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08-15 | 阅:  转:  |  分享 
  
2022-2023学年北京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古埃及某历史时期保留了大量带有象形文字铭文的石碑,其中之一记载了阿蒙神庙
的僧人以神的名义宣布把他购买来的556斯塔特(约合150公顷)土地转让给他的儿子,这些土地的卖主多数是农民、士兵和市民。这说明古埃
及(?)A.象形文字在大众中得到普及B.神庙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C.社会上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D.阶级分化催生最早的契约2.下图所列法
典(?)①体现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特点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③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④是古代埃及帝国留给
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A.①③正确,②④错误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3.观察以下两幅地图,分
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A.希腊和波斯先后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B.亚历山大的远征,毁灭了波斯文化C.商业殖民和扩张推动了希腊文化的
传播D.波斯帝国延续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4.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指出:“如果人们只注意执政官的权力,那罗马国家就完全是君主制政体;
如果人们只注意元老院的权力,它又完全是贵族政体;而如果只注意民众的权力,它显然又是民主政体。”这体现了当时的罗马(?)A.民众利益
至上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实行贵族政治 D.王权与族权的结合5.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
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
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
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6.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陵墓中有一幅壁画,描绘了大约公元前1450年女王船队满载了珠
宝、工具等前往蓬特(今非洲索马里),后装满黄金、象牙等返回的情景。它表明古埃及(?)A.对外贸易历史十分悠久B.海外贸易以农产品为
主C.在欧亚非从事中介贸易D.成为地中海区域的霸主7.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制
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这反映了(?)A.欧洲贸易中
心的转移B.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C.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D.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8.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习惯用宗教性质的“地图·世界”来
作为装饰用的地图。但到了1300年以后,装饰用的地图变成了波托兰海图。波托兰海图的中心方位总是指南针磁针所指的北方,与以“东方”为
中心的“地图·世界”完全不同。这一变化(?)A.展现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B.推动欧洲工业革命的发生C.反映了欧洲人世界观的转变D.
根源于海上新航路的开辟9.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
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这些地区只适合种水稻。B美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甘薯和马铃薯这些都是高产作
物,传入中国后,扩大了耕地面积,彻底解决了中国的饥荒问题。C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
习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D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世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农业机械化
A.AB.BC.CD.D10.18世纪的小说中男女主人公们周游着“世界”,他们以书信记录面对逆境、腐败和诱惑时每一次内心的挣扎,保
持着一份尊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出(?)A.人文主义B.经验主义C.禁欲主义D.唯心主义11.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B.批判了封建的等级观念C.肯定了教会的作用D.肯定知识评判标准功能12.恩格斯在《德国状况》一书中指出,“对德
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此
评价着重于(?)A.论证拿破仑占领德国的正义性B.肯定拿破仑促进德国文化重构C.纠正德国对拿破仑的错误指责D.否定拿破仑对德战争的
掠夺性13.18世纪,在没有任何榜样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们创立了总统一职。下列权力属于美国总统的是(?)A.“制定全
国统一的归化条例和破产法”B.“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C.“制定合众国领土或其它财产的一切必要法章和条例”D.“(
处理)两个州或数个州之间的诉讼”14.“民族国家”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民众共同体。欧洲历史上的下列事件
中,具有促进民族国家形成作用的有(?)①宗教改革运动?②拿破仑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德意志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
④D.②③④15.1874年,大久保利通向日本政府提交《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指出:“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
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反映了日本工业化与西方的不同之处是(?)A.始终由国家主导日本工业化B.建立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C.通过对外扩张推动资本主义D.国家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16.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
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材料中的现象
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B.东方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已经形成17.马克思
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发表了(?)A.《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B.《资本论》C.《共产党宣言》D.《四月提纲》18.“凡年满二十一岁之
男子,精神健全,面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人民宪章的六点要求》),根据材料
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有(?)①19世纪英国的民主制度仍不完善?②工人要求普选权③这些要求推动英国的民主进程?④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19.凯兴斯泰纳(1854-1932德国教育理论和改革家)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用的国家公
民,劳作学校则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机构,尊重劳动是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的根本。公民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关公民知识的教育,使之更好
地履行公民义务;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进行公民的道德教育和道德训练。他的主张反映出(?)①实用取代理论,技能培养
取代道德教育②传统学徒制已不能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③德国工业发展迅速要求提升劳动者技能④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推动职业教育发展A.①②B
.①④C.②③D.③④20.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宪法,下栏为宪法部分内容。它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
动的借鉴意义在于(?)A.充分利用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的时机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争取民族解放C.用法律手段抵制殖民扩张维护国
家利益 D.平均分配土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21.下侧创作于1919年的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后来得以部分解决是在(?)A.巴黎和会B
.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22.列宁主义是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它诞生的标志
是(?)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B.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建立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D.全俄第一份马克
思主义报纸的出现23.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共同安全法》,规定“如果受援国不同意履行它们在由美国参加的多边与双边条约或协定中所
承担的军事义务”“经济与技术援助将不给予任何这样的一个国家”。当受援国违反美国的意志时,美国就以缩减或停止“美援”相威胁。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A.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推行霸权政策B.受援国须将美国的援助用作军费C.确立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宏观调控成为战后
各国普遍选择24.肯尼迪总统在回顾美国历史时说到,“通过援外这种办法,美国保持着对全世界的影响和控制地位,并支持着许多本来肯定会倒
向或投入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下列事件符合其所述特征的是(?)①出台“门罗主义”?②提出“十四点原则”③实施马歇尔计划?④建立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A.①B.③C.①④D.②③25.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1932年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
8%。1983年美国《霍比斯》杂志记者到华盛顿的黑人贫民窟中搞调查,他们写道:“在那里,差不多每个人有一部电视,有些还是彩色的。很
多家庭还拥有汽车,电话的使用也正常。”与上述变化有关的内容有(?)①制定工业复兴法?②以工代赈?③实行福利国家制度?④放弃金本位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26.下表是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②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③国家调整产业结构?④“新经济”在美国出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7.下列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
推出结论的是(?)A.AB.BC.CD.D2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
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指他(?)A.未改变
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29.下面大事年表反映出二
战后(?)A.两极格局尖锐对峙B.殖民体系彻底崩溃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30.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反全球化”公
众抗议特别是农民群体的抗议活动越来越令世人震惊与反思。2005年韩国首尔举行APEC首脑会议期间,韩国农民协会不仅在会场外进行了激
烈抗议,他们还请来了印尼等外国的农民协会前来进行声援。这一现象说明(?)A.农业在全球化浪潮下受打击最严重B.农民群体较保守不适应
全球化潮流C.全球化虽遇挑战但已成为必然趋势D.逆全球化活动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二、填空题31.填空题(1) 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
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2)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 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3)国
联形成决议的“ ”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仅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
事务的工具。(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 ”改革。(5) 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三、材料分
析题32.文明的传承与互鉴材料一?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交通的便利,币制的
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更重要的是,波斯统治者……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
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材料二?当阿拉伯
文化昌盛之时,西欧正处于文化低落的“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读
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另外阿拉伯人
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以上均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波斯帝国推动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明
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33.材料一?日本东亚战略的正式形成是1907年帝国
国防方针的制订。国防方针确定了日本国防的基本的纲领,“以自卫为宗旨,维护国权国利,贯彻开国进取的国是”,以“速战速决”为方针,将俄
国、美国、法国作为假想敌国,制定了对三国的作战纲领。1918修订帝国国防方针:将俄国、美国、中国作为假想敌国。1923年修订帝国国
防方针:将美国视为主要的对手;1936年修订帝国国防方针:将美国和苏联同时作为目标,同时对美苏开战,南北并进。材料二?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太平洋战争并非偶然,《四国条约》废除英日同盟、《五国海军协定》对日本海军力量的限制、《九国公约》对日本扩张的限制都是
对日本称霸东亚的束缚,所以对于打破华盛顿体系日本志在必得。——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东亚秩序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后日本国防方针调整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日本调整帝国国防方针的原因和影响。34
.辨析概念、解读史料和理解观点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从词源学来说,古希腊文δημοκρατια(民主),是由δημοζ(人民)
和κρατοζ(权力)两个词组合而成,涵义为人民的权力,即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之意。后来,西方国家文字将此词直译为德谟克拉西
(英文为Democracy)。近代作为政治术语使用时,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主要指人民主权,与古代的含义不尽一致。(1)结合所学,比
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民主”的不同之处。邮票在方寸之间见证着历史,可视为一种特别的史料。注:图14上方文字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四十周年”(2)图14和15分别是1957年中国和匈牙利发行的十月革命纪念邮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两张邮票进行解读。要求:全面
提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有学者提出:二战后的美欧关系受到国际形势和美欧双方实力两大因素的制约,经历了从冷战期间依附性质的
“特殊关系”到冷战结束后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的转变。(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这一观点。参考答案1.C【详解】材料“记载了阿蒙神庙
的僧人以神的名义宣布把他购买来的556斯塔特(约合150公顷)土地转让给他的儿子”体现的是古埃及存在土地兼并现象,C项正确;材料未
涉及象形文字得到普及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土地兼并问题,未涉及神庙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的说法,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最早契约的
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D【详解】根据《汉谟拉比法典》中“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借贷、雇佣、交换等方面的规定
”可知,体现了《汉谟拉比法典》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①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②③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制
定的法律,与古代埃及帝国无关,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3.C【详解】通过观察两幅地
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在地中海、黑海地区进行商业殖民和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推动了不同地区的交流,有利于了希腊文化的传播,C
项正确;希腊盛行城邦制,其商业殖民不能说明希腊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帝国,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亚历山大远征毁灭了波斯文化,排除B项;
材料不能说明波斯帝国延续了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并且波斯帝国的版图逊于亚历山大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正
确理解题意的能力。由题干内容可得知波利比阿主张的是不要只注意权力的一部分,对执政官、元老院和民众都要引起注意,体现了罗马权力的制约
与平衡思想,故选B;ACD都只反映了其中的一个方面。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
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
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可知,阿拉伯文化保存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经阿拉伯文版本保存,后重
新回到欧洲,从而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起到促进作用,即阿拉伯文化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C项正确;阿拉伯文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但这只是材料部分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项;文艺复兴促进欧洲社会转型,并非阿拉伯文化促进欧洲近代
社会的转型,排除B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重新回到欧洲,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根据材料“描绘了大约公
元前1450年女王船队满载了珠宝、工具等前往蓬特(今非洲索马里),后装满黄金、象牙等返回的情景”可知,材料表明古埃及在约公元前14
50年前往今非洲索马里进行贸易,说明古埃及对外贸易的时间较早,即对外贸易历史悠久,A项正确;材料所述内容体现了约公元前1450年时
期古埃及女王载满珠宝、工具等前往非洲进行贸易,没有强调对外贸易以农产品为主,排除B项;材料内容只能说明古埃及对外贸易的时间较早,即
历史悠久,没有体现古埃及从事中介贸易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古埃及对外贸易历史悠久,没有强调古埃及成为地中海霸主,并且
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根据材料“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1602年,荷兰建立起新型股份
制贸易公司;1694年,经英国国王特许,英格兰银行创立;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可知,商品交易所、股份制
贸易公司、英格兰银行创立、伦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的建立,表明新航路之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C项正确;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新航路开辟
的影响之一,但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
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在材料中没有描述,排除D项。故选C项。8.C【详解】从材料的内容可得出,欧洲中世纪人们对于世
界的认识从宗教所认知的范围扩大到更广阔的世界,反映出人们世界观的变化,C项正确;近代自然科学还没有兴起,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与工
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当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
交流传播,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C项正确;西亚两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主要种植大麦
和小麦,中国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麦,并不是只适合种植水稻,排除A项;美洲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中国抗饥荒能力
,但并未彻底解决饥荒问题,排除B项;世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是农业机械化、杂交育种技术突破等多种因素推动的结果,并非只得益于农业机械
化,排除D项。故选C项。10.A【详解】由材料信息“18世纪”“他们以书信记录面对逆境、腐败和诱惑时每一次内心的挣扎,保持着一份尊
严”,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体现出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故A正确;材料和经验主义、禁欲主义、唯心主义无关,故BCD错误。11.B
【详解】材料“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体现了是人人平等的思想,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故B选项正确,A选项
错误;CD选项材料中均未提及,故排除CD选项。12.B【详解】据材料“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
毁人。”可知肯定拿破仑促进德国文化重构,B项正确;材料未探讨战争正义与否,排除A项;德国对拿破仑持肯定态度,排除C项;材料未提到拿
破仑对德战争的掠夺性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13.B【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在没有任何榜样可供借鉴的情况下,美国宪法的起草者
们创立了总统一职”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可以“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B项正确;“制定全国统一的归化条例和破产法
”、“制定合众国领土或其它财产的一切必要法章和条例”是美国国会的职责,排除A、C两项;“(处理)两个州或数个州之间的诉讼”是法院的
职责,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信息,“民族国家”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民众共同体,宗教改革运动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
反对宗教组织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有利于民族国家的产生,①正确;拿破仑战争为欧洲及美洲都带来了翻天
覆地的改变,拿破仑成功使大部分的西欧都落入同一统治之下,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②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没有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③错误; 德意志统一发生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成功统一了北德意志邦联与巴伐利
亚,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推动了民族国家的产生,④正确。故选B项。15.D【详解】依据材料“1874年”、“《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
可知,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举措;依据材料“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并结合殖产兴业的内容可知,日本
工业化强调政府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D项正确;“始终”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苏联建立起了苏联,日本并没有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扩张,排除C项。故选D项。16.A【详解】材料描述了某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现象,由“利润流向欧洲、北美、日
本”可知,这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相关,所以A正确;“东方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B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所以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所以D错误。17.C【详解】马克
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AB不是标志D是列宁指导十月革命的著作。18.C【详解】人民宪章是19世纪上半叶
英国爆发的以争取普选权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材料信息表明工人要求普选权,说明19世纪英国的民主制度仍不完善,这些要
求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①②③正确,故选C;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④,故排除AD;B不全面,排除
。19.C【详解】凯兴斯泰纳的教育主张中重视职业教育,结合其生活的时代可知,这与当时德国工业化发展背景下,行会制度下的学徒制已经不
能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有关,C项正确;道德训练和道德教育与技能训练处于同等位置,排除A、B项;当时尚未出现自动化智能化趋势,排除D项
。故选C项。20.C【详解】材料“申明国家是土地、河流、矿藏的所有者,有权限制外国人利用墨西哥的土地、河流、矿藏资源,有权在必要时
分割大地产,把大地产分配给衬镇,转让给中小农户使用和经营。”体现的是墨西哥颁布宪法来抵制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进而维护国家利益,C项
正确;材料与利用一战的有利时机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平均分配土地的说法,排除D项。故
选C项。【点睛】21.B【详解】依据图示中“山东省”、“青岛”以及材料时间“1919年”,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涉及中国
的山东问题,该问题得到部分解决是在华盛顿会议上,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使得日本把山东归还中国,故B正确,排除
A;C项是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主要涉及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与中国山东问题无关,故C错误;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商
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与中国山东问题无关,故D错误。22.C【详解】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布尔什
维克党史列宁创办,其成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C正确;A、B、D均不能作为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排除。23.A【详解】据题意可知,美
国的《共同安全法》中规定,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同时要接受美国的意志,说明美国在通过经济援助推行霸权政策,A项正确;受援国并不是必须要
把美国的援助作为军费,但必须接受美国的意志,排除B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并不是通过《共同安全法》确立的,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美国
的意志,没有体现“各国普遍选择”,排除D项。故选A项。24.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与苏联对抗,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实施马歇
尔计划,援助西欧,与材料中的描述相符,③正确,B项正确;“门罗主义”要求欧洲国家不在西半球殖民。这一原则不仅表示反对西欧国家对拉美
的扩张,也反对俄国在北美西海岸的扩张;要求欧洲不干预美洲独立国家的事务;保证美国不干涉欧洲事务,包括欧洲现有的在美洲的殖民地的事务
,这不属于对共产主义的遏制,①错误;“十四点原则”是为了美国构建世界霸主地位,而非援助他国,②错误;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属于遏制
共产主义的政策,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25.B【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32年与1983年间美国贫民生 活改善,其原因
是罗斯福新政实行了工业复兴法,协调了劳资关系,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①正确;推行“以工代赈”,,解决了大量的失业问题,改善了人民的
生活,②正确;二战后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的改善,③正确;放弃金本位制是整顿银行业的措施,④与材料不符;故选B;A
、C、D错误。26.A【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50年到1970年,美国工农业就业人数比例下降,就业者收入减少,服务业就业人数
比例上升,收入增加,说明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和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以及国
家调整产业机构有关,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新经济”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④与题意不符,排除BCD。故选A。27.C【详解】
1921年列宁认为可以通过转让承租权来引进技术,这对于当时苏俄恢复经济又重要作用,也反映了当时列宁等领导人较为务实的执政能力,C项
正确;A项结论中的“普遍”表述绝对,排除A项;美国的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治权,排除B项;撒切尔夫人的做法并不能证明其想要脱离欧共体,
排除D项。故选C项。28.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纠正斯大林体制中的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所以“他的一只脚跨进了
新时代”指的是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落后的局面,突破了旧有的经济发展模
式,不再以为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CD项。故选B项。29.B【详解】题干表格中内容涉及印度独立、喀麦隆等17个非洲国家独立、非
洲最后一个殖民国家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这些反映了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一系列新兴国家的诞生,标志
着殖民者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故选B;两极格局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材料内容不符,A错误;不结盟运动产生于1961年,与材料时间不
符,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区域集团化,D错误。30.C【详解】韩国农民反全球化运动并邀请外国农民协会前来声援,即反全球化方式的全球化
,说明了全球化虽遇挑战但已成必然趋势,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全球化出现的问题,并非说明农民保守,排除B项;材
料信息无法体现各国政府支持逆全球化活动,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还请来了印尼等外国的农民协会前来进行声援”,紧扣关
键信息分析解答。31. 1492 资产阶级民主 全体一致 新经济体制 欧洲联盟【详解】根据
所学可知,①1492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
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即四月提纲。国联形成决议的“③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仅略
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
域推行“④新经济体制”改革。⑤欧洲联盟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32.(1)条件: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建立了从
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行省制等政治制度的实行);良好的道路系统提供便利的交通;币制的统一;相对开明的政策。影响:有效地保护
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促进了地区之间文化的融合。(2)作用:阿拉伯人广泛翻译西欧古典文献,从而保存了欧洲古典文化,并融合东西方
文化,形成阿拉伯文化,后来传回西欧,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复兴。例子: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
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作为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为各民族之间
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得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根据材料一“交通的便利,币制的统一等都是促进交流的有利条件”得出良好的道路系
统提供便利的交通;币制的统一;根据材料一“波斯统治者……尽量不以残暴的方式控制被征服人民,而是采取宽容大度的姿态,这种政策有效地保
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成就”得出相对开明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方面回答。影响:根据材料一“
使得许多古老文明在失去其所依赖的国家和政体之后,还能将其精神遗产融入新生的文明之中”和所学知识得出,有效地保护了古代文明的许多优秀
成就,促进了地区之间文化的融合。(2)作用:根据材料二“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一些有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
阿拉伯人读了大量的古典哲学、文学作品,并在学习过程中把它们翻译成为阿拉伯文,特别是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
阿拉伯人也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化,这些在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得出阿拉伯人广泛翻译西欧古典文献
,从而保存了欧洲古典文化,并融合东西方文化,形成阿拉伯文化,后来传回西欧,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复兴。例子:关于两例说明阿拉伯帝国是东西
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阿拉伯数字、将中国四大发明传入欧洲等方面回答。33.(1)特点:以称霸亚太地区为目标,围绕国际局
势的变化调整假想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原因:日本借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增强了自身实力。一战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亚太
地区的格局。一战后中国反日运动的高涨和华盛顿体系限制了日本的扩张。苏联的崛起使日本感受到严重危机。【详解】(1)通过材料中1907
年和之后国防方针对比得出调整的特点:以亚太地区为主,假想敌随国际形势变化而变化,针对性强。(2)原因和影响,可以从日本实力增强、日
本国际地位提升、不满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苏联崛起等角度回答。【点睛】做材料题正确的程序是:1.先读问法,看从哪里寻找答案,一般有三种
类型;2.抓住问法中的关键词语如“内容、原因、目的、意义”,明确所问的方向;3.带着问法读材料,用笔画出问法所要求的内容如“原因、
目的等”,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4.观察每一问的分值判断需要回答几点。34.(1)古希腊民主以雅典为代表,实行直接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他们掌握共同治理城邦的权力。近代西方则实行代议制民主,随着制度的逐渐完善,拥有民主权力的人群越来越广泛,人民享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回答“人民主权”亦可给分)。 (2)示例: 中国发行的邮票中,束缚住地球的锁链被打碎,镰刀斧头放射出万丈光芒。这形象地反映了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匈牙利发行的邮票则呈现了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旗连成一个同心圆,其间飞翔着一只鸽子。这体现出十月革命后的几十年中,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了多国。这些国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来自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两张邮票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邮票发行时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3)示例: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1949年成立的北约组织,成为美国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五十年代开始,西欧国家逐渐走上联合道路。1967年欧共体成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91年底,苏联解体,西欧对美国军事保护的依赖性大大降低。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随着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在国际事务中,欧盟对美国的霸权地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美欧关系由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转变为欧盟谋求与美国建立相对平等的关系。【详解】(1)依据材料一“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特点;西方国家从代议制角度回答。(2)图14从十月革命对世界影响回答;图15从社会主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回答。最后进行总结说明十月革命对于冷战格局的冲击和影响。(3)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特殊关系”到冷战结束后趋向平等的“正常关系”的转变信息结合冷战初期、世界格局多极化出现以及两极格局解体三个阶段论述美国和欧洲的关系。试卷第11页,共33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