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
2023-08-18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
因为“喊话”声(  ) A.是次声波B.是超声波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传播不需要介质2.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速3.
如图所示是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从核心舱传来:“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随着不断旋转的陀螺,我们已经从神舟十号任务进入了空间站时代。欢
迎来到天空课堂!”小华兴奋地喊道:“那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的声音”。小华能判断出是王亚平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不同B
.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音速不同4.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通过观察纸屑是否
跳动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B.图乙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C.图丙中,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图丁中,
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能听到小刚的声音,说明空气可以传声5.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亚平和叶光富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B
.奇妙的实验引得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宇航员说话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6.如图在
辽宁舰舰载机旁边的指挥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B.为了保暖,防止海风吹到头部C.阻断噪
声的传播D.阻止噪声进入人耳7.关天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
声能够传递能量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能听到
该频率的声音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二、多选题8.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钢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也越高B.保持拨动钢尺的振幅相同,主要是控制响度不变C.通过本实验
可探究音调由频率决定D.若采用完全相同的塑料尺来做相同实验,则声音的音色将不同9.如图所示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
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
“鱼洗”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水中传播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10.对于图所示的声学现象描述或解释正
确的是(  ) A.图甲: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图乙:用“B超”检查身体,主要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C.图丙: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图丁:能从不同乐器的声音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音色不同三、填空题11.为了铭记
“九一八”事变,每年9月18日全国各地都会拉响防空警报。民众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 产生的,警报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2.“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讲话人声音的 来判断的。如图所示,甲、乙是2种声音的波形图,从物理学角度看乙声音是 (选填“乐
音”或“噪声”)。 13.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听不到;倒塌房屋中的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发
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 。 14.在工作和学习地点张贴着“请勿大声喧哗!”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
耳处”)控制噪声;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为 Hz,人耳 (选填“能”或
“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5.2022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新噪声法”中禁止室内装修
和邻里噪声扰民,这是从 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所示),显示了噪声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四
、实验探究题16.小王在为了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实验现象:放在玻璃罩中的音乐芯片随着玻璃罩内空气
的减少,听到的声音 ;(2)假设与推理:如果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乐芯片发出的音乐声; (3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17.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用橡皮锤敲击音叉时,发现小球
被弹开,用小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如图乙,敲响右边音叉时,与
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且声音可以传递 ; (3)如图丙,用硬纸片在梳子梳齿上划动,划动
速度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是由声源的 决定的; (4)如图丁,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
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等大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音调 (选填“升高”或“降低”)
。 五、计算题18.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
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冰32
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
多长时间?(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19.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在距离
山360m处鸣笛,并在2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m/s)求:(1)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m/s?(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
参考答案1.C2.C3.C4.A5.C6.D7.B8.B,C9.A,B,C10.B,D11.振动;空气12.音色;乐音13.次声波
;信息14.声源处;350;能15.声源处;响度16.(1)逐渐变小(2)不能(3)介质17.(1)转换法(2)空气;能量(3)低
;频率(4)振幅;降低18.(1)解:由 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 答: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5s;(2)解:声
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 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
可能是由铝制成的。19.(1)解: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2s=680m 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
山的距离为s,则2s=s声+s车=2×360m计算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40m根据 可知 答:汽车行驶速度为20m/s;(2)解: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s'=s﹣s车=360m﹣40m=320m答: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320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7 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