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元节三俗(二)崇鸭与杀鸭
2023-08-25 | 阅:  转:  |  分享 
  
中元节 三俗(二)崇鸭与杀鸭陈有清中元节是个鬼节。俗话说“七月半,鬼蹿蹿”。据说这一天,地狱之门大开,各种鬼,好鬼、恶鬼,饱鬼、饿鬼,争相拥
出,寒气森森,群魔乱舞。这些鬼住在哪里呢?世人共知,他们住在阴曹地府,经过“黄泉”之路的“九泉”之下。在天为阳,在地为阴;在上为阳
,在下为阴。这告诉我们“阴曹地府”在人之世界的底下。这“底下”又称“黄泉”,又称“九泉”。“泉”者,水也,是一派水乡泽国。活人与鬼
阴阳两隔,两重世界。但鬼是活人的祖先,是活人的亲人,活人离不开对他们的思念。“可有炎凉可有风?”鬼魅的冷暖、穷富、是否受到欺凌,
是活着的人们的心头之痛,因此需要了解,需要沟通。怎样才得以沟通呢?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只能凭着自身的直觉而想象。他们目力所及,看
到鸭子,既能在陆上行走,又能在水中游泳,料想它们是阴阳两重世界中可走动的“特殊人物”。于是,人们将对亲人的怀念,对亲人浓浓的感情,
托付这些往来于水陆间的“绿衣天使”去完成,因此产生了崇鸭、敬鸭的心理。他们将鸭子精心喂养,从来不肯轻易伤害或宰杀,连吆喝的声音都是
轻言巧语,“呦呦呦——”地像唱歌。这种习俗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较为流行,尤其在云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之中,此风更炽。不过,有些地区的人认为
,七月半鬼回娘家,从阴间到阳间,从水府泽国到陆地,必须经过奈何桥。千鬼万鬼都急匆匆忙着过桥,过得了吗?因此许多鬼就不守法则“扑通”
“扑通”跳上鸭背,由鸭子将他们“偷渡”到阳间。毕竟人鬼有别,特别是这些不守法则的“无尔八鬼”,到了阳间就会扣心挖肚作恶多端。人们为
了断绝他们的来路,就在七月十四或七月半大肆杀鸭子,有的人家中甚至家中有几口人就杀几只鸭。那时节,走到广东潮州或是广西村寨,无处不是
鸭子的呱呱叫唤或鸭肉飘香。农家自清明抓回雏鸭,养了几个月这些鸭子都“长大成人”了。又逢南方稻子收割早,散落在田间的谷粒把它们养得膘
肥体胖,使得它们能对人们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鸭子,被人们视为阴阳间“两头通”的信使,七月半是它生命中的一个节点,有人总结了一句歇后
语,叫:七月半的鸭子——不知性命如何!(作者为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大众文学研究会 会员。)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