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08-19 | 阅:  转:  |  分享 
  
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多个以道路和墙垣规划的规整功能区,
形成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这成为研究当时城市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和早期国家都城制度的重要资料。由此可见(?)A.史料的多
元性有助于史学研究的发展B.历史学家应以挖掘全都的细节为己任C.史料存在记忆之殇,需用新技术唤醒D.新史料的发掘有助于历史认知的拓
宽2.《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敌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
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由此可知,阿拉伯帝国(?)A.全面推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疆域范围地跨欧亚非三大洲C.社
会文化教育事业空前发达D.善于吸收与融合东西方文化3.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
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A.丰富
了各地人民的生活B.给土著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C.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4.恩格斯认为:1760年的英国和
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距,至少像旧制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这一论断主要是基于(?)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步
确立B.英国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C.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D.英法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性5.“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
间接涉及盟国任何会员国,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该盟约所体现的原则是(?)A.“集体安全”和“大
国一致”B.“集体安全”和“委任统治”C.“维护和平”和“大国一致”D.“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6.下图为二战后苏联的讽刺漫画《
这是一件好事》,画中左侧桶里是“美国的北约合作伙伴”,右侧厂房是“美国军事工业”。该漫画旨在(?)A.在文化领域与美国展开对峙B.
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C.批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巩固与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7.据如图可知,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发展B.战后德国由分裂重新走向统一C.欧盟建立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D.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增
加8.1915年,列宁指出,一部分英国、德国和俄国的社会党人所进行的反战宣传,削弱了本国政府的军事力量;各国群众没有别的生路,只有
用革命推翻“自己的”政府;社会党人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利用反动政府在目前这场战争中的困难。列宁的主张(?)A.为共产国际指明奋斗方
向B.加快了世界大战的进程C.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D.蕴含着民族自决的思想9.西方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又是反全球化的主阵
地。西方国家反全球化的主要群体是担心失业、担心丧失福利,害怕在全球化进程中成为经济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的经济主权让渡困难B.人口迁移引发文化冲突C.经济全球化造成利益失衡D.社会福利制度难以为继10.《元史·地理志》总结道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元朝
边疆管理(?)A.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B.消弭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C.沿袭了唐代的管理体制D.提高了地方行政管理效率11.北宋欧阳修
奏曰:从京城到海防边陲,几乎所有官职都由朝廷任命,大小政务命令出自于于中央,地方官员只是遵照执行而已。奏折意在强调北宋(?)A.过
度集权带来弊端B.民族矛盾日益尖锐C.腐败问题亟需整治D.边患危机日趋严重12.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女真族97人、汉族
108人、契丹族13人、渤海族9人。据此可知,金代政权(?)A.中央始终为三省六部制B.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交
融D.实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13.有鉴于台湾所用南明永历年号的钱文甚多,1689年,清政府发行“康熙通宝”钱币(如图),其背面刻有满
文、汉文书写的“台”字。这表明清朝(?)A.推翻了南明政权的统治B.大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C.加强了对台湾的有效管辖D.货币受南明钱
文影响大14.下图是《新青年》中对“民主”“民治”等民主观念类词汇评价倾向频度数据的统计图(单位:次)。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中共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B.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探索的深入C.国人“盲目排外”情绪不断高涨D.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15.下表为1927-1936年江西出口总值表,据此可知(?)1927——1936年江西出口总值表1927 年45173880 元
1932 年10923253 元1928 年61402656 元1933 年17063249 元1929 年55248465 元1
934 年14662178 元1930 年44166212 元1935 年19400496 元1931 年27998151 元19
36 年31584787 元A.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卷土重来B.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C.实业救国思想面临残酷现实D.民族经济发展
受制于政治环境16.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②中共找到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③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D.④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17.1978年下半年,
广东出现“逃港”高潮,仅8月就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后又出现“逃港”现象。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A.农村经
济体制的改革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C.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D.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18.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说:“社
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
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这里的“三十年"是指(?)A.1919—1949年B.1921—1951年C.1949—1979年D.
1978—2008年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太宗)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突厥
)。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秘书
监魏征曰:“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
”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突厥破除,余落归附,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阻四夷之意,臣
愚甚谓不可,宜处之河南。”彦博又曰:“突厥余魂,以命归我,收居内地,教以礼法,选其酋首,遣居宿卫,畏威怀德,何患之有?”太宗嘉其言
,方务怀柔,未之从也(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祜、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
。——摘编自【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九·论安边》(1)根据材料,指出唐太宗诏议安边之策中两种不同的主张,并分析其提出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的民族政策。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生活运动(简称新运)指1934年到1949年中华
民国政府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下表为福建“新生活运动”十年(1934~1943年)中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主要事件。年份公开禁止与提倡的事
件1934革除婚丧寿宴浪费;实行分期清葬,禁止男女浴堂同座;禁止麻风患者在外行乞;禁止中小学生蓄发1935厉行集会收拾运动;严禁本
市迎神赛会1936禁止学生乘车上学以纠惰风;禁止男女评话员对口说书;纠正妇女烫发及裸腿1938举行短装运动示范游行;劝导永安居民人
畜隔离;发动历年换算运动1939禁止内地民间停尸陋俗;公布禁止抽烟范围,包括汽车、戏院、会场、行路、山林等五项1940宣传禁烟禁毒
;发动各级分、支会提取普度迷信费以救济出征军人家属,慰劳伤兵1941推广各业使用消毒锅1942禁止裸体水浴1943厉行卫生宣传;举
行游泳、龙舟比赛根据表格所给信息,概括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两个特点并加以说明。三、论述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13
世纪到17世纪,亚欧大陆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似乎都在“沉默中”为工业革命的破壳而出做着准备。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最早受益者是欧洲,欧洲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成为称霸全球的殖民者。但是,工业革命的孕育者是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
经济体系,美洲的金钱?市场和原材料,亚洲的生产?市场?贸易和辗转流传的东方文明,非洲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遗风都是
工业革命的“助产士”。亚洲?非洲和美洲帮助欧洲实现了崛起,同时也成为被盘剥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摘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
———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依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自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逻
辑清晰)参考答案1.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
国)。由材料可知,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的多网格式结构布局,成为“研究当时城市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和早期国家都城制度的
重要资料”,丰富了二里头遗址的内涵和对当时历史研究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考古发现,未能体现史料的多元性,排除A项;历史学家受
多种因素影响,不可能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考古发现的新成果,不涉及用新技术唤醒史料的记忆之殇,排除C项。故选D
项。2.D【详解】根据“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可得出阿拉伯文化充分吸收了外来文化,并进行了整合,创造出
了阿拉伯自己特有的文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的融合,不是政治制度,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阿拉伯的疆域大小,排除B项;材料只
涉及到文化,并没有涉及到教育,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从材料中哥伦布发现美洲后使各地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是各地人民生活得
以丰富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对土著居民的危害性,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C项
;D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自1765年开始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
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正如恩格斯所说,工业革命对于英国的意义,就像政治革命对于法国,至少像旧制
度下的法国和七月革命的法国之间的差别一样大。所以1760年的英国和1844年的英国之间的差距巨大,主要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影响所致,B
项正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之后逐渐完善,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法国大革命,排除C
项;材料探究的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不是英法两国社会制度的差异性,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材料“皆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
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可以看出,原则是“维护和平”和“集体安全”,故D正确。大国一致、委任统治在材料没有体现,故ABC
三项错误。6.B【详解】根据材料“美国的北约合作伙伴”和“美国军事工业”以及漫画里的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正在对北约国家进行压榨,B项正
确;材料的主旨是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没有体现出苏联在文化领域与美国展开对峙,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苏联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
榨,不是批判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为了揭露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不是巩固与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排除D项。故选B
项。7.A【详解】从材料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新兴的产业出现,因此 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增加,A项
正确;德国90年才统一,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欧盟1993年建立,排除C项;D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8.C【详
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德国和
俄国)。根据材料可知,列宁主张利用反动政府在一战中的困难,发动群众用革命推翻“自己的”政府,这一主张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C项正
确;共产国际存在于1919~194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列宁的主张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与加快了世界大战的进程无关,排
除B项;列宁的主张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未体现民族自决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9.C【详解】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弱势群体反对全球
化主要是担心失业和丧失福利,担心在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受损,说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造成利益的失衡,C项正确;反全球化是因为成为经济利益受
损,与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经济利益而非文化冲突,排除B项;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依然运行,排除D项。
故选C项。10.A【详解】根据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唐代由少数民族地
方政权统治的一些地区,在元朝时期也征发赋役,正式划入了元朝版图,说明元朝的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A项正确;消弭了中央与
边疆的矛盾,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元朝的边疆管理没有沿袭唐代的羁縻管理体制,排除C项;题干没有强调地方管理效率问题,排除D项。故
选A项。11.A【详解】根据材料“地方官员只是遵照执行而已”可知欧阳修认为地方政府权力过小,显然这是在强调中央政府过度集权的弊端,
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族矛盾问题,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政府的腐败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边患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12.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除了女真族人之外,汉族、契丹族、渤海族人可以在金朝担任尚书职务,说明金朝的政权一定程度上向其他民族开放,有利
于各民族的交流融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省的信息,得不出金代政权的中央官制是三省六部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各民族人口数量的
比较,得不出北方汉族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在金代政权中,没有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排除D项。故选C项。13.C【详解】材料反映了鉴
于台湾沿用南明货币,1689年清政府在台湾货币方面废旧立新,发行“康熙通宝”。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加强了对台
湾地区的管理,材料所述在台湾发行新货币,进一步证明清政府加强了对台湾的有效管辖,C项正确;1689年之前,南明政权就已经被推翻,排
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改革,而不是文化专制政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朝废除了南明货币,而不是清朝货币受到南明钱文影响大,排除
D项。故选C项。14.B【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时期的中国正值新文化运动后期,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西式民主的弊端,开始接受
马克思主义,图中“1918.7-1921.4”对“民主”“民治”等的评价日渐负面化的趋势即为具体体现,B项正确;“中共”成立于19
21年7月,晚于图中的时间段“1918.7-1921.4”,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并不盲目排外,排除C项;
辛亥革命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5.D【详解】据材料“1927-1936年江西出口总值表”并结合所学可知,1927---
1930年出口总值比较稳定,而1931---1935年的出口总值大幅度下降,1936年有所回升。这是因为1931--1935年国民
党对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导致江西出口总值大幅度下降,而1927--1930年、1936年政局比较稳定,D项符合题意,
D项正确;1918年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然经济”,排除B项;材料强
调的是“1927——1936年江西出口总值表”,而不是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6.D【详解】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确定了工作
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D选项符合题意。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
一个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
遵义,1月15日至17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
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以及同年11月25日,他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
创造性地提出并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B选项排除。长征胜利结束后,1937年1月7日党中央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党指导中国革命的
中心。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
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选项排除。17.C【详解】材料中“逃港”现象的发生,反映了广东和香港在发展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是深圳特区设立的直接原因,C符合题
意;材料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无关,AB不正确;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D不正确。18.C【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还是
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十年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即1949—1979年,
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19.(1)主张一:中书令温彦博主张对突厥实行安抚政策。原因:汉代民族政策的借鉴;当政者的
仁爱之心;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唐代社会稳定。(任答一点即可)主张二:秘书监魏征主张对匈奴实行剿灭政策。原因:匈奴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
分;匈奴的残忍和缺乏诚信;秦汉北击匈奴的案例。(任答一点即可)(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的发展;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任答两点即可)【详解】(1)主张一:根据材料“中书令温彦博议:‘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
....因而抚之......’”可得到中书令温彦博主张对突厥实行安抚政策;原因:根据材料“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
因而抚之......”、“温彦博曰:“天子之于万物也,天覆地载,有归我者则必养之......陛下不加怜愍,弃而不纳,非天地之道”及
所学知识,可得到汉代民族政策的借鉴;当政者的仁爱之心;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唐代社会稳定。主张二:根据材料“书监魏征曰:‘匈奴人面兽
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可得到秘书监魏征主张
对匈奴实行剿灭政策及原因:匈奴并非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匈奴的残忍和缺乏诚信;秦汉北击匈奴的案例。(2)根据材料“太宗嘉其言.....
.卒用彦博策,自幽州至灵州,置顺、祜、化、长四州都督府以处之,其人居长安者近且万家”及所学知识可得到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
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0.示例特点:内容具体、广泛。说明:对人民的衣、食、住和行加以规定
;革除婚丧嫁娶中的陋习。提倡近代生活习俗;注重增强人民体质;注重培养国民的纪律和国民道德。特点:涉及人群广泛。说明:既有学生、妇女
、军人,又有麻风患者等。特点:执行过程循序渐进。说明:先进行宣传、示范、倡导等,然后再进行禁止和整饬,给人民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任答其中两个特点,并加以说明即可,“示例”只作答题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详解】解答此类试题的难点是寻找“特点”,“说明”相
对简单。表格的信息主要是新生活的内容,从内容的角度寻找“特点”是最容易解答的,无论是具体内容,还是参与人群都属于内容的范畴;另外,
1940年的信息涉及执行过程,从这里归纳出执行过程循序渐进的特点;“特点”任答两个,注意语言的概括性,“说明”的回答必须与特点相符
。21.参考示例一:论题:生产技术的革新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阐述:英国手工工场时期,积累大量的纺织生产技术,随着棉纺织业的
发展,1776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工业革命从
棉纺织业开始,带动交通、运输等行业的革新,工业革命蓬勃开展。综上,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参
考示例二:论题: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成为工业革命的“助产士”阐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列强加强对外殖民扩张。落后国家地区遭受侵略,被
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为欧洲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增加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原料、资金、市场等,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助力欧洲实现了工业化。综上,亚非拉落后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助产士”。参考示例三:论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是工业革命顺利开展的前提阐释:18世纪末,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如支持海外殖民掠夺、颁布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进一步积累原始资本,扩展市场,推动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综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在英国发展工业革命前提。【详解】论述:首先,阅读材料,围绕“工业革命”,确定论题,如根据材料中“从13世纪到17世纪,亚欧大陆上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似乎都在‘沉默中’为工业革命的破壳而出做着准备”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论题——生产技术的革新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展的重要条件;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展开阐述,如通过史实,分析说明英国手工工场时期积累的生产技术对发明机器和工业革命进程的影响;最后在史实分析基础上,总结问题,得出结论,如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英国工业革命开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