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济二选煤厂智能加介控制策略-2023.7.4
2023-08-21 | 阅:  转:  |  分享 
  
济 二 选 煤 厂 智 能 加 介 系 统 控 制 策 略
一、加介 流程 示意 图
二、参控 设备 及仪表
1.加介泵:1 台,向重介一系统、二系统加介。
2.加介泵入料阀 F1: 1 台, 开关型, 安装在加介泵入料管上, 加介泵停机 时
F1 关闭,加介泵启动前 F1 打开。
3.差压密度计: 1 台, 安装在 加介泵出口的立管上, 检测浓介质自循环 时和
向重介系统添加介质时的浓介质悬浮液的密度。
4.浓介质 自循环 控制阀 F2: 1 台, DN150, 开关 型, 安装 在 浓介 质 自循 环 管
道上, 在加介泵启动后, 2 台加介系统选择切换阀均关闭且浓介质自循环 控制阀
打开时, 浓介质通过加介泵进行自循环。 浓介质自循环时可以通过自循环 管道末
端喷出的水流冲击浓介桶篦子上积存的介质粉, 达到介质粉和水混合搅拌的 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差压密度计检测浓介质悬浮液的密度。
5.重介系统加介选择切换阀 F3、 F4: 2 台, DN100, 开关型, 安装在重介一 、
二系统加介管分岔处, 分别控制重介一、 二系统的加介, 重介 系统不加介时 F3、
F4 均打开, 浓介质自循环时 F3、 F4 均关闭, 重介一、 二系统加介时对应打开 F3、
F4。
6.原有加介系统控制阀 F5、 F6: 2 台, DN100, 开关型, F5 安装在加介系统
选 择 切 换 阀 前 方 的 DN150-DN100 变 径 处 , F6 安 装 在 加 介 系 统 选 择 切 换 阀 前 方 的
三通 管 上 ,F5 为常开 状态, F6 为 常闭状态 ,只有 在利用原有 加介 系统 向重介 系
第 1 页 共 6 页统加介时才打开 F5、 关闭 F6。 F5、 F6 可以实现远程控制, 但是自动加介 时不需
要控制 F5、F6。
7.冲水 流量调 节阀 F7 :1 台, DN100 ,调节 型,安 装在 冲水管 道上, 通过 调
节阀门开度控制冲水流量和压力。
8.冲水电磁流量计:1 台,DN100,安装在冲水管道上,检测冲水流量。
9.冲水压力变送器:1 台,安装在冲水管道上,检测冲水供水管道的压力,
压力低于压力设定值 1 时自动加介系统显示故障报警信息。
10.鼓 风 阀 : 1 台 , DN50 , 开 关 型 , 安 装 在 鼓 风 管 主 管 路 上 , 向 浓 介 桶 内 鼓
风,使介质桶内浓介质均匀,防止浓介桶内介质粉沉淀。
11.鼓 风 管 压 力 变 送 器 : 1 台 , 安 装 在 鼓 风 管 主 管 路 上 , 检 测 鼓 风 管 供 风 压
力,压力低于压力设定值 2 时自动加介系统显示故障报警信息。
12.浓 介 桶 静 压 液 位 计 : 1 台 , 安 装 在 浓 介 桶 底 部 , 检 测 浓 介 桶 内 的 液 位 高
度。
13.声 光 报 警 器 : 1 台 , 安 装 在 浓 介 桶 旁 边 的 墙 壁 上 , 智 能 加 介 系 统 启 动 前
进行声光报警提示。
三、智 能加 介系统 可以 运行的 前提条 件
1.重介一系统、 二系统的某个合格介质桶的介质存量不足 (合格介质桶液位
低, 合格介 质密度 低于设 定密度 ) ,这 时重介 系统自 动向智 能加介系 统发出 加介
指令。 (液 位低 必须加 )
2.重介一系统、 二系统的某个合格介质桶的液位虽没有降低到加介启动液位,
但是此时两个合格介质桶的容积可以容纳配制 1 次的浓介质, 这时集控操作员可
以手动向智能加介系统发出加介指令。 (能 容下 可以加 )
3.启动智能加介系统有两种方式, 根据合格介质桶的液位、 密度自动向智能
加介系统发出启动指令和集控员手动向智能加介系统发出启动指令。 智能 加介系
统运行的过程 (配制和输送) 可以有自动、 远程手动和就地手动三种模式。 智能
加介系统自动启动之后只能使用自动加介模式, 智能加介系统手动启动后可以任
意选择自动、远程手动和就地手动三种运行模式。
四、智 能加 介系统 的自 动运行 流程
1.智能加介系统运行前, 需要通过铲车把一定重量的介质粉存放在浓介桶 的
第 2 页 共 6 页篦子上。
2.智能加介系统选择自动运行模式, 自动运行模式下系统先进行初始状态检
查, 检查供风压力和供水压力是否正常、 各阀门是否在集控状态和正常开度位置
(F1 关闭、 F2 打开、 F3 关闭、 F4 关闭、 F5 打开、 F6 关闭、 F7 关闭、 F8 关闭) 、
加介泵是否在集控状态, 如有不在初始状态的情况则自动进行调整或报警, 直至
系统自检正常可以随时投用。
3.系统收到启动信号后声光报警器自动按预设时间进行声光报警。
4.声光报警结束后, 冲水流量调节阀 F7 按照预设的冲水流量自动调整 开度,
冲水管向预先铲入到介质桶内的介质粉料堆冲水。
5.浓介 桶液位 上升 至 液位 设定 值 1 时, 系统自 动打 开鼓风 阀 F8 进行 鼓风搅
拌。
6.浓介 桶液位 上升至 液位 设定 值 2 时(液位 超过 桶篦 子上 的介质 粉 料堆) ,
系统自动关闭冲水流量调节阀 F7。
7.停止冲水后延时等待 X 分钟 (延时等待时间可设定, 主要是等待桶篦上的
介 质 粉 通 过 鼓 风 搅 拌 尽 可 能 多 的 和 水 混 合 ) 关 闭 鼓 风 阀 F8 , 系 统 自 动 打 开 加 介
泵入料阀门 F1,启动加介泵进行浓介质自循环。
8.系统启动加介泵进行浓介质自循环 1 分钟后 (延时等待时间可设定, 主要
是等 待加介 泵运行 稳定 ) , 根据 差压密 度计的 检测数 值是否高 于加介 系统的 合格
介质密度设定值确定加介切换阀是否开启向相应重介系统补介。 当差压密度计的
检 测 数 值 连 续 3 分 钟 低 于 合 格 介 质 密 度 设 定 值 时 停 止 加 介 泵 运 行 、 开 启 鼓 风 阀
F8 并 向 集 控 系 统 报 警 , 集 控 员 通 知 相 关 人 员 向 合 介 桶 铲 入 介 质 粉 并 充 分 混 合 后
关闭 鼓风 阀 F8 并重 复本步 骤;当 差压密 度计的 检测数 值 连续 3 分钟高于 合格介
质密度设定值时, 先打开相应的加介系统选择切换阀, 再关闭浓介质自循环控制
阀 F2, 加介至需要的重介系统。 (重介系统因合格介质桶液位和合格介质密度达
到下发加介指令的条件时, 系统自动调整加介切换阀至需要加介的重介系统; 集
控操作员手动下发加介指令前,需要手动选择需要先加介的系统。 )
9.被加介的重介系统内合介桶的液位上升至液位设定值 3 时, 加介切换阀自
动切换至另一未被加介的重介系统。 如果后加介的重介系统内合介桶的液位上升
至液位设定值 3 时, 浓介桶内液位还没下降至加介泵停机的液位设定值 4 (加介
第 3 页 共 6 页泵抽 空时的 液位值 ) ,则 系统自 动选择 先加 介 的重 介系统 再次加介 , 如此 循环往
复直至浓介桶内液位下降至加介泵停机液位设定值 4。
10.在加 介泵向 重介 系统加 介的过 程中, 浓介桶 内液 位下降 至加介 泵停机 液
位设定值 4 时, 则加介泵自动停机, 加介泵停机后延时等待 1 分钟 (延时等待时
间可 设定, 主要是 等待加 介泵出料 管内悬 浮液回 流至浓 介桶 ) ,加 介泵入 料阀门
关闭,到此步骤完成一次自动加介流程。
11.在加 介泵向 重介 系统加 介的过 程中, 如果被 加介 的系统 事故停 车( 合介
泵停 机 ) ,另 一重介 系统也 没有运 行( 合介 泵停机 )的 话, 没有 继续加 介的条 件
了, 则加介泵自动停机, 同时自动打开鼓风阀进行鼓风防止介质粉沉淀, 加介泵
停机后延时等待 1 分钟, 加介泵入料阀门关闭, 等待重介系统具备加介条件时再
向可以加介的重介系统加介。
五 、 智 能 加 介 系 统 的 手 动 远 程 控 制 流 程 ( 集 控 操 作 员 手 动 远 程 操 作 每 一 个
步骤 )
1.智能加介系统手动远程控制流程运行前, 需要通过铲车把一定重量的介质
粉存放在浓介桶的篦子上。
2.智能加介系统选择手动远程运行模式, 手动运行模式下系统先进行初始状
态人工检查, 检查供风压力和供水压力是否正常、 各阀门是否在集控状态和正常
开度位置(F1 关闭、F2 打开、F3 关闭、F4 关闭、F5 打开、F6 关闭、F7 关闭、
F8 关闭) 、加介泵是否在集控状态,如有不在初始状态的情况则手动进行调整,
直至系统内设备和阀门的状态正常可以随时投用。
3.手动启动声光报警器按预设时间进行声光报警, 声光报警结束后, 手动调
节冲 水流量 调节阀 F7 开度至 所需 的 流量数值 ,冲 水管向 浓介桶 内介质 粉料堆 冲
水。
4.浓介桶液位上升至液位设定值 1 时,手动打开鼓风阀 F8 进行鼓风搅拌。
5.浓介桶 液位 上升至 液位 设定值 2 时(液 位超过 桶篦子 上的介 质粉 料堆 ) ,
手动关闭冲水流量调节阀 F7。
6.停止冲水后延时等待 X 分钟 (延时等待时间根据经验确定, 主要是等待桶
篦上的介质粉通过鼓风搅拌尽可能多的和水混合) , 手动关闭鼓风阀 F8, 手动打
开加介泵入料阀门 F1,手动启动加介泵进行浓介质自循环。
第 4 页 共 6 页7.加介泵进行浓介质自循环 1 分钟后 (延时等待时间经验确定, 主要是等待
加介 泵运行 稳定 ) ,根 据差压 密度计 的检测 数值是否 高于加 介系统 的合格 介质密
度设定值确定是否打开加介切换阀向相应重介系统补介。 当差压密度计的检测数
值 低 于 合 格 介 质 密 度 设 定 值 时 手 动 停 止 加 介 泵 运 行 、 手 动 开 启 鼓 风 阀 F8 , 集 控
员通 知相关 人员向 合介桶 铲入介 质粉并 充分 混合 后手 动关闭 鼓风 阀 F8 并重 复本
步骤; 当差压密度计的检测数值连续 3 分钟高于合格介质密度设定值时先 手动打
开 相 应 的 加 介 系 统 选 择 切 换 阀 , 再 手 动 关 闭 浓 介 质 自 循 环 控 制 阀 F2 , 加 介 至 需
要的重介系统。
8.被加介的重介系统内合介桶的液位上升至液位设定值 3 时, 手动切换 加介
系统切换阀至另一未被加介的重介系统。 如果后加介的重介系统内合介桶的液位
上升至液位设定值 3 时, 浓介桶内 液位还没下降至加介泵停机的液位设定值 4 (加
介泵 抽空时 的液位 值 ) ,则 手动切 换 加介 系统切 换阀至 先加 介的重 介系统 再次加
介,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浓介桶内液位下降至加介泵停机液位设定值 4。
9.在浓介桶内液位没有下降至加介泵停机液位, 但已没有继续加介的条件时,
则手 动停止 加介泵 , 同时手动 打开鼓 风阀 F8 进行 鼓风搅 拌,加 介泵停 机后延 时
等待 1 分钟, 手动关闭加介泵入料阀门, 等待重介系统具备加介条件时再向可以
加介的重介系统加介。
六、智 能加 介系统 的就 地控制 流程( 岗位 人员手 动就 地操作 每一 个步骤 )
1.智能加介系统手动就地控制流程运行前, 需要通过铲车把一定重量的介质
粉存放在浓介桶的篦子上。
2.智能加介系统选择就地运行模式, 就地运行模式下岗位人员在现场 进行初
始状态检查, 检查鼓风和供水管压力是否正常、 各阀门和设备是否在就地状态和
正常开度位置, 如有不在初始状态的情况则进行现场调整, 直至系统内设备和阀
门的状态正常可以投用就地运行模式。
3.就地运行模式为加介流程的就地操作, 集控员手动远程控制的每一个步骤
全部转变为岗位人员的现场就地控制。
七、注 意事 项
1.合介桶的加介液位设定要考虑浓介质的配制时间,不可设置过低。
2. 介 质库的调节型电动冲水阀需要保证零泄漏, 否则漏水过多会导致泵坑积
第 5 页 共 6 页水, 甚至淹没加介泵和扫地泵的电机。 冲水主管的手动球阀要保持常闭, 在智能
加介系统需要运行时再打开。
八、需 要手 动测试 的项 目
1.往浓介桶内加入 1/3 桶清水, 开启加介泵向 2 个重介系统加水, 测试加介
泵的扬程和流量能否满足需求,检查改造管道的完好情况。
2.配制一桶密度高于合格介质的浓介质需要铲车铲几斗, 存放在桶篦子 上的
介质粉最小重量是多少?
3.加介系统从开始冲水到桶篦子上的介质粉通过鼓风搅拌全部和水混合 (配
制浓介质) 的时间需要测试, 冲水阀关闭后通过鼓风搅拌使桶篦子上的介质粉 全
部和水混合的时间需要测试。
4.浓 介 桶 高 液 位 条 件 下 往 重 介 一 系 统 或 重 介 二 系 统 加 介 至 加 介 泵 抽 空 的 时
间需要测试。
5.测试 浓介 桶 高液 位条件 下能向 重介系 统补 充多少 介质 。 (一 桶浓介 质能补
满几个合介桶?如果一桶浓介质不够一个合介桶补充满桶, 合格介质桶液位升高
多少?)
第 6 页 共 6 页
献花(0)
+1
(本文系纪晓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