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8-12 | 阅:  转:  |  分享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
岛素和性激素等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B.核酸贮存遗传信息,基本生命系统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C.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核酸只有
RNA,没有DNAD.病毒都是由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
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是白居
易的一首描写白菜的诗。研究表明,“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不易结冰。关于此描述错误的是(?)A.该现象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
一种适应B.细胞内的自由水增多,细胞代谢旺盛C.细胞内的结合水增多,抗寒能力增强D.白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
4.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
传感器。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
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5.芒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呼吸突然增强至原来的35倍左右,而后又突然减弱,随后果实
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B.低O2或高CO2处理,有利于芒果的贮藏C.细胞呼吸
减弱时,第一阶段产生的CO2减少D.细胞有氧呼吸增强时,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6.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情况下进行
无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A.1:2B
.1:3C.3:1D.2:17.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Ⅰ至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
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B.细胞1可能还有细
胞核体积增大,色素积累等特征C.成体干细胞经过Ⅰ形成浆细胞、肝细胞等,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
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8.农用塑料大棚使用的薄膜一般为(?)①无色?②红色?③黄色?④绿色?⑤蓝色?⑥紫色 ⑦白色?⑧黑色A
.①②⑤B.②⑤C.①②⑦D.④⑦⑧9.有许多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酿酒需要密
封,因为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B.种植小麦时“正其行,通其风”,可防止植株周围CO2浓度过低C.储存新鲜蔬菜时应降低呼吸强度,
故应在低温﹑低氧和干燥条件下储存D.一些阴生植物如人参需要在弱光条件下种植,因为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光照强度较低10.科研人员以梧桐叶
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CO2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图1为实验装置示意图,图2为适宜光照条件下随NaHCO3浓度变化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
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实验组中所用叶圆片数量和生理状况应该相同B.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开始实验前需将装置遮光C.和b
点比较,a点叶绿体中C5消耗得更快,ATP生成更慢D.NaHCO3相对浓度超过20后,曲线可能下降11.人类在探索遗传物质的历程中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某种病毒的DNA和蛋白质,通过相关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该实验是 (?)A.豌豆的
杂交实验B.果蝇的杂交实验C.玉米的杂交实验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2.下列四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家鸽的长腿和毛腿B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1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减数分裂ⅠB.减数
分裂ⅡC.减数分裂前的间期D.减数分裂末期14.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白化病无色盲的女性,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
A.aaXBXBB.aXB或aXbC.aaXbXbD.aaXB或aaXb15.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
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
例为1/16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8种,a
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16.已知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为红色基因,B为红色淡化基因。蔷薇
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基因型aaB_,aabb、A_BBA_BbA_bb表型白色
粉红色红色A.蔷薇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粉红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C.纯合的
白花植株与纯合的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可能是粉红花或红花植株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粉红花:红花=1:
2:117.某两性花植物,可自花或异花传粉,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将纯合紫茎( AA )植株作父本与绿茎( aa )植株作
母本进行杂交得到 F1, F1植株中出现少量绿茎植株。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收集花粉前没有对父本进行套袋B.
收集父本花粉量较少C.母本去雄不彻底D.传粉后母本没有及时套袋18.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是患者体内控制尿黑酸氧化酶合
成的基因A1突变成a1 ,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缺乏尿黑酸氧化酶所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黑尿病的发病率
B.近亲婚配会增加后代患该病的概率C.表型正常的夫妇生出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4D.该病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含氮碱基(C)的名称是(?)A.胞嘧啶B.胞嘌呤C.鸟嘧啶D.鸟嘌呤20.肺炎链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
。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如图表示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
内后两种细菌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ab段下降,是由于小鼠依赖自身免疫力将R型细菌杀灭B.S型活细菌的产生是
由于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C.曲线bc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可能会因为患败血症而死亡D.该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引起R型细
菌转化为S型细菌21.假设一段信使RNA上有60个碱基,其中A有15个,G有25个,那么转录成该信使RNA的DNA分子片段中G和T
的个数共有(?)A.15B.60C.40D.2522.科研工作者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
C对噬菌体以及大肠杆菌成分做了如下标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噬菌体成分用35S标记未标记用14C标记用3
2P标记大肠杆菌成分未标记用18O标记未标记用35S标记A.第一组实验中,保温时间过短会导致部分大肠杆菌进入上清液,进而上清液放射
性偏高B.第二组实验中,子代噬菌体只有蛋白质外壳中存在的氧元素18OC.第三组实验中,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子代噬菌体个体的DNA中
不一定含有14CD.第四组实验中,若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
子代噬菌体总数的25%、023.某DNA分子(14N)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0%。若该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
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n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一,X层与Y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7。若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
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得到如图二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7B.Y层中胞嘧啶一共有2800
个C.Z层全部是仅含14N的DNA单链D.W层与Z层的DNA单链之比是7∶124.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400个碱基,一条链上A∶
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B.该DN
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80个C.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该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为
540个25.荧光定量 PCR 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 DNA 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
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 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受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
子生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Taq 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 5''→3''
方向延伸,需 dNTP 作为原料C.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 DNA含量呈正相关D.若用cDN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
基因的转录水平二、综合题26.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动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____和[?]_______(细胞器)。(2)运动员身体细胞中比普通人多的细胞器是_________。(3)能对蛋白质
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_______和[?]______。27.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携带大量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遗传信息,这与DNA的结构和特点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1)DNA双螺旋结构中,____________,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
架,碱基对通过______________连接,位于双螺旋结构的内侧。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利用_____________(填
“加法”或“减法”)原理控制实验的自变量,经蛋白酶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基上出现菌落,菌落类型有__
__________。(2)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许多基因的启动部位序列富含GC重复序列,若该序列中的胞嘧啶甲基化后转
化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引起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其原因是_______
______。抑癌基因甲基化程度提高可能会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野生型二倍
体植物(雌雄同株)花的花瓣数目均为4瓣,研究人员用一定剂量的某种化学试剂处理该植物的种子后,播种得到了两个不同突变型的植株(突变型
1和突变型2),均表现为花瓣数目明显多于4瓣。若上述两个突变型植株均为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判断其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
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写出简要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若发生的是隐性突变,则实验结果为________。28.在植
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1)上述A~E过程
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B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填“上升”、“下降”
、“不变”),黑暗条件下,能产生[H]的场所是_____,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可进行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2)过程A发
生的场所是_____。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_____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这种方
法叫_____。 标记的14CO2在_____(填场所)被C5固定后才能被_____还原。(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__
___(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填字母)过程。三、实验题29.
某校一个生物兴趣小组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对生物学史上的经典实验进行验证,也是研究学习内容之一。这个小组借助某大学的实验设备,对有关D
NA复制的方式进行探索,有人认为DNA是全保留复制,也有人认为是半保留复制。为了证明这假设,这个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程序,请完成实验
并对结果进行预测。(1)实验步骤:第一步: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分子;在氮源为15
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其DNA分别分布在轻带和重带上。第
二步:将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______,则DNA的复
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如果DNA分布的位置是______,则是半保留复制。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
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请分析: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______,则是全保留复制;如果其DNA分布的位置是__
____,则是半保留复制。(2)有人提出:第一代(Ⅰ)的DNA用解螺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就能直接判断DNA的复制方式,如果轻带和重带
各占1/2,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0.一种
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
示。基因型D、H同时存在(D_H_型)D存在、H不存在(D_hh型)H存在,D不存在(ddH_型)D和H都不存在(ddhh型)花纹
颜色野生型(黑色、橘红色同时存在)橘红色黑色 白色现有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下列问题。甲野生型×白色,F1的表现型有野生型、橘红
色、黑色、白色乙:橘红色×橘红色,F1的表现型有橘红色、白色丙:黑色×橘红色,F1全部都是野生型。(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__,属于假说—演绎法的_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组合中,F1的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让乙组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理论上,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
___。(3)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参考答案:1.B【分析】1、蛋
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其基本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和RNA,核酸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生物
的核酸中的遗传信息不同。【详解】A、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不是蛋白质,A错误;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最基本的
生命系统是细胞,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C、大肠杆菌为细胞生物,其细胞内含有DNA和RNA两种核
酸,C错误;D、病毒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或DNA,D错误。故选B。2.B【详解】胆固醇、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脂肪酶
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A错误;淀粉、半乳糖和糖元均属于糖类,组成元素均是C、H、O,B正确;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
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丙酮酸的组成元素是C、H、O,C错误;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生长激素和胰
岛素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D错误。故选B。3.B【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
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
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A、“霜打”后白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抗寒抗冻能力增
强,这是白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B、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内的自由水减少,细胞代谢减慢,B错误;C、低温来临
,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内的结合水增多,增强其抗寒能力,C正确;D、白菜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增多,同时提高了抗冻能力,D正确。故选
B。4.B【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
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还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密切关系。【详解】根据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可知,细胞膜上的糖类和蛋白质在一起构成的糖蛋白
,具有识别功能,而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是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因此被镶嵌的物质很可能是多糖和
蛋白质,B正确。故选B。5.B【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
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
氢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
相关的酶不同,在大多数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
质中被分解,线粒体中被利用的是经分解后产生的丙酮酸,A错误;B、低O2或高CO2处理,能降低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芒果
的贮藏,B正确;C、芒果果实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物是丙酮酸和[H],不产生CO2,第二阶段才产生二氧化碳,C错误;D、芒果果实细胞
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有氧呼吸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6.B【详解】酵母菌有氧呼吸葡萄糖消耗量与
二氧化碳生成量之比为1:6,无氧呼吸葡萄糖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之比为1:2;若两种呼吸产生了等量的二氧化碳,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糖应是有氧呼吸的三倍。故选B。7.D【分析】图示表示细胞的生命历程,Ⅰ至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由此分析,I过程是细胞增殖分化,
II、III过程是细胞衰老和癌变,IV过程是效应T细胞监控和清除衰老细胞和癌细胞。【详解】A、细胞2属于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且其与
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因此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A正确;B、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说明细胞1是衰老
的细胞,衰老细胞具有细胞核体积增大,色素积累等特征,B正确;C、成体干细胞经过Ⅰ形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
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⒉使其死亡,是通过细胞免疫主动完成的,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
故选D。8.A【分析】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绿光。农业增产一般可通过额外补充光照,提高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
等措施,来提高作物光合速率。【详解】由于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绿光,所有不能选用绿色的薄膜,常用①无色透明的
塑料薄膜,也可用②红色、⑤蓝色薄膜,A正确。故选A。9.C【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
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
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
强度不再增强。【详解】A、酿酒涉及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酿酒过程需要密封,A正确;B、种植小麦时“正其行,通
其风”,可防止植株周围CO2浓度过低,有利于增加麦田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光合效率,B正确;C、储存新鲜蔬菜时应降低呼吸强度,故应
在低温﹑低氧条件下保存,因为该条件下呼吸速率较低,但在干燥条件下不利于保鲜,C错误;D、一些阴生植物如人参需要在弱光条件下种植,因
为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光照强度较低,即在较低光照强度下就能达到其最大光合效率,D正确。故选C。10.C【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
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详解】A、叶圆片数量和生理状况为无关变量,故各实验组中所用叶圆片数量和生理状况应该相同,
A正确;B、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开始实验前需将装置遮光,消耗原有的氧气,B正确;C、和b点比较,a点CO2浓度较低,叶绿体中C5消耗
得更慢,ATP生成更慢,C错误;D、NaHCO3相对浓度超过20后,若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氧气,而呼吸作用仍然消耗氧气,
因此曲线可能下降,D正确。故选C。11.D【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借助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详解】A、豌豆的
杂交实验,孟德尔得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果蝇的杂交实验,摩尔根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C、玉米的杂交实验没
有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12.A【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同
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家鸽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B、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
状,B错误;C、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错误;D、绵羊的白毛和黑毛与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A。13.A【分析】
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原始生殖细胞(2N)初级性母细胞(2N)次级性母细胞(N)生殖细胞(N)。【详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选
A。14.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一个基因型为aaXBXb白化病无色盲的女性,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与a分开,XB与Xb分开,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在正常情况下产生
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XB或aXb 。B符合题意。故选B。15.D【详解】本题考查遗传概率计算。后代表现型为2x2x2=8种,AaBb
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2=1/8。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2x1/2x1/4=1/16。aaBbCc个体的比例为
1/4x1/2x1/2=1/1616.D【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蔷薇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
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因此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会产生
9种基因型,三种表现型,且后代中粉红花植株有2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B正确;C、纯合的白花植株(aaBB、aabb、
AABB)与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粉红花)、Aabb(红花)、AABb(粉红花),显然后代可能是
粉红花或红花植株,C正确;D、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表型比例为白花(1aabb、1aaBb)∶粉红花(AaB
b)∶红花(Aabb)=2∶1∶1,D错误。故选D。17.B【分析】将纯合紫茎( AA )植株作父本与绿茎( aa )植株作母本进
行杂交得到 F1,F1理论上都是紫茎Aa,出现了少量绿色aa,可能由于母本去雄不彻底而自交、传粉后母本没有及时套袋而自交或杂交、收
集的花粉中含有a。【详解】A、若收集花粉前没有对父本进行套袋,由于昆虫的传播作用等原因,父本的花粉中可能混有a的花粉,使得后代出现
少量的aa,A正确;B、收集的父本花粉数量较少,不改变后代的基因型,F1还是Aa,表现为紫茎,B错误;C、母本是aa,若去雄不彻底
,会出现少部分自交而产生绿茎aa,C正确;D、传粉后若母本没有及时套袋,有的母本可能接受了a的花粉而产生aa,D正确。故选B。18
.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黑尿病患者的基因型是a1a1,正常人的基因型为A1A1或者A1a1。【详解】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遗传
病发病率,在患者家系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A正确;B、近亲婚配会增加后代患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病)的概率,B正确;C、表型正常的夫
妇,其基因型可能为A1A1或者A1a1,若均为A1A1,则后代不会出现患病孩子;若均为A1a1,后代出现患病男孩的概率是;若一方为
A1A1,一方为A1a1,则后代中不会出现患病个体,C错误;D、由题意可知,黑尿病是患者体内控制尿黑酸氧化酶合成的基因A1突变成a
1 ,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缺乏尿黑酸氧化酶所致,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故选C。19.A【解析】核酸包括D
NA和RNA,DNA含有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四种碱基,RNA含有A(腺嘌呤)、U(尿嘧啶)、G
(鸟嘌呤)、C(胞嘧啶)四种碱基。【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含氮碱基C的中文名称为胞嘧啶,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D【分析
】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
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详解】A、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曲线ab段
下降,A正确;B、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恢复活性,因此S型活细菌的产生是由于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B正确;C、曲线bc对应的
时间段内,S型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可导致小鼠因为患败血症而死亡,C正确;D、该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
S型细菌的DNA引起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D错误。故选D。21.B【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即A-T、C-G,而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所以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解】mRN
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若mRNA有60个碱基,则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中含有碱基数为60×2=120个,根据碱
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双链中不配对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A和G共有60个,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则G和T的个
数和A和G的个数相同,共有60个,故B符合题意。故选B。22.C【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
O、N、S)+DNA(C、H、O、N、P)。2、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
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
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4、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第一组实验中,标记的是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不进入细菌,因此不受保温时间的影响,同时大肠杆菌质量较大,离心时在沉淀物中,A错误;B、第二组实验中,子
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外壳中都存在的氧元素18O,B错误;C、14C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且不知
复制代数,故子代可能只有部分噬菌体含有亲代DNA的一条放射性链,所以子代噬菌体个体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C正确;D、第四组实
验中,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三次,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和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25%、100
%,D错误。故选C。23.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中含有1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0%,则A=T=300个,G=C
=200个;DNA分子以15N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n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一,X层与Y层的核
苷酸数之比是1∶7,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其中X层有2个含有14N和15N的DNA分子,则Y层应含14个只含15N的D
NA分子,说明共16条DNA,复制4次;由于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所以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共得到2个含有14N的DNA单链,即Z层,
30个含有15N的DNA单链,即W层。【详解】A、由分析可知,X层有2个含有14N和15N的DNA分子,则Y层应含14个只含15N
的DNA分子,故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7,A正确;B、由于DNA分子复制了4次,产生了16个DNA分子,Y层应含14个只含
15N的DNA分子,又因在含有10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占30%,所以胞嘧啶占20%,共1000×20%=200个,Y层
中含的胞嘧啶为200×14=2800(个),B正确;C、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共得到2个含有14N的DNA单链,即Z层,C正确;D、由
于DNA分子复制了4次,产生了16个DNA分子,含32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30条在W层,2个含有14N的DNA单链
在Z层,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30∶2=15∶1,D错误。故选D。【点睛】24.C【分析】(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
特点之一是: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
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2)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形成的每个DNA分子中
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详解】A、该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
推知,另一条链上T∶A∶C∶G=1∶2∶3∶4,所以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A正确;B、
依据题意和对A选项的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共有A+T+G+C=400个碱基,而且A∶T∶G∶C=3∶3∶7∶7,因此在该DNA分子
中,A=60个。由于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且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
脱氧核苷酸数目等于(22-1)×60=180个,B正确;C、该DNA分子的结构是一定的,其碱基排列方式只有特定的一种,C错误;D、
依据题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由于A与T之间有2个氢键, G与C之间有3个
氢键,所以该DNA分子中含有的氢键数为2×60+3×140=540个,D正确。故选C。25.D【分析】PCR技术:(1)概念:PC
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
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
: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
伸:合成子链。【详解】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B、根据图示中引物延伸的方向可以确定,T
aq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5’→3’方向延伸,需dNTP作为原料,B正确;C、题干中提出“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且加入
的原料具有荧光标记,故“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因此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C正确;D、若
用cDNA作模板,需要检测出总mRNA数目和某基因的mRNA数目,才能计算某基因的转录水平,D错误。故选D。26.(1)
⑨ 液泡, ⑩?叶绿体(2)线粒体(3) ②内质网 ⑦高尔基体【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模式图,其中左侧为动物细胞,右侧为植物细胞。结构①为中心体;结构②为内质网;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细胞核;结构⑤为细胞膜;结构⑥
为线粒体;结构⑦为高尔基体;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液泡;结构⑩为叶绿体。(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动物细胞内不含有⑨ 液泡
和⑩ 叶绿体。(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机体的动力工厂,所以运动员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比普通人的多。(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
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
“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②内质网和⑦高尔基体。【点睛】本题结合动
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
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1)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氢键 减法 R型和S型(
2) 胞嘧啶甲基化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 抑癌基因甲基化后,不能正常表达,不能抑制细胞的不正常增殖或不能促进细
胞凋亡(3) 分别用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的花瓣数目 自交后代植株的花瓣数目都明显多于4瓣【
分析】1.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实验材料:肺炎链球菌:R 型:无多糖类荚膜、无毒性、菌落粗糙;S 型: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
菌落光滑,使人患肺炎,使小鼠患败血症。(2)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等人进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菌
中含有促成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3)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人进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4)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基因重组。两实验共同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地作
用。2.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详解】(1)DNA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
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靠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在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
控制利用了减法原理。经蛋白酶处理的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有R型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基上菌落类型有R型和S型两种,原因是S型细菌的DN
A仍可作为转化因子发挥作用。(2)甲基化并不影响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
因碱基序列的改变,所以甲基化不会引起基因突变。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提
高,会导致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不能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或不能促进细胞凋亡,可能引起细胞癌变。(3)要通过实验判断发生的基因突变属
于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对于雌雄同株的植物而言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自交。即分别用突变体1、突变体2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的花瓣数
目,若自交后代既有植株的花瓣数目为4瓣的,又有植株的花瓣数目明显多于4瓣的,说明发生的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若自交后代植株的花瓣数目
都明显多于4瓣,说明发生的基因突变是隐性突变。【点睛】综合考查DNA分子的结构、探究遗传物质的实验、基因突变的概念、探究基因突变显
隐性的实验设计。28.(1) ACDE 上升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DE(2) 叶绿体类囊
体薄膜 [H]和ATP 同位素标记法 叶绿体基质 [H](3) C 细胞质基质
E【分析】1、图中A为有光参与的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应,该阶段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即图中B
。暗反应中CO2首先被固定为C3,然后被还原为有机物和C5。2、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细胞呼吸(有氧、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分
解为丙酮酸即图中C,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即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图中的D;前两个阶段产生的
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结合,同时释放大量能量。【详解】(1)根据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阶段反应式可知,产生ATP的是A(光反应)
、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产生ATP。暗反应中,CO2首先与
C5结合形成C3,突然减少CO2的供应,会导致C5的含量上升。黑暗条件下无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产生[H],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呼吸
作用第一阶段和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均可产生[H]。若该细胞为植物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ATP的过程是C(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E(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由图分析可知,A为有光参与的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反
应,该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B。用14C标记的14CO2研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CO
2在叶绿体基质中与C5结合形成C3,完成CO2的固定,随后,C3才被[H]还原形成有机物。(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第一
阶段,即C,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即E。【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准
确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及场所,能结合图示进行综合分析是解题的关键。29. 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 全部在中带
3/4在轻带、1/4在重带 一半在轻带、一半在中带 不正确 因为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
其第一代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都有一半的单链含15N,一半的单链含14N,离心后,都有一半单链在重带上,一半单链在轻带上【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全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15N-15N的DNA分子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是:一个
15N-15N,一个14N-14N,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是一半在轻带、一半在重带;如果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15
N-15N的DNA分子复制后,两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5N-14N,在离心管中分布的位置全部在中带。【详解】(1)第二步:亲代大肠
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Ⅰ)后,若为全保留复制,则2个DNA分子中1个DNA是14N-DNA、另外1个D
NA是15N-DNA,故一半在轻带位置,一半在重带位置;若为半保留复制,则2个DNA分子中都是各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故
全部位于中带位置。第三步: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步的推测结果,将子一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繁殖一代(Ⅱ),则亲代大肠杆菌(含15N)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Ⅱ)后,若为全保留复制,则4个DNA分子中1个DNA是15N-DNA、另外3个DNA是14N-DNA,故3/4在轻带位置,1/4在重带位置;若为半保留复制,则4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中都是各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15N,另2个DNA分子全是14N-DNA,故一半在中带位置,一半在轻带位置。(2)这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因为不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其第一代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都有一半的单链含15N,一半的单链含14N,离心后,都有一半单链在重带上,一半单链在轻带上。【点睛】本题考DNA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半保留复制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0. 测交 验证 野生型 :橘红色 :黑色 :白色=1:1:1:1 野生型 :黑色=2:1 DdHh×Ddhh【分析】试题分析:分析表格: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_H_,橘红色的基因型为D_hh,黑色的基因型为ddH_,白色的基因型为ddhh;甲:野生型(D_H_)×白色(ddhh)→F1: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中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dHh;乙:橘红色(D_hh)×橘红色(D_hh)→F1:橘红色,白色(ddhh),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Ddhh;丙:黑色(ddH_)×橘红色(D_hh)→F1:全部都是野生型(DdHh),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DDhh。【详解】(1)甲组中白色个体为双隐性纯合子,因此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测交,是验证演绎推理的常用方法。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中野生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白色的基因型是ddhh,其测交后代中四种表现型及的比例为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1:1:1:1;(2)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组中双亲的基因型都是Ddhh,则F1中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DDhh、2/3Ddhh,其中1/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均为野生型,而2/3Ddhh与黑色个体(ddHH)杂交,后代有1/2为野生型(DdHh),1/2为黑色(ddHh),所以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型:黑色个体=(2/3×1/2+1/3):(2/3×1/2)=2:1;(3)若想使野生型个体与橘红色个体杂交产生白色个体(ddhh),则双亲中都必须含基因d、h,因此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橘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dhh,后代中白色个体所占的比例最大,为1/4×1/2=1/8。【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写出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分析三组实验,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三组亲本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