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_陈宥成
2023-08-24 | 阅:  转:  |  分享 
  

陈宥成等: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
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 期细石核的类型 、
组合与分期
陈宥成 曲彤丽
关键词:华
北 旧石器时代晚期 细石核 组合 分期
KEYWORDS:
ABSTRACT:
can be periodized into t
hree phases. The ? rst phase dates from 29000-24000 BP. Microlith
ic cores from this
18000 BP. Wedge-shaped microlithic cores show
dwar? sm and evolved into boat-wedge-shaped cores, which
divers
i? ed and localized development in assemblages suggest a complex
inter-population relationship in North
细石器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 的广大地区。其中
华北地区(广义上包括现
器时代或更晚的一类重要的石器技术工业体 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
系,其精髓在于从各类发达的
细石核上剥取 宁夏等省区的大部分区域)不但发现细石器
形态细小的细石叶,故学界也常称之为“细 的遗址和数量多,而且近年来不断发现新

石叶工业”或“细石叶技术” 。 数十年来, 层位清晰且拥有测年数据的器物组合,为我
中国史前考古界对于细石叶工业研究的热点 们
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国细石叶工业提供了契
主要集中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时段,并且花费 机。不过,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华
了大量精力致
力于细石核的几何结构和技术 北细石器就分类而言仍存在相当程度的模糊
类型研究,划分出柱形、锥形、半锥形、楔 不清的情况,特别是学者
们对于楔形细石核
形、船形等一系列细石核类型。不可否认, 和船形细石核的概念界定分歧较大,从某种
探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技术
的关键 程度上阻碍了研究的进展。因此,本文拟针
就是对细石核工艺类型的把握。 对上述问题,尝试从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
就目前中国旧
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 期的细石核入手,探讨其类型、组合以及分
业的发现来看,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 期等问题。不当之处,敬请方家
指正。
作者:陈宥成,北京市,100089,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曲彤丽,北京市,10087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总 )
· 75 75 ·2022年第1期
[16]
十四年代校正后为距今约1.31~1.28万年 。
一、华北旧石器时
代晚期细石
2002~2005年柿子滩遗址S14地点发掘出土
核的组合与年代
细石核27件,其中第4至第2文化层共发现细
华北地区
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叶工业 石核27件,全部为“船形石核” , 碳十四年
[17]
遗存发现较为丰富,20世纪后半叶的重要 代校正
后为距今2.3~1.79万年 。2010年山
[1]
发现包括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 、山西沁水 西吉县柿子滩遗址S5地点出土细石核1
0件,
[2] [3]
下川遗址 和河北阳原油房遗址 等。其中 其中第1文化层出土1件“漏斗状石核” , 碳
1972~1974年
虎头梁遗址群发现的细石核 十四年代校正后为距今1万年左右;第4至第
[4]
中“楔型细石核”数量庞大且技术稳定 。 2文化层中出土
的细石核均为“船形石核” ,
[18]
1973~1975年下川遗址发现的数百件细石核 碳十四年代校正后为距今2万年左右 。
组合
包括“锥状、柱状、半锥状、楔状和船 2001、2002和2005年柿子滩遗址S9地点出土
[5]
形”等类型 ,2014~2017
年发掘出土了距 细石核8件,包括柱状石核、锥状石核、楔
今2.7~2.5万年的“船形、楔形、锥形、半 形石核和块体石核,S9地点的
碳十四年代
[6] [19]
锥形”细石核组合 。1986年在油房遗址出 校正后为距今约1万年 。2005年柿子滩遗
土十余件细石
核,组合包括“楔形、船底 址S12G地点出土细石核8件,均为“楔形石
[7] [20]
形和柱形”等类型 ,但随后谢飞撰文指出
核” , 年代与S9地点大体相当 。
“船形石核是从遗址附近采集的,可靠性较 此外,2002年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二道
[8]
差,
应予以排除” ,近年来该遗址的年代 梁遗址发掘出土典型的细石器遗存,15件细
[9]
学研究认定其年代为距今2.9~2.6万年 。
石核均为“船形石核” , 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
[21]
此外,1987~1989年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 今1.8万年左右(未校正
) 。2005~2006年
箕滩遗址出土百余件且比例极高的“楔形 陕西宜川龙王辿遗址出土细石核主要有“锥
[10]
石核” ,最近
报道其光释光与碳十四年代 状、半锥状和柱状等”几种, “楔形石核”极
[11] [22]
(校正后)最早为距今1.6万年 。199
0年 少 。最近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龙王辿遗址
河北玉田孟家泉遗址发现少量“不规则形、 第一地点细石器文化遗存分布于第6层上部
[1
2]
原始楔形和船底形”等细石核类型 。1991 和第5层、第4层,碳十四和光释光测年结果
[13] [14]
年 和1992~1
993年 河北昌黎渟泗涧遗址 显示第6层和第5层的绝对年代为距今2.9~2.5
共出土19件“船底形细石核” 。 万年,第4层的绝
对年代为距今2.5~2.1万
[23]
21世纪以来新发掘的细石器遗址相对来 年 。2008~2013年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第5
说具
有更详尽的地层划分和年代测定数据, 层出土细石核82件,细石核分为“楔形、船
为不同细石核组合的进一步分期研究提供了 底形、角锥形
、扁平形、半圆柱形/圆柱形、
更为充分的材料,其中的重要代表是山西吉 半圆锥形/圆锥形” , 碳十四年代为距今1.3万
[24]

县柿子滩遗址群。2009年柿子滩遗址S29地 年 。2007年宁夏灵武水洞沟第12地点出土
点共分8个文化层,其中第7文化层出土细
石 细石核95件,包括“楔形、柱形、锥形、船
[25]
核23件,类型以“半锥状、半柱状和柱状石 形”等多种类型细石核 ,光释光
年代为距
[26]
核”为主;第6文化层出土细石核54件,分 今1.1万年前后 。2009~2010年河南新密李
为“船形石核和半
锥状石核”两类;第5至 家沟遗址南区第6层出土典型细石器文化遗
第1文化层出土细石核数百件,均为“船形 存,细石核以“船形细石核和
柱状细石核”
[27]
石核”;第7至第2文化层的碳十四年代校正 为主 ,该层位木炭样品的碳十四年代校正
[15] [28]
后介
于距今2.6~1.8万年 ,第1文化层的碳 后为距今10500~10300年 。2010年河南登
(总 )
· 76 7
6 ·陈宥成等: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
封西施遗址发现石叶组合与细石叶组合共 与前两者情况不同的是,楔形细
石核和
[29]
存,细石核呈“柱状或锥状” ,碳十四数 船形细石核的划分标准与实际操作则更为复
据集中在距今2.2万年前后,校正
后为距今 杂,长期以来学者们已提出相当多的观点,
[30]
2.6~2.5万年左右 。2013年河北阳原西沙 本文按照发文年代(2
0世纪80年代以来)择
河遗址3A层发现“楔形、锥形、半锥形和柱 要述之。陈淳指出“船形石核台面宽且不修
形”细石核组合,该层碳十
四年代校正后为 理,核身从台面向下修制,与楔形石核由楔
[31] [33]
距今2.7万年左右 。2015年甘肃张家川石峡 状缘向
工作面方向修制相反” 。谢飞指出
口遗址发掘出两个包含细石器的文化层,细 “船形石核核体矮小,台面宽平,工作面宽
石核分为“楔形、
柱形、锥形和不规则形” 阔,细石叶疤细小,有的标本几乎周身均可
[34]
四类,碳十四年代校正后为距今1.85~1.72 以剥片”
。王建和王益人指出“船形石核
[32]
万年 。 底部为钝棱或小平面,宽型楔状石核的台面
较窄,在剥片过程中不断进行修理,尤其是

二、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 [35]
楔状缘由底部向台面方向打制修理” 。杜
细石核的类型
水生将楔形细石核划分为“下川类型”和

前研究成果中细石核普遍存在楔形、 “虎头梁类型” , 前者预制时先定台面后修
船形、柱形、锥形和半锥形等类型的划分。 底缘,而后者
预制时先修底缘后修台面并使
[36]
其中柱形细石核的几何结构特点是石核呈圆 用两面器技术 。梅惠杰将楔形石核划分为
柱体,圆柱体
的一端存在一个生产细石叶的 多种类型,毛坯并非一定两面预制,此外在
主台面,通常成功剥取细石叶后留下的细石 马鞍山遗址、二道梁遗址
等存在一种介于船
叶片疤会延伸至圆柱体的另一端,系与主台 形石核和楔形石核之间的“船-楔形石核” ,
面相对的另一个相对面积较小的
平面,该小 这类石核核身低矮,片疤细碎,但存在楔状
[37]
平面也可能存在作为台面生产细石叶的证 缘 。朱之勇指出楔形细石核的基
本特征包
据,但开发利用强度不如主台面。开发利用 括“核体扁薄,台面狭长,剥片面多位于核
强度高的柱形细石核沿台面一周均可以剥取
身一端,具备楔状缘(连接台面前后两端的
[38]
细石叶。柱形细石核的体态修长,相应可以 一条刃缘)” 。王幼平指出典型的楔形细

生产较长的细石叶。 石核以“两面加工技术制坯和窄台面为特
锥形细石核的几何结构特点是石核呈圆 征” , 此外华北存在一类“宽楔形细
石核” ,
锥体,圆锥体的一端存在一个生产细石叶的 与柱形、锥形及船形细石核等具有共同的
[39]
台面,这也通常是该类细石核唯一
的台面, “宽台面”技术特点 。李占扬等指出“船
成功剥取细石叶后留下的细石叶片疤会延伸 形细石核类似楔形,但缺少预制两面调整的

至圆锥体的另一端,系与台面相对的一点或 矛头或者箭头状毛坯,是和楔形石核的主要
[40]
一个很短小的面,形似铅笔头。开发利用强
区别” 。靳英帅认为楔形细石核利用片状
度高的锥形细石核沿台面一周均可以剥取细 毛坯的长或宽,船形细石核则利用毛坯的
[41]

叶。锥形细石核的体态修长,相应可以生 厚 。笔者也曾撰文指出“楔形细石核相比
产较长的细石叶。半锥形细石核几何结构特 于包括船形细
石核在内的其他类型细石核的
点是石核呈半锥体,台面往往呈“D”形, 最重要区别在于剥片工作面与台面特殊的位
台面边缘呈半环状部分是
可以有效利用剥取 置关系,即剥片工作面仅位于与台面一端或
细石叶的部分,台面另外较直的边缘通常利 两端相邻的“窄面” , 并且这种
剥片模式的连
用程度很低或不加利用。 贯性是通过底缘(楔状缘)的消减来控制和
(总 )
· 77 77 ·2022年第1

[42]
实现的” 。 石核的出现事实上是丰富了史前人类剥片技
而在具体研究中,不同的界定方案在 术体系的内涵,特别是对于石叶
和细石叶产
实际分类操作过程中都会对一部分石核的分 品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用了
类归属造成分歧或模糊不清的局面。例如,
“窄面”作为楔形细石核的鉴定标准,从现
如果采用了狭义的“两面加工技术制坯”作 实意义上讲则更有利于认识和表述东亚乃至
为限定楔
形细石核的指标,那么油房遗址、 全球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石器技术的发展趋
下川遗址、水洞沟遗址第12地点、石峡口遗 势。而此前学者提
出的楔状缘的修理方式、
址等一大批曾报道楔形细石核的遗址都将不 两面加工技术制坯的有无等均可以纳入楔形
存在楔形细石核。倘若采用广
义的“核体扁 细石核的内部类型探讨。
薄,台面狭长,剥片面多位于核身一端”作 至于船形细石核,学界之所以对其认
为界定楔形细石核的
指标,那么据笔者观察 识存在分歧,是因为其内涵也是十分丰富
包括柿子滩遗址S5地点和李家沟遗址等不少 的。底部可以是小平面或钝棱,
也可以拥有
遗址的部分船形细石核可以归入楔形细石 自下而上预制的底缘;剥片工作面有时仅分
核的范畴。另外,以往鉴定标准中的“窄台
布于台面一端固定的小窄面上并通过底缘控
面”或是“窄剥片工作面”也都是相对的概 制剥取细石叶,但也可以周身剥片。上述无
念,在实际
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操作执行。 底缘或周身剥片的船形细石核自然当与楔形
“船形细石核底缘”和“楔形细石核修理程 细石核明显分异,但
是拥有底缘且剥片工作
度不高的楔状缘”也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 面系台面一端窄面者(即所谓“船-楔形细
基于此,已有学者采用了将楔形
和船形细石 石核”)呈现出与楔形细石核相似的几何组
核合并处理的表述方案。如安志敏曾将这两 织结构,暗示出与楔形细石核的亲缘关系。

[43]
类合称为“扁体”石核 ,再如梅惠杰所讲 结合华北旧石器晚期细石核的现有材料,本
的“船-楔形石核” , 加藤真二和李占
扬也已 文认为,华北最早出现的“扁体细石核”
[44]
提出“船形细石核是简化的楔形细石核” 的核身较高,剥片工作面长度通常大于2

[45]
及“楔形-船底形石核” 的说法。 米,且剥片工作面长度通常大于宽度的两
总结梳理学界诸位先生的论述,一方 倍,这正是
前文所强调的“窄面细石核”或
面学者们大多都认同所谓“扁体石核”有别 “楔形细石核” 。 而随后“楔形细石核”在
于柱形、锥形细石
核,是有单独划分的必要 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低矮化”现象,出现了
的;另一方面“船-楔形细石核”的内涵较 前述“船-楔形细石核”或称
“低矮的楔形
为丰富,是存在进一步分类的空间的,但是 细石核”(高度通常略大于1厘米而小于2厘
似乎学者们还没有找到彼此能够认同、
具有 米,剥片工作面长度与宽度大致相当)。而
普遍性的界定楔形与船形细石核的方案。本 与楔形细石核明显分异的无底缘或周身剥片
文认
为,学界之所以长期认同“扁体石核” 的船形细石核,则是在“船-楔形细石核”
的独特性,是因为以楔形石核为代表的此类 或“低矮的楔形
细石核”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石核在华北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 的。下文结合具体材料加以论述说明。
程,是一种新型的石核结构,选用
“窄面”
三、华北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
作为剥片工作面,并且刻意排斥其他宽面作
细石核的分期
为剥片工作面以维护底缘的形态,故也可称

为“窄面石核” 。 相比于之前的多面体石核、 长期以来,华北细石器遗存由于材料
两面体石核、盘状石核等“宽面石核” , 窄面 所
限、绝对年代缺乏以及分类表述分歧,学
(总 )
· 78 78 ·陈宥成等: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

界鲜有对华北细石器的系统分期研究。近年 南西施遗址为代表,年代大约为距今2.9~2.4
来,由于山西柿子滩遗址群、陕西龙王辿
万年(碳十四年代校正后)。依据本文分
遗址、河南西施遗址等新材料的不断涌现, 类标准,一段细石核组合以(半)锥形、
2018年王幼
平探讨“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 (半)柱形和楔形细石核为主,各种类型细
与发展”问题,从“宽台面细石器技术”和 石核均体态高长(图一
),在技术和形态上
“窄台面细石器技术”的分类体系入手指出 均显示出与石叶石核的密切关联。楔形细石
[46]
华北细石器的形成期与
发展期 ,开华北细 核是典型的“窄面细石核” 。 值得关注的是,
石器分期研究之先河。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 下川遗址2015年发掘的
第2层(距今2.7~2.5
上,根据前文论述的细石核的技术类型、组 万年)细石核在上述组合的基础上出现低矮
合关系、地层关系和测年
数据共四个方面, 的船形细石核,显示出从一段向二段过渡的
将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组合初步 特点。
分为三段。 二段以山西柿
子滩S29地点第6至第2文
目前来看,华北南部(河北、河南、山 化层、柿子滩S14地点第4至第2文化层和柿
东、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等省区北纬38 子滩S5地点第4至第2文化层等为代表,年代
度以南的广大区域)已经报道的细石器的材 大约为距今2.3~1.8万
年(碳十四年代校正
料更为丰富且文化面貌相对统一,本文拟以 后)。依据本文分类标准,柿子滩S5∶185
其为标尺加以讨论。一段以山
西柿子滩S29地 和S5∶136等细石核正是前文所谓“船-楔形
点第7文化层,陕西龙王辿遗址第5、6层和河 细石核” , 应是由楔
形细石核“低矮化”演化
2
1
3 4 5 6
0 2厘米
图一 华北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一段细石核
1.西施遗址楔形细石核(10D
X∶1325) 2.西施遗址柱形细石核(10DX∶ 1600) 3.柿子滩S29地
点第7层半锥形细石核(S29∶12523) 4
~6.龙王辿遗址锥形细石核(06Ⅰ⑤∶373、06Ⅰ⑤∶352、
08Ⅰ⑤∶5118)
(总 )
· 79 79 ·20
22年第1期
而来。二段的重要特征是形态低矮的“船- 第5层和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第6层等为
楔形细石核”和“船形细石核”的兴起
并占 代表,年代大约为距今1.8~1万年(碳十四
年代校正后)。依据本文分类方案,本段细
据主体地位,后者应是在前者基础上衍生出

的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变体,几何结构更 石核呈现出显著的多样化特点,楔形、船-
为灵活,不仅剥片不局限于窄面(可以在石 楔形、船形
、柱形、锥形等细石核均占据一
核周缘的多个宽面剥片),并且由于放弃对 定比例(图三);石核组合中类型多样化
且构成比例各不相同,不
见二段船形细石核
窄面的追求,底缘的维护也逐渐变得没有必
要(图二)。本阶段柿子滩S29地点第6层出 “一统天下”的局面。华北南部
属于本段的
土细石核54件,其中半锥状细石核为14件, 遗存还有山西蒲县薛关遗址的楔形、船-楔
[47]
船形细石核为40件,也具
有过渡阶段特点。 形、船形、锥形等细石核组合 ,河南舞阳
[48]
大岗遗址的船-楔形、锥形细石核组合 ,
而在柿子滩S29地点第
5至第2层、S14地点第
[49]
4至第2层和S5地点第4至第2层船形细石核均 山东郯城黑龙潭遗址 和山东临沂凤凰岭遗
[50]

占据主体地位。 址 的相似的船形、船-楔形、锥形和柱形
三段以甘肃石峡口遗址、河南灵井遗址 细石核组合。
3
2
1
0 2厘米

5
4
6
图二 华北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二段细石核
1~3.柿子滩S14地点船形细石核(S14∶37、S14∶55、S14∶18
81) 4、6.柿子滩S5地点船-楔形细石核
(S5∶185、S5∶136) 5.柿子滩S5地点船形细石核(S5∶181)
2
4

1
3
6 7 8
5
0 2厘米
9
10
12
11
图三 华北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三段细石核
1、2.柿子滩S9地点楔形细石
核(S9∶1333、S9∶2177) 3. 柿子滩S9地点锥形细石核(S9∶264) 4、5.柿子滩
S12G地点楔形细石核(17
5、150) 6.灵井遗址船形细石核(8L0388) 7.灵井遗址船-楔形细石核(8L0212) 8、
9.李家沟遗址船-楔形细石
核(09XLS·559、09XLS·561) 10.李家沟遗址柱形细石核(09XLS·491) 11.柿子滩
S9地点柱形细石核(
S9∶629) 12.大岗遗址船-楔形细石核(T5∶4)
(总 )
· 80 80 ·陈宥成等: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
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
四、余 论
华北南部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
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研究,对于理解
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北方细石
叶工业体系
1
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本文
2
前述的华北南部细石核的分期方案也基
本适用于华北北部。华北北部油房遗址

西沙河遗址体态高长的楔形、锥形和
柱形细石核组合当系一段典型遗存(图
3
四),碳十四年代校正后约为距今2.7万
0 2厘米
年或
更早,与华北南部一段年代相当。
4
华北北部二道梁遗址体态低矮的船形细
图四 华北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一段细石核
1、3.油房遗址楔
形细石核(Y84021、Y048) 2、4.油房遗址
石核组合(图五,1~4)当为二段,碳
柱形细石核(Y84039、Y086)

十四年代数据为距今1.8
万年左右(未校正),校
正后约为距今2万年,处
在华北南部二段年代范围
之内。华北北部孟家泉
1
2

图五,5)、渟泗涧(图
[51]
五,6)以及东灰山 等
遗址虽无绝对测年数据,
但是船形细石核组合应该
对应于华北南部二段或稍

3 4
晚;水洞沟第12地点更为
多样化的楔形、柱形、锥
形、船形等细石核组合是
三段特征,与绝对年代相
符。此外,华北北部三段

虎头梁和籍箕滩遗址的楔
5
6
0 2厘米
形细石核采用两面器技术
图五 华北北部旧石器时代晚期二段细石核
预制石核独具区域特色

1、3.二道梁遗址船-楔形细石核(RDL∶77、RDL∶75) 2、4.二道梁遗址船
(图六),并进一步显示
形细石核(RDL∶7
3、RDL∶74) 5.孟家泉遗址船形细石核(020) 6.渟泗
涧遗址船形细石核(T2∶97)
出与东北亚细石器工业
[52]

的关联 ,显示此时华北北部人群关系的复
一定的亲缘关系,如有学者提到的楔形细
[53]
杂性。 石核在操作链后期可转化为锥形细石核

[54]
最 后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半)柱 形 、 (半) 半锥形细石核 。同一件细石核从预制到剥
锥形、楔形与
船形细石核之间的区分并不是 片、再维护、再剥片的过程中,设计理念可
绝对的,从操作链角度看可能它们相互存在
能存在动态变化的过程。

(总 )
· 81 81 ·
2022年第1期
1
3
2
4
5
8
0 2厘米
6 7
图六 华北北部旧石器时代晚
期三段细石核
1~3.虎头梁遗址楔形细石核 4~7.籍箕滩遗址楔形细石核(T2②∶4、T1∶49、T2②∶1、T2②∶117)

8.籍箕滩遗址船-楔形细石核(T2②∶525)

附记: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
Quaternary Inte
rnational
, , ( ),
项目“旧大陆视野下京津冀史前细石器遗存
. - , .
谱系研究”(项目批准号 )的阶段

[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
性成果。
细 石 器 遗 址 》 ,《 文 物 春 秋 》 年第 期。


[ 关 莹 等 :《 河 北 阳 原 泥 河 湾 盆 地 籍 箕 滩 遗 址 发
[ ]  盖 培等: 《虎头梁旧石
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
现 的 新 材 料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现》,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年第 期。

[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 《河北玉田县孟家泉旧石
[ ]   王 建 、 王 益 人 :《 下 川 细 石 核 形 制 研
究 》 ,《 人
器 遗 址 发 掘 简 报 》 ,《 文 物 春 秋 》 年第 期。
类学学报》 年第 期。
[ ] 河北省文
物研究所等: 《河北昌黎渟泗涧细石
[ ]  谢 飞、成胜泉: 《河北阳原油房细石器发掘报
器 地 点 》 ,《 文 物 春 秋
》 年 期。
告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 ] 王恩霖: 《河北昌黎渟泗涧细石器遗址的新材
[ ]  
朱 之 勇 、高 星 :《 虎 头 梁 遗 址 楔 型 细 石 核 研
料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 ] . ., . ., . . . .,
[ ]  同 [ ]。


[ ]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
《山西沁水下川遗址小白桦圪梁地点 年发

, Journal of
掘报告》 , 《考古学报》 年第 期。
Archaeological Science
, ( ), .
- , .
[ ]  同 [ ]。
[ ]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 ]   谢飞: 《河北旧石器时代晚
期细石器遗存的分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 地 点 发 掘 简 报 》,
布及在华北马蹄形分布带中的位置》 , 《文物
《考古》 年第
期。
春秋》 年第 期。
[ ] 柿 子滩考古队: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
[ ] . ., ., . . .,

遗址 地点 ~ 年 发 掘 简 报 》 ,《 考

古》 年第 期。
(总 )
· 82 82 ·

]
陈宥成等: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的类型、组合与分期
[ ] 柿 子滩考古队: 《山西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 [ ] 同
[ ]。
遗 址 第 五 地 点 发 掘 简 报 》 ,《 考 古 》 年第 [ ] 同[ ]。
期。 [ 杜 水 生 :《
楔 型 石 核 的 类 型 划 分 与 细 石 器 起
[ ] 柿子滩考古队: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第九地 源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增刊。
点 发 掘 简 报 》 ,《 考 古 》 年第 期。 [ ] 在相关学术交流中由梅惠杰先生告知。
[
]  柿子滩考古队: 《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 地 [ ] 同[ ]。
点 发 掘 简 报 》 ,《 考 古 与 文 物 》 年第
期。 [ 王 幼 平 :《 泥 河 湾 盆 地 细 石 器 技 术 、 年 代 及 相
[ ] 李 罡等: 《泥河湾盆地二道
梁旧石器时代晚 关 问 题 》,见《 古 代 文 明 》第 卷 ,文 物 出 版 社 ,
期遗址发掘简报》, 《人类学学报》 年第
年。
期。 [ ] 同[ ]。
[ ] 中 国 社 会 科 学 院 考 古 研 究 所 、陕 西 省 考 古 研 究 [ ]
靳英帅等: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
所: 《陕西宜川县龙王辿旧石器时代遗址》 , 初 探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考古》 年第 期。 [ ] 陈 宥成、 曲彤丽: 《旧大陆东西方比较视野下
[ ] 王小庆、 张家富: 《龙
王辿遗址第一地点细石 的 细 石 器 起 源 再 讨 论 》 ,《 华 夏 考 古 》 年第
器加工技术与年代— 兼论华北地区细石
器 期。
的 起 源 》 ,《 南 方 文 物 》 年第 期。 [ 安 志 敏 :《 海 拉 尔 的 中 石 器 遗 存— 兼论

[ ] 李 占扬等: 《灵井许昌人遗址第 层细石核工 石 器 的 起 源 和 传 统 》 ,《 考 古 学 报 》 年第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期。
[ ] 仪 明洁等: 《水洞沟第 地点 年出土石核 [ ] [ 日]加藤
真二: 《试论华北细石器工业的出
研 究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现 》 ,《 华 夏 考 古 》 年第 期

[ 刘 德 成 等 :《 水 洞 沟 号地点的古环境研究》 ,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
《人
类学学报》 年第 期。 所: 《灵井许昌人遗址第 层细石器 ~
[ ] 北 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 《河南新密 年发掘报告
》 , 《华夏考古》 年第 期。
李家沟遗址南区 年 发 掘 报 告 》,见《 古 代 [ ] 王幼平: 《华北细石器技术的出现
与发展》,
文 明》第 卷 ,文 物 出 版 社 , 年。 《人类学学报》 年第 期。
[ ] 北 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 [ ] 王向前等: 《山西蒲县薛关细石器》, 《人类学
究 院 :《 河 南 新 密 市 李 家 沟 遗 址 发 掘 简 报 》 , 学报》 年第 期。
《考古》 年第 期。 [ ] 张 居中、 李占扬: 《河南舞阳大岗细石器地点
[ ] 在相关学术交流中由高霄旭先生告知。 发掘报告》 , 《人类学学报》 年第 期。
[ 王 幼 平 、 汪 松 枝 :《 阶段嵩山东麓旧石器 [ ] 临沂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等: 《山东郯城黑龙
发 现 与 问 题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潭细石器遗址》 , 《考古》 年第 期。
[ ] ., . ., . . ., [ ] 临沂 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山东临沂县凤凰
, 岭发现细石器》 , 《考古》 年第 期。
[ ] 河 北省文物研究所: 《燕山南麓发现细石器遗
, 址 》 ,《 考 古 》 年第 期。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 . - , . [ 王 幼 平 :《 华 北 旧 石 器 晚 期 环 境 变 化 与 人 类 迁
[ ] 任 进成等: 《甘肃石峡口旧石器遗址第 地点 徙 扩 散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发掘报告》 , 《人类学学报》 年第 期。 [ ] 陈淳、张萌: 《细石叶工业研究的回顾与再思
—兼谈
[ ] 陈淳: 《中国细石核类型和工艺初探 考 》 ,《 人 类 学 学 报 》 年第 期。
与 东 北 亚 、 西 北 美 的 文 化 联 系 》 ,《 人 类 学 学 [ ] 同 [ ]。
(责任编辑 黄卫东)
报》 年第 期。
(总 )
· 83 83 ·
]
]
]
]
]
]
献花(0)
+1
(本文系8浅陌安然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