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物理《物理常识概念》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2023-08-04 | 阅:  转:  |  分享 
  
中考物理《物理常识概念》专项练习题(附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 1.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并为“牛顿第一定律”贡献了重要研究成果的意大
利物理学家是(  )A. 托里拆利B. 伽利略C. 法拉第D. 欧姆2.下列物理学家和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牛顿——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法拉第——通电导体周围存磁场C. 焦耳——焦耳定律D. 卢瑟福——惯性定律3.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
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B. 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C. 一
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0m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00g4.2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 电视机在特机状态下不消耗电能C. 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D. 核
电站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大海5.历史上的科学发现都源于对某些现象的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究,要学好物理也要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下列
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3.5mB. 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 家用电视机功率约1000WD. 初
中物理课本封面受到大气压力接近5000N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内模
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C. 柳絮飘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D. 光从牛郎星传播到织女星的时间约为16光年7.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 足球运
动越慢,它的内能越小C.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 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8.我国在能源、材料和通信等领域都
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燃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输电导线C. 地面控制中
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D. 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核电站相同9.“C919”是我国独立研发的第
一款大飞机,它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技术又一重大突破,下列关于“C919”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用的航空煤油是可再生能源
B. 飞行时飞行员通过电磁波与地面塔台联系C. 飞行时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的原理获得向上的升力D. 加速升空时机械能不变10.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16时26分飞船与空间站顺利
对接,标志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箭升空时机械能守恒B. 空间站由于惯性绕地球运动C.
火箭利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密度小D. 火箭向下喷火使其升空,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荡秋千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以秋千为参照物,秋千上的同学是运动的B.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速度增大,人的惯性也增大C. 秋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
D. 荡到最高点时,若所有外力都消失,人将保持静止12.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频道
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B. “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C.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政和
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市的用电压力D. 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13.如图是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
上的两个实验情景。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水球变“懒”实验:用注射器喷出空气,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她还展示了由种子长
成的水稻植株。针对“天宫课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
球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C. 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注射器D. 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变为零14.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C.
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 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 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6.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电灯的
连接方式是______联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______线上。17.2021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主要是通过_______实现通信
联系。18.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脚踏碓(碓:duì,是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头就会连
续起落。如图所示,脚向下踏时,脚踏碓属于________杠杆;碓头部较细,是为了减小________,增大压强。 19.在我们初中
物理课本中,多次利用斜面进行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利用斜面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乙、丙实
验都有让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保持______相同;(3)由图乙推理:当
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______运动;(4)图丙中木块B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5)图乙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在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
功率最大。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化石能源目前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使化石能源接近枯竭,也给人类
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隐患。石油危机、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类对能源问题的思考,我国对此问题尤为重视。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枯
竭问题,中国率先在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个奋斗目标,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我国风力资源丰
富,在东南沿海、西北沙漠优势突出。风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所以我国加大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如图甲是我国某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电机组主
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组成。 (1)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某段风机叶片的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形状不同导致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从而产生_____
______差,可以使风机叶片转动;(3)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性能,通常用密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4)某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风力发电
机输出功率___________(选填“越大”、“不变”、“越小”);当风速大于时,风速增大,___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提高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参考答案1.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并为“牛顿第一定律”贡献了重要研究成果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A. 托里拆利B. 伽利略C. 法拉第D. 欧姆【答案】B【解析】伽利略是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改进了望远镜用于观察天体的运行
规律,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故选B。2.下列物理学家和他们对科学的贡献对应关系正
确的是(  )A. 牛顿——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 法拉第——通电导体周围存磁场C. 焦耳——焦耳定律D. 卢瑟福——惯性定律【答案
】C【解析】A.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提出的,故A错误;B.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是奥斯特,故B错误;C.焦耳定律是焦耳发现
的,故C正确;D.惯性定理是牛顿总结出来的,故D错误。故选C。3.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B. 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C. 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0mD. 一张中考物
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00g【答案】A【解析】A.成年人步行时,每秒步行约两步,每步长约0.5m,所以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符合
题意;B.初中女生跑步速度约为4m/s,所以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200s,故B不符合题意;C.每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所以一栋
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即为一大张纸的质量约为5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2
1世纪人类社会正面临“能源危机”。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 电视机在特
机状态下不消耗电能C. 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D. 核电站的废水可直接排入大海【答案】C【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
生能源,故A错误;B.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也会消耗电能,故B错误;C.太阳的惊人能量来自核聚变,故C正确;D.核电站的废水具有核辐射
,直接排入大海会造成核污染,故D错误。故选C。5.历史上的科学发现都源于对某些现象的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究,要学好物理也要注
重观察身边的事物。下列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3.5mB. 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 家用电视机功
率约1000WD. 初中物理课本封面受到大气压力接近5000N【答案】D【解析】A.教室的高度约3m,教室门的高度在2.2m左右,
故A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C.家用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电流在0.7A左右,工作功率约为故C不符合题意;D
.物理课本封面的面积约为由得,封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故D符合题意。故选D。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
学家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内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C.
柳絮飘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光从牛郎星传播到织女星的时间约为16光年【答案】A【解析】A.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A正确;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玻璃棒失去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
得到电子,故B错误;C.柳絮飘扬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的距离约为16光年,光从
牛郎星到织女星需要的时间约为16年,故D错误。故选A。7.关于内能及其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B.
足球运动越慢,它的内能越小C. 冬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D. 热机的功率大,效率就一定高【答案】AC【解析】A.自然
界中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内能为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B.足球运动快慢,是机械能的大
小变化,与内能大小无关,故B错误;C.冬天搓手取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C正确;D.热机的功率大,
则做功快,与效率的高低无关,故D错误。故选AC。8.我国在能源、材料和通信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燃冰、石油都属于可再生能源B. “超导材料”可以用于制作输电导线C. 地面控制中心通过超声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D. 核聚变装
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获得核能的方式与核电站相同【答案】B【解析】A.可燃冰、石油消耗后短时间内不会再生,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A
错误;B.“超导材料”因为没有电阻,可减少电损耗,因此可以用于制作输电导线,故B正确;C.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
通信,故C错误;D.核聚变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利用的核聚变获得核能,而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来获得核能,故D错误。故选B。9.“C
919”是我国独立研发的第一款大飞机,它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航空技术又一重大突破,下列关于“C919”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所用的航空煤油是可再生能源B. 飞行时飞行员通过电磁波与地面塔台联系C. 飞行时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的原理获得向上的升力D.
加速升空时机械能不变【答案】B【解析】A.大飞机所用的航空煤油是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石油的形成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所以航空煤油是不可
再生能源,故A错误;B.飞机在飞行时,飞行员是通过机载通信设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和地面塔台进行联系的,故B正确;C.飞机飞行是利用机
身上方的流速较大,压强较小,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故C错误;D.飞机升空飞行时如暂不考虑燃油消耗,飞机质量不变,加速升空说明飞机因速
度增大而动能增大,因高度增大而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10.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州十六号载人飞船,16时26分飞船与空间站顺利对接,标志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应用和发展阶段。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火箭升空时机械能守恒B. 空间站由于惯性绕地球运动C. 火箭利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密度小D.
火箭向下喷火使其升空,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D【解析】A.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都逐渐增大,火箭的机械能逐渐
增大,即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空间站之所以会绕地球运动,是因为受到了地球对它引力的作用,故B错误;C.火箭利用液态氢做燃料,
是因为液体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液体氢和其他燃料,液态氢放出的热量更多,故C错误;D.火箭向下喷气,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喷出的气体会给火箭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上升,故D正确。故选D。11.荡秋千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以秋千为参照
物,秋千上的同学是运动的B.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速度增大,人的惯性也增大C. 秋千最终停下来,说明能量消失了D. 荡到最高点时,若
所有外力都消失,人将保持静止【答案】D【解析】A.以秋千为参照物,秋千上的同学与秋千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速度增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B错误;C.秋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秋
千克服摩擦做功,动能不断减小,转化为内能以及别的形式的能量,能量并没有消失,故C错误;D.人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瞬间处于静止状
态,若所有外力都消失,人将保持静止,故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南充市新闻咨询广播
频道FM97.5的频率为97.5MHz,在空气中,这个频道的波长约3.08米B. “神舟十六号”于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成功,从发射到预定道过程中,是以声波的形式和地面指挥中心保持信息传递的C. 水能是可再生能源,南充市内已建成规模较大的新
政和沙溪水电站,大大缓解了市的用电压力D. 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答案】B【解析】A.电磁波的波速3×10
8m/s,97.5MHz这个频道的波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地面指挥与神舟十六号用电磁波保持信息传递,故
B错误,符合题意;C.水能在短期内能从大自然得到补充,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水电站,能输出更多电力,缓解城市用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核电是新能源,但其废料有放射性,对生物体在伤害,所以一般深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如图是20
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上的两个实验情景。航天员刘洋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水球变“懒”实验:用注射器喷出空气,空气冲击水球,使水
球剧烈振动;她还展示了由种子长成的水稻植株。针对“天宫课堂”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是通过电磁波传递
信息的B. 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C. 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注射器D. 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变为
零【答案】A【解析】A.由于航天员所在的中国空间站在太空中,周围环境是真空环境,所以只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故航天员和学生天地通话
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B.航天员随空间站绕地球运动时,做圆周运动,不断改变运动方向,所以空间站不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由于空气冲击水球,使水球剧烈振动,所以水球受到冲击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故C错误;D.由于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
物体的位置无关,所以水稻种子从地面被带到空间站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A。14.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C. 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
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D. 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A【解析】A.闻到花香,是鲜花的芳香油分
子运动到空气中的结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
和热传递,因此让笔杆热起来,除了做功的方式,还有热传递的方式,故B错误;C.图丙中,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后,能吊住重物,是因为两铅块
分子距离足够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而不是斥力,故C错误;D.图丁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该冲程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B. 图乙中
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 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D. 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
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案】B【解析】A.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
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C.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振
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传播,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
传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电灯的连接方式是______联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______线上
。【答案】 ①. 并 ②. 火【解析】电路连接方式特点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中各用电器能单独工作,但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各用电器不能单独工作。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电灯可以单独工作,故家庭电路中电视机和电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的。为确保断电后,灯泡
上不带电,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火线上。17.2021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机械
能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主要是通过_______实现通信联系。【答案】 ①.
增大 ②. 电磁波【解析】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动能增大; 飞船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故重力势能增大;
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增大。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控制中心与飞船主要是通过电磁波实现通信联系。18.我
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记载了脚踏碓(碓:duì,是一种给稻谷去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头就会连续起落。如图所
示,脚向下踏时,脚踏碓属于________杠杆;碓头部较细,是为了减小________,增大压强。 【答案】 ①. 费力 ②
. 受力面积【解析】由图可知,用脚连续踏木杠时,O点为支点,支点到脚施加的动力的距离为动力臂,支点到碓头的重力的距离为阻力臂,由于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脚踏碓属于费力杠杆。碓头部较细,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19.在我们初中物理课本
中,多次利用斜面进行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1)图甲利用斜面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乙、丙实验都有让
物体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的操作步骤,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使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保持______相同;(3)由图乙推理:当小车在水
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______运动;(4)图丙中木块B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5)图乙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在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答案】 ①. ②. 速度 ③. 匀速直线 ④. 不变 ⑤. 毛巾【解析】(1)利用斜面测量小车的平均
速度,方法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2)让物体从斜面的同一
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使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3)由图乙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
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理可知:当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为零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图丙中木块B在滑行过程中对木板的压力不变,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受的摩擦力不变。(5)图乙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初始速度相同,动能相同,最后都停止,动能的减小
量相同,则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小车在毛巾上速度减小的最快,运动的时间最少,根据公式可知,在毛巾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最大。20.阅
读短文,回答问题。化石能源目前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但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使化石能源接近枯竭,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
隐患。石油危机、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人类对能源问题的思考,我国对此问题尤为重视。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枯竭问题,中国率先在
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两个奋斗目标,同时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在东南沿海、西
北沙漠优势突出。风能用之不竭、清洁环保,所以我国加大风能的开发和利用。如图甲是我国某风力发电基地,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
机组组成。 (1)风力发电是把风能转化为电能,风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某段风机叶片的形状像飞机的机翼,若叶片位置和风向如图乙所示,由于叶片两面形状不同导致叶片两面空气流速不同,从而产生___________差,可以使风机叶片转动;(3)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性能,通常用密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4)某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与风速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___________(选填“越大”、“不变”、“越小”);当风速大于时,风速增大,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提高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答案】 ①. 可再生 ②. 压力(压强) ③. 小 ④. 越大 ⑤. 不能【解析】(1)风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属于可再生能源。(2)由乙图可知,叶片的上面是突出的弧形,下面是平面,空气流过时,上面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空气流速,上面压强小于下面压强,从而产生压力差,叶片受到向上的力,可以使风机叶片转动。(3)风机叶片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性能,体积相同的物体,密度小,质量小,所以通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4)丙图可以知道,当风速在v1到v2之间时,风速越大,发电机组的电功率越大。当风速大于时,随着风速的增大,风力发电机输出功率不变。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2 页 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