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辨治规律研究_谭令
2023-07-30 | 阅:  转:  |  分享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五期 ★Vol.22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名老中医治疗

冠心病辨治规律研究



谭令,孙梓宽,杜伟哲,任北大,王庆国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医大师及全

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规律,为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全面收

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国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相关文献,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建立医案及方剂数据库,采用该软件基于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的数学算法,分析医案的症状、病因病机、治

则治法及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明确其核心用药,探索其辨治规律。结果与结

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CNKI中共收集的205个医案,得到冠心病以胸闷、心悸、胸痛、

气短为主症,病因病机多为心脉痹阻。所有医案中处方共205首,用药212味,通过分析,药物多为甘温之

品,归肝、心二经,可知现当代名老中医多主张从疏肝气,通心阳,活血脉论治冠心病。药对组合中的高频药

物即为药用频次居前的7味药,故认为这7味药为核心用药,且核心药物组方为补阳还五汤加减,并由此演

化得到药物的18个核心组合及9个新方。通过数据挖掘客观地展示了冠心病的因机证治,为临床应用提供

了较为准确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冠心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辨治规律

doi:10.11842/wst.20190530003 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识码:A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缺血

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浸润、血栓形成

或平滑肌细胞增殖等原因,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

塞,而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脏病

[1]

。最新数据表



[2]

,我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患病

人数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且其发病率和死

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因此,心血管疾病仍是医学界亟

需解决的关键难题之一。现代医学对冠心病的治疗

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张冠脉、降脂、减弱心肌收

缩力、调节心律失常、溶栓、介入或手术等对症治疗为

主,尽管其具有一定疗效,但仍有导致心肌梗死发生

或再梗死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中医药发挥其

整体调节的优势,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疗效显著,特别

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的探索,对冠

心病的治疗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辨治体系,临证疗效颇

佳。由于各医家辨证选方的灵活性和随机性,若缺乏

系统地医案整理和数据分析则难以深刻领悟冠心病

治疗的处方用药思路,这也是名家经验传承与发展的

一大障碍,因此,本研究通过收集CNKI中已经发表的

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经验和医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

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挖掘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规

律以及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等权威专家对该病的

收稿日期:2019-05-30

修回日期:2019-07-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81430102):基于病证结合的清开灵/精制清开灵抗缺血性中风证治特点及其对神经血管单元的多靶点

调控机制研究;负责人:王庆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177141672):方证相应指导下的三草降压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降压机制及其与调控IL-1β关联通路TLR4/NF-κB和NLRP3炎症小体的相关性研究;负责人:王庆国。

** 通讯作者: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方作用机理及配伍规律研究;经方防治常见病、

疑难病研究。

1412

ChaoXing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二:中医药与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处方用药规律,这将有利于后人继承和发展名中医对

冠心病的诊治经验,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

据,同时也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优势的集中体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应用高级检索,以

“主题=冠心病”AND“主题=经验”OR“主题=验案”

OR“主题=临床研究”为检索式精确检索,不设定年

限,检索文献。共检索到1251篇文献。

1.2 文献筛选

1.2.1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参考已评选出的“国医大师”和“全国

名老中医”名单,下载有关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或临

床研究类文献,筛选出记载四诊信息齐全、病因病机

明确、处方用药完备且有明确疗效的文献。

1.2.2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①综述类文献;②四诊信息或方药组

成记录不全者;③二诊疗效不佳者;④动物实验研究。

1.3 数据库的建立

1.3.1 分析软件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软件是“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V2.5)”软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

[3]



1.3.2 数据录入

将医案的四诊信息、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处方

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医案管理系

统”,录入后由双人负责核对,以确保数据分析结果准

确可靠。

1.4 数据分析

1.4.1 辨证思路分析

辨证思路是通过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分析其病

因病机,从而确立治则治法。辨证思路的分析主要通

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统计报表”模块完成,进入

“统计报表”系统后,提取数据源,点击“医案统计”,即

可见到“症状统计”“ 证候统计”和“治则治法统计”等

信息,将以上信息全部导出则可分析其辨证思路。

1.4.2 处方用药分析

处方用药分析即通过分析医家针对冠心病所常

用的方药,总结其用药规律。此分析则通过中医传承

辅助平台中的“统计报表”和“数据分析”两大模块完

成,首先通过“统计报表”系统完成药物的基本信息统

计。进入“统计报表”系统后,选择“方剂统计”,先提

取出全部205个方剂,点击“基本信息统计”,然后分别

选择“四气统计”“ 五味统计”和“归经统计”,即可获得

方剂中所有药物的性味归经等基本信息。通过“数据

分析”系统探索药物的应用规律,进入“数据分析”系

统后,第一步,点击“频次统计”,获得药物应用频次的

降序排列;第二步,点击“组方规律”,设置“支持度”和

“置信度”,支持度是药物组合在所有处方中出现的频

次,置信度是药味组合中含有中药A条件下,还含有

中药B是概率。为了得到对临床有指导意义且较全面

的核心药味组合,本研究设置“支持度”为20%,则支

持度个数为41,设置“置信度”为0.7,继而选择“用药

模式”和“规则分析”,则可得到基于关联规则的常用

药物组合;第三步,点击“新方分析”,根据所收集到的

方剂数量、不同参数下提取的数据预读及笔者的经验

探索,最终设置“相关度”为8、“ 惩罚度”为6,选择

“Result3”,进而点击“聚类”,则获得三味药的核心组

合,点击“提取组合”,最终可获得基于熵层次聚类分

析的核心组合与新方组合及其网络展示。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情况

最终筛选出邓铁涛、刘志明、阮士怡等26位国医

大师及郭维琴、高克俭、于志强等127位全国名老中

医,得到相关文献172篇,并从中总结出205个医案及

对应的方剂,共使用中药212味。

2.2 四诊信息频数统计

经统计分析,在205个医案中有235个四诊信息

元素,其中胸闷、心悸、胸痛和气短为高频信息元素,

其出现频数均超过100,此外,出现频次超过30者占

6.81%,共有16个。具体情况见表1。

2.3 病因病机频次统计

153位老中医药专家的205个医案中,共有病因病

机66个,其中心脉瘀阻出现频次最高,体现了从活血

化瘀论治冠心病的重要性,其次是痰瘀内阻、气阴两

虚、气虚血瘀和心阳不振等,这表明治疗冠心病在活

血化瘀的同时,还当兼顾祛痰与扶正。此外,医案中

病因病机出现频次居前20位者,其频次均在4次以

上。详见表2。

2.4 治则治法频次统计

所有医案中出现的治则治法共62条,如上述分析

1413

ChaoXing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五期 ★Vol.22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所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以心脉瘀阻为主,因此,在治

法上则以活血化瘀为主。其次是祛痰化瘀、益气养

阴、补气活血,分别治其痰瘀内阻、气阴两虚和气虚血

瘀等证。治则治法出现频次在4次以上者亦居前20

位。详见表3。

2.5 药物的性味归经频次统计

通过统计医案中所用中药的性味及归经频次,本

研究发现治疗冠心病的药味中,酸苦甘辛咸涩六味及

寒热温凉平五性皆有涉及,其中以性温、味甘及味苦

者居多,其累积应用频次均达1000次以上,其次为辛

味药,其累积频次达975次;在归经方面,亦全面涵盖

手足阴阳十二经,但主要归肝、心二经,所用药物中归

此二经者累积皆在1000次以上,其次是脾经、肺经、胃

经和肾经,归经频次较少的是胆经、大肠经、心包经、

膀胱经、三焦经和小肠经,具体情况见表4。

2.6 用药频次统计

所有医案中出现的205个方剂共使用中药212

味,应用频次≥30者约占12%,共计25味,其中前5味

分别是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由此可见,治疗

冠心病的用药中以活血药味为主,配伍益气养血扶正

之品为辅。药物应用频次统计详见表5。

2.7 基于关联规则的常用药物组合频次统计

将“支持度”设置为20%,则可导出常用药物组合

应用频次在41次以上者,共14个,其中前5位分别是

“川芎-丹参”“ 丹参-黄芪”“ 赤芍-丹参”“ 红花-川芎”

“郁金-丹参”,其出现频次均在50次以上,详见表6。

表1 冠心病四诊信息频次 ≥ 30的元素

No.

1

2

3

4

5

6

7

8

四诊信息

胸闷

心悸

胸痛

气短

乏力

舌暗

纳呆

口干

频数

174

129

123

114

79

54

46

46

百分比/%

74.04

54.89

52.34

48.51

33.62

22.98

19.57

19.57

No.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四诊信息

不寐

心烦

苔白腻

头晕

舌暗红

苔薄白

舌红

舌紫暗

频数

40

36

33

33

33

32

31

30

百分比/%

17.02

15.32

14.04

14.04

14.04

13.62

13.19

12.77

表2 病因病机频次 ≥ 4的元素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病因病机

心脉瘀阻

痰瘀内阻

气阴两虚

气虚血瘀

心阳不振

气滞血瘀

痰浊痹阻

心气亏虚

心肾阳虚

脾肾两虚

频次

47

38

37

23

22

15

13

10

8

7

No.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病因病机

痰热内蕴

寒凝心脉

心阴血虚

水饮内停

气虚痰瘀

脾虚痰湿

肝阳上亢

痰湿中阻

心肾气虚

肝气郁滞

频次

7

7

7

6

5

5

4

4

4

4

表3 治则治法频次 ≥ 4的元素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治则治法

活血化瘀

祛痰化瘀

益气养阴

补气活血

温振心阳

行气活血

豁痰宽胸

温补心肾

通阳宣痹

补益心气

频率

54

43

37

29

23

18

16

12

10

9

No.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治则治法

疏肝理气

补益心脾

温补脾肾

健脾化湿

滋补心阴

温阳散寒

温化痰饮

清化痰热

通阳除湿

平肝潜阳

频率

8

7

7

6

6

6

5

5

4

4

表4 药物的性味归经频次分布

性味























频次

1142

1141

975

194

82

31

1031

682

430

69

37

归经















大肠

心包

膀胱

三焦

小肠

频次

1104

1022

965

841

713

422

293

259

152

121

28

26

1414

ChaoXing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二:中医药与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设置“置信度”为0.7,可得到上述药对基于关联规则的

分析结果,见表7;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见图1。

2.8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核心组合及新方分析

根据方剂数量为205,及不同参数的预读探索,最

终设定“相关度”为8,“ 惩罚度”为6,进行熵聚类分析,

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8个,包括“竹茹-枳实-化橘红”

“白芍-柴胡-桃仁”“ 白芍-柴胡-香附”等,具体情况见

表8。在所得核心组合基础上,进一步聚类分析得到

预测的9个新处方,如“竹茹-枳实-化橘红-陈皮-车

前草”“ 白芍-柴胡-桃仁-生地黄-牛膝-桔梗”等,详见

表9。新方的网络可视化展示见图2。

3 讨论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 心痛”“ 真心痛”等范畴,

早在公元前秦汉时期,《 足臂十一脉灸经》就有关于心

痛的最早记载,其言:“ 足少阴脉:出内踝娄中……肝

图1 药对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的网络展示

表8 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核心组合

No.

1

2

3

4

5

6

7

8

9

核心组合

竹茹-枳实-化橘红

白芍-柴胡-桃仁

白芍-柴胡-香附

麦冬-酸枣仁-柏子仁

黄芪-半夏-茯苓

川芎-赤芍-红花

水蛭-三七-地龙

玄参-知母-山茱萸

酸枣仁-瓜蒌-薤白

No.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核心组合

竹茹-陈皮-车前草

生地黄-牛膝-桔梗-桃仁

柴胡-牛膝-桔梗-桃仁

五味子-酸枣仁-浮小麦

黄芪-半夏-厚朴

香附-红花-没药

水蛭-葛根-山楂

玄参-山茱萸-白术

瓜蒌-桂枝-薤白

表9 基于熵聚类的治疗冠心病新方组合

No.

0

1

2

3

4

5

6

7

8

新方

竹茹-枳实-化橘红-陈皮-车前草

白芍-柴胡-桃仁-生地黄-牛膝-桔梗

白芍-柴胡-香附-牛膝-桔梗-桃仁

麦冬-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浮小麦

黄芪-半夏-茯苓-厚朴

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没药

水蛭-三七-地龙-葛根-山楂

玄参-知母-山茱萸-白术

酸枣仁-瓜蒌-薤白-桂枝

表5 应用频次 ≥ 30的药味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中药名称

丹参

川芎

黄芪

当归

赤芍

瓜蒌

红花

半夏

郁金

麦冬

茯苓

党参

五味子

频次

135

94

82

71

69

63

62

61

60

60

59

52

52

No.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中药名称

薤白

白术

桂枝

枳壳

延胡索

炙甘草

酸枣仁

陈皮

柴胡

甘草

三七

白芍

频次

50

46

43

42

38

38

37

35

34

32

31

31

表6 常用药物组合频次表(频次 > 41)

No.

1

2

3

4

5

6

7

药物组合

川芎,丹参

丹参,黄芪

赤芍,丹参

红花,川芎

郁金,丹参

川芎,当归

赤芍,川芎

频次

65

62

53

53

50

48

47

No.

8

9

10

11

12

13

14

药物组合

丹参,当归

麦冬,丹参

红花,丹参

川芎,黄芪

丹参,瓜蒌

黄芪,当归

麦冬,五味子

频次

46

45

45

45

43

43

43

表7 药对关联规则分析

No.

1

2

3

4

5

6

7

8

规则

赤芍→丹参

麦冬→丹参

黄芪→丹参

郁金→丹参

红花→丹参

红花→川芎

五味子→麦冬

麦冬→五味子

置信度

0.768115942

0.75

0.756097561

0.833333333

0.725806452

0.85483871

0.826923077

0.716666667

1415

ChaoXing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五期 ★Vol.22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痛,心痛,烦心”

[4]

“胸痹”一词则首见于《灵枢·本脏》

篇:“ 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金匮要略》

中始设专篇探讨胸痹心痛病的因机证治。后世葛洪

《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圣济总录》、王

肯堂《证治准绳》等均有专篇记载胸痹心痛病的辨治

处方。胸痹心痛病经历代医家不断总结完善,至明清

时期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体系逐渐形成。现当代国

医大师及全国名中医等老中医药专家,在继承前人临

证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各自有所发挥,

形成了对于冠心病独特的诊疗体系。吾辈后学之人

在学习古籍之时,不断总结当代名老中医临证精华是

提高我们临床水平的关键。因此,本研究旨在借助中

医传承辅助平台这一软件,深入挖掘当代国医大师及

全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因机证治和理法方药规律,

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夯实理论基础,并助力推动中医

药的传承与发展。

3.1 辨证思路探讨

通过分析上述总结的205个医案,思考当代名老

中医由四诊信息判断病因病机、确立治则治法的思

路,就是本研究探讨的辨证思路。由表1所示的四诊

信息可知,胸闷、心悸、胸痛和气短是冠心病的四大典

型特征;从舌象观,以舌暗、舌暗红或紫暗,苔薄白或

白腻为主;从脉象观,多见脉结代,这均为心脉痹阻的

病因病机体现,其次是气短、乏力、纳呆、口干、舌红等

症状,此类症状出现频次仅次于上述四大典型特征,

体现了冠心病气阴两虚的病因病机特点。综观表2所

示的病因病机,不难发现当代名老中医主张冠心病以

本虚标实为主的辨证思路,其中本虚为心之气血阴阳

亏虚,标实为瘀血、气滞、痰浊和寒凝等实邪阻滞。正

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所言:“ 夫脉当

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

虚也”

[5]

阳微阴弦意为正气亏虚,阴邪内盛,亦是强调

胸痹心痛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因此,在治则治法

上,大多数医家皆主张以补虚泻实为根本法则。通过

表3可明晰医家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多以活血化瘀、疏

肝理气、豁痰宽胸和温阳散寒泻其实,以补益心气、温

振心阳、滋补心阴补其虚。

3.2 处方用药探讨

3.2.1 药物的性味、归经分析

在性味方面,数据分析显示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其性以温、寒为主,其味以甘、苦、辛居多。温能通阳

散寒,因心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用温药既可温通

血脉,推动血行,使心脉不痹,又能振奋阳气,培补心

阳之本虚;寒能清热泻火,凉血滋阴,若痰瘀互结日久

则易化热伤阴,甚者邪热内入营分而迫血妄行,故治

疗冠心病多以温药为主振奋阳气,活血通脉,少佐凉

药以清化瘀热,凉血滋阴。甘能补,故多以甘味之品

培补其本虚;苦能燥能泄能坚,燥湿以去壅滞胸腹之

痰浊;降泄以平阳亢之气逆,清内生之瘀热;坚阴以使

热得泄而阴不伤,且苦能入心,因此苦味药能补益心

之阴血,清化心之瘀热。

在归经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冠心病的药

物归肝经者最多,其次为心经,因此治疗冠心病多从

肝、心论治。肝与心具有密切的生理病理联系,《 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

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为心之母,因此,肝与心

在生理上密切相关;《 灵枢·厥病》曰:“ 厥心痛,色苍苍

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明《薛氏医案》云:

“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

[6]

,在病理方面,若

肝气郁滞而上逆犯心则可耗伤心气,致心气无以鼓动

血行而发实邪痹阻心胸之心痛病。于志强教授认为

图2 基于熵聚类分析所得新方的网络展示

1416

ChaoXing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二:中医药与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肝为起病之源,心为传病之所”,因此,他指出肝失疏

泄是冠心病发病的根本原因

[7]

。郭振球

[8]

教授亦认为,

肝风内动是冠心病形成的病因病机之一,并制定“潜

阳熄风法”防治冠心病。程志清

[9]

教授主张“心病病虽

在心,但与肝相关”,其亦强调导致“胸痹心痛”的重要

病因之一即为肝脏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上程志清

十分重视调肝以治心,使肝气通则心气和

[10]



3.2.2 药物的应用频次分析

现当代老中医药专家治疗冠心病的药物中,应用

频次居于前十位者包括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

瓜蒌、红花、半夏、郁金和麦冬。其中丹参、川芎、当

归、赤芍、红花和郁金六位皆为活血之品,这与冠心病

以心脉瘀阻为主的病机特点及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

法是一致的。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可通过扩张冠脉、

改善侧支循环、预防心肌缺血与梗死、降低胆固醇、激

活纤溶等防治冠心病

[11]

。川芎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

[12]

。丹参与川芎相伍还

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



[13]

。当归补血活血,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既可刺激造

血系统,增加心脏血供,促进正常血液循环的维持,还

可通过降低血脂、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

集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14]

。赤芍、红花、郁金亦均

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抗凝水平,改善患者的

血液状态,从而起到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的

作用

[12,15-16]

。黄芪为甘温益气之佳品,早在《神农本草

经》中即强调其有“补虚”之功,《 名医别录》则言其“逐

五藏间恶血……益气,利阴气”,因此,黄芪尚有益气

养阴之效,现代药理实验亦发现黄芪有保护缺血心肌

细胞、促进受损心肌新生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17]

。麦

冬能养阴益胃,清心除烦,尤适用于冠心病辨证属心

阴虚火旺者,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麦冬可抗心肌缺血,

保护心肌细胞,抗血栓形成

[18]

。因此,黄芪与麦冬相

伍,可益气养阴而疗气阴两虚证,分析现代研究结果

可知,两者合用还能增强对心肌细胞的保护及抗心肌

缺血作用。瓜蒌与半夏合用能宽胸通阳,豁痰宣痹,

实验研究亦证明两者均可治冠心病,如瓜蒌可通过扩

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

和降低血液粘度等药理作用治疗多种类型的冠心



[19]

。半夏则可通过抗心律失常而增加冠脉血流量以

防治冠心病

[20]

。上述十味药物共奏活血化瘀、益气养

阴、豁痰宣痹之功,这与冠心病以心脉痹阻、痰瘀内阻

和气阴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特点是吻合的。

3.2.3 药物的关联规则探讨

基于关联规则得到的常用药对组合中出现频次

较高的7位中药(丹参、川芎、黄芪、当归、赤芍、瓜蒌、

红花)即表5中所出现的药用频次居于前7位的药物,

这大致可以说明这7味药为治疗冠心病的核心用药。

而这7味药恰为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记载的补阳还五

汤去地龙、桃仁加丹参、瓜蒌而成,方以黄芪为君,大

补中气;当归、丹参为臣,养血活血,则动血而不伤血;

川芎、赤芍、红花皆为佐助药,共助君臣药活血化瘀之

力;瓜蒌宽胸豁痰,通阳宣痹以去痰瘀而行血脉。诸

药相合,有益气活血,祛痰通阳之功,主治冠心病辨证

属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瘀互结者效佳。动物实验

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扩张冠脉、降低心肌耗氧量、

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从而起到抗动脉粥样

硬化的作用

[21]

。临床实验研究亦证明,补阳还五汤能

较好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

[22]



3.2.4 药物的核心组合及新方探讨

基于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的18个药物

的核心组合和9个新方充分体现了现当代著名医家从

补虚祛实论治冠心病的用药特色,具有相当重要的临

床指导意义。

药物的核心组合共18组,其中第2、3、6、7、11、12、

15和16组等7组的药物均为行气活血之品,这与冠心

病以“心脉痹阻”为首要病因病机的特点相呼应,使气

行则血行;《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云:

“血不利则为水”,气血运行不畅日久必致痰饮内停,

因此,诸医家在行气活血之余,不忘佐以行气祛痰之

竹茹、半夏等味。然祛实只执病之一端,对于以心之

气血阴阳为主证者,还当以益气通阳、滋阴养血、养心

安神为主,因此,核心组合中第4、8、9、13、17和18组

以黄芪、桂枝和薤白益气通阳,玄参、麦冬、知母、生地

黄和白芍等滋阴养血,并以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和

浮小麦等诸酸收之品敛心气以养心安神。综观上述

核心组合,可见其或以行气、祛痰、活血等祛实之味相

合,或以益气、通阳、滋阴、养血、安神等补益之品相

伍,只可治纯本虚或标实之证。然经历代医家及现当

代老中医药专家临床验证可知冠心病病机多为本虚

标实之证,而将18个核心组合进一步熵聚类分析得到

的9个新方多综补虚泻实之品,因此,其主治病机正与

冠心病的基本病机相合,故新方的临床指导意义

1417

ChaoXing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五期 ★Vol.22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较著。

新方一由竹茹、枳实、化橘红、陈皮和车前草组

成,此方由温胆汤加减而成,方中五味药皆为祛痰之

品,竹茹、车前草清热化痰;枳实、化橘红、陈皮理气化

痰,诸药相合治痰热内蕴型冠心病临床效验颇佳,如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以此方治冠心病,3剂即可明显

缓解患者胸闷气短之症

[23]

,现代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温

胆汤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

血之效

[24]

,而吴俊颖等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进一

步证明温胆汤可能通过NF-κB和PI3K-Akt信号通路

调节心肌细胞凋亡、抑制炎症反应等治疗冠心病

[25]



新方二和新方三均由血府逐瘀汤化裁而成,方二组成

为白芍、柴胡、桃仁、生地黄、牛膝和桔梗,方以桃仁破

血逐瘀为君;牛膝为臣,助君药活血化瘀通经;柴胡、

桔梗为佐行气通滞,且与牛膝相伍,一升一降,可条畅

气机,使气行则血行,助君臣活血通瘀之力,而桔梗引

药上行达于胸中,又兼有使药之功;生地黄与白芍养

血滋阴,防辛散之品行气动血而伤血之虞。新方三则

在方二基础上易生地黄为香附,意在加重行气活血之

效。新方四组成为麦冬、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和浮

小麦,此方寓有柏子养心汤之意,柏子养心汤出自叶

天士《叶氏女科证治》,主治“妊娠子烦,左寸脉微弱

者”

[26]

,现临床多用于辨证属心血不足,心神不敛者。

新方以柏子仁、酸枣仁为君,甘润补心,养血安神;臣

以麦冬滋养心阴;五味子、浮小麦收敛心气,敛心安

神。新方五为益气祛痰之法,适用于气虚兼痰浊痹阻

心胸之冠心病患者:君以黄芪健脾益气;臣以茯苓健

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半夏、厚朴为佐,燥湿祛痰,行

气宽胸。新方六和新方七均由一派活血之品组成,为

活血化瘀法治冠心病之典型代表方。其中,方六以红

花、川芎、赤芍、没药活血化瘀;少佐香附行气以增强

诸药活血化瘀之力;方七由水蛭、三七、地龙、葛根和

山楂组成,此方活血化瘀之力较方六更强,其以水蛭、

地龙等虫类药为君破血逐瘀、通络止痛,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水蛭、地龙皆能抗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善血液

循环,起到抑制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27-28]

;以三

七、山楂为臣,逐瘀血、留新血,既助君药活血通瘀,又

不至耗伤新血,两者从现代研究结果分析还均可降低

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9-30]

;以葛根为佐,亦

是取其药理学作用,因葛根能抗心律失常和心肌缺

血,保护心肌细胞,且能松弛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以

扩张冠脉,因此,葛根对冠心病有显著疗效

[31]

。综上可

知,新方七尤适用于冠心病之血瘀证较重者。新方八

仅玄参、知母、山茱萸和白术四味药,共奏健脾补肾、

益气养阴之功,适用于冠心病后期,痰瘀日久郁而化

热,邪热深入营血分,动血伤阴耗气所致的气阴两虚

证。故本方以白术健脾益气;山茱萸滋补肝肾之阴,

山茱萸与白术相伍还可酸甘化阴,则益气养阴之功更

著;玄参、知母性寒,均可助山茱萸滋补肾阴。新方九

为枳实薤白桂枝汤去枳实、厚朴加酸枣仁而成,枳实

薤白桂枝汤由张仲景为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

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而设,即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

结之胸痹,新方中瓜蒌涤痰散结;薤白、桂枝辛温,宽

胸化痰、通阳散寒;酸枣仁味酸,其性收敛,可防薤白、

桂枝辛散太过而耗伤心气,使心阳更虚。此外,经药

理研究发现酸枣仁还可通过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抗

心律失常等防治冠心病

[32]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基于

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等算法,全面总结了国医大师及全

国名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路及处方用药体系,深

入剖析了其辨治规律,并从中演化出治疗冠心病的药

物核心组合及新处方,这为中医临床诊治冠心病提供

新的思路和借鉴,当然目前根据统计算法得到的新处

方尚需临床验证,待准确判断其有效性方能在临床推

广应用。期望本研究对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冠

心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2

1 李瑞敏.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2 阎文龙.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

3 朱春胜,聂安政,张冰,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张冰教授治疗皮肤瘙痒

用药规律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19,44(3):597-601.

4 谢昂,王凤荣.胸痹心痛病名与病机.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

(12):160-161,165.

5 (汉)张仲景撰,于志贤,张智基点校.金匮要略.北京:中医古籍出

版社,1997:22.

1418

ChaoXing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二:中医药与心脑血管疾病诊治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 李杨,王井飞.论气药治胸痹心痛.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

(1):17-18,50.

7 张少强,鞠静,曹旭焱,等.于志强从肝论治冠心病经验.上海中医

药杂志,2019,53(1):32-34.

8 张少泉,黄政德,谢雪姣.郭振球论治冠心病经验.湖南中医杂志,

2015,31(4):20-21.

9 刘强.程志清教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述要.浙江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4,38(12):1407-1409,1413.

10 石占利.程志清“疏肝气通胸阳”辨治冠心病经验探析.浙江中医药

大学学报,2017,41(1):38-41.

11 康渊强,高明宇.丹参治疗冠心病的现状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辽宁

医学杂志,2019,33(2):85-88.

12 吕运权,张恒.川芎和郁金防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

脑血管病杂志,2019,17(7):1011-1013.

13 程雷玉.丹参伍川芎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中西医

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35):157-158.

14 曹颜冬.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9,19(2):93,95.

15 董国菊.赤芍总苷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环球中医药,2017,10(9):

1157-1160.

16 田志伟.红花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0):15833.

17 姚红旗,侯雅竹,王贤良,等.黄芪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河南

中医,2019,39(2):302-306.

18 周二付.中药材麦冬的药理作用研究.中医临床研究,2017,9(9):

125-126.

19 易亚乔,李鑫辉,张炳填,等.栝楼药理作用研究辑要.中医药导报,

2015,21(11):80-83.

20 高振杰,罗沙,周建雄,等.半夏的研究进展.四川中医,2019,37(4):

212-215.

21 刘发益,文志斌,尚改萍,等.补阳还五汤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25(1):33-35.

22 杨晓东.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中西医结

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8):12-13.

23 吴焕林.邓老调脾胃法治疗冠心病医案2则.福建中医药,2005,36

(3):26-28.

24 李官红,李平,王飞,等.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世界

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3):259-262.

25 吴俊颖,张璐,谢铱子,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温胆汤治疗冠心病

的作用机制.中国药房,2018,29(23):3227-3232.

26 (清)叶桂撰.女科03叶氏女科证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5:99.

27 潘雪,马端鑫,李燕,等.水蛭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民族民间

医药,2015,24(14):24-25.

28 黄敬文,高宏伟,段剑飞.地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

医药导报,2018,24(12):104-107.

29 王胜.分析三七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作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10):146,155.

30 吴瞻邑,由璐,刘素稳,等.山楂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中

国食物与营养,2019,25(4):67-71.

31 房伟.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1):

159-160.

32 袁杨杨,孙从永,徐希明,等.酸枣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

进展.中国药师,2017,20(9):1622-1627.

2

Analysis on the Rule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Famous and

Old Chinese Doctor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an Ling, Sun Zikuan, Du Weizhe, Ren Beida, Wang Qingguo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inking and the prescription and medication rules of

ChinesemedicalmastersandfamousChinesemedicinedoctorsinChinatotreatcoronaryheartdisease(CHD)byusing

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V2.5)software,andlaysthefoundationfortheinheritance

anddevelopmentoftheexperienceofthefamousoldChinesemedicine.Methods CollectingChinesejournalfull-text

database (CNKI) abou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master and national famous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treatment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ing medical record and prescription

database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o analysis the symptom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therapeuticprincipleandprescriptiondrugs, tastes, channeltropism, theapplicationoffrequency, drug

combinationetc.byusingthemathematicalalgorithmbasedonentropyclusteringandassociationrules,clearingitscore

druguse,exploringitslawofsyndromedifferentiation.ResultandConclusionByanalyzing205casescollectedbyCNKI

1419

ChaoXing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五期 ★Vol.22No.5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roughtheV2.5softwa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heritancesupportsystem,itcanbeseenthatcoronaryheart

disease to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s, chest pain, shortness of breath as the main symptoms and most of the

pathogenesisofitisheartvesselblockagestasis.Inallcases,thereare205prescriptionswith212kindsofdrugs.The

drugsaremostlysweetandwarm,whichbelongtoliverandheartmeridiansthroughanalysis.Itcanbeseenthatmodern

and contemporary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vocates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dispersing the

liver and rectifying qi, warming heart yang and activating blood vessels. The high-frequency drugs in the drug pair

combinationarethe 7 drugswiththehighestmedicinalfrequency,soitisconsideredthatthese 7 drugsarethecore

drugs,andthecoredrugsconstitutedecoctioninvigoratingyangforrecuperation.18coredrugcombinationsand9new

formula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is. Through data mining, the cause and mechanism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as

objectivelydemonstrated,whichprovidedamoreaccuratetheoreticalreferencefor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ster,NationalFamousChineseMedicineDoctor,theRulesof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

(责任编辑:闫群,责任译审:钱灵姝)

1420

ChaoXing

献花(0)
+1
(本文系65顽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