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良知,怀悲悯,致远行鲁迅曾言:“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古今中外的悲剧中,我们看到窦娥的冤屈,看到鲁侍萍的悲苦,看到哈姆雷 特被命运的捉弄等等,这些无不触碰我们内心深处的柔软,激发我们的良知与悲悯,让我们在人生路上感悟思索,行稳致远。良知与悲悯充盈着我们 的心灵,展现人格价值。所谓良知,是道德真理的认识和实践;所谓悲悯,是人性的慈悲温暖,是同情,更是广博的爱。窦娥美丽善良,却被无辜行 刑,使我们悲悯的同时,思索善良何以被践踏;鲁侍萍刚毅有真情,但命运悲苦,使我们在悲悯的同时,探索真情为何无力;哈姆雷特有理想,但实 现的过程困难重重,使我们悲悯的同时,追索理想与现实缘何矛盾。赏析文学作品引发的良知与悲悯,让我们明白:保护有价值的东西不被摧毁,是 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海明威曾是个坚守良知的记者,出生入死收集战场新闻,面对极右势力的威胁,实事求是坚持报道,将战争的残 酷和血腥公众于世。悲悯引发了我们对良知的思索,让我们真正思考何为良知,让我们体会到良知良能是立身之本,是对道德的固守和践行,它可以 滋润净化我们的心灵,助力我们在有价值的路上步伐健稳,开阔长远。良知和悲悯助添社会温情,让社会更加美好。良知是“德”与“仁”的体现, 悲悯是“善”与“爱”的体现,取其精华,必能筑建和谐之社会。悲天悯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忆往昔,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悲悯着劳动人民的苦难,关心百姓的生存 状态。看今朝,河南抗洪战士无惧风雨打其身,筑起安全防线;抗疫白衣天使悬壶济世温情存,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生而平凡,却因为大爱和善良而 浑身闪光。正是道义和良知的驱使,是悲悯之情的感召,让我们关怀他人,让社会颇具温度,让人们都能感受彼此的善意,推动整个社会往和谐美好 的方向发展前行。当今社会,坚守良知,心怀悲悯,是每个人的责任和基本的道德标准。雨果说:“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我们应守住纯洁 的灵魂,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操,提高自身内在的修养,遵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常怀悲悯之心,在关怀与善意中实现人格的 提升,灵魂的净化,燃起温暖人间的薪火,让这个世界充满善良和温情。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但悲悯不能被前进的车轮碾碎,良知不能被激 流冲淡。我们唯有恪守良知,心怀悲悯,才能坚定脚步,顺应时代浪潮,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