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经典方剂〗中医经典方剂👍100首(10之5)
2023-08-08 | 阅:  转:  |  分享 
  
【中医经典方剂】中医经典方剂??100首(10之5)中医经典方剂??100首(10之5)41、藿香正气散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
各30克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60克藿香(去土)90克甘草(炙)7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服
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同煎至100毫升,热服。如欲出汗,覆盖衣被。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
风寒,内伤湿滞,发热恶寒,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等。 42、平胃散【组成】苍术120克(去黑皮,捣
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用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困脾胃,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43、三仁汤 【用法】杏仁
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用法】上药用甘澜水2升,煮取750毫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湿,宜畅湿浊。【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
难速已。 44、茵陈蒿汤【药物】茵陈蒿六两(12克)栀子十四枚(9克)大黄二两(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泄热,利湿,退
黄。 【适应症】阳黄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桔色,小便黄赤短涩,大便不畅(或秘),腹微满,口渴胸闷,烦躁不安,或有头汗出,别处无汗,苔
黄腻,脉滑数。 45、甘露消毒丹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绵茵陈十一两,淡黄芩十两石菖蒲六两,川贝母五两木通五两,藿香四两射干四两,连
翘四两薄荷四两,白豆蔻四两。 【用法】原方上药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功能】清热解毒
,利湿化浊。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
干黄者。【临床应用】1.适用于蚕豆黄、荨麻疹、伤寒病、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胃肠炎、皮肤瘙痒症、钩端螺旋体病、咽喉炎等属湿热者
。2.本方以湿温热重湿轻口渴尿赤、身热困倦为依据,为夏令暑湿病证常用方。 46、八正散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
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入灯心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
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57
、五苓散 【组成】猪苓十八铢【12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20g】白术十八铢【12g】茯苓十八铢【12g】桂枝半两【8g】去皮【用法
】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主治】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
入即吐,舌苔白,脉浮。2.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功用】利水
渗湿,温阳化气。 48、五皮散 【组成】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各9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
盏半,煎至八分,去渣,不计时候温服,忌生冷油腻硬物。 【主治】皮水。一身悉肿,肢体沉重,心腹胀满,上气喘急,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沉
缓;以及妊娠水肿等。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49、萆薢分清饮 【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 【功效】温肾
利湿,分清化浊。【主治】真元不足,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用法】上为细末
,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入盐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 50、独活寄生汤 【
组成】独活9克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克 【用法】上十五味,哎咀。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
分二次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献花(0)
+1
(本文系长庚书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