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过分恐惧会产生致命的危害
2023-08-01 | 阅:  转:  |  分享 
  
过分恐惧会产生致命的危害

过分恐惧会产生致命的危害,它摧残人的创造精神,足以消灭个性而使人的精神机能趋于衰弱。一个人一旦心怀恐惧,几乎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恐惧的破坏力非常大:恐惧使创新精神陷于麻木;恐惧毁灭自信,导致优柔寡断;恐惧使我们动摇,不敢做任何事情;恐惧还使我们怀疑和犹豫。恐惧是一个人能力上的大漏洞,有许多人把他们一半以上的宝贵精力浪费在毫无益处的恐惧上。

20世纪70年代,中国著名大学的“少年班”全国文明。在当年那些出类拔萃的“神童”里面,就有今天的微软全球副总裁、IEEE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勤。在当时,全国大多数人都只知道有一个叫宁铂的孩子。20年过去了,宁铂悄悄地从公众的视野里消失了,而当年并不知名的张亚勤却享誉海内外,这是为什么呢?

张亚勤和宁铂的区别,主要在于他们对待挑战的态度不同。张亚勤在挑战前勇敢进取,不怕失败,而宁铂则因为自己身上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期望,反而觉得无法承受,甚至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

大学毕业后,宁铂在内心里强烈地希望报考研究生,但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了自己的希望。第一次是在报名之后,第二次是在体验之后,第三次则是在走进考场前的那一刻。

张亚勤后来谈到自己的同学时,异常惋惜地说:

“我相信宁铂就是在考研究生这件事上走错了一步。他如果向前迈一步,走进考场,是一定能够通过考试的,因为他的智商很高,成绩也很优秀,可惜他没有进考场。这不是一个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一念之差的事情。就像我那一年高考,当时我正生病住在医院里,完全可以不去参加高考,可是我就少了一些顾虑,多了一点自信和勇气,所以做了一个很简单的选择。而宁铂就是多了一些顾虑,少一点自信和勇气,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结果智慧不能发挥,真是很可惜。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一定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他们会想:‘即使不成功,我也能从中得到教训’”。

“你看看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就会发现:有些人比你更杰出,那不是因为他们得天独厚,事实上逆和他们一样好。如果你今天的处境与他们不一样,只是因为你的精神状态和他们不一样。在同样一件事情面前,你的想法和反应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比你更加自信,更有勇气。仅仅是这一点,就决定了事情的成败以及完全不同的成长之路。”

恐惧严重阻碍着我们的发现,但恐惧并非不可战胜。那么,我们具体该怎样战胜恐惧呢?

首先,改变对恐惧的观念。恐惧纯粹是一种心理想象,是一个幻想中的怪物,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恐惧就会消失。

这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的痛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那些使得我们未老先衰、愁眉苦脸的事情,那些使得我们步履沉重、面无喜色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

其次,坚定的信心是治疗恐惧的良药,它能够“中和”恐惧思想。所有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的软弱感和力不从心有关,因为此时他的思想意识和体内的巨大力量是分离的。一旦他重新找到了让他自己感到满意和大彻大悟的那种平和感,那么,他将真正体味到自身的荣耀。

再次,行动,行动,再行动!反复行动时消除恐惧感的最佳办法。

有一个文艺作家对创造抱着极大野心,期望自己成为大文豪。美梦未成真前,他说:“因为心存恐惧,我是眼看一天过去了,一星期、一年也过了,仍然不敢轻易下笔。”

另有一位作家说:“我很注意如何使我的心力有技巧,有效率地发挥。在没有一点灵感时,也要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动笔。不管写出的句子如何杂乱无章,只要手在动就好了,因为手到能带动心到,会慢慢地将文思引出来。”

出学游泳的人,站在高高的水池边要往下跳时,都会心生恐惧,如果壮大胆子,勇敢地跳下去,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反复练习后,恐惧心理就不复存在了。

如果一个人恐惧时总是这样想:“等到没有恐惧心理时再来跳水吧,我得先把害怕退缩的心态赶走才可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把精神全浪费在消除恐惧上。

这样做的人一定会失败,为什么呢?人类心生恐惧是自然现象,只有亲身行动,才能将恐惧之心消除。不实际体验,只是坐待恐惧之心离你远去,自然是徒劳无功的事。一个人只要不畏缩,有了初步行动,就能带动第二次、第三次的出发,如此一来,心理与行动都会渐渐走上正确的轨道。

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陷入恐惧之中不能自拔。如果你有成功的愿望,那就快点摆脱恐惧的困扰前进吧。

献花(0)
+1
(本文系千機閣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