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春季学期《病理生理学》期末辅导
2023-07-20 | 阅:  转:  |  分享 
  
《 病理生理学 》 期末辅导

国家开放大学

农林医药教学部(乡村振兴学院)

郑晓燕

1

目 录

CONTENTS



03

考核说明

重难点辅导三

一 课程思政

2

一 课程思政

3

4

病理生理学课程思政

?医药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

和人文精神,爱岗敬业,敬畏生命,关怀患者,具有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和强

烈的爱国情怀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旨在从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角度研究疾病

发生、发展及转归,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学之间的 “桥梁课程”,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积极开展思

政教育对培育学生爱党爱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高道德情操、良好

思辨能力和正确科学观具有重大意义

5

二 考核说明

6

考核说明

? 考核方式:分为 形成性考核 与 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

50%,考核方式为网络;终结性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 50%,为闭卷考试

? 终考 题型:单选题 40%、名词解释 20%、简答题 40%

? 课程总成绩的计分方法:本课程实施“ 双及格 ”的要求,即 终结性考试成

绩 和 综合成绩 须同时及格,课程的考核成绩方为及格

●注 :考核方式相关信息以国家开放大学当学期发布的考试安排文件为准

7

三 重难点辅导

8

一、单选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D )。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C.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D.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E.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2.导致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B )。

A.疾病发生的条件

B.疾病发生的原因

C.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疾病发生的诱因

E.疾病发生的外因 9

一、单选题

3.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 A )。

A.高渗性脱水

B.水中毒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E.低钠血症

4.下列可引起高钾血症的是( D )。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

B. 醛固酮分泌增多

C. 大量应用速尿

D. 酸中毒

E.大量应用胰岛素 10

一、单选题

5.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E )。

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

B. 增加肺泡通气量

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D. 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肾重吸收 HCO3- 增加

6.发热激活物作用的部位是( C )。

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骨骼肌

C.产致热原细胞

D.皮肤血管

E.汗腺 11

一、单选题

7.下述不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 B )。

A. 白细胞介素 -1

B. 5-羟色胺

C. 干扰素

D. 肿瘤坏死因子

E.白细胞介素 -6

8.急性期反应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E )。

A.抑制蛋白酶活化

B.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

C.抗感染

D.抗损伤

E.抑制凝血 12

一、单选题

9.应激是指( C )。

A.机体对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B.机体对刺激的功能性反应

C.机体对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机体对刺激的生化反应

E.机体对刺激的保护性反应

10.严重创伤引起 DIC的主要机制是( B )。

A.大量红细胞和血小板受损

B.组织因子大量入血

C.凝血因子 Ⅻ 被激活

D.凝血因子 Ⅹ 被激活

E.直接激活凝血酶 13

一、单选题

11. 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致病因素属于( C )。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

12.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 )。

A.植物人状态

B.濒死状态

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临床死亡 14

一、单选题

13.下列可引起低钾血症的是( D )。

A.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B. 大量输注库存血

C. 严重组织损伤

D. 消化液大量丢失

E.醛固酮合成减少

14.酸中毒可使心肌收缩力( C )。

A. 先增强后减弱

B. 先减弱后增强

C. 减弱

D. 增强

E.不变 15

一、单选题

15.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是( E )。

A.吸入 CO2过少

B.输入 NaHCO3过多

C.肺泡通气量减少

D.输入库存血

E.呼吸中枢兴奋,肺通气量增大

16.高热持续期热代谢特点是( D )。

A.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B.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升高

C.散热正常,产热增加,体温保持高水平

D.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相对平衡,体温保持高水平

E.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 16

一、单选题

17.下述情况引起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的是( E )。

A.女性月经前期

B.妇女妊娠期

C.剧烈运动后

D.流行性感冒

E.中暑

18.在全身适应综合征的抵抗期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D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胰岛素

D.糖皮质激素

E.醛固酮 17

一、单选题

19.根据应激原的性质可将应激分为( C )。

A.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

B.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

C.躯体应激和心理应激

D.早期应激和晚期应激

E.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

2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起的贫血属于( E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18

二、名词解释

1.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

但体内遗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2.低渗性脱水:是指失钠多于失水,血 Na+浓度 <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的脱水。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

征的病理过程。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引起的急性肺损伤所导致

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以非心源性肺水肿、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

为特征。

5.肝性脑病:是指在排除其它已知脑病的前提下,继发于肝功能紊乱的一系列严重的神

经精神综合征。

19

二、名词解释

6.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

化。

7.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体内 CO2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以血浆 H2CO3浓度原发性增

高和 pH下降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8.缺血 -再灌注损伤: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

血时加重的现象。

9.心功能不全: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

或相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10.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在病因的作用下,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不能维持机体内

环境的稳定,临床上以少尿、氮质血症以及水盐代谢障碍,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特征的

综合征。

20

三、简答题

1. 简述循环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答:( 1)全身性循环障碍:见于休克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组织灌流不足;

休克患者心输出量的减少比心力衰竭者更严重,全身性缺氧也更明显。严重时,患者可因心、脑、肾

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局部性循环障碍:主要见于血管栓塞、动脉炎症或动脉粥样硬化造

成的血管狭窄或阻塞时,由于各器官、组织局部供血不足,因而该血管所营养的区域出现缺血缺氧的

变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后果主要取决于缺血发生的部位,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

2.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简述其发生机制。

答: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是高钾血症。其发生机制为:

( 1)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小管损害使钾随尿排出减少。

( 2)组织破坏,释放大量钾至细胞外液。

( 3)酸中毒时钾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 4)输入库存血液或食入含钾量高的食物或药物等。

21

三、简答题

3.简述慢性呼吸衰竭引起右心肥大及衰竭的机制。

答:( 1)肺动脉高压: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血液中 H+浓度升高,引起肺小动

脉收缩;肺小动脉长期收缩,以及缺氧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

细胞的肥大和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

窄。

( 2)心室舒缩活动受限: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则使胸内压异常增高,心脏受压,影响

心脏的舒张功能,用力吸气则胸内压异常降低,即心脏外面的负压增大,可增加右心收

缩的负荷,促使右心衰竭。

( 3)心肌受损、心肌负荷加重: 缺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降低心肌舒缩功能;长期

缺氧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灶性出血和纤维化;呼吸系统疾病造成反复肺部感

染,细菌或病毒、毒素直接损伤心肌。 22

三、简答题

4.简述休克缺血缺氧期微循环变的代偿意义。

答:( 1)血液重新分布有利于心脑血液供应。皮肤、腹腔内脏、肾脏的血管 α受

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较为敏感,收缩明显;而脑血管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较稀

少, α受体密度低,对儿茶酚胺反应甚小;冠状动脉以 β受体为主,且在交感兴奋

心脏活动增强时,局部代谢产物腺苷等扩血管物质增多,故可不收缩反而扩张。

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使已经减少的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

器官的血液供应。

( 2)有利于维持动脉血压正常。通过“自身输血”和“自身输液”的作用增加

回心血量,同时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使休克早期患者的动脉血压基本

维持在正常水平。 23

三、简答题

5.简述高钾血症发生的原因及机制。

答:( 1)钾入量过多,如静脉输钾过多、过快,或输入大量库存血。

( 2)钾排出减少,主要是肾排钾减少: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

期,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钾在体内潴留;②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排 K+量降低;③长期使用保钾性利尿,如安体舒通。

( 3)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①酸中毒:酸中毒时细胞外 H+向细胞内转移,以缓解细

胞外液酸中毒,同时细胞内 K+移至细胞外以维持细胞内外的电荷平衡;②细胞分解破

坏:缺氧、溶血和严重创伤时,细胞内 K+移向细胞外,使血钾浓度升高;③高血糖合

并胰岛素不足:由于胰岛素不足, K+进入细胞内减少;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引

起细胞脱水和细胞内钾浓度增高,促进 K+的外移;④某些药物的作用: ?受体阻断剂、

洋地黄等药物中毒等通过干扰 Na+ - K+ -ATP酶活性而影响细胞摄钾,引起血钾升高。 24

三、简答题

6.简述缺氧时心脏功能的代偿性反应。

答:( 1)心率加快。见于急性轻度或中度缺氧时。这可能是由于通气增加所致

肺膨胀对肺牵张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

( 2)心肌收缩力增强。缺氧初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心脏 β-肾上腺

素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增强。

( 3)心输出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可提高全身组织的供氧量,故对急性缺氧有

一定的代偿意义。心输出量增加其原因除与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有关外,

还与缺氧时呼吸深快、胸内负压增大、静脉回流增加有关。严重缺氧时,由于心

率减慢或心肌收缩力减弱,可使心输出量降低。

25

三、简答题

7.简述左心衰竭患者夜间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机制。

答: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造成严重肺淤血的典型表现,其发生机制是:

( 1)患者入睡后由端坐位改为平卧位,下半身静脉回流增多,水肿液吸收入血

液循环也增多,加重肺淤血。

( 2)入睡后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使小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

( 3)熟睡后中枢对传入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只有当肺淤血程度较为严重,动脉

血氧分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刺激呼吸中枢,使患者感到呼吸困难而惊醒。

26

三、简答题

8.简述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增多的原因。

答:( 1)血氨主要来源于肠道产氨。肝硬化时由于门脉高压,使肠黏膜淤血、

水肿,或由于胆汁分泌减少,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空均发生障碍;同时因胆汁

分泌减少使胆汁酸盐的抑菌作用降低,造成细菌繁殖旺盛。肠菌分泌的氨基酸氧

化酶和尿素酶增多,作用于肠道积存的蛋白质及尿素,使氨的产生明显增多。

( 2)慢性肝病晚期,常伴有肾功能减退,血液中的尿素等非蛋白氮含量高于正

常,经肠壁弥散入肠腔内的尿素显著增加,经肠菌分解使产氨增多。

( 3)肝性脑病患者昏迷前可出现躁动不安、震颤等肌肉活动增强的症状,因此

肌肉中的腺苷酸分解代谢增强,使肌肉产氨增多。

27

28

献花(0)
+1
(本文系yang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