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YG检验科(2023.8.2)
2023-08-03 | 阅:  转:  |  分享 
  
Sheet3

Sheet2

Sheet1

Print_Titles

YG实验室考核标准

检查时间: 年 月 检查者: 科室签名:

项目及评价指标

标准分

得分

1.制度建设(6项)

1.1 科室感控小组职责明确,并认真履行职责,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1.2 感控手册、感控小组会议及培训记录,按照指引落实,记录齐全。

1.3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职责明确。

1.4 培训内容应涵盖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1.5 根据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各种显性或隐性危险因素的特点制定本科室暴露处置流程。

1.6 每月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医疗废物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2. 布局流程及人员管理(13项)

2.1 布局流程及配置(8项)

2.1.1 布局流程合理。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两区之间设“缓冲区”。

2.1.2 实验室入口处应设有明显的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1.3 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实验室入口处设有可视窗并可锁闭。

2.1.4 靠近出入口处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存放衣服装置,个人便装与工作服分开放置。

2.1.5 实验室墙面、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的腐蚀,地面应防滑,不得铺设地毯;实验台面应牢固、结实、防水、耐热、耐腐蚀;摆放实验设备和物品和空间充足 。

2.1.6 实验室可利用自然通风,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如采用机械通风,应避免交叉污染。

2.1.7 使用酸、苛性碱或腐蚀剂的地方应配备合适的洗眼装置,每周定期功能检查,排除管内存水。

2.1.8 使用苛性碱及腐蚀性化学品的地方应配备适合使用的冲淋装置,并定期做性能检查;有合格的排水设施符合相关要求。

2.2 人员管理(5项)

2.2.8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人员必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2.2.9 所有工作人员须受过专业培训,掌握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严格遵守防止锐器损伤的操作规定。

2.2.10 直接接触体液的实验室人员应掌握潜在危险性和预防措施,包括与传染因子、传播途径有关的流行病学知识。

2.2.11 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帽子及口罩;严禁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使用室。

2.2.1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采集血标本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玻片。

3. 防护操作规程(13项)

3.1 禁止口吸移液器,应使用助吸器具。

3.2 非必要不在实验室使用针具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回套针帽,或者手工与注射器分离,弃用的针头直接投入锐器盒。

3.3 非一次性使用的锐器必须投入厚壁容器中运送到特定区域消毒,最好进行高压消毒。

3.4 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等。

3.5 生物安全柜运行正常才能使用;使用中应将玻璃挡风板放在规定位置;尽量少放置器材或标本,不能影响后部排风系统气流循环;所有操作必须在工作台后部进行,并能够通过玻璃挡板看到;操作者不应反复缩回和伸进手臂以免干扰气流;操作后以及每天下班前使用75%酒精对生物安全柜的台面进行擦拭;在生物安全柜内的操作开始前、结束后,安全柜风机应至少运行5分钟;尽量减少操作者身后的人员活动。

3.6 血清分离操作时戴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或面罩;血液和血清应小心吸取,不能倾倒;一次性移液管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带有凝血块等的废弃标本管,在加盖后应当放在适当的防漏容器内高压灭菌。

3.7 冰箱冰柜应定时清理,清理破碎的安瓿和试管等物品时应戴厚橡胶手套并进行面部防护,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3.8 储存在冰箱内的所有容器应当清楚地标明内装物品的规范名称、储存日期、储存者姓名,未标明的或废旧物品应当在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按规范丢弃。

3.9 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的操作时,应根据相应感染风险选戴手套。摘手套后必须洗手。

3.10 在处理完感染性材料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之前需洗手。

3.11 为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伤害,操作时须戴安全眼镜、面罩或其他防护设备;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3.12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内饮食、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饮料。

3.13 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工作服应与日常服装分柜存放。

4. 手卫生(2项)

4.1 应配备符合WS/T313要求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清洁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4.2 应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的自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 清洁与消毒(11项)

5.1 每天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需对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

5.2 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

5.3 每周大清洁1次,并有相关记录。

5.4 每天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周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5.5 禁止干拖干扫。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

5.6 清洁工具使用后,集中洗消或使用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干燥存放于清洁区域备用。

5.7 实验台面、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可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再用清水擦拭。

5.8 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等应立即浸入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h以上,消毒后清洗干净沥干,使用前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操作高压锅须经技监局培训。

5.9 贵重仪器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污染严重或传染性强的,半小时后重复擦拭2次。或按说明消毒。

5.10 如具有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基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先用可吸附材料去除污染物,后用2000㎎/L的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消毒液内消毒处理。一次性清洁消毒工具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5.11 若离心时出现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的情况,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HIV污染时,必须用消毒液擦拭。

6. 消毒监测(2项)

6.1 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每季度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6.2 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规范配制使用,使用不超过24h,每天监测浓度,并记录。

7.医疗废物(5项)

7.1做好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工作,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HIV检验标本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并且用后放污物收集袋内,集中移交医疗废物暂存点。

7.2 各种传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7.3 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存液等,必须就地消毒灭菌,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7.4 对被污染的器皿和有可疑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处理标本应高压灭菌处理,然后密封转运按医疗废物处理。

7.5 包装、封口、标识、交接、存放、运送等环节规范;登记本记录规范,签名交接及时。

7.6 废弃标本、容器以及垃圾应用专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由专人集中收集移交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应每天上、下午转运出科室。

8. 其他

8.1 菌种、毒种专人保管,有详细记录。

8.2 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立即报告相关科室及院感办,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8.3 报告单应使用信息系统异地打印发放或消毒后发放。

总分:

需要解决问题

指导意见

持续改进

 R 9瀃寶;Sbd]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1.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献花(0)
+1
(本文系晨歌clj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