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管理标准总承包公司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standards for construct ion organization plan根据中建八局《关于开展局技术标 准 修 编 工 作 的 通 知 》( 局科字 〔2016 〕334号)的要求,技术标准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 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行业及 地方规范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 基础上,修编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标准》(2005版){编制了《施工组织 设计编制与管理标准》}。编制 说 明为便于配套使用,在 章节编排上与《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 50502-2009保持对应关系。主要包含: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设项目施 工 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管理要求以及有关的附录。编制 说 明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本标准章节编排与 现行《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章节相对应。取消原《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中一些目前已经淘汰的内容,如:“4.2.13项目风 险 防范”、“4.2.15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计划”、“5.2.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 案”、“5.2.14项目风险防范” 、“5.2.17施工方案编制计划”等。对一些原标准中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如:将原《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中“4.2.11环境管理 策 划及保证措施”扩充为“4.2.8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对变动较大的内容进行了改写,如:将原标准“4.2.8降低施工总成本计划及保证措 施”中 内容改写为“4.2.13成本管理计划”,参考原标准各章节内容编写了“风险控制措施”。新增了“4.2.9合同管理计划”、“4 .2.14总承包管理计划”、“4.2.15 BIM应用计划”、“6.2.7各项管理计划”、“6.2.8应急预案”、“6.2.9计算 书及深化设计图纸”、“7.0.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期策划”、“7.0.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7.0.3 A类施工方案专家 论证”、“附录A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标准”、“附录B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模板”等。12345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 严格执行。编制 说 明本标准由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及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各 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通讯地址: 上 海 市 浦 东 新 区 罗 山 路 4088 弄 星 月 金 融 湾 8 号 , 邮 政 编 码 201204 , 邮 箱 : guanning@cscec.com ),以供修订时参考。一总则1总 则1.0.1为规范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 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制 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和管理。1.0.3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 ,并应在项目施工之前完成编制和审批工作。1.0.4本标准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建设工程项目 管理规 范》GB/T50326、企业管理手册及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1.0.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 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规定。二术语2术 语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 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施工组织总设计 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 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 规划、重点控制的 作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 for unit project以单位( 子单位)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单位(子单位)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施工方案 construction sc heme以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技术与组织方案,用以具体指导其施工过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 dynam ic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 行、检查和修改的适时管理活动。2术 语施工部署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对项目实施过程做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 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施工顺序及空间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施工组织总设计 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 nization plan施工单位为完成施工项目建立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施工进度计划 construction schedule为 实现项目设定的工期目标,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衔接关系所作的统筹策划和安排。施工资源 construction resources为完成施工项目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plan在施工用地范围内,对各项生产、生活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等进行规划和布置。2术 语进度管理计划 schedule manage ment pl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对进度及其偏差进行测量、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质量管理计划 quality management pl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质量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评价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 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安全管理计划 safety management pl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管理计划。包 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环境管理计划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l 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环境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成本管理计划 cost management pl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管理计划。包括成本预测、实施、分析、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计划变更等。2.0. 16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lan保证实现项目施工绿色施工目标的管理计划 。包括制定、实施所需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以及采取的措施和资源配置等。三基本规定3基本规定3.0.1 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分为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其中施工方案根据企业管理要求分为A、B、C、D四类。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标准可依据 附录A。附录A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标准3基本规定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 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 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 配置 资源,合理布置现场, 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 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5 落实绿色施工要求,并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 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4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2 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 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 和新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3.0.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并应符合下列原则:1 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 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 、 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3基本规定3.0.3 施工组织设计应以下列内容作为编制依据:2 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和技术 经济 指标;4 工程施工合 同或招标投标文件;1 与工程建设 有关的法律、 法规和文件;3 工程所在地 区行政主管部 门的批准文件, 建 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6 工程施工范 围内的现场条 件,工程地质 及水文地质、 气象等自然条件;8 施工企业的 生产能力、机 具设备 状况、 技术水平等。5 工程设计文 件;7 与工程有关 的资源供应情况;3基本规定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主要施工管理计划等基本内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应重点突出、表述 准确、文字简练、图文结合,并采用附录B~D的编 制模板进行编制。四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4.1 编制大纲施 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大纲可包括下列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1)工程建设概况2)设计概况3)项目主要施工条件总体施工部署1)项目管理组织2 )项目管理总目标3)单位(分部工程)工程交付计划4)施工总程序安排5)项目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6)新技术应用计划7)各项资源安 排施工总进度计划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1)总体施工准备计划2)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总平面布置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合 同管理计划总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防火安保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总承包管理计划信息化管理及BIM应用计划4.1. 2 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可按照附录B的编制模板。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4.2 基本内容要求4.2.1 编制依据1 编制依据应按本 标准3.0.3条所列内容,列出所依据的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应现行有效。2 编制依据可按照附录 B表4.2.1-1格式编制。表4.2.1-1 编制依据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建设概况、设计概况、项目主 要施工条件。工程建设概况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性质、总建筑面积、项目承包范围等内容,并应说明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单位名称, 并明确项目合同在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可按照附录B表 4.2.2-2格式编制。表4.2.2-2 工程建设概况一览表4建 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 设计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名称、造价、建筑、结构、装饰装修、防水、幕墙、机电安装等;可 按照附录B表4.2.2-3、表4.2.2-4格式编制。2)应附项目建筑总平面图和建筑剖面图。表4.2.2-3 设计概况一览表4建设 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2.2-4 设计概况一览表(适用于非群体工程的特大型项目)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以 下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气象情况;2)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3)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 上、地下建(构 )筑物情况;4)与项目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5)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 务能力状况;6)与项目供电、供水、供热和通 信能力状况;7)其他与施工有关的重要因素。主要施工条件可参照附录B表4.2.2-5格式编制。表4.2.2-5 项目主要施工条件4建 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总体施工部署总体施工部署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管理组织;2)项目管理总目标;3)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交付计划 ;4)施工总程序安排;5)项目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6)新技术应用计划;7)各项资源安排。项目管理组织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 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可采 用组织机构框图表示;2)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权限的规定,可按照附录B表4.2.3-1编制。表4.2.3-1 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权限表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 项目管理总目标应按合同要求明确建设项目总工期目标、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绿色 施工总目标, 可按照附录B表4.2.3-2格式编制。表4.2.3-2 项目管理总目标4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交付计划应确定各单位 (分部)工程的竣工时间、质量目标、绿色施工目标、 负责人等内容,可按照附录B表4.2.3-3编制。表4.2.3-3 单位工程(分部 工程 )交付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总程序安排应确定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之间的施工顺序,包括大型垂直运输设备进场等。单体较 大的项目应划分施工区段,明确施工顺序。项目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应对施工组织管理难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 措 施,明确责任人,可按照附录B表4.2.3-4、4.2.3-5编制。表4.2.3-4 组织管理重点分析及应对措施表4.2.3-5 施 工技术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7 各项资源安排应对拟投入的分包项目施工力量、大宗物资供应、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施采购 供应和施工 周转工具供应等进行安排。可按照附录B表4.2.3-6、4.2.3-7、4.2.3-8、4.2.3-9编制。表4.2.3 -6 分包项目施工力量安排表4.2.3-7 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安排一览表表4.2.3-8 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安排一览表4建设项目 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2.3-9 施工周转工具供应安排一览表8 对建设部10项新技术、企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解决项目施工难点的研发技 术应编制新技术应用计划,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新技术名称;2)明确应用部位;3)应用要点主要说明依据的规范、标准或企业工法等;4) 落实应用时间,明确责任人。 可按照附录B表4.2.3-10编制。表4.2.3-10 新技术应用计划提示:1)“应用要点”主要说明依 据的规范、标准或企业工法等。2)新技术包括:建设部十项新技术;企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解决项目施工难点的研发技术。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 总设计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应按照项目总体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总体 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总体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应包括技术准备工作计划、施工现场准备计划、资金准备计划等。技术准备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技 术准备工作总计划、单位(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方案编制计划、 图纸和图纸会审计划、双优化实施计划等准备工作,可按照附录B表4. 2.5-1、4.2.5-2、4.2.5-3、4.2.5-4编制。表4.2.5-1 技术准备工作总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 2.5-2 单位(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表4.2.5-3 图纸和图纸会审计划表4.2.5-4 双优化实施计划4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 施工现场准备计划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工程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的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可按照 附录B表4.2 .5-5编制。表4.2.5-5 主要施工设施准备计划4 资金准备计划主要包括单位(项)工程名称、需要资金、资金到位时间、责任人等内 容,可按照附录B 表4.2.5-6编制。表4.2.5-6 资金使用准备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5 主要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 力、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生产工艺设备、周转材料、施工机械设 备配置等计划。各项计划应按照施工部署和进度计划确定,包括资源名称、 需用量、需用时间等内容,可按 照附录B表4.2.5-7~4.2.5-12编制。表4.2.5-7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4.2.5-8 主 要原材料需要量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2.5-9 工程用成品、半成品需要量计划表4.2.5-10 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 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2.5-11 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配置计划表4.2.5-1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 总设计4.2.6 主要施工方法1 对项目涉及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简要说明。主要项 目应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 对施工测量、脚手架(支撑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 采用的施工方 法应进行简要说明。2) 钢筋 工程施工4) 混凝 土施工1) 基坑 支护施工 与降水工 程3) 模板 施工6) 装饰 装修工程 施 工8) 节能 工程施工5) 二次 结构工程 施工7) 机电 安装工程 施工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4.2.7 施工总平面布置1 施 工总平面布置图应按照基础、主体、 装饰装修等阶段分别制定总平面布置图,并 分别对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生活临建、环 境等单独制定总平 面布置图。2)合理组织 运输,减少二 次搬运1)平面布置 科学合理,施 工场地占用面 积少3)施工区域 的划分和场地 的临时占用应 符合总体施工 部署和施工流 程的要求,减 少相互干扰5)临时设施 应方便生产和生 活,办公区、生 活区和生产 区 宜分离设置7) 遵守当地 主管部门和建 设单位关于施 工现场安全文 明施工的相关 规定4)充分利用 既有建(构) 筑物和既有设 施为项目施工 服务 、降低临 时设施的建造 费用6)符合节能、 环保、安全和 消防等要求2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包括如下内容:4 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包括以下内容:2)建设项目 施工用地范围 和水电源位置, 以及项目安全 施工 和防火标准1)建设项目 建筑总平面图、 竖向布置图和 地下设施布置图4)建设项目 施工总资源计 划和施工设施 计划3)建设项目 施 工部署和主 要施工方案2)全部拟建 的建(构)筑 物和其他基础 设施的位置1)项目用地 范围内的地形 状况3)项目施工用地 范围内 的加工设 施、运输设施、 存贮设施、供电 设施、供水供热 设施、排水排污 设施、临时施工 道路和办公、生 活用房等5)相邻的地 上 、地下既有 建(构)筑物 及相关环境4)施工现场 必备的安全、 消防、保卫和 环境保护等设 施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绿色施工管理 计划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包括资源利用管理计划和环境管理计划。资源利用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资源利用管理目标包括单位工程名称、绿色 施工总目标、责任人,绿色施工总目标可分解到能源消 耗指标、用水量指标、材料损耗率指标等,可按照附录B表4.2.8-1编制;表4.2 .8-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2)资源利用管理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B表4.2.8-2编 制;表4.2.8-2 资源利用管理职责分工4)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包括、用电、燃料使用、用水、现场场地使用、 材料使用计划 和节约措施等,可按照附录B表4.2.8-4编制。表4.2.8-4 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3)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 制度内容及责任部门,制度名称包括材料、 水、地利用等制度,可按照附录B表4.2.8-3编制;表4.2.8-3 资源利用管理制度4建 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 环 境 管 理 计 划 应 包 括 下 列 内 容 : 1) 环境管理目标应明确单位工程名称、环境目标 及责任人,可按照附录B表4.2.8-5编制; 2)环境管理组织架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参考附录B表4.2.8-6编制 ;表4.2.8-5 环境管理目标表4.2.8-6 环境管理职责分工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4)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环境保护用 资源名称、数量、使用特征及保管人,可按照附录B表4.2.8-8编制;表4.2.8-8 环境保护资源配置计划3)重大环境因素辨识应明 确环境因素、环境影响及评价方法,环境因素包括现场泥浆、污水和排水、 现场防尘和防噪声、现场及周边交通环境保护、以及现场卫生防疫和绿 化工作等,可按照附录B表 4.2.8-7编制;表4.2.8-7 重大环境因素辨识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5)环境管理制度应明确制 度名称、制度内容及责任部门,制度名称包括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现场 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现场消防管理制度等,可按照附录B表4.2. 8-9编制;表4.2.8-9 环境管理制度6)环境保证措施应明确环境因素、保证措施、措施类别、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可按照附录B表4. 2.8-10编制。表4.2.8-10 环境保证措施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合同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主要包括合同管理目标、合同管理组 织架构及职责分工、合同管理制度及合同管理保 证措施等内容。合同管理目标应根据总承包管理合同目标,对各阶段、各工种合同目标进行分解, 确定各阶段目标。合同管理组织架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参考附录B表4.2.9-1编制。合同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的名称、制度 内容、责任部门,可按照附录B表4.2.9-2编制。合同管理保证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等。表4.2.9-1 合同管理职责分工 表4.2.9-2 合同管理制度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总进度管理计划总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总进度目标及分解目标、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架构 及职责分工、进度管理制度及 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对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设置进度控制点,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 标的完成,可参考附录B表4.2.10-1编制进度控制点。表4.2.10-1 施工进度控制点汇总表3 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 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参考附录B表4.2.10-2编制。表4.2.10-2 进度管理职责分工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针对不同施工 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和周边环境协调措施等,可参照附录B表4.2.10-3、4. 2.10-4、4.2.10-5、4.2.10-6编制。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 工措施。表4.2.10-3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表表4.2.10-4 确保工期的技术措施表表4.2.10-5 确保工期的合同措施表表 4.2.10-6 周边环境协调措施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包括质量总目标及目标分解、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 分工、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 施。质量总目标应分解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可按照附录B表4.2.11-1编制。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B表4.2.11-2编制。质量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制度名称应 包括培训上岗制度、质量否决制度、成品保护制 度、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样板引路制度 、“三检” 制等制度,可按照附录B表4.2.11-3编制。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经济保证措施等。表4. 2.11-1 质量目标分解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防火安保管理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编制计划、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包括单位工程名称、安全目标及责任人,可参照附录B表4.2.12-1编制。职业健 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B表4.2.12-2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 容,制度名称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 制度、设备设施验收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等,可按照附录B表4.2.12-3编制。职业健 康安全重大危险源应明确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事故、受伤害人员,可按照附录B表4.2.12-4编制。表4.2.12-4 职业健康安全 重大危险源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编制计划应明确方案名称、编制人、完成时间、审批或论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主 要针对 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编 制,可按照附录B表4.2.12-6编制。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应对防火、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等各项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保证措 施措施。防火安保管理计划主要包括项目消防 管理、施工现场安保管理、生活区安保管理、动火作业管理。6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安全资源名称、数量、使用特征、保管人,可按 照附录B表 4.2.12-5编制。表4.2.12-5 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成本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应包 括施工成本目标、现场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施工成本控制措施、风险控 制措施。施工成本目标应依据单位(项)工程施工预算,确定成 本目标及责任人,可参照附录B表4.2.13-1编制。现场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B表4.2.13- 2编制。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包括技术节约降低成本措施、组织措施降低成本计划,可参照附录B表4.2.13-3、 4.2.13-4编制。表 4.2.13-3 技术节约降低成本措施表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表4.2.13-4 组织措施降低成本计划表5 风险控制措施可通过分 析项目风险因素,估计风险出现概率与损失值,制定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可参照附录B表4.2.13-5、4.2.13-6、4.2.13-7 编制。表4.2.13-5 项目风险因素表4.2.13-6 估计风险出现概率和损失值表4.2.13-7 风险防范控制对策4建设项目施 工组织总设计总承包管理计划总承包管理计划应包括总承包管理目标、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总承包管理制度、考核与评价。总承包管理目标应分解 到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分解目标。总承包管理组织架构的建设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B表4.2.14-1编制。 总承包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责任人,制度名称可包括技术、质量、安全、现场、劳务 等管理制度,可按照附录B表4.2.14 -2编制。总承包管理的考核与评价的具体内容参见企业管理文件《总承包管理实施指南》中的考核评分表。表4.2.14-1 总承包管理职责 分工4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1 项目应根据行业趋势及企业信息化施工要求,建立信息 化管理目标,主要 包括已有系统的管 理目标及拟开 发新 系统的目标4 项目信息管理与系统维护应包括对企业应用的OA网络 平台系统、ERP系 统、项目信息管理 系统等的管理和维 护, 并明确责任人3 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化监测制度、施工现场信息化节 能管控制度、网络 信息平台管理制度 等2 项目应建立信息化管理 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组织机 构可参考职能式机 构图4.2.15 信息化管理及BIM应用计划1 信息化管理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 建设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3)BIM应用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责任人,制度名称可包括工期控制、安全保障、质量管控等制度,可 按照附录B表4.2.15-2编制;表4.2.15-2 BIM应用管理制度4)BIM应用管理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 等,可通过图纸会审与设计方案优化、 深化设计、碰撞检测、辅助技术交底、施工工艺的模拟及分析等方式,实现BIM应用管理目标。2 BI M应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建设单位或施工管理在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建立BIM应用管理目标;2)BIM应用管理组 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按照附录B表4.2.15-1编制;表4.2.15-1 BIM应用管理职责分工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 设计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工程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6)新技术应用计划4 施工进度计划5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准备 计划2)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绿色施工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防火安保管理计划成本管理 计划成品保护计划信息化管理及BIM应用计划5.1.2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可按照附录C的 编制模板。5.1 编制大纲单位工 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可包括下列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1)工程建设概况2)建筑设计概况3)建筑结构概况4)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5)工 程施工条件施工部署1)项目管理组织2)项目管理目标3)各项资源安排4)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2 基 本内容要求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应按本标准3.0.3条所列内容,列出所依据的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应 现行有效。编制依据可按照附录C表5.2.1-1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 工程施工条件应包括 以下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气 象状 况2)项目施工区域工 程水文地质状况3)项目施工区域环 境情况4)当地资源供应状 况5)施工条件可按照附 录C表5.2.2-5编制 5.2.2 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建 设概况、建筑设计概况、建 筑结构概况、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工程施工条件2 工程建设概 况的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工程性质、总建筑面积、工程承包范围等,并应说明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单位名称,明确项目合同在质量、 安全、工期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可按照附录C表5.2.2-1编制3 建筑设计概况应包括下列内容1)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 建筑面积、层数、 层高、 装饰装修、防水、环境保 护等内容2)附项目建筑总平面图 和建筑剖面图3)设计概况可按照附录C 表5.2.2-2编制4 建筑 结构概况的内容包括 地基基础形式与特征尺寸、 主体结构形式与特征尺寸、 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等 级、人防等级、砼强度等级 及抗渗 要求等,可按照附录C 表5.2.2-3编制5 机电及设备安装概况的内 容包括给水、排水、强电、 弱电、中央空调系统、通 风及采暖供 热系统、消防 系统、电梯等各个专业系 统的做法要求,可按照附 录C表5.2.2-4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2.3 施工部署1 施工部署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管理组织2)项目管理目 标3)各项资源安 排4)施工流水段 划分及施工工艺 流程5)工程重点和 难点分析及应对 措施6)新技术应用 计划项 目 管 理 组 织 应 包 括 下 列 内 容 : 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可采 用组织机构框图表示; 2)项目管理人员及职责权限的规定,可按照附录C表5.2.3-1编制。项目管理目标应按合同要求明确建设项目成 本、工期、质量、安全、节能及环保施工等目标,可按照附录C表5.2.3-2编制。各项资源安排应对拟投入的劳务资源供应、大宗物资供应、 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施采购供应和施工周转工具采 购供应等进行安排。可按照附录C表5.2.3-3~表5.2.3-6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 织设计施 工 流 水 段 划 分 及 施 工 工 艺 流 程 应 包 括 下 列 内 容 : 1)根据工期目标、设计和资源状况, 合理地进行流水段的划分,流水段划分应分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和装饰装修阶段三个阶段,并应分别附流水段划分的平面图; 2)总流程图中应 包括各分部分项和关键工序;3)单位工程施工总流程可根据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情况以及工期、施工季节等因素确定,并应有工艺总流程图。工程 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应针对施工组织管理难点、施工技术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明确责任人,可按照附录C表5.2.3- 7、表5.2.3-8编制。应对建设部10项新技术、企业推广应用的新技术、解决项目施工难点的研发技术编制新技术应用计划,包括下 列内 容:1)明确新技术名称2)明确应用部位3)说明应用要点, 包括依据的规范、 标准或企业工法等4)落实应用时间, 明确责任人5)新技 术应用计 划可按照附录C表 5.2.3-9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 施工准备计划应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 等计划2 技术准备计划应包括技术文件 准备计划,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试验检验、机电安装工程试验、检测及调试计划,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 计划,样板制作计划,施工图深化设计 计划,双优化实施计划,班组技术交底 计划,工程技术资料收集计划等。可按 照附录C表5.2.5- 1~表5.2.5-10编制3 施工现场准备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 工程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等 临时设施。可按照附录C表5.2 .5-11编 制4 资金准备计划主要包括分项工程名称、 需要资金、资金到位时间、责任人等内容。可按照附录C表5.2.5-12编制5 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力、原材料、 成品(半成品)、生产工艺设备、周转 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测量设备等配置计划。可按照附录C表5 .2.5-13~表5.2.5-19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2.6 主要施工方案1 单位工程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GB50300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 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主要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2)钢筋工 程施工4)混凝土 施工1)基坑工 程施工(含支护、 降水、土方等)3)模板施 工6)装饰装 修工程施 工8)节能工程施工5)二次结 构工程施 工7)机电安 装工程施 工2 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应进行 必要的 验算和说明。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参照本标准第4.2.7条的原则及依据并结合施工组织总 设计,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管理计划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包括资源利用 管理计划和环境管理计划。资源利用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 资源利用管理目标 包括单位工程名称、绿色施工总目标、 责任人,绿色施工 总目标可分解到能 源消耗指标、用水 量指标、材料损耗 率指标等,可按照 附录C表5.2.8-1编制4 资源节约及利用计 划及保证 措施包括、用电、燃料使用、 用水、现场场地使 用、材料使用计划 和节约措施等,可 按照附录C表5.2.8-4 编制3 资源利用管理 制度 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及责任部 门,制度名称包括 材料、水、地利用 等制度,可按照附 录C表5.2.8-3编制2 资源利用 管理机构 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 按照附录C表5.2.8-2 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度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施工进度控制点、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进度管理相应措施、施工进度动态 管理机制。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设置进度控制点,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可 参考附录C表5.2.10 -1编制进度控制点。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参考附录C表5.2.10-2编制。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 ,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和周边环境 协调措施等,可参照附录C表5.2.10-3~5.2.10 -6编制。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质量管理计划1 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质 量目标及目标分解、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施工 质量控制点、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措施。5单位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质量目标应分解到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可参照附录C表5.2.11-1编制。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可采用职能式组 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C表5.2.11-2编制。 4 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控制应包括关键及特殊过程的控制及监测计划,可按照附录C 表5.2.11-3、表5.2.11-4编制。施工质量控制点应对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检查验收阶段的控制环节、控制要点、控制人等进 行说明, 可按照附录C表5.2.11-5编制。质量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制度名称应包括培训上岗制度、质量否决制度、成品 保护制度、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样板引路制度、“三检”制等制 度,可按照附录C表 5.2.11-6编制。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保证措施、技术保证措施、经济保证措施等。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 防火安保管理计划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施工现场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职 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编制计划、职业健 康安全保证措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包括单位工程 名称、安全目标及责任人,可参照附录C表5.2.12-1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C表5 .2.12-2编制。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制度名称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设备设施验收制 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等,可按照附录C表5.2.12-3编制。职业健康安全重大危险源应明确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事故、受伤害人员,可 按照附录C表5.2.12-4编制。职业健康安全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安全资源名称、数量、使用特征、保管人,可按照附录C表5.2.12- 5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方案编制计划应明确方案名称、编制人、完成时间、审批或论证,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主要指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 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可按照附录C表5.2.12-6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 施应对防火、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等各项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保证措施。防火安保管理计划主要包括项目消防管理、施工现场安保管理、 生活区安保管理、动火作业管理等。成本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应包括施工成本目标及其成本目标分解、现场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施工成 本控制措 施、风险控制措施。施工成本目标应分解到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可参照附录C表5.2.13-1编制。现场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可采用 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C表5.2.13-2编制。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包括技术节约降低成本措施、组织措施降低成本计划,可参照 附录C表5.2.13-3、 5.2.13-4编制。风险控制措施可通过分析项目风险因素,估计风险出现概率与损失值,制定风险防范控制措 施,可参照附 录C表5.2.13-5、5.2.13-6、5.2.13-7编制。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成品保护计划成品保护计划应包括 成品保护目标、成品和设备保护的组织机构与职责、成品和设备保护的管理制度、成 品和设备保护措施。项目应根据施工现场成品危害源类型,建 立成品保护目标,并逐级分解。成品和设备保护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C表5.2.14-1编制。成品和设备保 护的管理制度需对施工现场成品危害源加以辨识,分析可能产生破坏的情形,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成品和设备保护措施需对成品容易遭受 的伤害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的要点,可按照附 录C表5.2.14-2编制。信息化管理及BIM应用计划1 信息化管理 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应根据行业趋势及企业信息化施工要求,建立信息化管理目标,主要包括已有系统的管理目标及拟开发新系统的目 标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项目应建立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组织机构可参考职能式机构图;3)信息化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化监测 制度、施工现场信息化节能管控制度、网络信息平台管理制度等;4)项目信息管理与系统维护应包括对企业应用的OA网络平台系统、ERP系统 、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等的管理和维护,并明确责任人和应用方法。2 BIM应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建设单位或施工管理在质量、工 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建立BIM应用管理目标;BIM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按照附录C表5.2.15-1编制 ;BIM应用管理制度应明确制度名称、制度内容、责任人,制度名称可包括工期控制、安全保障、质量管控等制度,可按照附录C表5.2.15 -2编制;BIM应用管理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可通过图纸会审与设计方案优化、深化 设计、碰撞检测、辅助技术交 底、施工工艺的模拟及分析等方式,实现BIM应用管理目标。六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大纲可包括下列内容:编制依据工程概况1)工 程建设概况2)设计概况3)工程施工条件施工安排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2)项目管理目标3)各项资源供应方式4)施工流水段划分 及施工工艺流程5)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6)新技术应用要求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1)施工准备计划2)资源配置计划 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技术 1)方案及技术参数2)施工工艺流程3)施工要点4)质量标准各项管理计划1)进度管理计划2)质量管理计划3 )安全管理计划4)环境管理计划5)资源节约管理计划6)绿色施工管理计划7)成品保护计划6.1 编制大纲6施工方案应急预案计算书及深 化设计图纸 1)计算书2)深化设计图纸6.1.2 施工方案编制时,可按照附录D的编制模板。6.2 基本内容要求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应 按本标准3.0.3条所列内容,列出所依据的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各法律法规、规范、图纸及文件应现行有效。编制依据可按照附录 D表6.2.1-1编制。工程概况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建设概况、设计概况和工程施工条件等。工程建设概况的内容应包括分部(分项)工程或专 项工程名称、工程性质、建设规模、建筑面积等,应明确 建设、设计、监理、总承包等单位名称,也应明确合同对质量、工期、安全等的要求,可 按照附录D表6.2.2-1编 制。设计概况应主要介绍施工范围内的工程设计内容和相关要求。工程施工条件应重点说明与分部(分项)工程或 专项工程相关的内容。6施工方案施工安排施工安排应包括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责分工、项目管理目标、各项资源供应方式、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工 艺 流程、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新技术应用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及职责分工应在施工安排中确定,并应符合总承包单位的要求,职责分 工可按照附录D表6.2.3-1编制。项目管理目标包括工期、质量、安全、节能、环保施工等目标,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和总承 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要求,可按照附录D表6.2.3-2编制。各项资源供应方式包括劳务资源、工程用大宗物资供应、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供应、 施工周转工具采购供应等 安排,可按照附录D表6.2.3-3~表6.2.3-6编制。施工流水段划分及施工工艺流程应在施工安排中确定,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可绘制流水段划分平面图并标注尺 寸,施工工艺流程应包括施工各个过程、各个流水段之间的顺序关系。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 应对措施应对工程的重点、难点进行具体分析,并简述主要应对措施,可按照附录D 表6.2.3-7编制。新技术应用要求应明确新技术名称、 应用部位、应用要点等内容,可按照附录D表6.2.3-8编制。6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 安排,并结合总承包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施工准备计 划应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及资金准备等计划。技术准备包括施工所需的技术文件准备、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试验检验、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等, 按照附录D表6.2.5-1~表6.2.5-4编制。现场准备包括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的准备以及与相关单位进行现场交接的计划等,可按照 附录D表6.2.5-5编制。资金准备应根据分项工程名次、工作量、工期等要求,明确需要资金、资金到位时间、责任人等,应按照附 录D表 6.2.5-6编制。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力配置、原材料需要量、成品(半成品)需要量、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主要周转 材料配置、施工 机具配置、测量设备配置等计划,按照附录D表6.2.5-7~表6.2.5-13编制。6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工艺技术施工方法及工艺技术应 包括方案及技术参数、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和质量标准。方案及技术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1)明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法,对 主要分项工程(工序)明确施工工艺要求;2)对需要计算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进行必要的技术核算,技术参数的确定应准确。施工工艺 流程应针对重要工序明确细化的工艺流程。施工要点应包括下列内容:1)应根据工艺流程,提出各环节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2)对易发生质量 通病、具有安全隐患的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等应做出重点说明,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复核 ; 3)对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 应通过必要的试验或论证并制定计划;4)对季节性施工应提出具体要求。6施工方案5 质量标准应明确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要求,应包括下列 内容: 1) 质量标准的主控项目包括抽检数量、检验方法,一般项目包括抽检数量、检验方法和合格标准;2)保证措施包括人员、材料设备、 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的控制;3)人员的控制内容包括配备管理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及技术培训计划、制定现场管理制度和生产纪律等;4) 材料设备的控制内容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的采购、材料检验、材料的仓储和使用等要求;5)施工设备的控制内容包括性能参数和操 作人员的配备;6)施工方法的控制内容包括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检测手段、施工程序安排等;7)环境的控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管理环境和劳 动作业环境的控制。6施工方案各项管理计划各项管理计划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资源节约管理计划、 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和成品保护计划。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施工进度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进度管理措施、周边环境协 调 措施、赶工措施,具体如下:1)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施工进度控制点可 按照附 录D表6.2.7-1编制;2)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D表6.2.7-2编制;3)进度管理措 施应明确措施类别、措施内容、责任人,措施类别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可 按照附录D表6.2.7-3编制;4)周边环境协 调措施应明确周边环境影响要素、协调控制措施、责任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4编制;5)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 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6施工方案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工程施工质量分解目标、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质量 控制点、现场质量管理制 度、质量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2)质 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D表6.2.7-5编制;3)质量控制点应按照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检查验 收阶段,明确控制环节、控制要点、控制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6编制;4)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制度名称及内容,可按照附录D 表6.2.7-7编制;5)质量保证措施包括组织、技术、经济等保证措施,应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质量保证措施,通过可靠的预防 控制措施, 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安全管理分解目标、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资源配置计划、安 全生产管理制 度、安全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按照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分解目标;2)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 附录D表6.2.7-8编制;3)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分析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受伤害人员,按照附录D表6.2.7-9编制;6施工方案4) 安全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资源名称、数量、使用特征、保管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10编制;5)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如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现场安全检查制度;6)按照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保证措施;7)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 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5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环境管理目标、环境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辨识重大环境因素、环境资源配置计划、环 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环境管理目标应包括目标指标、实现方法、责任人、实施时间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11编制;2)环 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D表6.2.7-12编制;3)辨识重大环境因素应明确环境因素、环境影响、评 价方法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13编制;4)环境资源配置计划应明确资源名称、数量、使用特征、保管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 7-14编制;6施工方案5)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6)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资源节约管理计划 应包括资源节约管理目标、资源节约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资源节约管理制度、资源节约 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资源节约管理目标应包括目标 指标、实现方法、责任人、监管部门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15编制;2)资源节约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 按照附录D表6.2.7-16编制;3)结合项目特点,建立项目资源管理管理规章制度;4)资源节约及利用计划及保证措施应包括资源名称、 节约及利用措施、责任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17编制。绿色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四节一环保”管理目标及实现方法、绿色施工管理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绿色施 工管理制度、绿色施工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四节一环保”管理目标及实现方法,可按照 附录D表6.2.7-18编制;6施工方案2)绿色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D表6.2.7-19编制 ;3)结合项目特点,建立项目资源管理管理规章制度;4)绿色施工保证措施应包括节约及循环利用措施、责任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 -20编制。8 成品保护计划应包括成品保护管理目标、成品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成品保护管理制度、成品保护 保证措施,具体如下 :1)根据项目重要成品保护项目,制定成品保护计划目标,可按照附录D表6.2.7-21编制;2)成品保护管理的组织机构可采用职能式组 织架构,职责分工可按照附录D表6.2.7-22编制;3)结合项目特点,建立成品保护管理规章制度;4)成品保护保证措施应包括成品保护 项目、保护措施、责任人等,可按照附录D表6.2.7-23编制。6施工方案应急预案A、B类施工方案需要编制此项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组 织保障体系、应急技术、管理措施和应急响应等内容。计算书及深化设计图纸计算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力学计算时,应建立受力模型,根据结构重要性进行承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受力分析, 确认是否满足施工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2)施工工效、用水用电及其它安全计算时,应合理选择计算模型及公式,确认是否满足施工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深化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其设计深度应满足工程量计量及现场施工要求。6施工方案附录E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类明细表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6施工方案七管理要求7管理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策划: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主持编制;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策划书,明确编制内容和具体编制人员,策划书可参见附录F表7.0.1-1编制。附录F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审批计划表 表7.0.1-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策划表7管理要求7管理要求7.0.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应按下列规定组织审核审批:1 项目部应事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施工组织设计审批计划,可参见附录F表7.0.2-1编制。表7.0.2-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计划表填表说明:项目主要概况描述:(1)施工组织设计概况描述,主要说明建筑面积、建筑总高度、层数、结构形式等。(2)专项施工方案描述其主要特征,如基坑开挖方案,说明开挖深度、面积、地质情况;模板施工方案,说明支模高度、主要构件尺寸等。要求审批时间:由项目填写对审批时间的需求。审批其他需求:指项目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在审批人、是否需要专家论证等方面的特殊要求。7管理要求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企业层面技术主管部门组织会审, 总工程师或总工程师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形成审批记录,详见附录F表7.0.2-2。A、B类施工方案由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查,报企业层面技术主管部门审核并由总工或总工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其他类方案由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形成审批记录,详见附录F表7.0.2-2。表7.0.2-2 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7管理要求4 由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分部(分项) 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 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 的技术人员审批,项目总工对此核准备 案。合同有特殊要求时,执行合同规定。7.0.3 A类施工方案在企业完成审批后,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当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时,执行当地规 定。当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无特殊规定 时,由企业内部自行组织专家论证并符 合下列要求:1 制定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论 证策划书,可参见附录F表7.0.3-1编制。表7.0.3-1 危险性较大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策划书7管理要求2 专家论证后应形成统一的专家意见,可参见附录F表7.0.3-2编制。表7.0.3-2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表7管理要求3 专家论证并修改后,企业总工或总工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并符合下列规定: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5)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分析并适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归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