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亩减肥30%,增收210元!“红+绿”轮作模式,辣椒主产区正在推广!
2023-08-08 | 阅:  转:  |  分享 
  
亩减肥30%,增收210元!“红+绿”轮作模式,辣椒主产区正在推广!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蔬菜产业中栽培面积最大
的蔬菜。据统计,我国年辣椒播种面积214.67 万h㎡,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9.28%,10年间增长30%;年产值约2 500 亿
元,占全国蔬菜总产值的11.36%。截至2019年,河南辣椒栽培面积在20多万h㎡,是仅次于贵州的辣椒大省,其中,朝天椒栽培面积常
年保持在13.33万h㎡以上,居全国首位,现已成为多地经济发展最重要支柱产业。主产区朝天椒长期连作导致土壤恶化,土传病害加重,对朝
天椒正常生长、产量和品质都有较明显的影响,严重制约着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绿肥作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之一,在农业可持续生产
中潜力巨大。作为现代生态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种植和翻压绿肥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紫云
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黄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优良绿肥作物,目前主要作绿肥翻压还田。盛花期,紫云英植株内7
8%的氮来自于生物固氮,可以补充大量外源氮素;在豫南稻区,翻压紫云英不仅可以减施40%的氮肥,而且可以促进对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培育碳、氮库,释放的氮素比化肥氮素肥效更长。此外,紫云英还可以作为饲草、蔬菜和蜜源作物,具有极大的功能性应用潜力。实行轮作制度是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农业技术措施,合理轮作是应对连作障碍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辣椒冬闲期种植紫云英,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还
可以达到培肥土壤、改善连作障碍的目的,对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
结合当地紫云英—朝天椒轮作生产栽培模式,从茬口安排、栽培要点、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集成和总结,以期为建立绿肥和朝天椒周年轮作栽培提供
理论指导。1? ?茬口安排4月上中旬,紫云英盛花期时翻压还田,此时获得的生物量较大,一般每667?㎡在1.6~2.8 t。4月下旬
整地起垄,定植朝天椒,9月底10月初采收完毕后整地播种紫云英。2? ?朝天椒栽培要点2.1?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和种植条
件,选择早熟、抗病、高产、质优的品种,如天宇3号、三鹰8号、宛椒207等。2.2? ?培育壮苗?①苗床和穴盘准备??可选择支架式苗
床或棚内平整床土,以便穴盘放置平整,均匀浇水。采用商品育苗基质装盘、压实,每穴中间点深0.5 cm左右的小孔,待用。育苗基质须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蔬菜育苗基质》(NY/T 2118-2012)。?②种子处理?常规种每667?㎡播种量120~150
g,杂交种30~40 g。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天后,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种20~30 min,流水冲洗2~3次,再用
清水浸种8~12 h,晾干表面水分,待播种。?③播种?采用机械化或人工播种方式,每穴1粒,播完后,将穴盘放在苗床上,浇透水,上面覆
1层地膜,以保湿保温,出苗后即可揭去。?④苗期管理?南阳地区一般2月底3月上旬开始播种育苗。前期采用搭小拱棚的方式保证苗期温度在2
5~30℃。苗齐后注意及时通风,保证白天温度在22~25℃,夜间在18℃左右。随着苗龄增加,可以适当加大通风。整个苗期注意控制水分
,不可过干,及时浇水,阴雨天控制湿度。定植前1周控水,移栽后浇透水。2.3? ?适时定植?①定植前整地?定植前1周,将翻压过紫云英
的地块进行精耕整地。整地前,每667?㎡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或生物有机肥50 kg、三元复合肥30~40 kg,撒匀后深耕
耙平。后期根据紫云英轮作年限可每年减施肥料10%~30%。?②定植??定植前1~2天,按照间距1 m开沟起垄。4月下旬5月上旬选择
晴天移栽。每垄栽2行,行距30 cm、株距15~18 cm,定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2.4? ?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查苗补缺;浇水
或雨后及时中耕。在植株12~14片叶即将现蕾时摘心,摘心后,每667?㎡随水追施尿素7~10 kg,以促进侧枝生长。6月底7月初,
在辣椒果实发育关键时期,可通过沟施的方式,每667?㎡施尿素5 kg、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10 kg;7月底至8月上中旬,结
合病虫害防治,可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和中微量元素肥。后期忌过量使用氮肥,以防贪青晚熟,延迟采收。2.5? ?病
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方式,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有效防治。?①农业防治?通过选
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轮作间作、清洁田园等措施增强植株抗性。?②物理防治?每667?㎡在高出植株15~20 cm处悬挂20 c
m×25 cm的粘虫板30~40张,随植株高度进行调节,根据粘虫板颜色诱捕蚜虫、蓟马等;每667?㎡设置 2~3 个田间盆式诱捕器
,诱捕器间隔60~80 m,根据诱芯类型可以诱捕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等。?③生物防治?通过生态种植、保护天敌实现以虫治虫;使
用植物源或微生物源生物制剂如0.3%苦参碱水剂500~8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800~1 000倍液、1 000亿活孢子/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等药剂分别防治蚜虫、甜菜夜蛾、炭疽病等。?④化学防治???化学药剂使用严格按照NY/T
393-2020标准执行。苗期预防猝倒病,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生长期主要防治病毒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病
毒病可用5%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炭疽病可用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剂1 000倍液等防治;根腐病可用3%甲霜·噁霉灵水剂500~700倍液灌根。虫害主要有烟青虫、蚜
虫、蓟马等,烟青虫可用24%甲维盐·虫酰肼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蚜虫可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 000~2 00
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 2 000~4 000 倍液等防治;蓟马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防治。2.6? ?
采收?当辣椒颜色转深红、果皮变软、稍皱时即可采收,南阳地区一般在9月底10月初,选择晴好天气适时采收。3? ?紫云英栽培要点3.1
?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广、抗寒、早熟、生物量大的品种,如信阳地区的信紫1号、信白1号等。3.2? ?培育壮苗?①种子质量??种
子质量应符合《绿肥种子》(GB 8080-2010)标准(表1)。??②种子处理??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晒种1~2天,晾晒期间要摊匀
勤翻,以提高种子活力。将种子与沙子按照2∶1的比例装在布袋中轻轻擦种,以除去紫云英种子表面的蜡质,利于种子充分吸水。浸种时,可用质
量比为15%的盐水选种,除去漂浮物和秕籽。用清水冲洗2~3次后浸种12~24 h,有利于充分吸水,促进萌芽。未种植过或长时间未种植
过紫云英的地块建议按每1 kg用专用型根瘤菌菌剂50~70 g拌种。3.3? ?整地?南阳地区朝天椒9月底10月初采收完后,深耕2
0~25 cm,整细、耙平。3.4? ?播种?整地结束后根据墒情适时播种,如果土壤含水量低,需先浇水再播种,以利出苗。一般采用撒播
方式,每667?㎡播种量1.5~3.0 kg。3.5? ?水肥管理?种子发芽至第2片真叶期间保持田间湿润,以利于出苗,出苗后如遇低
温,可以适当覆盖防寒。越冬至春季如出现干旱可以浇“跑马水”,积水时需及时排水。春季浇水时,根据苗生长情况每667?㎡适时撒施磷钾肥
5~10 kg。3.6? ?病虫害防治?紫云英种植期间常见的病虫害有菌核病、白粉病、蚜虫、蓟马等。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白粉病;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1.8%阿维
菌素乳油1 000倍液等防治蚜虫、蓟马。3.7? ?翻压?在4月上中旬盛花期翻压还田,此时可为土壤提供更大的生物量。4? ?效益分
析该种植模式,虽然在绿肥种植过程中,每667㎡会增加种子、农机、肥料、人工等方面的成本约350元,但是该模式下,辣椒种植过程中土壤
肥力得到提升,还能减施肥料、减少用药次数、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等,可增加约560元的收益。除去增加的成本,每667㎡可增收约210元,该模式在改善长期连作障碍,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污染,减肥增效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虽然该种植模式在克服连作障碍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受不同地区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的影响,需结合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绿肥种类和品种进行改良,以达到良好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