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辽宁省朝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8-12 | 阅:  转:  |  分享 
  
辽宁省朝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
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B.“测交实验”是
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
理内容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的长绒与细绒、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均属于相对性状B.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
矮茎属于性状分离C.预测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不属于演绎推理D.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起名为“基因”,并提出基因
型和表型的概念3.已知一位正常指男性与一位多指女性(这个女人的母亲是正常的,其父亲未知)婚配,这对夫妇生下多指孩子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164.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
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
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重复100次实验后,Dd组合的概率约为1/2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I、II桶小
球总数可不等C.每次抓取的小球用完后,需要放回原桶D.乙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5.下列有关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论在体细胞还是在生殖细胞中,基因的数目始终等于染色体的数目B.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
均保持相对稳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C.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摩尔根用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属于假说—演绎法
的实验验证阶段6.关于科学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
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C.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
先用低速离心,再用高速离心进而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7.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
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表。若有一对黄色眼夫妇,其基因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个体内基因组成性状表现(眼色)四显基因黑色三显一
隐褐色二显二隐黄色一显三隐深蓝色四隐基因浅蓝色A.他们的后代理论上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5种B.他们的后代理论上与亲代表型不同的概率
为,其中纯合子的概率为C.他们的后代理论上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型及比例为黑眼:黄眼:浅蓝眼=1:2:1D.若子女中的黄色眼女性与另
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生下儿子是黄色的概率为8.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受显性基因R控制,且只在成年后出现病症。某一家庭丈夫患此病,妻
子及未成年的儿子和女儿均不患此病。对此家庭的四人进行基因检测,但采样时的姓名记录丢失,电泳结果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R基
因在常染色体上,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不同B.R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儿子和女儿成年后可能都患病C.基因R在X染色体上,女儿不携带致病基因
D.基因R在X染色体上,儿子为1号或2号9.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且主要侵染T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IV能侵染T细胞与T细胞表面含有的特定受体蛋白有关B.HIV与T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C.培养HI
V的培养基应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等D.HIV的遗传物质进入T细胞后会整合到T细胞的DNA中10.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
对的DNA分子两条链,该DNA分子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500
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DNA分子经复制后一共产生了32个DNA分子B.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
链中该比值也小于1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D.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40
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11.下图为人体细胞中血红蛋白基因和酪氨酸酶的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基因1和基因2,但不在同一细胞中表达B.基因2若发生甲基化,可能导致人体皮肤出现白化现象,并能够遗传给后
代C.基因1和基因2对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D.镰状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1发生突变,该病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12.载人航天飞
行任务中,一定量的水稻种子被带进飞行舱进入太空。下列关于水稻种子的航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种子航天育种主要利用了基
因突变的原理B.水稻种子发生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子代C.返回地球的水稻种子均能获得预期优良性状D.水稻种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能在显微
镜下观察到13.用关东107和白火麦两个品种的小麦(体细胞染色体42条)培育糯性小麦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小麦F1植株与玉米杂交前,应先对小麦进行去雄处理B.小麦F1植株与玉米杂交是为了让小麦获得来自玉米的优良基因C.DH系小麦的体细
胞中通常有21条染色体D.DH系小麦中糯性小麦大约占1/414.类人猿与人的DNA序列相似程度比较高,而与酵母菌的DNA序列差别比
较大,这个事实不能说明(?)A.类人猿和人的亲缘关系比较近B.人是由类人猿逐渐进化而来的C.类人猿与酵母菌在分类地位上相差较远D.
类人猿和人的蛋白质结构相似度较高15.下列关于人类精子和卵细胞及其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
体的行为及变化一般都相同B.相同数量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C.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过程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D.受
精卵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16.在对某单基因遗传病调查中发现,Ⅱ2的母亲和儿子是患者,其丈夫、女儿及父亲和妹
妹都正常。其妹妹与一表型正常男性结婚,未生育(见图),不考虑X、Y同源区段遗传。对该女性及其家系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病可能
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若Ⅱ1没有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则Ⅱ3有可能会生出患该病的孩子D.若Ⅱ2与Ⅱ1再生一个孩子,则其患病的概率为1/2二、多选题1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
交实验中,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3∶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产生的雌雄
配子各4种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必须统计足量的F2个体18.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下列各项
能作为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的是(?)A.所有生物细胞都含有多种化合物B.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四种相同的碱基组成C.绝大
多数情况下,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能量驱动的19.胰岛素是由胰脏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它是机
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人体胰岛素结构如图所示,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图中的“—S—S—”表示二硫键。下列相关
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该种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B.不同动物合成的胰岛素结构不同是由氨基酸连接方
式不同引起的C.若该种胰岛素分子中二硫键发生断裂,则会导致其功能发生改变D.胰岛素和胃蛋白酶都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人体的生命活
动20.某真核细胞内有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与事实相符的(?)A.图a中的内膜是大量产生ATP的场所B.
图b中的基质是合成光合有机物的场所C.图c中的核孔对大分子出入没有选择性D.图a、b、c三种结构中都存在核酸三、综合题21.下图1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图; 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图;图3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细胞
内部分染色体的模式图;图4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变化柱形图。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图
1中A1B1段上升的原因是细胞内发生___________,这一过程的结果造成核DNA含量_____________。(2)图3中
能够对应图1中B1C1段特点的细胞有____________(填字母)。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程,则图1中发生C1D1段
变化的原因与图2中___________段的变化原因相同。该变化是___________。(3)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能够发生
__________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中有_____________条姐妹染色单体。图3中d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
时期,该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4)图4的甲、乙、丙、丁所对应的时期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__
________时期(填“甲”“乙”“丙”“丁”)。丙所对应的时期对应图3中的_____________(填字母)细胞。22.研究
发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加速肿瘤细胞快速分裂的纺锤体驱动蛋白()这两种蛋白质过量表达。据美国
媒体2010年8月24日报道,美国阿尔尼拉姆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治愈所有癌症的新型药物,首批接受临床试验的19名
晚期肝癌患者病情都有较大好转。药物通过核糖核酸干扰()疗法直接阻止细胞生成致病C蛋白质。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由到蛋
白质的信息流动过程,下图中①②③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果得到的某分子中尿嘧啶有28%,腺嘌呤有18%,以这个
反转录合成的分子中,鸟嘌呤的比例是__________。(2)a、b为的两端,核糖体在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已知甲硫
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某一端的三个碱基是,该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3)①、②、③三图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分
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小麦的叶肉细胞来说,能发生②过程的场所有________
__。(4)以下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A.是某些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催化剂B.根据密码子依次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C.的主要功能是
把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D.的中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5)试推测药物发挥作用影响的是_______(填序号)过程。(6)
一个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结合在一起,这说明
__________。23.下图1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和验证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示意图,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放射性元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标记噬菌体DNA的放射性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完成DNA复制的模板来自于_______________(填“噬菌体”或“大肠杆菌”),原料来自于______
__________(填“噬菌体”或“大肠杆菌”)。(3)图1中若图中C有大量的放射性,则表明亲代噬菌体中被标记的物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若B中也含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时间过短,有部分噬菌体__________________
___。(4)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轻型)和15N-DNA(重型)。将
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2所示。由此说
明,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预计第Ⅲ代细菌DNA分子的离心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轻
,___________________中(用所占比例表示)。24.袁隆平院士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
盖全球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举世闻名,物种杂交技术可以带来新的基因组合,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等综合能力
。(1)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自交植物,通常开花前就已经完成受粉。要想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杂种后代,实验操作步骤为:________。(2)
水稻雄蕊很小,不易分离,进行杂交实验较为困难,寻找雄性不育品系成为杂交水稻的基础。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质(N/S)和细
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
性不育,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①细胞核基因R和r是一对______基因,位于一对______染色体上。②细胞质基因N和S遗传
过程中______(是/否)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③用雄性不育系水稻S(rr)与保持系N(rr)进行杂交,其中S(rr)为_____
_(父/母)本。连续这样杂交目的是:_________。25.果蝇的野生型翅纹与斑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野生型翅
脉与横脉缺失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野生型翅纹和野生型翅脉均属于正常翅。某实验小组选用相关果蝇进行杂交,以研究这两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杂交实验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杂交实验说明,果蝇的斑翅对野生型翅纹为__________(
填“显性”或“隐性”),控制横脉缺失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亲本斑翅横脉缺失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F1横脉缺失雄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3)F2果蝇中
,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让F2中的斑翅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得到各种类型的果蝇F3。以F3为材料,通过一次
杂交实验筛选出纯合的斑翅雌果蝇。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
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解】A、由孟德尔假说内容可知:“生物性状是由遗
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A正确;B、为了验证假说,
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B正确;C、“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性状分离
比”是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
:1)”是由“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这一假说内容通过推理获得的,属于推理内容
,D正确。故选A。2.D【分析】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
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2、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
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3、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
了一个名字,叫做基因,并且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表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详解】A、一
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为相对性状,而棉花的长绒与细绒不属于相对性状,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高茎豌豆与矮
茎豌豆杂交后代同时出现高茎与矮茎不属于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的现象为性状分离,B错误;C、预测 F1 测
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且比例为1∶1属于演绎推理,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起名为基因,并提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
概念,D正确。故选D。3.A【分析】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字母T、t表示,则正常指男性(t
t)与一位多指女性(Tt)(这个女人的母亲是正常的,其父亲未知)婚配,则生下多指孩子(Tt)的概率为1/2,A正确,BCD错误。故
选A。4.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Ⅲ、
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说明乙同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详解】A、由于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甲重复100次(实验数据足够大)实验后,结果中Dd组合的概率约为1/2,A正确;B、实验中,I、Ⅱ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
因D和d,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表示两种配子的比是1:1,但两个小桶中小球总数可以不等,原因是雌雄配子数量可以不相等,
B正确;C、每次抓取的小球必须放回原桶,才能保证每次抓取时不同类型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同,C正确;D、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
分离和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由于Ⅲ、Ⅳ小桶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乙同学的实验模
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错误。故选D。5.B【分析】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假说—演
绎法进行了证明。【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数目远多于染色体数目,A错误;B、无论是基因还是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中均保持相对稳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正确;C、萨顿在研究某种蝗虫体细胞染色体时,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错误
;D、摩尔根用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例为红眼:白眼=1:1,可验证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属于假说—
演绎法的测交实验验证,D错误。故选B。6.A【分析】假说-演绎法的步骤:发现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归纳法分
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由所有事实推出一般结论;不完全归纳法是由部分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科学假说(理论)的提出通常建
立在不完全归纳的基础上,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验。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可
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稳定同
位素,如15N、18O等。【详解】A、探究细胞膜流动性实验采用的是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染料标记蛋白质,没有使用同位素标记,A错误;B、
归纳法包含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若观察部分细胞得出规律属于不完全归纳法,若观察了所有类型细胞并发现它们都有细胞核属于完全归纳法
,B正确;C、摩尔根利用果蝇杂交实验,通过提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然后进行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证明了基因在染色
体上,该方法称为假说-演绎法,C正确;D、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步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颗粒,开始速率低,让较大的颗粒沉
降,小的颗粒悬浮,再改用高速离心继续沉降,达到分离的目的,D正确。故选A。7.D【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分析表格
可知A、B控制眼色的作用效果相同,所以眼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眼色为黑色;AABb、AaBB都有3个显
性基因,眼色都为褐色;AaBb、AAbb、aaBB都有2个显性基因,眼色都为黄色;Aabb、aaBb都只有1个显性基因,眼色都为深
蓝色;aabb没有显性基因,眼色都为浅蓝色。【详解】A、由题意可知这对黄眼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则后代会出现两对基因的所有基因
型,如表格所示,从表格中不难发现后代的基因型为9种,表现型为5种,A正确;B、分析表格可知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后代基因型有AaBb、
AAbb、aaBB,比例分别为1/4、1/16、1/16,所以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4-1/16-1/16=5
/8,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为AABB和aabb,出现的比例分别为1/16、1/16,因此纯合子的概率为1/5,B正确;C、这对夫
妇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即4种纯合子:AABB黑眼、AAbb黄眼、aaBB黄眼、aabb浅蓝眼,他们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都是
1/16,所以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黄眼:浅蓝眼=1:2:1,C正确;D、由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分
别是AaBb、AAbb、aaBB,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分别是为1/4、1/16、1/16,则妻子的基因型是AaBb的可能性为2/3;
而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它们生儿子是黄色眼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故选D。8.B【分析】分析题意,该遗传病属
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丈夫患病,妻子及子女正常,可推知丈夫的基因型是R_,妻子的基因型是rr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题意,可推知
丈夫的基因型是R_,妻子的基因型是rr,图中能表示rr的仅为3号或4号且由于妻子为rr,则两个孩子一定带有r基因,即两个孩子只能是
1号和2号,则其基因型都为杂合子,A错误;B、据题意,儿子和女儿的基因型都是Rr,成年后会患病,B正确;C、据题意,妻子为隐性纯合
子,丈夫为显性,则女儿一定为杂合子,C错误;D、据题意,若R位于X染色体上,妻子为隐性纯合子,则儿子一定为隐性,不能为1号或2号,
D错误。故选B。9.D【分析】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
细胞型生物。【详解】A、HIV能侵染T细胞,与HIV能够识别T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有关,A错误;B、HIV没有细胞结构,HIV与T细
胞的识别不能体现细胞膜的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C、HIV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C错误;D、H
IV的遗传物质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整合到T细胞的DNA中,潜伏在被感染(T)细胞中,D正确。故选D。10.D【分析】DNA的复制
: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
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 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
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
互补的子链。【详解】A、设A=T=X,则C=G=100-X,由于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2X+3(100-
X)=260,解得X=40,即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A=40个;该DNA分子中含有嘌呤数是碱基总数的一半,即100个,假设该DN
A分子复制n次,则(2n-1)×100=1500,解得n=4,即共复制4次,则子代DNA的数目为24=16个,A错误;B、若一条链
中A+G/T+C<1,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可知,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其倒数,应该大于1,B错误;C、若一条链中A∶T∶
G∶C=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2∶1∶4∶3,C错误;D、根据A项可知,该DNA分
子中腺嘌呤的数目为40个,其复制4次,共产生了16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含有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因此占1/
8,D正确。故选D。11.C【分析】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
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
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详解】A、人体的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分化过程
产生的,遗传物质不变,因此人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基因1和基因2,基因1在红细胞内表达,而基因2在皮肤和毛囊等处的细胞中表达,这是基因
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B、基因2若发生甲基化,可能导致酪氨酸酶无法合成,使酪氨酸无法合成黑色素,人体皮肤会出现白化现象,DNA
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B正确;C、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
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D、基因1发生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合成异常,进而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症,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红细
胞异常,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故选C。12.A【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从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特点:普遍性、低频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详解】A、太空中含有大量的射线等可以诱发水稻种子产生基因突
变进而加快育种的进程,因此太空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B、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
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而若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给子代,B
错误;C、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多害少利的特点,故返回地球的水稻种子很少能获得预期优良性状,C错误;D、水稻种子基因的碱基序
列的变化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D错误。故选A。13.A【分析】诱导多倍体植株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
幼苗,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详解】A
、小麦是雌雄同株的植株,在小麦F1植株与玉米杂交前,应先对小麦进行去雄处理,避免自身花粉的干扰,A正确;B、根据题图可知,小麦F1
植株与玉米杂交后,玉米的染色体全部丢失,培育得到的糯性小麦中并未获得玉米的基因,故两者杂交不是为了让小麦获得来自玉米的优良基因,B
错误;C、DH系小麦是经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获得的,其体细胞中通常有42条染色体,C错误;D、据题意可知,小麦F1植株表示为AaBb
Dd,可以产生ABD、ABd、AbD、Abd、aBD、aBd、abD和abd8种配子,与玉米杂交后得到的受精卵,玉米染色体丢失,则
获得的单倍体与小麦F1植株染色体组成相同,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数目加倍,则DH系小麦中糯性小麦(aabbdd)大约占1/8,D错误
。故选A。14.B【分析】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越高。【详解】A、由“类人猿与人的DNA序列相似程度
比较高”可知,他们的亲缘关系比较近,A正确;B、人和类人猿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并不是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B错
误;C、由“类人猿与酵母菌的DNA序列差别比较大”可知,两者在分类地位上相差较远,C正确;D、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控制的,类人猿与
人的DNA序列相似程度比较高,所以推测他们蛋白质结构相似度较高,D正确。故选B。15.C【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1)分
裂形式:初级精母细胞经两次均等分裂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精细胞不是精子,而初级卵母细胞经两次不等分裂,形成一个最大的卵细胞和2
或3个极体,卵细胞中集中了大部分的细胞质。(2)减数分裂完成时间:精子从睾丸释放时,为完成了减数分裂的成熟精子,卵细胞从卵巢排出时
仍停留在前期II阶段,精子入卵后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3)产生部位:男性的精子就是睾丸的曲细精管的生精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是由女性
的卵泡产生的。【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及变化一般都相同 ,A正确;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
分裂产生4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退化),相同数量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形成的生殖细胞数目不同 ,
B正确;C、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结合过程中不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C错误;D、精子和卵细胞融合
为受精卵,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正确。故选C。16.B【分析】分析题意:根据“某单基因遗传病女性
患者的父亲是正常的”可推知,该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但不能排除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者常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详解】A、Ⅱ2的父亲正常,可知该遗传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但不能排除该遗传病
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者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A正确;B、若Ⅱ1没有致病基因,子代患病,该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或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A、a表示,则I2为aa,那么Ⅱ3为显性杂合子,若其丈夫Ⅱ4也是携带
者时,后代也可能患病,C正确;D、该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为aa,Ⅱ2为Aa,那么生患病孩子Aa的概率为1/2;该病若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Aa,Ⅱ2为aa,那么生患病孩子aa的概率为1/2;该病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为XaY,Ⅱ2为XA
Xa,那么生患病孩子XAXa和XAY的概率为1/2;无论哪种情况,子代患病概率都是1/2,D正确。故选B。17.ACD【分析】孟德
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
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但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
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详解】A、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A正确;B、雌配子和雄
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错误;C、F1的四种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正确;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子代比例才能接近9∶3∶3∶1,D正确。故选ACD。18.ABC【分析】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证据中,有细胞水平的证据和分子水平的证
据。1、细胞水平的证据:细胞有许多共同特征,如有能进行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分子水平的证据:
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详解】A、细胞都含有多种化合物,这可以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支持
论点,A正确;B、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是由相同的4种碱基组成,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说明除病毒外的所有生物间具有共同的起源,
B正确;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说明在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中,所有生物有共同点,可以作为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的支持论点,C正确;D、
有些生命活动不需要能量,如水的吸收,D错误。故选ABC。19.BD【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是主要承担者,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
)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2、高温使胰岛素失活是因为破坏了空间结构,肽键的断裂需要相关酶的参
与。【详解】A、由图可知,该胰岛素由两条肽链组成,每条链的一端为氨基(―NH2)另一端为羧基(―COOH),由于不知道氨基酸的R基
上是否有氨基和羧基,因此该蛋白质至少有两个氨基和两个羧基,A正确;B、不同动物所产生的胰岛素的结构不同的原因包括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
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B错误;C、该种胰岛素分子的两条链是由二硫键连接的,二硫键断裂会导致其空间结
构改变,进而使功能改变,C正确;D、胰岛素起信息传递作用,胃蛋白酶起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BD。20.ABD【分析】分析题图:图中
a为线粒体,b为叶绿体,c为核膜,其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详解】A、图a表示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的场所,该阶段能合成大量的ATP,A正确;B、图b表示叶绿体,暗反应合成有机物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正确;C、图c表示细胞核的核膜
,其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有选择性,C错误;D、图a、b、c三种结构中都存在DNA和RNA,D正确。故选ABD。2
1.(1) DNA 复制(或染色体复制) 加倍(2) b、c、e D2E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
体分离(3) 联会(或“相互配对”) 4/四 减数分裂Ⅱ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4) 甲 d【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A1B1表示DNA复制,处于分裂间期,B1C1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减数第一
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C1D1表示着丝粒分裂,D1E1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图2中A2B2表示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C2D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D2E2表示着丝粒分裂,E2F2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
。图3中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表示有丝中期,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4中甲
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前期、中期,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表示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
详解】(1)图1中A1B1段每条染色体数目加倍,表示细胞分裂的间期,此时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该过程之后,细胞中
的核DNA数目加倍。(2)图1中B1C1段代表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对应于图3中的b、c、e
细胞。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个细胞分裂过程,则图1中发生C1D1段变化使得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的状态变成了一条染色体含有1
个DNA分子的状态,即该过程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可对应于图2中D2E2段。(3)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前期能够发生两两配对,即联会行
为形成四分体,由于该过程发生在DNA复制之后,因此每个四分体中有两个染色体,含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图3中d细胞中没
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表现为均等分裂,且取自雄性动物,因而其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4)非
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对应于图4的甲时期。丙中染色体和DNA数目相等,且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可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d细胞。22.(1)27%(2) 由a到b 甲硫氨酸(3)
DNA(分子)复制 转录 翻译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4)ACD(5)③(6) 短时间内
能合成较多的肽链 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分析】据图分析,①是DNA分子复制过程,②是转录,③是翻译,据此分析
作答。【详解】(1)分析题意,mRNA中A+U=18%+28%=46%,G+C=5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中A+T=46
%,G+C=54%,而DNA中G=C=27%,因此鸟嘌呤(G)为27%。(2)图中③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在翻译,核糖体上多肽链的长短可
以看出翻译的方向为a→b;tRNA上反密码子能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某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UAC,对应的密码子为AUG,为甲
硫氨酸。(3)据图分析,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③表示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小麦叶肉细胞有叶绿体,因此能发生②(转录)过程的场所是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4)A、RNA是某些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RNA
病毒)和催化剂(核酶),A正确;B、核糖体认读mRNA上的密码子,依据密码子的排序将氨基酸脱水缩合成多肽,B错误;C、mRNA是以
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是翻译的模板,可以把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C正确;D、RNA是HIV的遗传物质,HIV的RNA中
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D正确。故选ACD。(5)分析题意可知,药物ALN-VSP通过核糖核酸干扰(RNAi)疗法直接阻
止细胞生成致病蛋白质,因此该药物影响的过程是③翻译。(6)多聚核糖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能合成较多的肽链,提供翻译效率;DNA是转录的模
板,在原核细胞中分离的多聚核糖体常与DNA结合在一起,说明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23.(1)DNA是遗传物质(2)3
5S32P 噬菌体 大肠杆菌(3) DNA 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
清液出现放射性(4) 半保留复制 3/4 1/4【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
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分析图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标记噬菌体→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③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
性物质。3、分析图2: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
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含有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
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详解】(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35S标记的是T2噬菌
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完全实现了DNA和蛋白质的分离,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蛋白质的组成元
素是C、H、O、N、(S),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标记噬菌体蛋白质的放射性元素是35S,标记噬菌体DNA的放射性元
素是32P。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然后以自身DNA为模板,在细菌体内完成DNA复制,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
(3)32P标记的T2噬菌体的DNA分子,故正确操作后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C)中,如果上清液(B)中也含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
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将只含15N-DNA的亲代大肠杆菌转
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第Ⅰ代细菌的2个DNA分子均为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第Ⅱ代细菌中2个DNA分子均
为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另外2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14N,预计第III代细菌中2个DNA分子均为一条链是14N,另
一条链是15N,另外6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14N.因此DNA分子为的离心结果为3/4轻链,1/4中链,由此说明,DNA复制的方
式为半保留复制。 24.(1)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套上纸袋;待母本成熟时,进行人工授粉,再套上纸袋(2) 等位 同源 否 母 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分析】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详解】(1)水稻是雌雄同花的自交植物,通过人工杂交获得杂种后代,实验操作步骤为:去雄(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①细胞核基因R和r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②孟德尔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N和S位于细胞质基质中,其遗产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③S(rr)为雄性不育系,为母本,S(rr)与N(rr)进行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S(rr),仍未雄性不育系,连续这样杂交目的是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25.(1) 隐性 X 当横脉缺失为隐性性状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才会出现F1对应的结果(2) aaXbXb AaXbY(3) 4/四 杂交方案:用F3中的多只斑翅雌果蝇分别与斑翅横脉缺失(或斑翅)雄果蝇杂交 实验结果:子代果蝇均表现为斑翅的F3雌果蝇均是纯合子【分析】1、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遗传将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不遵循。2、判断基因的位置时,根据后代在雌雄个体中的表现进行判断,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或在雌雄个体间存在差异,说明是伴性遗传,在雌雄个体间没有差异,说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详解】(1)由图可知,亲本正常翅与斑翅杂交,F1代全为野生型翅纹,说明野生型翅纹为显性,正常翅与横脉杂交,F1代中雌性比例不一致,说明控制野生型翅脉与横脉缺失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F2代中出现3:3:1:1=(3:1)(1:1),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各果蝇的表现型及基因型如下:(2)由(1)可知,亲本斑翅横脉缺失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F1横脉缺失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3)F2果蝇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Y和AaXBY,共4种。让F2中的斑翅雌雄果蝇相互杂交(aaXBXb×aaXBY),得到各种类型的果蝇F3(aaXBXB、aaXBXb、aaXBY、aaXbY)。用F3中的多只斑翅雌果蝇(aaXBXB、aaXBXb)分别与斑翅横脉缺失(或斑翅)雄果蝇(aaXbY或aaXBY)杂交,子代果蝇均表现为斑翅的F3雌果蝇均是纯合子。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