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科版五下实验探究题汇总
2023-07-16 | 阅:  转:  |  分享 
  
教科版五下实验探究题汇总一、实验探究题(共50题;共393分)1.如图:用一支蜡烛当作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转。当转到③时,北半球
阳光是________射,是________季;南半球阳光________射,是________季。 2.在测量一块不规则形状
卵石体积的实验中: (1)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水面在同一________上。(2)如图2所示,甲、乙两
个量筒的液面读数分别是________mL、________mL,卵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3)如图3所示的方法也能测
量出卵石的体积,因为卵石的体积等于________的体积。3.科学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下沉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设计了一个实验(如
图)。实验过程如下:第一步,在量筒内倒入200毫升,第二步,将三个钩码连成一串。(整个实验过程中,三个钩码始终是连成一串的)①用弹
簧秤测出三个钧码在空气中的总重力为1.47N;②将最下面的一个钩码浸入水中,测出此时的重力,并读出量筒内的水位;③将最下面的两个钩
码浸入水中,测出此时的重力,并读出量筒内的水位;④将三个钩码浸入水中,测出此时的重力,并读出量筒内的水位;⑤完成实验记录单。(1)
请帮助科学探究小组完成试验记录单剩下的空格。实验过程一个钩码浸入水中两个钩码浸入水中三个钩码全部浸入水中在水中的重力(N)1.38
1.291.2计算浮力大小(N)0.090.18________量筒内水位的读数(mL)209218227计算排开的水量(mL)9
18________(2)仔细分析实验记录单中的数据,我们知道下沉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了吗?________(填“受到”或“没有受到”
)。我们还知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挂上一
个相同的钩码,并将四个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我们可以推测将会受到的浮力大小大约是________N。 (4)液体的性质也会改变物体在
水中的沉浮,实验室常用________仪器来比较液体的轻重。 4.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小方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小方先在杯子里倒
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在温度适宜且通风的实验室内。一周后,小方发现石膏没有任何变化。他百思不得
其解,去询问老师。老师看了小方的石膏后,对小方说:“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小方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对实验进行了修改。果然,几天后石
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小方这样做是模拟________?对岩石的作用。(2)小方最终看到石膏发生的明显变化是________。
(3)最初,小方的实验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4)我们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
物的活动都能改变岩石的模样。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热在固体间是如何传递的,做了如下实验: ⑴把一块长条状铁片,放入水中浸湿。
⑵在铁片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如图),观察发生的现象。请回答:①把铁片放入水中浸湿的目的是:________②如果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
向温度低的地方,则热从________端传向________端。③如果我们在A处加热,则会观察到________6.下表是保温效果
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实验数据后填空。 编号 控制条件开始温度10分钟后温度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杯子 95℃65℃ 50℃ 2
杯子外包毛巾无盖 95℃ 73℃ 62℃ 3 杯子外包毛巾加盖 95℃ 81℃ 74℃ 4?杯子嵌人塑料泡沫加盖 95℃ 85℃
80℃注:以上几个杯子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1)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号。(
2)如果要研究杯子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选择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如果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
响,你选择________号和________号。(3)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发现要提高保温效果,可以这样做:________7.设计
一个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法也可用画图法示意)。 研究的问题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所需材料 ________实验方法及过程_
_______实验预测及分析________8.这是一个模拟实验,阴影的圆形代表太阳,大圆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A,B是两颗离
地球远近不同的星星。C,D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上的观测记录点。(1)请你在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用箭头指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方向。(
2)人们在不同的夜晚同一时间观察A,B两颗星时发现,天空中的两颗星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________向________移动
。(填“东”“南”“西”或“北”)(3)请问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________(填“左侧”或“
右侧”),当处于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________(填“左侧”或“右侧”)。9.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太阳光。①~⑥分别代
表6个不同的城市,回答下面问题。(1)在图A中用阴影画出处于夜晚的地区。(2)图A中处于中午的是________。(3)图B的甲所
指的位置是处于________(填“A极昼”或“B极夜”)。 (4)图B中,城市5和城市6最先迎来黎明的是________。(5)
6月21日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半球。 10.如图所示,是地球被太阳光照射的某一时刻,其中箭头所指位置大约在杭州附
近。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此刻,杭州应该处于一天之中的(??? )。A.早晨B.中午C.傍晚(2)此时,杭州应该处于一
年四季中的________季。(3)在这一季节中,杭州在一天中是(??? )。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长短相同(4)根据
示意图判断,北极点附近是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5)地球在围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而且,自转的方向
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_(填“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11.要把外观一样的两杯水(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区分开(不
能采用尝、摸等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1)比较同体积两种水的轻重,________的是浓盐水。(2)将同一个马铃薯分别放人
两杯不同的水中看沉浮,马铃薯________的对应的是浓盐水。 (3)分别从两杯水中取几滴滴在汤匙里加热,________的是浓盐
水。12.图一是用棉线、螺母组成的实验装置。(1)这是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的实验装置。(2)在这个实验中改变
的条件是________。(3)不变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4)下表是小明实验过程的记录表:(15秒钟摆动的
次数)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①号摆17172517②号摆15151415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的数据中你认为
: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属于正常误差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分析处理后的数据,我们发现_____
___。(5)图二的两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得次数多的是________。13.小明用塑料小桶做摆锤,棉线做摆绳,来制作一个摆。(1)
如果在塑料小桶里装满木块或铁块,你觉得会改变摆的快慢吗?(2)要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30次的摆。小明第一次制作时每分钟摆了40次,这
时你觉得他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调试达到这个摆每分钟正好摆30次的要求。 14.为了探究“同一个摆,每摆一次所用的时间相同吗”,设计了如
下的一个实验。让摆自由摆动,用秒表计时,每摆动5次记录一次摆动的时间,共记录了五轮,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轮次0~5次6~10次11
~15次16~20次21~25次摆动时间(秒)77777(1)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具有________,这个关于
摆的重要性质是________第一个研究发现的,人们也利用了这个性质,发明了________。 (2)上面这个实验中,摆1次所用的
时间大约是________秒。 (3)如果要使这个摆每分钟摆动60次,我们可以通过(??? )来实现。 A.增加摆长B.减短摆长C
.增加摆锤重量(4)回忆课堂知识我们已经知道摆的摆动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有关,____
____的摆摆动速度越快。 15.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不改变摆锤的重量,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样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15秒内摆动的次数 原来绳长 两倍绳长 第一次 13 10 第二次 13 10 第三次 13 10 第四次 13 10比较观察结
果,我们发现________16.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双手捂住一个装有热水的杯子,手会慢慢地热起来;要是握住一块冰,手就会变得越
来越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跟随丁丁回顾《热》的单元吧。(1)如上图所示,丁丁研究的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通过分析我们可
以知道在三个杯子中A装有________、B装有________、C装有________(填“常温水”“热水”或“冰水”)。理由是
________。 (2)如下图,丁丁将装有红色水的烧瓶放入热水中。①放入热水槽后,丁丁会看到红水________。②要产生这样的
现象,先要将烧瓶放入热水,我认为烧瓶要________。A.吸收热量??? B.释放热量??? C.产生热量③如果要让这个现象变得
更加的明显,我们可以这样来做:________。(3)物体的热胀冷缩还有一些反常现象:如水在________时,反而会出现热缩冷胀
现象。 17.右图是一条呈“中”形的铁环。 如果在A点处用酒精灯加热,B、C、D、E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请写出B、C、D、
E各点蜡烛油融化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________18.
小明同学在探究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作了如下记录。30秒内摆动次数的观察记录实验组号摆长摆幅大小摆锤重量三次实验平均次数①45
厘米40度50克17②45厘米70度50克17③45厘米40度100克17④30厘米70度50克28(1)实验①和实验②研究的是_
_______对摆快慢的影响,在这两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不改变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这
种类型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 (2)实验①和实验③研究的是________对摆快慢的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___
_____。 (3)实验________和实验________研究的是“摆长”对摆快慢的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摆长越长,摆
动越________,摆长越短,摆动越________。 (4)如果要将实验④的摆调整成每分钟摆动60次,较合理的是把摆长(???
)。 A.减少到14厘米B.减少到28厘米C.增加到32厘米(5)根据研究,我能判断出右图中摆动最慢的是________(填写字
母)。(6)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在家中研究摆的时候发现,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并利用摆的这一特点,证明了地球在____
____。 19.在单摆的研究中,丁丁研究了摆的摆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下图所示。(1)在A,B,C三次实验中丁丁都用到了同样长
的线、木条和相同的金属圆片,但摆动起来后它们的摆动快慢不一样,你认为________影响了摆摆动的快慢。 (2)通过30秒内摆摆动
次数的观察,丁丁测得了如下的数据:摆30秒内摆摆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A号摆888B号摆404040C号摆353535①通过对记
录表的分析,我们发现A,B,C三个实验是在________相同的情况下,研究________。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得到的结论
是________。②如果要让C摆在每分钟内的摆动次数达到60次,可以怎么做?________(3)现在丁丁知道“摆长”是指下图中
________的长度。20.小明想做“摆的快慢是否与摆绳长短有关”的实验,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表格。 研究的问题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
短有关吗? 我的猜测 (??? ) 实验的器材 长短不同的两根摆绳、一个摆锤、一个铁架台、计时器 不变的条件 摆幅大小、(???
)等 改变的条件 (???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吗?如果有,那么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什么关系呢?21.在
第一单元《沉和浮》学习后,丁丁利用材料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下图所示。(1)用力挤压瓶子。丁丁发现“浮沉子”沉下去了,这是因为在这个
过程中水受到的压力增加,排开的水量在减小,所以浮沉子受到的________(填“水量”“浮力”或“重力”)在减小。松开手,浮沉子又
浮上来了,这时它受到的浮力________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2)由此,丁丁联想到了潜水艇在水
中的沉浮。当潜水艇慢慢沉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水中为止这一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在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丁丁
继续在家里做探究某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实验,得到了如下图的结果。据此分析:①B和C的实验中,因为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小不同,所以B中物
体受到的浮力比C中受到的浮力________。A.大??? B.小??? C.相等②D实验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在E实
验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③D和E两个实验中浮力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A.物体的重量不同B.浸入水中的深浅不同C
.液体的成分不同22.取一个带孔的小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个烧瓶中加入少量的水,塞紧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下端浸入
烧瓶的水中。(1)把烧瓶放人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请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为何会喷出水来? (2)如果在烧瓶里加满
水,浸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会产生喷泉吗? 23.下表是某小组同学做摆的研究所做实验记录。 请完成下面问题:15秒内摆动次数的记录
原来绳长(10厘米)两倍绳长(20厘米)第一次2415第二次2217第三次2316(1)做此实验,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3)计算原来绳长三次在15秒内摆动次数的方法是:取三次实验的________。(4)运用
:小明家有一个摆钟,计时比标准时间稍慢了,调整的方法:24.A,B,C,D是四个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下图是这四个小球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1)请你判断他们的轻重,并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小球:________。 (2)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总结一下体积相同的物体
,在水中沉浮有什么规律?(3)四个小球中,重力大于浮力的是________小球。 (4)四个小球中,________小球和____
____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因为________。(5)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判断A、B两小球在食用油中的沉浮状况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25.在探究《传热比赛》一课中,智多星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右图这样的实验:在银、铜和铝三根金属棒上用蜡滴分别粘上三根火柴,然后小心地
把这三根金属棒插入支架上的加热块。点燃酒精灯,加热块上的热量会同时传递给三根金属棒,根据火柴掉落的先后顺序,就能判断三根金属棒的传
热性能。在这个实验中,他们看到了银上面的火柴先掉下来,然后是铜,最后是锅。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比较银、铜和铝的
传热性能时,需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①酒精灯火焰离银、铜和铝的距离②银、铜和铝三根金属棒的粗细③火柴在银、铜和铝上的间隔距
离④银、铜和铝插入加热块的顺序⑤银、铜和铝上的火柴掉落的顺序⑥每根火柴上蜡滴的大小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2)从这个
实验中可以判断,________的传热性能最好。26.这是一条呈“M”开头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1)A、B、C、D、E、
F各点上的蜡烛会先后熔化。请写出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
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2)针对这种现象,请作出你的解释。 27.保温实验。 (1)将表格内的数据填写完整。
组别保温方式0分钟5分钟降温A不加盖90℃50℃40℃B加盖90℃62℃________C不加盖包毛巾90℃52℃________
D加盖包毛巾90℃74℃________E加盖嵌入泡沫塑料盒90℃80℃________(2)比较A,B两组数据可以看出_____
___能起保温作用,比较________、________两组的数据,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3)要知道包毛巾有没有保温作用可以比
较________、________两组或________、________两组的数据。 (4)比较________、______
__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嵌入泡沫塑料盒的保温效果比包毛巾要好。 28.某班同学做模拟实验,实验方法:两个同学分别站在A,B点围绕着中
间的太阳转动,如下图。他们把观察到1号,2号星的位置变化,记录在下表中。(1)我们班________(填“做过”或“没做过”)这个
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的是________。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的空格。观察次数公转到A点公转到B点在A,B两点观察1号星的
视觉差第一次(近时)1号星在2号星的________边3厘米处。1号星在2号星的________边3厘米处。________厘米第
二次(远时)1号星在2号星的________边1厘米处。1号星在2号星的________边1厘米处。________厘米(3)该实
验中,他们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如果地球公转.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5)星星距离地球越远,地球上
观察到的恒星视差就越________。 29.某科学小组用下图的装置探索用水测量时间,先在注射器内加入40毫升水,然后测量每漏出1
0毫升的时间。测得数据如下。水量40~30毫升30~20毫升20~10毫升10~0毫升第1次11秒13秒17秒26秒第2次10.5
秒14秒16秒24秒第3次11秒14秒17秒25秒(1)分析表中的数据,我发现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__。(2)该科学小组测量时间是根据注射器内水位变化来计时的,这种计时的水钟叫(??? )。 A.泄水型水钟B.受水型水钟(3)如
果想计时更加准确,请写出你的改进办法:________。 30.把体积相同、轻重不等的3个小球同时放入水中静止后,沉浮情况如图所示
。(1)请按从轻到重的顺序给小球排队:________。(2)3个小球中,A小球的重力________浮力,C小球的重力_____
___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3个小球中,哪个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小?为什么?(4)如果把B小球放入食用油中,则B
小球会________(填“沉”或“浮”)在食用油中。31.下图表示的是研究“恒星周年视差”的实验。(1)该实验从实验方法上说是属
于________实验。(2)实验中,我们在大圆的中间放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纸片代表________,大圆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地球绕太阳一周要________。(3)星1,星2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星,站在A点观测
时,星1相对于星2的位置是:星1在星2的________,站到B点观测时,星1又在星2的另一侧,这就是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4)
如果我们把星1,星2的位置放到距离大圆圈比原来远许多的地方,这种视觉位置差异范围________(填“会变大”“不变”或“会变小”
)。(5)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________使用新制的望远镜,进行月复一月的观察,终于成功测出了天鹅座61星的视差。后来一些
天文学家又相继测得了其他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了________。32.下图是三个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1
)你能按从轻到重给三个小球排队吗?(2)根据这个现象,你认为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有什么规律?(3)A,B,C三个小球
中,你认为重力大于浮力的是(??? )小球。(4)A,B,C三个小球中,哪个小球受到的浮力最小?为什么?33.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后,烧瓶内小玻璃管中水位会________。(2)把酒精灯拿开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小玻璃管中水位会________。(3
)这个实验说明水受热时体积会________,受冷时体积会________,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________。(4)我们
学校实验室里的________就是利用液体的这种特性制成的。(5)大多数物体都有上述所说的这种性质,但是有两种金属就很特殊,例如_
_______和________。34.在《地球的运动》单元学习中,我们发现了地球运动的很多秘密。(1)地球绕着________转
动称为自转,转动一圈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2)看下图,我们知道太阳光________(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
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________。此时,南极属于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3)在图中,A,B代
表纽约和北京,北京这时是中午12点的时候,纽约是晚上23点,那你知道A是________,B是________。35.改变摆锤重量
的实验: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15秒内摆动的次数 原来重量 两倍重
量 三倍重量 第一次 13 13 13 第二次 13 13 13 第三次 13 13 13比较观察结果,我们发现________3
6.下表是某小学学生在研究摆时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 72次 第
一次测 51次 第二次测 70次 第二次测 50次 第三次测 72次 第三次测 51次 第四次测 72次 第四次测 50次 第五次
测 72次 第五次测 51次(1)两个小组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摆动的次数不一样?(2)如果要使两个组在1分钟内摆动次数相同而
且都为60次,应该怎么做?37.如图所示,小林将塑料瓶的底部剪去,在瓶盖上打孔,使水往下流,在盛接水的塑料瓶上标出刻度,这样就做成
了一个简单的水钟。(1)上图的装置中,水的流速________(填“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因此,装置中,饮料瓶上的刻度是__
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的。这里影响水的流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上图的水钟是________(填“受
水型”或“泄水型”)水钟。(3)下列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度的是(??? )。A.水滴滴速不匀B.刻度不准C.容器颜色太鲜艳38.下
图是研究“地球的运动”时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若以A位置为起点,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先后顺
序是:A→________→C→________。(2)丽水比新疆________迎来黎明,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的
。(3)当地球运行到图C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__上,此时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________,北极点附近会出
现________现象。(4)当地球运行到图________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________上,此时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
中的春分。39.想要获取热量和温度的途径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借助太阳、火炉,还可以利用多面镜子反射太阳光,使得被照射物体的温度上升。
小明拿起平面镜和温度计便开始了探究活动,记下光斑处的温度变化(如下表),并根据表格数据画出了光的强弱与温度关系的柱状图镜子数0
126光的强弱弱较弱较强强温度20℃21℃24℃28℃(1)请在答题卡的统计图中,用铅笔把小明的柱状图补充完整。 (2)从图表
中你发现了________?。40.小明进行了关于“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实验,以下是他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
距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实验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246实验次数123123123小车行驶的距离(cm)13013512517
6182176264272268平均距离(cm)130(1)请完善实验记录表。(2)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
________(3)小明做这个实验时发现小车行驶的方向不是每次都一样,你认为造成小车行驶方向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41.
下图是一块三角形金属片,在上面涂上一层蜡烛油,在H点加热,蜡烛油会慢慢融化。(1)用箭头画出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2)A,B,
C三点的融化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让金属片上A,B,C三点的蜡烛油同时融化,
加热点应该在哪里?(请在图上画出一个新的加热点,并在旁边标上D)(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热总是从________的一端逐渐传向
________的一端。42.在探究“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实验中,我们用蜡烛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请观察模拟实验图,回答下列问
题。(1)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________时,北半球是春季。(2)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________时,北极地区是极夜。(3)当
地球绕太阳公转到________位置时,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4)当地球从A位置运行到B位置时,江山的气温变化是________。
43.小明与小红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哪个更好,两人进行了如下实验: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裹装有热水的密封烧瓶,让它们自
然冷却,然后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水温的变化情况。(1)为确保实验的科学性,你认为在本项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哪些条件相同
?(2)按照实验计划,小明和小红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烧瓶中的水温,数据如下: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发现哪些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3)
除了像上述这样,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热水降温的快慢来比较这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44.下
图是摆的研究实验图。 (1)这个实验研究的问题是:摆的摆动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2)实验中要求不能改变的条件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3)相同的实验,我们重复做________??次比较合适。(4)实验研究的结果是______
__。45.小明同学研究摆的时候得到了以下数据。摆绳的长度是否会影响摆的快慢的研究(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原来绳长
151515两倍绳长121212三倍绳长101010(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摆的摆动快慢和________有关。(2)下面三个摆
,摆得最快的是(??? )。A.B.C.(3)一个摆绳长度为15厘米、摆重为30克的单摆在一定时间摆动了25次,如果想让这个摆在相
同时间内摆动20次,以下做法合理的是(??? )。A.缩短摆绳长度B.增加摆绳长度C.增加摆锤重量46.有三个同样大小、轻重不同的
球分别处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水槽内不同的位置(如图)。 (1)这三个球都受到了水的浮力吗? ________。 哪个球受到的浮力
与它的重量相等? ________??。哪个球受到的浮力最小? ________??。(2)根据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你能判断出B球
和C球哪个轻,哪个重吗?简要说明判断理由。47.下表是某小学的学生在研究摆时得到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第八小组 自制摆1分
钟摆动的次数第一次测51次第二次测50次第五小组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第一次测72次第二次测70次(1)两个小组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
,为什么摆动的次数不一样?(2)如果要使两个组在1分钟内摆动同样的次数,应该怎么做?48.实验探究题(1)摆的快慢可能与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请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写出实验方案: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可能与 ___
_____有关。 我的假设:________实验的器材:________不变的条件:________改变的条件:________
实验的方法:________49.某同学用纸板分别搭建了梁桥、拱桥和斜拉桥,然后用钩码测试了各种桥的承重能力。根据实验记录和我们所
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桥梁的形状梁桥拱桥斜拉桥承重力的大小(钩码的数量)预测254实测386(1)如表为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的承重能力最好。(2)实验中我们需要保持相同的因素是 。A.桥的种类B.桥面上钩码数量C.
纸的种类(3)利用本实验中的器材,你能设法造出比以上三种桥承重力更大的桥吗?50.观察如图滑轮,回答问题。 上面滑轮中,_____
___(填序号)不省力,叫________; ________(填序号)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叫________;______
__(填序号)既省力,又改变了力的方向。学校升旗杆的顶部,运用的了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实验探究题1.【答案】 斜;冬
;直;夏【解析】【解答】地球的自转是倾斜围绕着地轴旋转。太阳总是斜射在地球上,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夏季,转到远日点时,为冬季,且南
北半球季节相反。 【分析】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所以太阳公转也会给我们带来四季的变化,春夏秋冬四季更替。2
.【答案】 (1)水平线(2)20;40;20(3)排开水【解析】【分析】 (1)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都应与水
面在同一水平线,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2)本题考的是量筒的读数,要注意分度值,图示分别为20毫升、40毫升、因为鹅卵石体积为
40-20=20毫升。 (3)此题用的是排水法测固体体积。3.【答案】 (1)0.27;27(2)受到;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越大
,所受到的浮力越大(3)0.36(4)比重计【解析】【解答】一个钩码浸没在水里浮力是0.09N,3个钩码浸没在水里浮力时3×0.0
9=0.27N,一个钩码排水量是9ml,因而3个钩码排水量是3×9=27ml。仔细分析实验记录单中的数据,我们知道下沉物体受到水的
浮力,我们还知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排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所受到的浮力越大。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挂上一个相同的钩码,并
将四个钩码全部浸没在水中,我们可以推测将会受到的浮力大小大约是4×0.09=0.36N。液体的性质也会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室
常用比重计仪器来比较液体的轻重。【分析】一切浸没在水里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
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实验室常用比重计仪器来比较液体的轻重。4.【答案】 (1)植物(2)石膏破裂(
3)没有水分(4)流水(水流压力);风;冰川【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长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植物的生长
会使岩石碎裂,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
种现象叫风化。 ?5.【答案】 使铁片粘有水分;A;B;从A端至B端水先后蒸发【解析】【解答】实验现象证明: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
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进行辐射。 【分析】本题是对热传递的方向进行探究的实验。6.【答案】 (1)4;1(2)3;4;1;2(3)
将物体密封,并在物体四周加保温材料【解析】【解答】导热性越好的物体,其散热能力就越强,也就是保温性能就越差。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
不同材料保温性能的强弱及其原因。7.【答案】 弹簧测力计、钩码、水槽;(1)将钩码放进水槽中,证实钩码在水中是可以下沉的;? (2
)将钧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记下读数F1;(3)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将钧码浸没在水中且不与四壁接触,记下读数F2;(4)重复上
述步骤5次,并记下数据;? (5)比较F1和F2的大小;F1大于F2 , 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解析】【解答】只要是将物体
放在水中,物体就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下沉的物体也不例外。 【分析】物体在水中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当重力大于浮力
时,物体会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会上浮。8.【答案】 (1)逆时针(自西向东)(2)东;西(3)左侧;右侧【解析】【解答】地
球自西向东自转,也就是逆时针转动,因而我们看到的星体是东升西落。当地球上的人处于C点观测A,B两星时,A星应该在B星的左侧,当处于
D点观测时,A星应该在B星的右侧。【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
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9.【答案】 (1)(2)④(3)B(4)⑥(
5)北【解析】【解答】(1)光是沿着直线传播,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2)太阳直射的地方就是正午,④是中午; (3)图B的甲
所指的位置是24小时都没有太阳照到,因而处于极夜; (4)城市6在城市5的左边,相当于城市6在城市5的东边,由于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
东,带来了太阳的东升西落,因而最先迎来黎明; (5)6月21日是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位于北半球。 【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
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所以太阳是东升西落的,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所以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交替的现象。10
.【答案】 (1)A(2)夏(3)A(4)极昼(5)自西向东【解析】【解答】1.杭州位于一天中的早晨;2.此时,杭州位于四季中的夏
季;3.在夏季,杭州是昼长夜短;4.据图示,此时北极点是极昼;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分析】在图示中,杭州正位
于命案交界处,处于一天的早晨;图示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杭州是夏季,昼长夜短。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四季的交替。11.【答案】 (1)重(2)浮着(3)有盐析出【解析】【解答】体积相同的两杯水,质量重的是浓盐水;2.将同一个马铃薯
分别放人两杯不同的水中看沉浮,马铃薯浮着的是浓盐水;? 3.将两杯水进行加热,有盐析出的是浓盐水。【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与水的密度有关,水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在盐水中,将溶剂蒸发掉一部分,会有溶质析出。12.【答案】 (1)摆绳长短;摆动
快慢(2)摆绳长短(3)摆动幅度;摆锤重量(4)25;14;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5)A【解析】【解答】该实验研
究的是的是摆长和摆的快慢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摆长。应该保证摆的幅度和摆的重量相同。分析数据前,我们都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上表
的数据中你认为:属于实验操作错误产生的数据应该是25,属于正常误差的数据应该是14。分析处理后的数据,我们发现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图二的两个摆,A摆长更短,摆的速度快,相同时间内摆得次数多的是A。【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
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13.【答案】 (1)不会(2)增加摆绳长度【
解析】【解答】1、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快慢。2、小明第一次制作时每分钟摆了40次,现在只需要摆30次,即要减小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可
以增加摆绳长度。【分析】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和摆幅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次数越少;摆长越短,摆动次数越多。14.【答案】
(1)等时性;伽利略;机械摆钟(2)1.4(3)B(4)摆动幅度;摆锤重量;摆长;摆长越短【解析】【解答】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
到的结论是:摆具有等时性。这个关于摆的重要性质是伽利略研究发明的。人们也利用了这个性质,发明了机械摆钟。上面这个实验中,摆1次所用
的时间大约是1.4S。如果要使这个摆每分钟摆动60次,我们可以通过减短摆长来实现的。回忆课堂知识我们已经知道摆的摆动速度与摆动幅度
、摆锤重量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速度越快。【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
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15.【答案】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解析】【解答】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得越慢;摆绳越短,摆得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影响摆的速度的因素的探究。1
6.【答案】 (1)热水;常温水;冰水;空气受热膨胀,受冷收缩(2)液柱上升;A;使用更烫的热水或细玻璃(3)4℃以下【解析】【解
答】1.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三个杯子中A装有热水,B装有常温水,C装有冰水,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受冷收缩;2.放入热水槽后,红水会
液柱上升,将烧瓶放入热水,我认为烧瓶要吸收热量,要让这个现象变得更加的明显,我们要使用更烫的热水或细玻璃;3.水在4℃以下,反而会
出现热缩冷胀现象。【分析】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在温度高时,体积会增大,在温度低时,体积会减小的现象,但热胀冷缩还有一些反常现象。17
.【答案】 B;E;D;C;因为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方。【解析】【分析】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到温度较低的地
方,离酒精灯近的蜡烛油先熔化,远的后熔化。18.【答案】 (1)摆幅大小;摆幅大小;摆长;摆锤重量;对比(2)摆锤重量;摆锤重量与
摆动快慢无关(3)②;④;慢;快(4)B(5)A(6)傅科;自转【解析】【解答】实验①和实验②研究的是摆幅大小对摆快慢的影响,在这
两组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摆幅大小,不改变的因素有摆长、摆重等。这种类型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实验①和实验③研究的是摆锤重量对摆快慢的
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摆锤重量与摆动快慢无关。实验2和实验4研究的是“摆长”对摆快慢的影响,通过这两组实验我们发现:摆长越
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如果要将实验④的摆调整成每分钟摆动60次,较合理的是把摆长减少到28厘米。A的摆长最长,摆的最慢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家中研究摆的时候发现,摆具有保持方向不变的特点,并利用摆的这一特点,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摆
锤的重量、摆动的辐度没有关系,但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摆动的速度越快。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
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19.【答案】 (1)摆锤重心(2)摆绳长度;摆锤重心对
摆动快慢的影响;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将摆锤下降一些(3)A【解析】【解答】1.摆锤的重心影响了影响了摆摆动的快
慢;2.A,B,C三个实验是在摆绳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研究摆锤重心对摆动快慢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摆长越长,
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要让C摆在每分钟内的摆动次数达到60次,可以将摆锤下降一些。【分析】摆的速度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长
度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越快。20.【答案】 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重摆绳长短;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速
越慢;摆绳越短,摆速越快。 【解析】【分析】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越短,摆速越快。21.【答案】 (1)浮力;A(2)增大(
3)B;1;1.2;C【解析】【解答】1.物体在水中的排水量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会减小,松开手,浮沉子又浮上来了,这时它受到的浮
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2.当潜水艇慢慢沉入水中直到全部浸没水中为止这一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在增大;3.根据实验,B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比
C中受到的浮力小,D实验中受到的浮力是1N,在E实验中受到的浮力是1.2N,D和E两个实验中浮力不同的原因是液体的成分不同。【分析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有关,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排开水的体积越小,受到的浮力越小;物体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小。22.【答案】
(1)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把水压出来了(2)不会【解析】【解答】1、把烧瓶放人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烧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体
积变大,把烧瓶中的水压出来了。2、如果在烧瓶里加满水,在浸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那么烧瓶中的水会吸收水槽中热水的热量,体积膨胀,导致
细玻璃管中有液柱产生,但不会出现喷泉。【分析】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会比液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变化更大,现象更明显。23.【答案】 (1)
摆绳长度或摆长。(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绳(摆长)短,摆动快,摆绳(摆长)长,摆动慢。(3)平均数
或中间数。(4)缩短摆长的长度。【解析】【分析】此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发生改变,摆线的长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摆的快慢与摆
绳的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动的次数越多;摆绳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24.【答案】 (1)C<D<B<A(2)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越
容易上浮,重的越容易下沉。(3)A(4)A;B;排开水的体积相同(5)A还是沉,B可能沉,因为同体积的食用油比水轻。 【解析】【解
答】A浮力=B浮力>D浮力>C浮力。A下沉,因而A的重力最大,B悬浮,因而B的重力次于A。D、C漂浮在水面上,D的重力其次,C的重
力最小。体积相同的物体,轻的越容易上浮,重的越容易下沉。四个小球中,重力大于浮力的是A球。A、B浮力相等。因为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放
入油中后,A还是沉,B可能沉,因为同体积的食用油比水轻。【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是阿基米德定律。浮力和液体的种类有关。25.【答案】 (1)C(2)银【解析】【解答】(1)在比较银、铜和铝
的传热性能时,需保持相同的条件有:酒精灯火焰离银、铜和铝的距离、银、铜和铝三根金属棒的粗细、火柴在银、铜和铝上的间隔距离和每根火柴
上蜡滴的大小; (2)他们看到了银上面的火柴先掉下来,然后是铜,最后是锅,因而可以得到银的导热性最好。 【分析】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不同;在做实验时应该使用控制变量法,除了改变要探究的变量,其余的条件要保持一致。26.【答案】 (1)C;D;B;E;A;F(2)
热在固体中会从温度较高一端传向温度较低一端。【解析】【分析】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或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离H点近的蜡烛会先熔化。?27.【答案】 (1)28℃;38℃;16℃;10℃(2)加盖;C;D(3)A;C;B;D(4)D;E【
解析】【解答】比较A,B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加盖能起保温作用,比较C、D两组的数据,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要知道包毛巾有没有保温作用可以
比较A、C或者B、D两组数据。比较D、E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嵌入泡沫塑料盒的保温效果比包毛巾要好。【分析】不同材料的保温效果不同,导
热性能差的保温效果较好。28.【答案】 (1)做过;恒星周年视差(2)左;右;6;左;右;2(3)两颗星都会相对我们转动,并且与我
们运动方向相反(4)恒星周年视差(5)小【解析】【解答】我们班做过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的是恒星周年视差。星星距离地球越远,地球上
观察到的恒星视差就越小。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发现两颗星都会相对我们转动,并且与我们运动方向相反。如果地球公转,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恒星周年
视差。星星距离地球越远,地球上观察到的恒星视差就越小。【分析】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
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29.【答案】 (1)每10毫升漏出的时
间越来越慢;水位下降(2)A(3)加个输液装置控制滴速【解析】【解答】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来每10毫升漏出的时间越来越慢,因为水位在
下降。该科学小组测量时间是根据注射器内水位变化来计时的,这种计时的水钟叫泄水型水钟。如果想计时更加准确,请写出你的改进办法:加个输
液装置控制滴速。【分析】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
;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
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
两者合一。30.【答案】 (1)C<B<A(2)大于;等于(3)C小球;排开水的体积最小。(4)沉【解析】【解答】1.小球的越重,
越容易沉入水底,所以3个小球从轻到重的顺序是:C<B<A;2.A小球的重力大于浮力,C小球的重力等于浮力;3.3小球中,C小球受到
的浮力最小,排开水的体积最小;4.若将B小球放到食用油中,则B小球会沉在食用油中。【分析】小球在水中会沉下去还是浮上来与小球的质量
有关,小球的质量重,就容易沉下去,小球的质量轻,就容易浮起来;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小球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球排开水的体积越大
,受到的浮力越大。31.【答案】 (1)模拟(2)太阳;自西向东;一年(3)左边(4)会变小(5)贝塞尔;地球在公转【解析】【解答
】该实验从实验方法上说是属于模拟实验,实验中,我们在大圆的中间放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纸片代表太阳,大圆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地球
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绕太阳一周要一年。星1,星2是两颗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星,站在A点观测时,星1相对于星2的位置是:星
1在星2的左边,站到B点观测时,星1又在星2的另一侧,这就是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如果我们把星1,星2的位置放到距离大圆圈比原来远
许多的地方,这种视觉位置差异范围会变小。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使用新制的望远镜,进行月复一月的观察,终于成功测出了天鹅座6
1星的视差。后来一些天文学家又相继测得了其他恒星的周年视差,从而证明了地球在公转。【分析】恒星的周年视差是贝塞尔观察到的,证明了地
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3
2.【答案】 (1)能。A 所受浮力最小。【解析】【分析】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33.【答案】 (1)上升(2)下降(3)增大;缩小;热胀冷
缩(4)温度计(5)锑;铋【解析】【解答】加热后,烧瓶内小玻璃管中水受热会膨胀,里面的液面会上升。把酒精灯拿开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小
玻璃管中水位会下降。这个实验说明水受热时体积会增大,受冷时体积会减小,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做热胀冷缩。大多数物体都有上述所说的
这种性质,但是有两种金属就很特殊,例如锑、铋。【分析】许多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锑、铋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34.【答案】 (1)
地轴;24小时(2)不能;;极夜(3)纽约;北京【解析】【解答】1.地球绕地轴的运动称为自转,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2.太阳光
不能照亮整个地球,地球挡住太阳光的背面就是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此时,南极属于极夜现象;3.根据纽约和北京的地理位置,推测出A是纽
约,B是北京。【分析】地球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更替;纽约位于西6区,北京位于东8区,所以两个城市的时差是13
个小时,北京比纽约早13个小时。35.【答案】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解析】【解答】摆的快慢只与摆的长度有关,与摆的重量、形状
等无关。 【分析】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36.【答案】 (1)摆长不同(2)适当增加第五小组的摆长,减小第八小组的摆长。【解析
】【解答】摆的速度与摆长的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且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因此为使摆的速度变快,应该减短摆长;为使摆的速度变
慢,应该加长摆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37.【答案】 (1)先快后慢;不均匀;水位高低(2)受水型(3)C【解析
】【解答】上图的装置中,水的流速先快后慢,因此,装置中,饮料瓶上的刻度是不均匀。这里影响水的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水位的高低。上图为受水
型水钟。容器颜色太鲜艳不会影响水钟计时准确度。【分析】水钟漏完一杯水的时间和滴漏流出水的快慢有关。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与孔的大小和水
的多少有关。孔大,水滴漏出得快;孔小,水滴漏出得慢;水多,水滴漏出得快;水少,水滴漏出得慢。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
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
,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38.【答案】 (1)D;B(2)先;自西向东(3)南回归线;冬至;极夜(4)B;赤道【解
析】【解答】若以A位置为起点,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转,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先后顺序是A、D、C、B。丽水在新疆东边,因而
丽水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地球运行到图C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时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北极点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当地球运行到图B位置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此时我们迎来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分析】地球围绕
太阳公转过程中,地球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的方向、角度不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
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在公转。、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
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人们把
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39.【答案】 (1)(2)镜子数量越多,光的强度越强,温度越高;(或镜子数量越少,光的强度越弱,温度越低
)【解析】【分析】平面镜对光具有反射作用,光具有能量,镜子数量越多,光的强度越强,温度越高。40.【答案】 (1)178|268(
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3)每次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不同【解析】【分
析】本题主要考的是橡皮筋的弹性能量转化为动能,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弹性能量就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弹
性能量就越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近。小车运动方向和橡皮筋缠绕方向有关,橡皮筋缠绕的方向不同,小车运动方向就不同。衣裤松紧带、票夹、弓
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41.【答案】 (1)(2)B;A;C(3)(4)较热;较冷【解析】【解答】热
量从温度高的一端想温度低的那端。由近及远温度依次上升。B最先变热,其次是A、最后是C。如果让金属片上A,B,C三点的蜡烛油同时融化
,加热点应该在这个三角形的内心上,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热传
递。【分析】热量从温度高的一端想温度低的那端。由近及远温度依次上升。42.【答案】 (1)D(2)C(3)C(4)降低【解析】【解
答】地球绕太阳公转到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时,北半球是春天;地球公转到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天;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
至,此时是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当地球从A位置运行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动到赤道,此时江山的气温会升高。【分析】地
球绕太阳的公转带来了四季的交替,当太阳直射赤道时,节气为春分或秋分;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节气是夏至,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节气是冬至;冬至是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夏至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43.【答案】 (1)包裹物的厚度、水的多少、水的温度、冷却时间等相同。(2)可以发现前15次测量泡沫塑料包裹的水温比棉絮高,温度下降慢。结论: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好。(3)测试相同时间段,同体积同温度的冰块用这两种材料包裹后的融化程度。【解析】【解答】1、在设计该实验时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包裹物的厚度、水的多少、水的温度、冷却时间等相同。2、会分析数据,从表格数据发现前15次测量泡沫塑料包裹的水温比棉絮高,温度下降慢。因而可得到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好。3、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差或者相同的温度差比较时间两种方法具有等效性。【分析】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以及会分析实验数据从中得到正确的结论。44.【答案】 (1)摆绳的长度(2)摆重;摆动幅度(3)3(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得越慢,反之越快【解析】【解答】三种个摆的摆绳长度不一,所以本实验探究的是摆的速度与摆绳长度的关系;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摆重和摆动的幅度。 【分析】 影响摆的速度的因素是摆绳的长度,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45.【答案】 (1)摆绳长度(2)C(3)B【解析】【解答】(1)实验数据证明摆的速度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摆绳越短,摆的速度越快; (3)为了减慢摆的速度,可以加长摆绳的长度。 【分析】 摆的速度只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的重量和形状无关,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绳越短,摆的速度越快。46.【答案】 (1)都受到了;A、B;A(2)C球重,B球轻。C球重力大于浮力,8球重力等于浮力。两球所受浮力相等,所以C球重。【解析】【解答】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所以三个小球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在水中除了受到浮力的作用还受到重力的作用,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就会浮在水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体在水中的受力情况。47.【答案】 (1)解:①摆长有可能不相同②在计数时有误差(2)解:要统一他们的摆长,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解析】【解答】影响摆的速度的因素是摆长,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反之摆的速度就越快。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的速度的因素。48.【答案】 (1)摆长;摆幅;摆重(2)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支架、摆绳、摆锤、尺、钟(计时器);支架、摆锤、尺、钟(计时器)(除摆绳外其他条件都不变);摆绳长短;先用长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再用短一点的摆绳做实验测出15秒摆动的次数,然后得出结论。【解析】【分析】(1)是猜测各种可能性,摆由摆绳和摆锤构成,改变的条件是摆长摆幅或者摆重。 (2)此实验是控制变量实验。改变单一因素,其他不变。也就是有三种答案。 ??49.【答案】 (1)拱桥(2)A(3)略【解析】【分析】(1)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拱桥的承重能力最大。(2) 实验是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桥的种类不同,其它条件都要保持相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3)善于动手操作,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再测量其承重能力。50.【答案】 (3);定滑轮;(1);动滑轮;(2);定滑轮【解析】【分析】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墨香堂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