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老僧参禅 见山是山
2023-07-22 | 阅:  转:  |  分享 
  
老僧参禅 见山是山《指月录·卷二十八》和《五灯会元·卷十七》都记载了这则著名公案:吉州青原惟信禅师,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
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大意是,青原惟信禅师参禅有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
还是水。谁要是也和自己一样体悟到这三层境界,不管是不是出家人,只管前来找他。青原惟信禅师这段公案,在禅宗史上,甚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
上的影响很大,后来还有一首苏东坡的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据说也是依青原惟信禅师公
案意境所作。公案揭示了参禅修行的三层境界:“见山是山”这是第一层,也是普罗大众都看得到的境界。地表上高耸的一片石头、泥土堆积而成的
土丘,上面还有植被,那不是山是什么呢?这是大家最直观的感觉。见到山,那便是山。“见山不是山”这是第二层,也是初入禅门所体悟到的境界
。如同青原惟信禅师一样,开始参禅了,就发现,这山怎么是山呢?明明是石头、泥土、植被这些东西,怎么会是山呢?因此,见到山,竟然不是山
了。“见山还是(只是)山”这是第三层,也是参禅有所成就时候的境界。经过参禅之初的反思,到这时豁然开朗,发现眼前这山,是有石头、泥土
、植被这些东西,但这山,它就是山嘛!这段话也可以理解为参禅的三段式:第一种是迷处,我们普通人没有修行参禅的时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对事物安立名字,爱憎分明,一心追逐世间功名利禄,而不会追究事事物物背后隐藏着的真相。第二种是入处,即是禅师走上修行参禅之路,拜访
名山大德有所体悟,得了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入处,就是得见本心如如不动,能体会到如同《金刚经》里讲的诸相非相的境界,
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组合,都在变化当中,并非真实存在。第三种是休歇处。所谓的休歇处,禅师得了入处之后,见到本心自是不动不摇,
但过往追逐外物的习气,遇事对境难免又随境而去,于是禅师又做上保任本心的功夫,及至后来对境也如如不动,但终究不是彻悟。所以后来顿悟到
的休歇处,才是到了彻底无心无为自然自在的境地。于是跟从前一样,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只是跟从前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这山这水呐,一切
世间事物,没有什么不是禅师自心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这就是禅宗修行的一般行过程,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入处,到“凡所有相皆是如来”的休歇处。
献花(0)
+1
(本文系岭南闲人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