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铁含量的测定采用邻菲啰啉比色法。
一、原理 在一定酸度条件下,试液中亚铁离子(Fe2+)与 1,10-邻菲啰啉生成红色配合物,于波长为 506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即可计算出铁含量。
二、试剂和仪器 柠檬酸三钠水溶液,150g/L;盐酸羟胺溶液,50 g/L;盐酸溶液,3mol/L;氨水溶液,2.5%; 1,1 0-邻菲啰啉溶液,2.5 g/L:称量 2.5g1, 10-邻菲啰啉溶于 80℃的约 l00ml 水中,加 lml 浓盐 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 1000ml,储于阴凉处备用;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称量 272g 醋酸钠(NaCH3?CO2?3H2O)于约 500m1 水中,加入冰醋 酸 240ml,加水稀释至 1000ml; Fe2+标准溶液, lmg/ml: 称量 7.024g 硫酸亚铁铵于约 500ml 水中, 加入浓盐酸 10ml, 移入 l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Fe2+标准溶液,20?g/ml:吸取 lmg/ml 的亚铁标准溶液 20ml 于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 至刻度,混匀,临用前配制。 仪器:分光光度计;1cm 比色皿。
三、测定步骤 (一)工作曲线的绘制 量取 20?g/ml 的亚铁标准溶液 0.00m1、2 .50m1、5 .00ml、10.00ml、20.00ml(相当于分别含 0、 50、100、200、400?g/ Fe2+)分别加入 l00ml 烧杯中,用水稀释至 50ml,加入 150g/L 柠檬酸 三钠溶液 5m1,用 3mol/L 盐酸或 2.5%氨水溶液调节溶液 pH 为 2.4~2.6,加入 50 g/L 盐酸羟 胺溶液 5ml 混匀,加入 1,10-邻菲罗琳溶液 5m1,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l0ml,将溶液移 入到 l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放置 60min。 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506nm 处用 lcm 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溶液测定该标准系列的吸光度,以 Fe2+标准溶液浓度(?g/100ml)为横坐标,以其对应吸光度作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二)湿法磷酸中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 1 ml 湿法磷酸,用水稀释至 100m1,混匀,移取 1m1 到 100m1 的烧杯中,用水稀释至 50m1,以下操作同工作曲线的绘制,测定其吸光度。 不加试样,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 (三)计算 总铁含量按下式计算
w(Fe)= 式中:m1 为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被测试液 Fe 的质量,?g;m0 为从工作曲线上查得试剂空白溶 液中 Fe 的质量,?g;m 为吸取试样溶液相当于试样的质量,g 土壤全铁的测定,可以在分离硅以后的溶液中测定,也可以在灼烧过的 R2O3沉淀用焦硫酸 钾熔融,用盐酸溶解制备得到的溶液测定铁。当只需要测定铁时,采用氢氟酸(HF)分解法分 解土壤样品后不必分离硅。铁的测定通常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邻啡罗啉比色法,原子吸收 光谱法[6]或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其中重铬酸钾容量法适合于含铁量较多的样品测定,邻啡 罗啉比色法可以分别测定溶液中的 Fe2+和 Fe3+,不加还原剂时测定 Fe2+,加还原剂时测定 Fe2++ Fe3+,即得土壤中全铁含量,又可通过差减法计算出 Fe3+含量。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 谱法均是国家标准方法(GB7873-87,3),适于微量铁的定量测定。 11.6.1 邻啡罗啉比色法(方法一)
11.6.1.1方法原理
以盐酸羟胺为还原剂,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在 pH 2~pH 9的范围内,二价铁与邻啡罗 啉反应生成橙红色的配合物[Fe(C12H8N2)3]2+,借此进行比色测定。其反应如下: 4FeCl3+ 2NH2OH?HCl ? 4FeCl2 + N2O + 6HCl + H2O Fe2+ +3C12H8N2 ====== [F6(C12H8N2) 3]2+ (橙红色) 这种反应对 Fe2+很灵敏,形成的颜色至少可以保持15天不变。当溶液中有大量钙和磷时, 反应酸度应大些,以防 CaHPO4?2H2O 沉淀的形成。用邻啡罗淋比色法测铁,几乎不受土壤中 其它离子的干扰(注1),但有高氯酸盐,则会生成高氯酸邻位二氮杂菲(C12H8N2?HClO4)产生干 扰。 在显色溶液中铁的含量在0.1~6mg?mL-1时符合 Beer 定律,波长530nm。
11.6.1.2 主要仪器 分光光度计
11.6.1.3试剂
1. 100g?L-1盐酸羟胺溶液:称10g 固体盐酸羟胺(NH2OH?HCl,化学纯)溶于水中,定容至 100mL。 2.邻啡罗啉显色剂:称固体邻啡罗啉0.1g,溶于100mL 水中,若不溶可略加热。 3. 100g?L-1乙酸钠溶液:称取乙酸钠(CH3COONa?3H2O,分析纯)固体10g,溶于水中,定容 至100mL。 4. 100mg?mL-1铁(Fe)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纯金属铁粉或纯铁丝(先用盐酸洗去表面氧化 物)0.1000g,溶于稀盐酸中,加热溶解,冷却后洗入1L 容量瓶中,定容。 11.6.1.4操作步骤 1.吸取1~5mL(注2)脱硅后的系统分析待测液(11.4.2.4,B 溶液) 移入50mL 容量瓶中。加 , 少量水冲洗瓶颈,加入盐酸羟胺溶液(注3)1mL,摇匀后加乙酸钠溶液8mL,使溶液的 pH 为5, 再加邻啡罗啉显色剂10mL 进行显色,定容,30min 后在分光光度计上选用530nm 波长,1cm 光径比色皿测定吸收值(A). 2.工作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 100mg?mL-1 铁(Fe)标准溶液 0,0.5,1,1.5,2,2.5mL,分别 置于 6 个 50mL 容量瓶中(此液含铁量分别为 0,1,2,3,4,5mg?mL-1(Fe)) ,加少量水冲 洗瓶颈,然后按待测液显色步骤进行显色,测定吸收值(A),以吸收值作为纵坐标,以铁(Fe) 浓度作为横坐标,在方格纸上绘制铁的工作曲线,再以待测液中铁的吸收值在工作曲线上查 得相应的 mg?mL-1 值,或输入电子计算器求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 mg?mL-1 值。 11.6.1.5 结果计算(注4) 土壤全铁(Fe2O3)的含量(g?kg-1)=r?V?ts?1.4297?1000?10-6/ m 式中:r─从工作曲线中查得铁(Fe)的浓度(?g?mL-1) ; V─显色液体积,50mL; ts─分取倍数,脱硅后系统分析待测液体积(mL) /测定时吸取待测液体积 (mL) 1.4297─由铁换算成三氧化二铁的系数; m─烘干土样品质量,g; 10-6─将?g 换算成 g 的除数。 11.6.1.6 注释 (注1)干扰物质的限制:五氧化二磷20mg?mL-1,氟化物500mg?mL-1以下没有干扰,少量氯化物和 硫酸盐没有干扰。如果高氯酸盐含量较高,则生成高氯酸邻位二氮啡,发生干扰。 (注2)吸取待测液的量应根据含铁量而定,尤其是胶体样品不宜多取(可根据脱硅后的系统待测 液的黄色深浅而定) 。 (注3)本法的关键是所加的试剂不能颠倒,必须是先加还原剂,然后加缓冲液,最后加显色剂。 另外所加的试剂量应随比色体积的增减而增减。 (注4)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1.5g?kg-1。 11.6.2 原子吸收光谱法(方法二)
11.6.2.1方法原理 利用铁空心阴极灯发出的铁的特征谱线的辐射,通过含铁试样所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 中铁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铁元素的含量。 对铁的最灵敏吸收线波长为248.3nm,测定下限可达0.01mg?mL-1(Fe) 最佳测定浓度范围 , 为2~20mg?mL-1(Fe) 可用脱硅后的系统分析待测液进行测定。由于原溶液中盐酸的浓度 。 约为0.75mol?L-1,钠离子浓度相当于氯化钠(NaCl)17.6~35.2g?L-1(注1),在此情况下, 对于一般土壤样品,仅铝、磷和高含量的钛对铁的测定有干扰,当加入1000mg?mL-1的锶(以 SrCl2形式加入)时,即能消除干扰。大量的钠离子存在对测定有一定影响,但通过稀释和 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应氯化钠和盐酸(在标准溶液中加入空白试液)时,即能消除其干扰。 11.6.2.2主要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1.6.2.3试剂 1. 1000?g?mL-1铁(Fe)标准贮备溶液:称取金属铁(光谱纯)1.000g 溶于60mL HCl (1∶1)溶 液中,加入少许硝酸氧化,用水准确地稀释到1L(此溶液 HCl 浓度为0.3mol?L-1) 。 2. 100?g?mL-1铁(Fe)标准溶液:吸取1000?g?mL-1铁(Fe)标准贮备液1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3. 30g?L-1氯化锶溶液:称取氯化锶(SrCl2?6H2O,分析纯) 30g,加水溶解后,再用水稀释定 容至1L,摇匀(此液含 Sr2+大约10000?g?mL-1) 。 11.6.2.4操作步骤 1.待测液准备:吸取脱硅后(11.4.2.4)待测液(即待测液 B)2~5mL 于50mL 容量瓶中(注2), 加入氯化锶溶液5mL,用水定容(使待测液中 Sr2+含量为1000?g?mL-1) 。 2.系列标准溶液准备:分别吸取100?g?mL-1铁(Fe)标准溶液0.0、2.5、5.0、10.0、15.0、20.0、 25.0 mL 于一系列100mL 容量瓶中;同时分别加入空白溶液2~5mL 和氯化锶溶液10mL,以 保持与待测液条件相一致, 用水定容即成含铁(Fe)0.0、2.5、5.0、10.0、15.0、20.0、25.0?g?mL-1 系列标准溶液。 3.测定:根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说明书选定条件(注3),调节仪器各部分,开动仪器, 预热10~30min,调节空气和乙炔流量后,立即点火,待火焰稳定10min 后,即可在248.3nm 波长处(注4)测定待测液和标准溶液中的铁,用试剂空白溶液调吸收值到零,先测定由低到 高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的吸收值,然后测定样品待测液的吸收值(注5)。用方格纸绘制工作 曲线。 11.6.2.5结果计算(注 6): 参照11.6.1.5。 11.6.2.6注释 (注1)如果用碳酸钠4g 熔融,定容为250mL,相当于氯化钠17.6g?L-1;碳酸钠8g 则相当于氯化钠 35.2g?L-1。 (注2)根据铁的实际含量,吸取不同的毫升数分别稀释测定,但其中氯化钠、盐酸和氯化锶的加入量应尽 量与标准溶液系列一致。 (注3)测定条件由于仪器型号不同而略有不同。 (注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铁时,使用波长为248.3nm 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由于附近还有248.8nm 和249.1nm 两条强谱线,所以应极小心地调节测定所需的波长。 (注5)每当测定一个样品后,必须用水喷洗燃烧系统,以消除测定误差,测定过程若发生漂移应 随时校正。如果待测液元素浓度较高时,可以稍稍将燃烧器头偏转角度,以提高测定范围,标准 溶液需在同样情况下测定。 (注6)平行测定结果允许绝对相差£1.5g?kg-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