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河流地貌的发育 讲义-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3-08-22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解释河谷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过程。2.结合实例,综合分析河流不同堆
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成、规模及分布的影响。基础知识河谷的演变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地貌初期河
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形(图A)中期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道开始变得弯曲——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图B)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浅的槽
形(图C)冲积平原的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河流堆积地貌,包括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
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种类型。类型形成过程山前冲积平原当河流流出山区进入平原,由于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
物质逐渐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冲积扇。几条河流的冲积扇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就形成广阔的山前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在
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洪水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如果河流改
道或者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
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
,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城市;
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多数乡村的分布也与河流有关。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①提供充足的成产、生活用水。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
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③河流的冲积平原,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①江南水乡河网密布,耕作破碎,乡村规模相
对较小。②华北平原耕作连片,聚落规模较大。③在农业社会,聚落规模于周围耕地面积和人们到最远耕地的路程及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河流对聚
落分布的影响聚落选址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①河流冲积平原上: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②山
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探究河流地貌的发育河
流的三种侵蚀作用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
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河谷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河谷形成阶段初期中期成
熟期主要侵蚀方式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流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以侧蚀为主河谷形态特征河谷横剖面呈“v”形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
谷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横剖面呈槽形,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河流堆积地貌洪积扇或冲积扇成因: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开阔——水流速度降低—
—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河漫滩平原成因: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
平原。三角洲平原成因:水下坡度废弃——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二、河流侵蚀岸与堆积岸的判别1.河
流直道段,根据南北半球判别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流直道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河流弯道处,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
,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
下图所示:河流弯道处判断凹凸岸非常关键, 可以借用“凹凸”两字判别,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分布判别 堆积岸处泥沙堆积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 据此可反推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三、河流
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分布原因高原地区呈带状,分布于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山区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明显的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
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平原区有的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跟踪检测1.下图为黄河上游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所指地区属于流水地貌中的________,
这种地貌一般分布在山麓或沟谷出口处,其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2)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
地形地势、昼夜长短(日照时数)、气候和天气(大气透明度)、下垫面(地表状况)等。宁夏是我国光伏发电的集中产业区,试分析该地年太阳辐
射总量丰富的原因。(3)毛乌素沙地是我们常见的________地貌。风沙在运动过程中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西北人民常用草方格
沙障来治理流动沙丘,请你说一说这方法治理流沙的原理________。【答案】(1)冲积扇;扇顶到扇缘由大到小(沿流向由大到小、扇心
到扇尾由大到小)。(2)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夏季白昼较长,日照时数多。(其他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3)风积(风成);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加摩擦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截留(凝结)空气中的水
分,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地貌类型判读、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以及治沙措
施等,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图中箭头所指的地貌位于山前开阔地区,位于河流的山前出山口,属于流水的堆积地貌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
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其沉积物颗粒大小沿着河流的方向,大到小。(2)考查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有纬度、地形、天气、昼夜长
短等,宁夏位于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加上该地纬度较高,夏季
昼长夜短,日照时间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等,因此太阳辐射资源丰富。(3)考察地貌类型的判读,乌素沙地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草方格沙障是-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 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在治沙工程中,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
表粗糙度,增加摩擦力,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草方格中的草类物质可以凝结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水汽含量,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有利
于恢复地表的植被。2.读下面图Ⅰ图Ⅱ,完成下列各题。(1)图Ⅰ中,A、C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是A____C____。(2)图Ⅰ中,A
、B、C三处泥沙颗粒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3)图Ⅰ中,若甲、乙、丙代表的是河流D、E、F三处的剖面,从甲乙丙中选出河流在D处
对应的剖面形态_____。(4)若河流D段的纵剖面如图Ⅱ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__。【答案】冲积扇 三角洲
A>B>C 乙 瀑布【分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以及读图分析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A位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形
成冲积扇,C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地貌,均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据图可知,A、B、C依次分别位于河流的上、中和下游地区
,河流流速不断降低,搬运能力下降,因此颗粒物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泥沙在更远的地方沉积,因此从A到C颗粒物依次降低。(3)据图可知,
D位于河流上游,下切侵蚀明显,常形成“V”型谷,即与乙图对应。(4)据图可知,D河段属河流上游,下切明显,多峡谷,由于岩层硬度不同
,较软岩层位于上层,容易被侵蚀,易形成瀑布。【点睛】河流侵蚀地貌包括河流上游V形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西南“
红色沙漠”、“石漠化”、喀斯特地貌等。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扇(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中能
正确反映左图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__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___和____。(2)左图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
是____岸,原因是____ 。(3)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____岸(填“左”或“右
”)相连,原因是____ 。【答案】乙 溯源侵蚀 下蚀 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
侵蚀,在凸岸堆积 与左岸相连 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
相连。【分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基础知识和读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详解】(1)图1中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山区,落差大,流速急,河
流侵蚀强烈,并且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形成“V”型河谷河谷剖面,所以乙图正确。(2)在D、E两处分别位于河流的凸岸和凹岸,受离心力
影响,河流在曲流凹岸流速快,侵蚀强烈,水位较深,E处为凹岸。D处为河流凸岸,流速较慢,泥沙淤积,水位较浅,最有可能形成浅滩。(3)
若图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向右偏
,右岸水流急,冲刷严重。左岸水流慢,泥沙堆积为主。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侧相连。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壳运动及外力
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地区城市多分布在
山麓地势较高的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图1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到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图2为城市C第四纪理论与实
际沉积剖面图。(1)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________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沟谷水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变缓,流水分叉,流
速________,搬运能力________,导致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________,形成冲积扇。(2)描述冲积扇上城市A到B一
线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3)判断城市C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角度推断其可能成因。【答案】(1)
流水侵蚀作用;减慢;减弱;沉积(2)自西向东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
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物质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沉积不连续(沉积发生中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
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分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的读图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详解】(1)山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沟谷水流流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变缓,流水分叉,
流速会减慢,河水的搬运能力也同时减弱,所携带的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2)读图可知,自A到B沉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沉积物厚度逐
渐自西向东变小。沉积物是由河流携带而来,在冲积扇地区,随着河流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物质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物质
后沉积且沉积较少,所以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3)按照图2中左图来看,在温度环境中,沉积了N2层后应有P1层沉积
,而实际情况是缺失了P1岩层,说明沉积不连续。该地缺失P1岩层是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
之后继续接受沉积,所以沉积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情况下,急流流经平坦地区时,易形成曲流。嘉陵江
属典型的山区河流,山高谷深,滩险流在南充一带出现罕见的深切曲流群。其中青居曲流被称为“天下第一曲流”(如下图所示)。近年.嘉陵江流
域统一规划,在青居镇附近截弯取直,修建了发电站、船闸和泄进间为一体的治干梯级被电植几一”(1)简述嘉陵江深切曲流群形成的地质过程:
(2)在曲流处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凹岸水面壅高,凸岸水面降低,进而导致垂直方向上水流运动形成弯道环流。下图为青居曲流AB处的弯道环流
示意图,请在图中标出AB位置,并用箭头画出表层水流流向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情况。(3)分析梯级枢纽建设对曲水镇附近河流故道生物生存环
境的影响。【答案】(1)初始地形平坦,河流侧蚀明显,形成曲流:地壳抬升,河流下蚀强烈,曲流深切。(2)(3)附近来水量减少,水位下
降,水域面积变小,水生生物生长空间变小;同时水域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可能导致生物死亡;水域封闭,鱼类洄游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
少。【分析】本题考查曲流特征、深切曲流成因及工程建设对生物生存环境影响。曲流的形成主要是侧蚀为主,与平坦的地形有关,而深切过程主要
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结合嘉陵江的地壳运动特征分析。结合曲流的特点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先判断出AB所处的凹凸岸,再结合材料信息画出
水流运动特点。梯级枢纽建设会改变水流速度、部分河段水位高低及水量大小,从水流速度、水位高低及水量大小变化角度分析水域对生物生存环境
的影响。【详解】(1)曲流的形成主要是侧蚀为主,与平坦的地形有关,而深切过程主要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结合嘉陵江的地壳运动特征分析。急
流流经平坦地区时,易形成曲流;该地初始地形平坦,河流侧蚀明显,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曲流;后地壳抬升,山高谷深,河流下蚀强烈,曲流深
切,形成深切曲流。(2)结合曲流的特点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先判断出AB所处的凹凸岸,再结合材料信息画出水流运动特点。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青居曲流图示B在凹岸,A在凸岸;对应下面的剖面图中水深的一侧为侵蚀岸即是凹岸B,水浅的一侧为堆积岸即为凸岸A;曲流处表层水流流向凹岸,凹岸水面壅高,表面水流由A到B;凸岸水面降低,进而导致垂直方向上水流运动形成弯道环流,水运动呈底部水流向A处运动。(3)梯级枢纽建设会改变水流速度、部分河段水位高低及水量大小,从水流速度、水位高低及水量大小变化角度分析水域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梯级枢纽建设拦截了大量上游来水,附近来水量减少,水位下降,水域面积变小,水生生物生长空间变小;枢纽下游河段水流减慢,水域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可能导致生物死亡;梯级间河段水域封闭,鱼类洄游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