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07-25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 关于声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 “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
C. “掩耳盗铃”故事说明盗铃人掩住耳朵能控制声音的产生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2. 关于学校噪声
,正确的是(????)A. 学校附近的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 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 隔壁班悦耳动听的音乐声对于正在考试的学生来说不是噪声3. 下列哪位学者首先通过
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阿
基米德D. 帕斯卡4. 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 甲图和丙图B. 甲图和丁图C. 乙图和
丙图D. 乙图和丁图5. 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明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 正常体温约为36.5℃B. 自身质量约为50gC. 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D. 拇指指甲宽度约为1dm6. 现有四个编
钟,如图所示,它们按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
输入示波器中,右侧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对应的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锺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敲
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B. 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C. 敲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D. 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
有裂痕7. 如图,该温度计(????)A. 不能直接测量110℃液态萘的温度B.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0℃C. 温度计放入?30℃
的冰中会爆裂D. 量程0~100℃8.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是光的漫反射现象,因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故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乙图中人通过镜子能看到视力表的像,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C. 丙图小明和小猫通过平面镜可以互相看
到对方,说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D. 丁图中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9. 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
(????)A. 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 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 跟人体出汗道理相似10. 5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
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EO、ON、OF三线在同一平
面上B. ∠EON=∠NOFC. 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D. 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
光线将不存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1. 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B. 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C. 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D.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
大12. 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通常环境下,利用一个音叉可以研究(????)A.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 真空是否能够传声C. 声音的
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的关系D. 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13.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
像,由图像可知(????)A. 0~10s,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B. 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 0~25
s,甲车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从7.5s开始,乙车处于静止状态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14. 某同学用分度值
为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
m.现错误的数据是______。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15. 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她______
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6. 小桂做研究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
小”);在该光路图中折射光线是______。17. 平面镜是同学们常见的生活用品,若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1所示,这时
的时刻应是______ .一束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如图2所示,反射角为______ 度.18. 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
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观察白纸上的光斑。小华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
上(如图所示),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将右侧的卡片缓缓向左移动,观察光斑变化情况。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_
_(“变大”、“不变”或“变小”);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__形。19.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s?t图象如左下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为______m/s,5s时两车相距______m,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_运动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0. 如图所示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
源S的位置。21. 如左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
图。(要保留作图痕迹)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22.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
水银?39357酒精?11778(1)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
质为______的温度计。(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3)烧杯上方加
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直到
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7989898
(4)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23.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进
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C=_____
______cm,vAC=_______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
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24. 如图所示是亦城同季和志颗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的
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______ 。(2)为使实验的效果更好,实验应在较______ (选填“亮
”或“暗”)环境中进行,进行实验时蜡烛B应______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3)志颖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
划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亦斌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____
__ 。(4)而邻组的珠语伞拿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某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______ 。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 (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所以平面镜所
成的像是______ 像。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5. 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有障碍物,已知司机
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采取制动的反应时间是0.8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有的速度行驶了15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求:(1)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司机酒后驾车,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3)为了安全,请给广大司机朋友提一条建议。26. 甲、乙两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
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甲同学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准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甲为多少?(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表示)乙同学的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
的长度为L0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乙为多少?(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表示)答案和解析1.【答案】
C?【解析】解: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音色是不同的,故A正确;B、“余音绕梁”是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形成回声造成的,故B
正确;C、铃声是由于铃的振动产生,“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
耳朵,故C错误;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故选:C。①不同发声体由于结构、材质不同,音色有所
不同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②“余音绕梁”是声波的反射现象;③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④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
弱称为响度。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回声等,都是基础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2.【答案】B?【解析】解:A、公路旁安
装“声障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噪声
监测装置是噪声监测器上可以直接读出噪声大小,它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C错误;D、从环保角度,悦耳动听的音乐声如果妨碍了别人的休
息或学习,也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B。(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2)防治噪声污染可以
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3)从环保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
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此题考查了噪声和乐音、以及防治噪声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3.【答案】A?【解析】解:科学家伽利略
首先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也就是“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
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故选: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
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首先分析得出这一物理规律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
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积累。4.【答案】C?【解析】解:甲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
所以甲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图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体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丙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加,所以丁图反映物体
在做加速运动;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乙和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C。先从图象上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比较物体
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考查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
成正比。5.【答案】A?【解析】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质量在60k
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
生拇指指甲宽度约为1c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
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
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
6.【答案】B?【解析】解:由右边的四个波形图可知,振动最快的是第2幅图,振动最慢的是第1幅图;振动由快到慢的顺序为第2幅图、第3
幅图、第4幅图、第1幅图;编钟的质量越大,其振动越慢;编钟的质量越小,其振动越快;结合前面分析和编钟的大小可知,第2幅图与丁编钟对
应,第3幅图与丙编钟对应,第4幅图与乙编钟对应,第1幅图与甲编钟对应; 从波形图中可以看出,振幅最大的是丙编钟,因此敲丙编钟用力最
大,故AC错误;当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时,其音色会与其他编钟不同,其波形图也会有所不同;结合上面的波形图可知,丁编钟的波形图在形状
上不同于其他编钟,因此丁编钟有裂痕,故B正确、D错误。故选:B。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通过比较声
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7.【答案】A?【解析】解:AD、如
图所示,该温度计量程为35℃~42℃,不能直接测量110℃液态萘的温度,故A正确、D错误;B、由图可知,一个大格之间是1℃,共有1
0格,故其分度值为0.1℃,故B错误;C、温度计爆裂的原因主要有:由于猛然间放入开水中,局部受强热,受热不均匀引起炸裂。也可能是由
于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胀开玻璃壁引起炸裂,而温度计放入?30℃的冰中不会爆裂,故C错误。故选:A。能正确读取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
值,了解温度计的基本使用方法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本题考查了对温度计量程、分度值的认识,对温度计基本使用方法的了解等,属基本的
实验技能。8.【答案】C?【解析】解:A.由图可知,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漫反射同
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乙图中在镜中看到视力表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故B错误;C.丙图中小聪
和小猫相互看到,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D.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
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4)光线在同种
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漫反射,平面镜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9.【答案】
B?【解析】解: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的外壁上,常会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杯外的水蒸气在杯壁上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选:B。空气
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0.【答案】D?【解析】解析:
A、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EO、ON、OF三线在同一平面上,说法正确;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EON=∠N
OF,说法正确;C、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一束蓝光沿原FO方向射到0点,它反射后沿OE方向射出,说法正确;D、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
边向后折,反射光线仍然存在,但不会存在与后折的纸板上,说法错误,故选D。11.【答案】ABC?【解析】解:(1)t4时刻物体温度为
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A错误;(2)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但是从t2时刻到t3时刻,物
体要放出热量,因此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大,故B、C错误;(3)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故D正确。故选:ABC。(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2)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完后处于固态;(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内能减
小;(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
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2.【答案】AC?【解析】解:A、敲击音叉,与音叉接触的轻质小球会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
动产生的,可以研究声音的产生;故A符合题意;B、在通常环境下,敲击音叉,不可以研究真空是否能够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C、用力敲击音
叉,小球振动幅度大,可以研究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D、不能确定音叉的振动频率,故不能研究声音的音调与物体
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响度
与振幅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以及声音的特性,是一道好题.13.【答案】BCD?【解析】解:A、0~10
s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短,因此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故A错误;B、0~15s相同的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
相等,因此0~15s,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在s?t图像中,0~25s,甲车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
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从7.5s开始,乙车通过的路程为0,因此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BCD。(1)在s?t图像中
,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2)在s?
t图像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本题考查了由s?t图像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由图像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找出小车的路
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4.【答案】17.28cm 17.82cm?【解析】解:(1)观察5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17.2
8cm与其余四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2)物体的长度17.82cm+17.83cm+17.81cm+17.81c
m4≈17.82cm。故答案为:17.28cm;17.82cm。(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
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4
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
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15.【答案】4 不变?【解析】解:婷婷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根据物像
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婷婷的像距离平面镜2m,所以婷婷和婷婷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她走近平面镜时,她的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
所以她的像大小不变.故答案为:4;不变.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
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16.【答案】变小 OC?【解
析】解:(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将变小。(2)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为AO,斜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为OC。故答案为:(1)变
小;(2)OC。(1)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2)根据光路图分析。知道光从不同
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可解答此题。17.【答案】15:01;30?【解析】解:(1)方法一:将显示的像数字依次左
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得到时间为15:01;方法二:将显示的像后面正常读数为15:01就是此时的时间.(2)一束光射到平面
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入射角为90°?60°=3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得反射角也是30°.故答案为:15:01;30.(1)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
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2)过入射点且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这样才能解答此题.(1)解决此类题应认真观察,注意技巧.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就是左右上下互换,数字时钟的像对应的时间一般从后面
读数即为像对应的时间,也可将数字左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即为像对应的时间.②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2)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18.【
答案】变小 圆?【解析】解:因为太阳光是平行光,开始时孔较大,所以形成的是和孔面积大小相等的光斑,故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小
。当小孔足够小时,地面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阳的像,此时光斑形状是圆形。故答案为:变小;圆。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
象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知道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中像的
形状与孔的大小和形状无关,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19.【答案】0.2 0.5 东?【解析】解: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
乙运动了0.6m,则甲的速度:v甲=s甲t=1.2m6s=0.2m/s;乙的速度:v乙=s乙t=0.6m6s=0.1m/s,所以,
v甲>v乙;经过5s,两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甲′=v甲t′=0.2m/s×5s=1m,s乙′=v乙t′=0.1m/s×5s=0.
5m,此时两车相距:Δs=1m?0.5m=0.5m。由于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所以,同一时刻甲在乙的
前面向东运动,如果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向东运动。故答案为:0.2;0.5;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根据甲、乙速度和运动时
间,得到运动的路程,进一步得到两车距离。首先根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然后以乙为参照物,判断甲的运动状态。本题考查了
物体的s?t图象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s和t的对应
关系。20.【答案】?【解析】【分析】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找到发光点的。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解答】根据平面
镜成像的原因知,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故可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S′,再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等距,作出发光点S,最后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完成光路。如图所示:。?21.【答案】解:
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
下图所示:?【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
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2
2.【答案】热胀冷缩;水银;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96;98?【解析】解:(1)温度
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
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水银。(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
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故答案为: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3)①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②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
度不变;故答案为:96;98。(4)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1)①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②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
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3)①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②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
4)要作水的沸腾图象,首先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以及不同物质沸点
的比较。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了液化的概念。这些都是该实验中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社会的新课程理念。23.【答案】【小题1】【小题2】小【小题3】10;0.033【小题4】大?【解析】【小题1】测量小车的平
均速度时,需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速度;故该实验的原理为。【小题2】斜面坡度越小,
小车运动的时间越长,计时越方便,误差越小。【小题3】AC段的路程sAC=10.0cm?0.0cm=10.0cm=0.1m;所用时间
为tAC=3s,所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小题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时间
会偏小,根据速度公式?知AC段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大。24.【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暗 不点燃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像与物体大小相
等 不能 虚?【解析】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找出并确定像的位置。(2)为使实验的
效果更好,实验应在较暗环境中进行,实验中,应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若
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像没有成在水平面上。(4)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
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
一光屏,则光屏是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暗;不点燃;(3)玻璃板与桌
面不垂直;(4)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不能;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
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实验中的具体操作要求,可对题干中的问题逐一做出解答。此题主要考
查学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有效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25.【答案】解:(1)车制动前的速度v=st=15m0.8s=18.75m/s;(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根据s=vt可知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平时的4倍,即s′=4s=4×15m=60m,汽车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停止的总路程s总=s′+s0=60m+30m=90m>80m,故汽车会撞上障碍物;(3)为了安全,减速慢行。答:(1)车制动前的速度是18.75m/s;(2)汽车会撞上障碍物;(3)为了安全,减速慢行。?【解析】(1)利用速度公式得出车制动前的速度;(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根据s=vt可知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平时的4倍,据此得出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路程,进而得出汽车从司机发现险情到停止的总路程,并与80m比较即可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为了安全,减速慢行。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26.【答案】解:①甲同学的方法: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纸的厚度为d;∴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L甲=π(R2?r2)d。②乙同学的方法:卷筒纸的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2);被拉开的部分卷筒纸横截面积的大小为:π(R2?R02);∵纸的厚度为d=π(R2?R?02)L0;∴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L乙=π(R2?r2)π(R2?R?02)L0=(R2?r2)L0?R2?R02。答:卷筒纸的总长度L甲为π(R2?r2)d;卷筒纸的总长度L乙为(R2?r2)L0?R2?R02。?【解析】因为纸很薄且卷绕得很紧,所以从紧密地卷成筒状纸的横截面积的形成来分析,应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本题考查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对于微小的长度、质量等物理量采用累积法,认识到纸的厚度为d与纸的总长度为L的乘积等于横截面积π(R2?r2)是关键。第11页,共11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