖耶识 (或阿黎耶识 ),意译

为藏识、宅识 ;还有根据功用的不同而起了一些别名,例如本识、显识、果

报识、种子识等 ;《摄论》将它定义为 :"应知依止,立名阿赖耶识 "。

阿赖耶识的基本性质

●根据 "应知依止 "的定义,《摄论 ·相品》中界定了阿赖耶识的基本性质,即 自相、

因相、果相 这三种相 :

●"立自相者,依一切不净品法 习气 ,为彼得生,摄持种子依器,是名 自相 ;

●自相 有三义解, (一 )为 ''共相 ''之对称。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之体相。亦即不与

他相共通,而 具有自己一定之特质者,称为自相 ;此系唯识宗所说。关于自相与

自性之关系若就二者皆指 诸法各自之本体 (包含体相与体性 )而言,则二者可视为

一。然若细分之,则二者可分为二,诸法各自之 相状之空 ,称为 自相空 ,而 体性

之空 ,则称为 自性空 。

●立因相者,此 一切种子识为生不净品法 ,恒起为因,是名 因相 ;谓第八阿赖耶识

能摄持一切种子,此种子为 万法生起之原因,故称因相 。

●立果相者,此识因种种不净品法 无始习气 ,方乃得生,是名 果相 。 "

"熏习 "与 "种子 "及 “习气 ”

●《摄论》的首要任务就是阐释阿赖耶识的存在和作用。《摄论》将人的认识全过

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 "熏习 "成 "种子 "阶段,即认识的形成 ;此阶段是无始以来 在阿赖耶识中 发生的

●二是 "摄持 "和 "隐藏 "种子阶段,即认识在精神主体中的积聚 ;即熏习形成在阿赖耶

识中的积累。

●三是种子成熟 (果报 )阶段,即认识转化为外在行动,所谓 “种子生现行 ”。

●联结这三个不同活动阶段的中间环节就是 "熏习 "与 "种子 ",这两个概念在《摄论》

中至关重要。 "熏习 "和 "种子 "都是比喻用法。如用花熏衣,花香冉冉升起,令衣生

香,这种作用就是 "熏习 "。以至花体萎灭,但花的香气仍留在衣中,这就叫 "习气 "。

●人的认识形成也是如此, 通过经验的不断 "熏习 ",就形成特定的观念或习惯,即

使脱离了直接经验,而形成的观念或习惯仍保留着,这就是 "习气 "。

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

●在色者 二缘和合 ,在心者 四缘和合 时,阿赖耶识所持之种子,生现行。是

本有种子生果之功能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其现行之法,必随所应而薰

种子,其薰之种子,即新薰种子也。此谓之现行薰种子。

●应知此时有三法,成二重之因果。

●三法者:一为能生之种子,二为所生之现行,三为所薰之种子。

●二重之因果者:一为种子生现行,二为现行薰种子。此三法同时成二重之

因果。以所生之现行,即薰种子故也。此谓之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

●又曰三法展转因果同时。就八识而论,则第八识所持之种子为因,生眼等

之七转识,同时七转识之现行法为因,生第八识之种子。因而谓之 七转第

八互为因果 。本宗 因果之谈于此为极 。

二缘和合 心法之根尘相对

●根据相宗所言,根尘相对,六根与六尘,二缘和合,识生其中,

如眼根与色尘为缘而生眼识。此指心法。若于色法,一切山河大

地,草莽人蓄,诸有为法,均是因缘所生法。故“缘”不独指六

根与六尘之缘。

●当六根对六尘之境,第六的意识即起分别计度。若起善念则身口

造善业,若起恶念则身口造恶业。为善为恶皆因无明种子而生现

行,现行又为种子。一切种子均藏在阿赖耶识中,展转熏习,成

为习气种子。

●若要断尽无明习气种子,必需要起观照,照见五蕴一一相妄,其

性则是真如。真如是永恒不变之理体。

四缘和合 即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 因缘

● 即产生自果之直接内在原因,例如由种子而生芽,种子即是芽之因缘。其 ''因缘 ''一词, ''因 ''亦作 ''缘 ''解。

于佛教因缘论中,通常将引生结果之主要条件称为 ''因 '',次要条件称为 ''缘 ''。于此,则强调 ''因 ''亦为众多

条件之一,故称 ''因缘 '',非寻常所谓 ''因与缘 ''之义。又此缘可适用于精神与物质等一切现象。

● 等无间缘

● 又称次第缘,即 心、心所 之相续中,由前一刹那让路而开引后一刹那生起之原因。亦即心、心所于 ''过

去 ''之前一趋担刹那灭谢,复给予 ''现在 ''之后一刹那生起之力用。所谓 ''等 '',谓 ''前念 ''既灭, ''后念 ''继生,

二念之体用同等 ;所谓 ''无间 '',谓前后二念之间,念念生灭,刹那不停,而无有间隔。此缘仅适用于精神

现象,为认识活动得以发生之条件。

● 所缘缘

● 略称缘缘,指心、心所所攀缘之一切对象,亦即一切外在事物对内心所产生之间接、直接之缘。例如

眼识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耳识必以一切声为所缘缘,乃至意识必以过、现、未等一切法为所缘缘。

● 增上缘

● 指上述三缘以外一切有助于或无碍于现象发生之原因条件。

众世间产生的原由

●比如植物的种子,本是作为种子而存在,只要它不朽坏,在合适

的条件下都会生出同样的果实来。同样的,储存在认识中的 "习

气 ",也会如同 "种子 ",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按既有的观念体系,

生出相应的生命体 (根、身 )和外在世界 (器世间 )来。这种由 "熏习

"而成 "种子 ",由 "种子 "而生 "果报 "的循环系统,就形成一个 三界

轮回,生死不灭的因果链 ,致使众生永遭磨难,不得解脱,这便

是众世间产生的原由。

唯识替代 "一心 "表述如何创造 "三界 "

●大乘空宗认为 "三界 "是由 "一心 "创造 出来的。但就 如何创造、 "一心 "的含

义 是什么等问题,大乘空宗却语焉不详,未能给以理论阐释。

●而后起的法相唯识学从理论上解释了大乘空宗所未回答的问题,首先是 对

传统 "六识 "的突破 。

●唯识家认为,传统佛教将人的认识划分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有着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阐明精神世界的复杂情况。

●真谛译的《转识论》中将 "识 "分为三大类 :

●一是 "果报识 ",即 "阿赖耶识 ",或称 "第八识 ";

●二是 "执识 ",玄奘译为 "末那识 ",或称 "第七识 ";

●三是 "尘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或称 "前六识 "。

●这样,识体在 "六识 "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三类八种。(六 +二)

在 "六识 "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三类八种

●唯识家认为, 传统佛教将人的认识划分为眼、耳、鼻、舌、身、

意等六识,有着严重的局限性,无法阐明精神世界的复杂情况。

●真谛译的《转识论》中将 "识 "分为三大类 :

●一是 "果报识 ",即 "阿赖耶识 ",或称 "第八识 ";

●二是 "执识 ",玄奘译为 "末那识 ",或称 "第七识 ";

●三是 "尘识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或称 "前六识 "。

●这样,识体在 "六识 "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上三类八种。

十二因缘附属于阿赖耶识因缘

● 《摄论》运用 "阿赖耶识缘生 "论来全面解释阿赖耶识的自我显现。阿赖耶识是万事

万物得以产生的 "通因 ",它也是所有千差万别事物的共同属性,即 "共性 "。故阿赖

耶识是人世和世间得以建立的 "因缘 "。

● 从广义上讲, "诸法与识 (藏识 )更互为因缘 ",阿赖耶识是俗世生死轮回的根本,故

又叫 "穷生死缘生 "。《摄论》把传统佛教的 "十二因缘 "视作是阿赖耶识中固有 "种子

",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是前者为后者提供一次成长、显现的条件,而不是根本的

因果关系。 这样,素来被看重的 十二因缘就降级附属于阿赖耶识因缘 ,成为它的 一

种具体表现 而已。

● 《摄论》运用 "阿赖耶识缘生 "论来解释本识与六识之间互为 "因缘 "的关系 ;六识又叫

"生起识 ",它 "能熏习本识令成种子 ",而 "本识种子能引生六识生起 ";同时 六识又叫

"受用识 ",因为 "六识随因 (种子 )生起 ",同时能在四生、六道的俗世受用爱憎苦乐

的果报。

十二因缘 1:

●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

● (1)无明 :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 "

无明 ";

● (2)行 :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

● (3)识 :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

● (4)名色 :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

成胎,胎相初成叫做 "名色 "。

● (5)六入 :即 "六根 "。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

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 "六入 ";

● (6)触 :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



十二因缘 2:

● (7)受 :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 "受 ",此即为对境所起

的一种情绪 ;

● (8)爱 :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

● (9)取 :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

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 (10)有 :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 (爱取 ),生后际果 (生老死 ),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

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

● (11)生 :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

动 ;

● (12)老死 :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

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熏习 "与 "种子 "

●联结这三个不同活动阶段的中间环节就是 "熏习 "与 "种子 ",这两

个概念在《摄论》中至关重要。

●"熏习 "和 "种子 "都是比喻用法。如用花熏衣,花香冉冉升起,令

衣生香,这种作用就是 "熏习 "。

●以至花体萎灭,但花的香气仍留在衣中,这就叫 "习气 "。

●人的认识形成也是如此,通过经验的不断 "熏习 ",就形成特定的

观念或习惯,即使脱离了直接经验,而形成的观念或习惯仍保留

着,这就是 "习气 "。

三种熏习

● 三种熏习

● 阿赖耶识是因 "不净品习气 "而形成的。而 "不净品法熏习 "分为三种 :

● "言说熏习 "、 "我见熏习 "、 "有分熏习 "。

● "言说 "是如何熏习成阿赖耶识种子的呢 ?《摄论》举 "眼 "例说明, "眼 "是一个名称,屡次听

(业 )这一名称,爱 (惑 )这一名称,阿赖耶识因此就有了 "眼 "的 "习气 ",成为 "眼 "种子。人生

而有 "眼 ",就是由这眼种子生成的。

● 如此类推,五根、有情世间、器世间都是由关于它们的 "言说 "熏习阿赖耶识,并作为 "习气 "

储在阿赖耶识中的。

● "我见熏习 "是形成阿赖耶识的第二种 "熏习 ", "我见 "在佛教中被视为一切世间观念中最根本

的观念,故沾染世俗最重,是 "染污识 "。

● "有分熏习 "是形成阿赖耶识的第三种 "熏习 ",阿赖耶识之所以在俗世轮回中具有三界六道的

不同形体,乃是由于不同的善恶行为 (即 "有分 ")熏习造成的。

众世间产生的原由

●植物的种子,本是作为种子而存在,只要它不朽坏,在合适的条

件下都会生出同样的果实来。

●同样的,储存在认识中的 "习气 ",也会如同 "种子 ",在特定条件

下,必然会按既有的观念体系,生出相应的生命体 (根、身 )和外

在世界 (器世间 )来。

●这种由 "熏习 "而成 "种子 ",由 "种子 "而生 "果报 "的循环系统,就形

成一个三界轮回,生死不灭的因果链,致使众生永遭磨难,不得

解脱,这便是众世间产生的原由。

种子六义( 1)

●由阿赖耶识的结构,进一步开出的就是赖耶缘起说。唯识宗以赖耶持种、待

缘现行的观念来交代客观世界的生起,为此对于种子的性质、活动方式先予

安立,这就是种子六义:

●( 1)刹那灭:种子在刹那中才生即灭,而非常住。种子如此,则种子所生起

的表相世界亦然。唯识宗以此概念来说明世界的无常义。

●( 2)果俱有:种子与所生之现行(即表相)同时出现,现行还熏新种亦同时

进行,三法展转,因果同时。这是在刹那灭的观点下建立因果关系。

●( 3)恒随转:种子在第一刹那中才生即灭,第二刹那种子再起,中无间隙,

而前后两种子相类。这是为了解释现象的连贯性而建立。



种子六义( 2)

●( 4)性决定:种子的性质,如有漏、无漏、善、恶、无记等,与所生现行

相同,现行与所熏生的种子亦相同。这是为了维持因果的一致性,若因果

性质不同不可能相生。

●( 5)待众缘:种子起为现行,须待条件。盖种子自身是因缘,但仍须等无

间缘、所缘缘,及增上缘的牵引,始能生起。

●( 6)引自果:每一种子只能生起自现行,而不会生起不同内容的现行。种

瓜得瓜,种豆得豆。唯识宗认为:通过此义,可使现象界的因果内容不乱。

●由上述六义,可见唯识宗对于世界的构造问题是采取一种功能原子论的进

路,把世界分解为片片表相,然后收入种子;种子与表相成为一一对应的

关系。

种子的决定性价值

● 以上三种 "不净品法 "熏习的结果,作为 "习气 ""摄藏 "于阿赖耶识中,反过来又成为

后来的 "不净品法 "生起的原因,这就是阿赖耶识的 "因相 ",

● 此时的 "习气 "称作 "种子 ",阿赖耶识转称 "一切种子识 ";因其能引生未来果报,故

又叫 "果报识 "。 "

● 阿赖耶识 "能成为人生和世界的本原,主要因为它表现在作为种子的摄持、积藏

和引生果报的主体上。 总之,有怎样的熏习,就有怎样的种子 ;有怎样的种子,就

有怎样的依、报 ;而由依、报生出的惑业行为,又会产生新的熏习,对固有的种子

又起损益作用,从而引起世间业报轮回、生死相续、众生不同,这便是阿赖耶识

的 "自相 "。

● 故 "自相 "也是因相与果相的统一 ,熏习既是阿赖耶识的唯一形成原因,也是阿赖

耶识自身显示出来的一种功能 ;阿赖耶识是以自己的产物熏习自己,并以自己的产

物作为自己发展变化的依据,即 "本识与能熏习更互为因 "。



第二部分,唯识理论



唯识四智及其认识论

唯识四智( 1)

●"唯识智 "是《摄论》中阐述的第二个重要观点。《摄论》认为 :确立 "唯识无

尘 "观点的过程是一个智慧得以完善的过程 ;建立这种唯识观需要智慧,而

被建立的 "唯识观 "又能生成新的智慧 ;成就最高的智慧,就能脱离一切尘污,

彻底改变世俗的世界观,而能获得如来三身。



●《摄论》是通过阐述 "四智 "来证实 "唯识无尘 "。这 "四智 "分别是 :

●一是 "相违识相 "智 :对于同一境界,由于 "分别不同 ",所见就不同,故 "境 "

是随 "识 "变异的,并不实际存在。比如说一条江, "饿鬼 "视它是脓血,鱼等

视它是住处,人视它是水, "天神 "视它是地。

●二是 "无境界识 "智 :认识活动并不都由当前的实境引起,如对过去、未来和

梦幻的认识,就属于 "无境界识 ",所以不能说 "识 "因 "尘 "生 。

唯识四智( 2)

●三是 "离功用无颠倒应成 "智 :假如说 "尘 "为客体实有, "识 "因 "尘 "起,那么,

认识自然 ("离功用 ")应与 "尘 "相同 ("无颠倒 "),应如实体现 ;但在实际上,人

的认识并不都是 "如实 "而 "无颠倒 ",出现颠倒的原因,就在于人们的认识只

是主观行为,与 "尘 "无关。



●四是 "义随顺三慧 "智 :"义 "就是 "境 ", "三慧 "指三种禅观。

●在禅观中,境由心迁, "尘 "由 "识 "变,如水变为土,青变成白等 ;各种道理,

如不净、无常、空等,都可随想而出现 ;也可以使一切尘、一切理均不出现,

象无分别观的无分别智那样。

●以上 "四智 "从不同方面论证了 "唯识无尘 ",即 "识 "是主体自身具有的,并非

由 "尘 "生,与 "尘 "无关,而且 "尘 "的是否有无都可由 "识 "来决定。

认识论的构成:心、心所法之认识作用

● 法相宗认为构成吾人认识作用之心识有四个分位,亦即心、心所法之认识作用共有四种分类。

即:

● (一 )相分,又作所取分。相,即相状;所缘之义。为认识之对象(客体);亦即被主体之心

所认识之客体形相。

● (二 )见分,又作能取分。见,即见照;能缘之义。为认识之主体(诸识之能缘作用);亦即

认识、照知相分之主体作用。

● (三 )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自体之义;证,证知之义。即自体上证知见分之作用;亦即

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 见分缘于相分 之作用)。

● (四 )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于八识中皆各具有此四分,

为人类行认识作用时所必备者,例如度量一事物,应有“能量”(见分)作为尺度,亦应有

“所量”(相分)作为对象,更应该有“量果”(自证分)以得知大小、长短等,而将自证

分之“量果”再加以证知,则为证自证分。



认识论的构成:善恶种子四分之义

●第八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具有下列四分之义,即:

●(一 )相分,相,即形相。相分有三种: (1)境相名相,谓第八识能与六识相

缘而为境界。 (2)相状名相,谓世间有为之法皆有相状,均为第八识所变现。

(3)义相名相,谓能诠教下所诠义理之相,亦皆为第八识所变现。

●(二 )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见分有五种,即:证见名见、照烛名见、能

缘名见、念解名见、推度名见。

●(三 )自证分,自证,即自证所具之法。谓第八识能持见分、相分,而能亲

证 自见分缘于相分之不谬。

●(四 )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谓第八识能持自证

分、见分、相分为其本体,而亲证 自证分缘于见分之不谬。

(一 )相分,相,即形相。

●(一 )相分,相,即形相。相分有三种:

●(1)境相名相,谓第八识能与六识 相缘而为境界。

●(2)相状名相,谓世间有为之法皆有相状,均为 第八识所变现 。

●(3)义相名相,谓能诠教下

●所诠义理之相,亦皆为 第八识所变现 。

●相分,又作 所取分 。相,即相状;所缘之义,为 认识之对象(客

体) ;亦即被主体之心所认识之客体形相。

相分

● 法相宗认为:相分是由于真如不守自性,妄动而自生疑,迷住了本来智光圆明的自性,

以致使本有的无相真如变成虚空四大的妄相,这虚空四大的妄相复变为山河大地、日月

星辰、草木丛林了。所以说,这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看起来是器世间,但却均是

第八识的相分变现出来的。因有无明之故,使人迷失了本性,佛性被无明包裹住,而执

着这个少分的四大为自我,只认取这个身体才是我,才是自身,却不识一切事物都是我,

外面的器世间 --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等等,都是法身四大种性所变现,都是

我自己,都是八识的相分。

● 把身外的多分的地水火风四大一切物境都认为是身外之物,不关我事,只识得色身为我,

而不知空寂为我,把本来的智慧光明,变成为能见的妄见。

● 倘若精进用功,打破无明,反璞归真,识得本来面目,方知人的自性是尽虚空遍法界,

一切境物无不是心王的王土。佛性无相,能大能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山河大地、

日月星辰那么大,但 并不在我性之外 ,俱是圆明真性所显现,属于本性的相分。

● 既然在我性之内,那么不是 “我 ”又是谁呢 ?既然是佛性所现,那么山河大地、日月星辰、

草木丛林等器世间也是佛 !

(二)见分,见,即照了之义。

●见分,见,即照了之义。见分有五义 :

● (一)证见名见,即根本智见分。

● (二 )照烛名见,此通于根、心 (即眼、耳等六根、六识 ),以根、心俱有照烛

义之故。

● (三 )能缘名见,此通于内三分 (自证分、证自证分、能缘自证分 ),以内三分

俱皆能缘之故。

● (四 )念解名见,以念解所诠义理之故。

● (五 )推度名见,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

●见分,又作 能取分 。见,即见照;能缘之义。为 认识之主体 (诸识之能缘作

用);亦 即认识、照知相分之主体作用 。



见分与 妄见,自证分,证自证分

●见分

●就是我们能看见事物的功能。但若看见事物,就执着在上面,则变为妄见

了。如看见张长李矮,就住在张长李矮上,而不肯放手,这就是妄见了,

这个妄见就是见分。

●虽然是妄见,真如在迷中,迷失了本性,但佛性是不减的。只要精进用功,

是能够自己证到本体的,这就叫自证分。

●见分、相分,这两个很简单,就是能、所之义。眼睛是能见,看电影,电

影画面是所见。这就是见分和相分。同样地,一个数学问题,是相分,能

理解这个问题的人,或者说那个脑子、那个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是见分。

简单来说,见分就是人,相分就是世界 ——人来认识这个世界。

●证自证分就是恢复本来本性,证到真如佛性。

(三)自证分,自证,即自证所具之法。

● 自证分:又作自体分,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的第二分。

● 自证分,自证,即自证所具之法。谓 第八识能持见分、相分 ,而能亲证 自见分缘于相分

之不谬。

● 自是自体,证为证知,即为自觉的证知作用。四分中的 见分有缘虑、了别相分的作用,

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 故必须另有一证知见分的作用,即是自证分。

● 自证分即识之自体,故又名自体分。

● 自证分,又作自体分。自,自体之义;证,证知之义。即自体上证知见分之作用;亦即

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 见分缘于相分之作用 )。

● 自证分

● 是未破无始无明而犹迷的佛性。即使佛性 虽然在迷,但终究能够证道 ,即 自体自证自用 ,

所以叫做自证分。



(四)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

● 证自证分,证,即能证之体;自证,即所具之法。

● 证自证分 : ?佛学术语, 唯识宗所立识体四分的第四分。这是识体作用的一部分,即是对

自证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自证分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但谁来 证知自证分有无谬误 ,于

是 识体 更起能缘作用,以证知自证分的所证是否正确,此再度证知的作用,即是证自证

分。

● 谓第八识能持自证分、见分、相分为其本体,而亲证 自证分缘于见分之不谬。

● 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亦即自证分之再证知。

● 于八识中皆各具有此四分,为人类行认识作用时所必备者,例如度量一事物,应有 “能

量”(见分) 作为尺度,亦应有 “所量”(相分) 作为对象,更应该有 “量果”(自证

分) 以得知大小、长短等,而将自证分之 “量果”再加以证知 ,则为证自证分。

● 证自证分就是真如,就是唯一真心,也就是佛性。

第三部分,唯识历史

出现唯识理论的背景

●2世纪到 3世纪间,龙树菩萨崛起于南印度,大

弘佛教中观学派,主张万法皆空。

●公元 4世纪中叶,无著、世亲弘扬 “瑜伽行学派,

(又称“弥勒”学派),阐述“唯识、法相”

之学,名噪当时。

一、出现唯识理论的背景

● 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顷,(约公元 4世纪)无著、世亲兄弟出世, 力矫空宗之沉空 ,标示有

义。此有、是离诸妄执,妙契中道之有。无著说有,如理如量,不以妄情所执为有。其

实,空了执著,自然显出妙有,这仍是衍龙树之说的密意。

● 有宗, 指主张宇宙诸法为‘有’的宗派,又作有教。与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的‘空’

教相对。

● 佛教解释宇宙万有之立场,原不偏于有空、有的任何一边,然有宗之说,则偏于现实形

相之有,此说在小乘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大乘之有宗则以唯识宗为代表,亦即大乘瑜

伽行学派。大乘有宗渊源,亦出自上座部的各部派,详见异部宗轮论。

● 上座各部派虽同持有见,但亦各有相异之处,大体言之,此种有见,与世间法较为接近,

即虚妄分别,计度执著万法为实物的存在。虽然说一切有部建立 极微,谓现前之物是和

合假,未曾执实物为定实, 但既 执有极微,即是执有实物,故小乘之有,不离妄执 。



空宗 · 有宗

● 【空宗】

● 为‘有宗’之对称。指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大乘之般若思想即其代表,以

宣扬中道之空观为主。从主张诸法皆空之龙树、提婆之教系中,相对于小乘教 俱舍宗 之

有宗而言,指 成实宗 ;相对于大乘 法相宗 (唯识)而言,则指 三论宗 。

● 成实宗主张人、法皆空,所说之空义胜于有部宗、俱舍宗等之仅说人空。三论宗则主张

空、有皆无,以‘诸法皆无所得’之空为宗义。

● 又禅宗亦称空宗,主张佛、魔皆空,以言语思辨为闲葛藤而排遣之。

● 此外,有称佛教为空宗者,以佛教主张诸法无我之故。

● 【有宗】

● 指主张诸法为‘有’之宗派。又作有教。与主张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对。

● 佛教解释宇宙万有之立场,原不偏于有、空之任一者,然有宗之说,则偏于现实形相之

有,此说以小乘之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为代表。其后有世亲之教派与龙树空观之对

峙,而一再产生空、有之论辩。大乘之有宗则以唯识为根本,属法相宗。



《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阿毗达

磨”义为“对法”,“俱舍”义为“藏” [1] 。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

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 讲述

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

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 本论已全面归摄《对法七论》之精华,若认真

研习此论,明白其中道理,也就相当于学习了《对法七论》;若能学好此

论,亦可为深入三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有人将此论称为“聪明论”。

成实宗

●成实宗即以成实论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论家、成实学派。为中国十三宗

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宗祖为中印度之诃梨跋摩 (梵 Harivarman ),约生于

佛陀入灭后七百年至九百年间,初于究摩罗陀处修学小乘萨婆多部 (说一切

有部 )教义,继而研习大小诸部,乃撰述成实论,批判有部理论,未久即震

撼摩揭陀国,王誉称为 ''像教大宗 ''。其后于印度之弘布情形不详。

●成实论是一本佛教论书。古印度诃梨跋摩著。后秦鸠摩罗什译。 16卷(一

作 14卷或 20卷)。成实即 成就四谛 之意。为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诸法实

有”理论, 提倡“人法二空”,弘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 相传诃梨

跋摩为说一切有部著名论师鸠摩罗多(童受)弟子,初信其师学说,后来

觉得这些没有摆脱《大毗婆沙论》的束缚,拘泥于名相,烦琐支离,乃自

穷三藏,以探教说之本源。后到华氏城,随多闻部学习,接触到大乘思想,

又泛览九经,评量五部(律),旁究异说,考核诸论,因而著作此论。



三论宗



●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祖庭为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和绍

兴嘉祥寺。 [2-3]因据印度龙树 《中论》《十二门论》 和提婆 《百论》 三

部论典创宗而得名。又因其阐扬“一切皆空”、“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

法性宗 。后秦鸠摩罗什传译《三论》,盛倡龙树、提婆之学,为创立三论

宗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南朝刘宋时僧朗将鸠摩罗什、僧肇的学说传入

江南。僧朗弟子僧诠,僧诠门人法朗,数代相传,教义渐趋成熟。法朗门

人吉藏集鸠摩罗什、僧肇、僧诠、法朗等人的三论学说的大成,创立三论

宗。吉藏门下有慧远、硕法师等,硕门人有元康,继续弘扬“三论”。但

是流行不久,该宗即渐趋衰微。



法相宗

●法相宗 是中国众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

是直接修证和修炼佛法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最高佛学宗派。

法相宗源起于到印度游学 18年而后回国的唐代高僧玄奘,是玄奘

全面学习印度佛教理论和全程考察释迦如来业迹、了悟佛及佛法

之后而创立的有益于修行、修炼、修持的方便之门。法相宗微妙

玄通,深不可识,非专业人士难以窥其奥妙。

空有论争(一)

● 大 乘佛教 在印度即发生二大教系,对于诸法体性究竟为‘空’或‘有’,因主张不同而引起之论

争。 大乘佛教于印度仅此空有二派。

● 龙树、提婆 之教系,主张诸法皆空;后之 三论宗 即承续此主张。 无著、世亲 之教系,则主张诸法

为有,后推演成 法相宗 。

● 于小乘佛教亦曾存在空有论争,例如 毗昙宗 主张有, 成实宗 主张空。 毗昙学派。毗昙是佛教说一

切有部阿毗昙义学的略称,阿毗昙意译是高等法,亦即对世间客观存在的深层分析。其学者称毗

昙师(阿毗达磨师)。说一切有部毗昙传入中国为时颇早。阿毗昙意译对法、胜法、无比法,指

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是佛教高僧大德对佛经的理解和阐释。

● 然于此二派祖师龙树、提婆及无著、世亲之时代,并未产生正面论争,仅系二派之教义各有异趣

而已,亦即龙树、提婆主张 消极之空 论,无著、世亲主张 积极之有 论。

● 龙树虽于中观论、十二门论之中叙说真空、无相,然亦于十八空论一书中论述方便唯识与正观唯

识之区别,且于大智度论中述及积极之‘有’论;而无著、世亲虽于瑜伽、唯识中论述积极之

‘有’论,然两人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论,而同属百论十余家注释者之列,且无著亦曾撰顺中论一

书,以注释龙树之中观论。

● 故知,其时二派对于空、有,虽各有主张,然不仅 未曾直接冲突 ,且两派 每能彼此涵融 。



空有论争(二)

● 至世尊入灭后一千余年,空、有二派各趋于发达,针对论空之中论、百论,其注释家号称七

十师;针对论有之瑜伽论,其注释亦多达十支,而唯识论之注释者亦发展出十大论师。至 护

法 与 清辨 时,就‘依他起性’展开空有论争,其后 戒贤 与 智光 亦就‘三时教判’而起论争。

● 护法 于成唯识论卷八主张诸法皆由因缘所生,而将一切诸法分为三性,即: 遍计所执性 ,系

妄情所现之法,故为空; 依他起性 ,诸法皆由因缘而生,故为有; 圆成实性 ,一切法之本体

悉皆真实,故为有。

● 而 清辨 撰大乘掌珍论,揭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皆空’之旨。盖佛教哲学于宇宙论方面,

大别有 实相论与缘起论 两大观点,并据之拈出观心门与法相门两大教法,综上之说,是知护

法系根据缘起论而立法相门,主张由因缘所生之诸法为实有;清辨根据实相论而立观心门,

主张毕竟空。

● 二师之主张虽似相破,实系相成,益发彰显‘ 真空妙有 ’之佛教至理。故华严宗贤首大师法

藏乃 调和二宗 之说,而于所著华严五教章卷四谓:‘色即是空,清辨义立;空即是色,护法

义存。二义镕融,举体全摄。’



二、三性说

●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二、三性说

● 遍计所执性 ,系妄情所现之法,故为空; 依他起性 ,诸法皆由因缘而生,故为有; 圆成

实性 ,一切法之本体悉皆真实,故为有。

● 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 迷妄性 ),依他起性( 缘生性 ),圆成实性( 真实性 ),这

是唯识学所肯定的说法。

● 唯识派主张,一般人普遍认为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实有的,都是虚妄分别造成的,人们

妄执五蕴、十八界、十二处都是实有,认为宇宙万有(法)和“我”(起主宰作用的灵

魂)都是独立实有,有自性,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 依他起性又作因缘相、依他性,即指圆成实性又作第一义相、真实相,依他起的真实之

体(真如)遍满一切法(圆满),不生不灭(成就)、体性真实者,

● 故称圆成实性由 各种因缘所生起之法 。



"三自性 "说

● 《摄论》将 "唯识 "理论和 "转依 "观念在阿赖耶识缘起的基础上结合起来,提出 "三自性 "说。

"三自性 "说是印度瑜伽行派创立的,是该派最为看重的部分,它也是《摄论》中重点阐

释的基本内容之一。

● "三自性 "是指 "依他性 "、 "分别性 "、 "真实性 "。 "性 "与 "相 "同义,所以 "三自性 "又叫 "三相 "

或 "三性相 "。其中 "依他性 "是贯穿三性的中心环节 。

● "依他性 "的性质是 "系属因缘 "的,即不能脱离 "因缘 "而自足存在 ;它的特点是生而 "无功用 ",

处于 "无名无相 "的 "自然 "状态 ;它的作用是给俗尘显现作依据。世间的一切,都以 "依他性

"作为存在的根据。由于 "依他性 "的这种作用,故它又被称为 "惑体 ",以 "烦恼业 "作为它

的 "性体 "。

● 基于 "依他性 ", "意识 "形成了虚妄的 "分别性 "。一旦泯灭了 "分别性 ",就是在意识中对千

姿万态的所谓客观事物的存在本质有了彻底认知,这种境界就是 "真实性 "。



以比喻说明 “三自性 ”的关联

● 三性的意义比较难懂,只有相互比较才能明白它们的内涵。三性实际上就是三种不同的认识观点,

被当作存在于不同人中的三种性相。

● 比如 "于梦中,离诸外尘,一向唯识 ",即在梦中脱离外在客观世界,而只有纯意识的活动存在,

这相当于 "依他性 ";如果把梦中所显示的不同景象执著为实有,就相当于 "分别性 ";如果人梦醒后,

知道梦中所看见的种种不同景象并非实有,只是意识作用而已,这种境地就相当于 "真实性 "。

● 又比如 "金藏土中,见有三法 :一地界,二金,三土 "。这里的 "地界 "即金矿,好比 "依他性 ";但金藏

在土中,显现出来像土而不像金子,这好比 "分别性 ";把这种金土加以烧炼,土消失不现,而金就

现出本相来了,这好比 "真实性 "。

● "本识 "也是这样, "未为无分别智火所烧炼时,此识由虚妄分别性显现 ";"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炼时,

此识由成就真实性显现 "。

● "本识 "自身是 "依他性 ",含有 "分别 "和 "真实 "两种成分 ;这好比是含金土,既有土的成分 (本识中的 "

分别 "成分 ),又含有金的成分 (本识中的 "真实 "成分 )。



唯识理论的内在逻辑

●《摄论》中 "依他性 "的 "他 ",实际上是 "阿赖耶识 "中的 "种子 "(名言概念 ),

而 "种子 "又来自 "分别性 "的熏习,所以 "分别性 "(根、境 )就成了 "依他性 "(识 )

的生起条件。这样, "依他性 "不仅给 "分别性 "作 "依止 ",而且也将 "分别性 "

作为自己的 "依止 ",故二者互为 "依止 "。

●"真实性 "是在 "依他性 "之上灭除了 "分别性 ",而灭除了 "分别性 "之后, "分别

"所依的 "依他性 "自然就灭除了。

●以上就是 "三性 "之间的相互关系。真谛在他所译的另一著作《三无性论》

中从认识论的角度对 "三性 "进行解释 :物质世界及其认识,等于诸识的 "分别

性 ";"唯识无尘 "的观念,就是 "依他性 ",等于对 "分别性 "的否定 ;"真实性 "就

是连 "唯识无尘 "的观念也要消除的 "唯一净识 ",而这 "唯一净识 "就是 "无分

别智 "、即处于 "无分别 "的精神状态。



“三性”和“三无性”

●三性,是唯识学的核心命题,也是唯识理论的特质所在。全面、正确地理

解三性思想,对学习唯识乃至全部佛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法都

离不开三性,因此要学会以三性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来认识诸法。

●总观唯识思想,可说是包罗万象,但都超越不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的旨趣。并以此来表诠内界识心的真性法相。 把事物的染净、真妄等性相,

都归结于人的认识思想范畴。 因此,唯识性相就是万法的体性,为更明了

地阐明其义理,唯识学用肯定和否定两种方式来说明“三性”和“三无

性”。



唯识三义

●何谓唯识?唯有三义差别:

●一 简持义 ,简是 简去 的意思,就是否定遍计所执的我法二执,因为这是根

本没有而为妄情所计执的;持是 持取 义,就是肯定依他与圆成二性是有的,

因这两者一个是依他缘生的 识相 ,一个是圆成真实的 识性 。

●二 决定义 ,就是于缘生世俗法中,决定有二空的真理,因 真不离俗 ,反之,

二空真理的胜义法中有缘生的事相,因 俗不离真 。

●三 显胜义 ,就是借心识的活动,有主体及附属就是心所,而识不说心所是

因识的功能殊胜及范围广故。 识的定义是了别 ,了谓知觉,别谓别境即了

知别别不同的差别,所以名之为识。



第四部分: "唯识观 "的修行



修行过程四个阶段

"唯识观 "的修行过程四个阶段

●《摄论》规定将 "唯识观 "的树立作为佛教修行的所有任务,这个修行过程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是 "入唯识愿乐位 ",即 乐于信仰 唯识观的阶段,也称 "愿乐行地 ";

●第二是 ""唯识见位 ":"谓如理通达 ", "此识非法、非义、非能取、所取 ",即

始见唯识真如阶段,通称 "见道 ";

●第三是 "唯识修位 ":指见道后, "更数观 "唯识真如,以对治一切俗障,通称 "

修道 ";

●第四是 "究竟道 ":由修行唯识观,能获得 "最清静智慧 ", "出离障垢,最后清

净 ",实现宗教修行的最后目的。

●这四个阶段也是修行的不同境界,要想进入这四个境界,应当修 "方便道 "。



"方便道 "听道 ——"见道 "

● 所谓 "方便道 "也可以包括 "愿乐行地 "阶段,属于 "地前菩萨 "的修行。

● 修行 "方便道 ",关键在于形成唯识观。

● 《摄论》认为,唯识观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就是佛家说教,只有多听佛家说教并以之为

观想内容,才有可能初步形成唯识观念。

● 但仅仅靠听道的方式还不够,还必须 思考所听到的 "名 ",进一步地探究 "义 "。因为世人

为了表达、交流的方便, 立 "名 "以显 "义 ",这样的 "义 "是由 "名 "来确立的,唯识观的真义

难以通过世俗的 "名 "表达,所以 不能认为借世俗的 "名 "而了解的 "义 "就是唯识观的真义 ,

"名、义、自性、差别,皆假立言说 ",是主观 "意言分别 "的结果,只有透过或穿过世俗的

"名 "与 "义 ",才能真正达到对 "唯识观 "的理解。

● 承接着 "方便道 "之后的修行便是 "见道 ",它的本质标志是 摆脱语言的中介,直观亲证真如

实相 (即 "道 ")的观念体系、即实现 "转依 "的要求。



无分别智

●大 乘通称这种认识是 (根本 )无分别智。无分别智并非是像顽石那

样的没知没觉,而是一种脱离世俗认识的独特智慧。

●这种 无分别智如何获得 呢 ?《摄论》认为它并非像常人那样由 "根

尘分别所起 ",而是 起闻熏习 "法音 "、产生正思维才获得 的。

●将佛教 "法音 "所说 "唯识观 ",加以客体化,就是 "真如 ";由 闻习、

理解以至亲身体验 "真如 "(即 "唯识观 "),就是无分别智。

●无分别智分为下文的三种





从无分别智到 "转依 "

● 《摄论 ·释依慧学差别胜相》中将无分别智分为三种 :

● 第一种叫 "加行无分别 ",即 "在方便道中,寻思真如而不能说 "。能够思维 "真如 "而尚未证

得 "真如 "的阶段。

● 第二种叫 "根本无分别 ", "正在真如观,如所证见,亦不能说 ",即在 "见道 "中,证得 "真

如 ",还不能解说。

● 第三种 "后得无分别 ", "如其所见,能立正教,为他解说 ",即 根据所证 "真如 ",具体运用,

对他人进行解说。

● 这三种 "无分别智 "的共同点在于 "唯识真如所显 ",只按照真如观 "平等 "视物,不受世俗 "

分别 "意识干扰。 世俗认识的特点就是依 "根 "(感官 )缘 "尘 "(客体 ),习惯按照自己的感官

来认识世界,分别 "名义自性 "差别。 《摄论》所确立的 佛教修行的根本任务 ,就是实现

由世俗诸识分别向无分别智的转变 。而这种转变,《摄论》中叫做 "转依 "。



"转依 "

● 所谓 "转依 ",指除灭阿赖耶识中一切给世间作 "因 "的种子,而生长出如来法身的种子,

即将不净品种子变换成清净品种子。 "转依 "是以 "见道 "开始的, "见道 "就是 "无分别智 "。

菩萨的品格具体表现为唯识真如的无分别智,故 无分别智便是由凡夫俗子转成圣贤菩萨

的独特标志 。 "见道 "在整个修行中,属于 "菩萨十地 "中的 "初地 ",阶位很低,但《摄论》

中给予很高评价,在于它能整体性地把握真如。菩萨在 "初地 "见道后,还要继续修行,

直到 "十地 "。推动 "初地 "向 "十地 "以至成佛不断前进的动力就是 "无分别智 "。

● "无分别智 "贯通于修行的全部过程,并不表示 "真如体 "有什么不同,而只是因为真如的作

用不同而已。由于地上菩萨仍有 "无明 ",故在修行 "十地 "的全过程中,也是对治 "十地障 "

的过程,运用真如,以建立十种功德及十种正行。

● "见道 "之后,直至 "十地 "圆满,通称 "修道 "。 "修道 "的 实质就是使修行者的 "心 "与唯识

之 "法 "融合成一体的过程。 乃至 "心 "全为 "法 "所支配时,修行者就从 "十地 "转向 "佛道 ",

获得 "佛果 ",这就叫 "果圆满 "。



"果圆满 "具有 "三德 ":

● "果圆满 "具有 "三德 ":

● 一是 "断德 ",即 "一切相不显现 ",亦称 "无相 ",指 彻底断绝世间所分别的一切事相 ;

● 二是 "智德 ":"一切相灭故, 清净真如显现 ";

● 三是 "恩德 ":“如理如量智圆满故,谓 具一切智及一切种智 , 至得一切相自在 ”。

● 这 "三德 "是 "转依 "的完成,也是《摄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境地。《摄论》中将 "转依 "分

成四种, 共同点 在于 清除 "本识 "中的不净种子,而使 "本识 "中的清净种子得以增长,以

至 "永成本性 "。这种 "转依 "思想运用于阿赖耶识中,就是 消除阿赖耶识中的不净品种子,

让净品种子成为阿赖耶识的本性。

● 《摄论》还用 "转依 "思想阐释涅盘,如对 "无住涅盘 "述道 :"舍离惑与不舍离生死,二所依

止,转依为相。 "这里的 "涅盘 ",一方面是除灭一切烦恼、一切世俗杂念 ;另一方面,它不

是到达超尘脱俗的彼岸世界,即 "不舍离生死 ",仍身处世间。故 《摄论》所主张的 "涅盘

",是指身处世间而达到无差别的精神境界和建立无是非



佛之三身

●佛之三身

●《摄论》根据 "唯识智 ",提出 "佛三身 "的观念。所谓 "佛三身 ",指法身、应

身、化身,亦称 "三身尊至 ",分别代表佛身三德 :"法身是断德,应身是智德,

化身是恩德 。 ""法身 "亦叫 "自性身 ",以 "转依 "为本质,所以说 "转依名为法

身 "。 "法身 "有两方面重要含义 :

●第一是将依据 "五阴 "的众生 "转依 "成具有 "五自在 "的 "法身 ";

●第二, "法身 "的 "法 "是指 "真如 "及 "真智 ", "法身 "的 "身 "指 "法 "所依止的 "体 "。

这样,《摄论》中的 "法身 ",实际上 将唯识理和唯识智本体化、具体化 ,

从而使唯识 "理性 "取代对神佛的信仰 ,变成 把唯识理性自身神秘化、信仰

化。

●这是《摄论》的独特之处。



五自在

● 菩萨得自在无碍也。

● 一 寿命自在 谓菩萨成就 法身慧命 。了无生死寿夭。延万劫不为长。促一念不为短。但为

度脱有情。以诸方便。而随机示现长短寿命之相。其心无所挂碍。是为寿命自在。

● 二生自在 谓菩萨为度脱有情。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益一切。处天宫不为乐。入地狱

不为苦。去住无碍。是名生自在。

● 三业自在 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或现神通。或说妙法。或入禅定。或修苦行。所

作行业。但为利他。纵任无碍。是为业自在。

● 四觉观自在 初心曰觉。细心曰观。谓菩萨或修禅观之行。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离

诸散乱。随愿度生。平等无碍。是为觉观自在。

● 五众具果报自在 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于一切所须之具。不假营为。自然周足。

心无染碍。是为众具果报自在。

"法身 "如何能 "证得 "?

● 那么, "法身 "何在,又如何能 "证得 "呢 ?

● 真谛在《摄大乘论释》中进行阐释 :"无众生在法身外,如无一色在虚空外,以一切众生

皆不离法身故。法身于众生本来是得。 "众生先天就 "得 "有 "法身 ",这种 "法身 "实际上就

是真谛在《佛性论》中所述的 佛性 。而 "证得 ""法身 ", 众生必须经过多方修行,达到 "转

依 ",才能使先天本来具有的 "法身 "得以实现 。

● "法身 "是 "诸佛以真如法为身 ",也是 "自然得之 "的法性常身,故又叫佛的 "自性身 "。

● 《摄大乘论释》中对佛的 "受用身 "和 "变化身 "作了阐释 :"依止自性身,起福德、智慧二行。

二行所得之果,谓 净土清净及大法乐 ,能受用二果故,名 受用身 。于他修行地中,由佛

本愿自在力故,彼识似众生变异现故,名 变化身 。 "





"应身 "与 "化身 "的现实意义

● 所谓 "受用身 ",也称作 "应身 ", 以 "法身为依止 ", "以大智大定大悲为体 ",它是佛专为达

到菩萨阶位的修行者显示的境界。

● 所谓 "变化身 ",也依止于 "法身 ",但 "以形色为体 ",包括佛曾受生、受学、受欲、出家、

修行、得无上菩提、转法轮、大般涅盘等一系列行事之 "身 ",这以释迦牟尼为表率,专

门向一般众生展示成佛之路的。

● "受用身 "和 "变化身 "显示出通向佛教信仰的两大主要途径 :一种是通过唯识智、唯识理方

面信奉佛教 ;另一种是出于对神佛的崇拜而信仰佛教。 与 "一 "、 "常 "、 "无色言 "的 "法身 "相

比, "受用身 "和 "变化身 "表现为 "多 "、 "无常 "、形象多变无限,这样佛教就可以 适应不同

人的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吸引众多信徒 ,便于自身的推广和发展。

● 《摄论》的三身说,把 般若经类提出的 "佛身 "说系统化、理论丰富化 ,它对后来的大乘

各派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和重要启示。



第五部分:传播者



唯识学说在中国的重要传播者

真谛



●《摄大乘论》是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著

撰。

●梵文原本已佚。中国先后有三种汉译 :即北魏佛陀扇多译, 2卷 ;陈真谛译,

3卷 ;唐玄奘译, 3卷。此外,还有藏译一种。玄奘译本与藏译本十分接近。

●影响大、流行广的是真谛和玄奘的译本。《摄论》与印度《大乘阿毗达磨

经》的关系极为密切,此经已佚,且未传入中国。 真谛的译本最有代表性,

对南北朝佛教思想产生重大影响,以至形成摄论学派。

●此论比较集中地阐述了瑜伽行派的学说,其中尤以对成立唯识的理由、三

性说以及阿赖耶识等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论述,并强调它和小乘佛教以

及其他大乘学派的不同,从而奠定了大乘瑜伽行派的理论基础。





真谛

●( 499~ 569)五、六世纪间之著名译经僧。梵名音译作波罗末他、波罗末

陀。又称拘罗那陀。西北印度优禅尼人,婆罗门种,姓颇罗堕。

●聪敏强记,辩才不竭。少游诸国,历事诸师,精研四韦六论,贯练三藏五

部,究明大乘之妙理。

●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 546)携经典抵中国南海。太清二年( 548)入建业

(南京)谒武帝,时值侯景之乱,遂潜行南归,辗转游历今苏、浙、赣、

闽、广州等地,而所至译经不辍,每亦撰疏阐释经论理趣。

立 “第九 识” ——“阿摩罗识”

●真谛法师译“转依”为“阿摩罗识”,

●而阿摩罗识与阿赖耶识性质不同,如他在《决定藏论》说阿黎耶(《摄论》

译为阿黎耶、《决定藏论》译为阿罗耶,即奘译阿赖耶)是有漏,无常,

而阿摩罗识是无漏,是常。黎耶是烦恼根本,阿摩罗是圣道根本(依止)。

黎耶是粗重所随,阿摩罗离一切粗重。阿黎耶识是“一切杂集根本”,是

“一切戏论所摄诸行界”(种子),是一切有漏种子的总汇,

●所以必须转灭这阿黎耶识,才能证得转依 ——阿摩罗识。



●这是真谛法师于八识上立第九阿摩罗识的看法。

《摄大乘论》的重大影响

●总之,《摄大乘论》属于瑜伽行派的学说,主要阐释 "阿赖耶识

缘起说 "以及在阿赖耶识基础之上建立的 "唯识观 "、 "三自性 "说,

●既明确论证外在世界以及诸识的 "缘起 ",又深入探讨 "唯识智 "获

得的具体修行过程,并灵活地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解释

颇为抽象的 "三自性 ",这些都有助于《摄大乘论》的广泛传播。

●《摄论》对中国佛教后来的华严宗以及其他派别之形成有重大影

响,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玄奘

●玄奘幼年跟父亲学《孝经》等儒家典籍,“备通经典”,“爱古尚贤”,

养成了良好的品德。父亲去世后,二兄陈素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即长捷法

师。玄奘十一岁那年,便随长捷入寺受学《法华经》、《维摩经》等。

●鉴于法相学形成北方地论学、南方摄论学的差异,如何融合二者,成为玄

奖思考解决的问题。武德九年( 626年),此时适逢天竺僧波颇抵长安,

玄奘得闻印度戒贤于那烂陀寺讲授《瑜伽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

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

●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一切皆非独立存在,而是由人们的意

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著作有,《成唯识论》、《唯识三

大部》、成唯识论了义灯。

献花(0)
+1
(本文系南书房20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