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 #
作 者 及 汉 译 者
孙 晓 晨
!北 京 服 装 学 院 装 饰 雕 塑 系 "
南 方 文 物 /00!· "
! ! 谁 见 过 佛 $佛 的 形 象 是 如 何 传 下 来 的 $人 们 所 见
的 佛 像 又 是 根 据 什 么 雕 塑 和 绘 制 的 $
古 人 为 了 求 得 一 个 统 一 的 佛 的 标 准 像 % 便 编 造
了 由 佛 说 佛 像 的 神 话 故 事 %在 雕 塑 佛 像 时 %用 手 指 量
度 佛 像 的 各 个 部 位 的 指 数 %这 故 事 演 绎 成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的 作 者 为 舍 利 弗 & 舍 利 弗 ’梵
文 #$%&’()%$(%是 舍 利 弗 多 罗 的 简 称 %意 译 为 鹙 鹭 子
或 秋 露 子 % 古 印 度 摩 揭 陀 国 王 舍 成 人 % 属 婆 罗 门 种
姓 %其 母 为 与 摩 揭 陀 国 王 舍 城 婆 罗 门 论 师 之 女 %出 生
时 以 眼 似 舍 利 鸟 %乃 命 名 为 舍 利 %故 舍 利 弗 之 名 %即
谓 )舍 利 之 子 + 又 名 优 波 底 沙 ’梵 文 ’$)&+,$(%或 称
优 波 提 舍 ,优 波 提 须 %即 从 父 而 得 之 名 称 & 舍 利 弗 -自
幼 形 貌 端 严 %及 长 %修 习 诸 技 艺 %通 晓 !四 吠 陀 "& 年 十
六 即 能 挫 伏 他 人 之 论 议 %诸 族 弟 悉 皆 归 伏 %初 从 六
师 外 道 的 删 阇 那 毗 罗 胝 子 出 家 % 后 因 听 到 马 胜 比 丘
说 因 缘 所 生 法 的 偈 颂 %改 学 佛 法 & 由 于 他 步 行 稳 重 %
忍 辱 谦 让 %持 戒 多 闻 %敏 捷 智 慧 %善 讲 佛 法 %被 誉 为 佛
弟 子 中 -智 慧 第 一 %很 快 成 为 释 迦 牟 尼 的 首 座 弟 子 &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为 梵 文 %在 中 国 不 易 普 及 %做
佛 像 艺 匠 都 是 师 傅 传 徒 弟 %口 授 心 记 %并 不 完 全 知 道
!经 "的 要 旨 & 清 乾 隆 七 年 ’-."/ 年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文
史
论
苑
-0-
!"#$%& ’() +),-.
经 !被 译 成 汉 文 "译 者 为 工 布 查 布 "又 称 衮 布 扎 布 公 "
生 于 康 熙 二 十 九 年 #!"#$ 年 $" 殁 于 乾 隆 十 五 年
#!%&$ 年 $"终 年 "$ 岁 % 清 代 著 名 史 学 家 &语 言 学 家 &
佛 经 翻 译 家 % 蒙 古 乌 珠 穆 沁 部 人 "博 尔 济 吉 特 氏 "成
吉 思 汗 二 十 三 代 后 裔 % 后 金 崇 德 六 年 ’!"’! 年 $"其
五 世 祖 多 尔 济 (彻 辰 (济 浓 封 札 萨 克 和 硕 车 臣 亲 王 "
领 乌 珠 穆 沁 部 右 翼 ’俗 称 西 乌 珠 穆 沁 旗 $% 顺 治 三 年
’!"’" 年 $"其 祖 父 察 罕 巴 拜 袭 和 硕 车 臣 亲 王 % 顺 治
十 五 年 ’!"&( 年 $" 其 伯 父 素 达 尼 承 袭 和 硕 车 臣 亲
王 " 时 其 父 乌 达 喇 协 理 旗 务 % 康 熙 四 十 八 年 ’!%$#
年 $四 月 "清 太 组 努 尔 哈 赤 玄 孙 奉 国 将 军 威 塞 第 五 女
封 乡 君 "嫁 工 布 查 布 "称 其 为 仪 宾 % 雍 正 时 ’!%)+
!%& 年 $)因 其 通 西 土 之 语 " 世 宗 皇 帝 特 留 帝 都 "以
为 西 番 学 #藏 文 学 校 $总 管 "兼 营 翻 译 之 事 焉 % 乾 隆
时 被 封 为 )大 清 内 阁 掌 译 番 蒙 诸 文 西 番 学 总 管 % 其
主 要 学 术 业 绩 有 +历 史 学 方 面 "雍 正 三 年 #!%)& 年 $
用 蒙 文 撰 写 蒙 古 编 年 史 ,恒 河 之 流 -"乾 隆 元 年 ’!%"
年 $用 藏 文 撰 写 ,汉 区 佛 学 源 流 -等 著 作 % 语 言 学 方
面 " 撰 写 ,元 音 字 母 与 辅 音 字 母 - 一 书 " 乾 隆 二 年
’!%% 年 $编 写 ,藏 语 易 学 书 -"该 书 成 为 编 撰 ,海 比
忠 乃 辞 典 - 的 底 本 " 乾 隆 六 年 至 七 年 ’!%’!+!%’)
年 $"与 其 他 学 者 共 同 编 就 藏 蒙 佛 教 名 词 术 语 对 译 词
汇 集 ,海 比 忠 乃 辞 典 -% 在 译 经 方 面 "乾 隆 六 年 至 十 四
年 ’!%’!+!%’# 年 $"作 为 主 要 修 撰 官 将 ,丹 珠 尔 -经
译 成 蒙 文 "博 得 )深 通 五 明 "精 习 三 倚 "心 珠 内 含 "慧
月 外 照 的 赞 誉 % 乾 隆 七 年 ’!%’) 年 $将 藏 文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译 成 汉 文 "并 撰 写 ,造 像 量 度 经 引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解 -&,造 像 量 度 经 续 补 -各 一 卷 "成 为 汉
文 ,大 藏 经 -中 惟 一 讲 述 佛 像 工 巧 的 珍 贵 典 籍 "又 将
五 世 达 赖 喇 嘛 的 经 文 一 卷 从 藏 文 译 成 汉 文 % 乾 隆 八
年 ’!%’ 年 $从 梵 文 翻 译 了 ,佛 说 弥 勒 菩 萨 发 愿 王
偈 -一 卷 "以 上 二 经 均 编 入 汉 文 ,大 藏 经 -% 另 有 ,药 师
七 佛 供 养 仪 轨 如 意 王 经 -"不 知 何 时 译 出 % 从 汉 文 译
成 藏 文 的 经 典 有 唐 玄 奘 的 名 著 ,大 唐 西 域 记 -&唐 不
空 大 师 的 汉 文 译 著 ,菩 提 场 庄 严 陀 罗 尼 经 -"并 编 入
拉 萨 版 ,甘 珠 尔 -% 此 外 "还 著 有 藏 &汉 &蒙 三 体 合 璧 的
,明 楽 -以 及 ,诸 种 要 义 -&,诸 种 药 品 要 目 -等 医 药 书
籍 "均 在 清 代 刊 行 % 工 布 查 布 博 学 多 才 "精 通 蒙 &藏 &
满 &汉 四 种 语 言 文 字 "学 问 甚 佳 "既 通 达 于 史 语 学 科 "
又 精 湛 于 佛 学 著 译 "名 声 远 播 海 外 "著 述 传 之 千 秋 "
实 乃 旷 世 奇 才 %
工 布 查 布 汉 译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云 +
如 是 我 闻 "一 时 佛 在 舍 卫 国 "祗 树 给 孤 独 园 "与
诸 菩 萨 声 闻 弟 子 "一 切 人 天 龙 神 "无 量 眷 属 大 众 俱 %
正 乃 世 尊 "因 为 母 说 法 "将 升 忉 利 天 土 时 也 % 尔 时 贤
者 舍 利 弗 "向 佛 敬 礼 而 作 是 言 +)世 尊 不 住 斯 间 "若 有
善 人 不 胜 怀 慕 "思 睹 世 尊 "愿 造 容 像 者 "则 其 法 如 何
为 之 . 佛 言 +)善 哉 舍 利 弗 / 我 今 暂 升 天 土 "未 旋 斯
间 "或 示 无 馀 涅 槃 之 后 "若 有 善 人 "思 睹 瞻 仰 "及 为 自
他 利 益 作 福 田 故 " 愿 造 容 像 者 " 则 须 遵 准 量 度 法 为
之 % 如 来 身 纵 广 相 称 / 如 尼 拘 口 落 ’二 合 $陀 树 "满 自
一 寻 "今 其 体 肢 大 小 节 分 "竖 横 制 度 "起 从 顶 髻 "略 说
与 汝 "谛 听 "善 思 念 之 % 於 是 世 尊 即 说 ,伽 陀 -曰 +
以 自 手 指 量 !百 有 二 十 指 "
肉 髻 崇 四 指 !发 际 亦 如 此 "
面 轮 竖 纵 度 !带 半 十 二 指 "
分 三 为 额 鼻 !及 颏 俱 得 一 "
下 分 四 指 半 !颏 身 只 二 指 "
广 向 十 六 足 !深 分 径 四 指 "
上 唇 长 二 指 !宽 有 其 半 矣 "
中 显 频 婆 形 !边 角 各 一 指 "
口 长 度 四 指 !贤 者 须 要 知 "
#$
此 ,伽 陀 -共 一 百 五 十 六 句 % 伽 陀 是 梵 语 "译 成 汉
文 为 ,偈 -"偈 文 义 详 辞 约 "学 者 容 易 掌 握 %
佛 说 完 ,伽 陀 -"舍 利 弗 及 诸 弟 子 一 切 大 众 "皆 大
欢 喜 "信 守 奉 行 "于 是 有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一 书 传
世 % 汉 译 者 在 ,经 -题 后 "署 )大 清 内 阁 掌 译 番 蒙 诸 文
西 番 学 总 管 工 布 查 布 译 %
工 布 查 布 为 了 完 善 雕 塑 佛 像 的 规 范 性 " 除 翻 译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外 "还 撰 述 了 ,造 像 量 度 经 引 -&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解 -&,造 像 量 度 经 续 补 - 三 篇 重 要
著 作 %
,引 -除 追 求 佛 像 之 另 一 由 来 外 "还 区 别 佛 像 传
入 中 国 各 个 朝 代 不 同 类 型 % 有 所 谓 )汉 式 和 )梵 式
两 种 佛 像 "还 附 八 幅 佛 像 图 以 供 临 摹 % 引 者 在 ,引 -题
后 "署 )番 学 总 管 漠 北 工 布 查 布 谨 识 %
,解 -对 ,经 -中 佛 像 各 个 部 位 的 指 数 作 了 全 面 的
分 析 "并 )按 西 来 专 业 像 家 量 度 法 作 了 必 要 的 参 考 %
比 ,经 -的 篇 幅 长 五 倍 多 % 解 者 在 ,解 -题 后 "署 )大 清
内 阁 掌 译 番 蒙 诸 文 西 番 学 总 管 仪 宾 工 布 查 布 译 解
述 % )仪 宾 非 官 名 "是 亲 王 女 婿 之 称 号 %
,续 补 -通 过 九 个 问 题 对 雕 塑 佛 的 各 个 方 面 进 一
步 作 了 阐 述 +一 &菩 萨 像 0二 &九 搩 度 "#搩 读 折 音 "用
手 指 量 物 曰 搩 $0三 &八 搩 度 0四 &护 法 像 0五 &威 仪 式 0
六 &妄 造 诫 0七 &徙 灵 略 0八 &装 藏 略 0九 &造 像 福 % 在 异
怪 方 面 "作 者 还 谈 到 )十 一 面 千 臂 观 世 音 % ,续 补 -比
,经 -篇 幅 长 十 倍 % 续 补 者 在 ,续 补 -
南 方 文 物 /00"年 第 ’ 期!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作 者 及 汉 译 者
文
史
论
苑
$下 转 第 !$% 页 %
!)
!"#$%& ’() +),-.
!潜 山 薛 家 岗 "也 有 些 不 足 之 处 和 可 以 商 榷 的 地
方 #借 此 机 会 提 出 #供 编 著 者 参 考 $
薛 家 岗 遗 址 的 典 型 器 物 鬶 %带 把 三 足 壶 型 &仅 墓
葬 出 土 就 有 2 0 件 # 它 的 形 体 变 化 主 要 是 把 手 部 分 $
1 9 8 2 年 考 古 学 报 发 表 薛 家 岗 发 掘 报 告 时 # 参 照 苏 北
同 类 器 物 误 定 为 鬶 $ 其 实 约 定 俗 同 的 陶 鬶 最 早 发 现
于 龙 山 文 化 ’大 汶 口 文 化 #后 来 良 渚 文 化 ’石 家 河 文
化 ’中 原 龙 山 文 化 ’齐 家 文 化 及 石 峡 文 化 均 有 发 现 $
近 年 出 版 的 浙 江 !好 川 墓 地 " 也 刊 布 了 出 土 的 一 批
鬶 #与 江 西 省 山 背 等 遗 址 的 细 长 颈 鬶 相 似 $ 这 些 大 同
小 异 的 陶 鬶 其 显 著 特 点 是 带 流 口 ’三 袋 足 或 乳 状 足 #
少 见 实 心 足 #连 裆 耳 廓 状 把 手 $ 史 前 鬶 的 形 状 与 功 能
均 不 同 于 鬲 ’斝 #大 致 可 分 成 东 方 沿 海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流 域 三 个 系 统 $ 薛 家 岗 鬶 在 这 几 方 面 都 不 具 备 鬶
的 特 点 # 它 的 来 源 可 能 是 从 薛 家 岗 遗 址 中 各 类 陶 壶
安 装 鼎 足 ’长 把 手 而 成 #这 类 陶 壶 在 薛 家 岗 遗 迹 数 量
大 ’类 别 多 #变 化 也 明 显 $ 另 外 在 薛 家 岗 新 石 器 时 代
第 六 期 文 化 %已 进 入 龙 山 文 化 时 代 &也 发 现 几 件 属 长
江 流 域 系 列 的 鬶 残 件 #它 们 与 薛 家 岗 鬶 毫 无 关 系 $ 著
名 考 古 学 家 石 兴 邦 先 生 就 曾 把 薛 家 岗 这 种 器 物 连 同
青 莲 岗 文 化 的 同 类 器 物 称 为 鸟 形 壶 # 并 以 薛 家 岗 所
出 土 的 为 最 典 型 $
!潜 山 薛 家 岗 "第 3 3 4 ~ 3 3 5 页 定 名 (陶 棒 )的 遗 物
名 称 不 准 确 $ 1 9 8 2 年 在 考 古 学 报 上 发 表 薛 家 岗 发 掘
报 告 时 曾 对 这 类 遗 物 %有 十 三 件 &定 名 为 锉 $ 以 其 形
态 及 使 用 均 可 与 西 安 半 坡 遗 址 出 土 的 陶 锉 相 比 较 #
报 告 人 的 定 名 是 对 的 # 不 知 何 故 在 本 书 中 又 改 称 为
陶 棒 按 锉 有 锉 磨 与 擦 之 功 能 #棒 则 有 敲 打 ’击 打 之
意 $
第 5 8 0 ~ 5 8 6 页 附 表 十 一 !石 器 鉴 定 表 "之 中 不 见
4 4 号 墓 的 十 三 孔 石 刀 # 作 为 仅 此 一 件 的 多 孔 石 刀 之
最 %编 号 M 4 4 +1 1 &是 不 应 漏 掉 的 $ 又 第 6 0 2 页 附 表 十
三 !石 刀 测 量 数 据 表 "序 号 1 标 本 M 6 +5 有 误 #查 第 7 6
页 第 6 号 墓 出 土 器 物 只 有 四 件 # 未 见 M 6 +5 编 号 $ 第
4 9 5 ~ 5 1 6 页 的 插 图 4 6 5 ~ 4 7 9 均 笼 统 标 示 为 夏 商 周 地 层
出 土 $ 究 竟 何 为 夏 何 为 商 何 为 周 似 应 分 别 在 各
标 本 号 后 标 示 # 因 为 夏 商 周 的 器 物 形 态 有 很 大 的 差
别 #它 们 已 是 可 以 划 分 开 的 先 后 三 个 时 期 的 概 念 $
!潜 山 薛 家 岗 "是 新 时 期 考 古 学 的 产 物 #上 世 纪
7 0 年 代 开 始 # 中 国 考 古 学 呈 现 复 兴 和 重 新 崛 起 的 新
局 面 # 特 别 是 在 改 革 开 放 春 风 吹 遍 神 州 大 地 的 形 势
下 #更 加 激 活 了 考 古 学 的 生 命 力 #全 国 各 地 重 大 考 古
发 现 层 出 不 穷 ’日 新 月 异 #薛 家 岗 遗 址 的 发 现 及 多 次
发 掘 就 是 这 个 时 代 的 产 物 $ !潜 山 薛 家 岗 "是 安 徽 省
第 一 部 大 型 的 田 野 考 古 发 掘 报 告 $ 在 今 天 我 国 已 拥
有 的 几 百 部 大 型 田 野 考 古 发 掘 报 告 中 #!潜 山 薛 家
岗 "的 出 版 只 是 迟 来 的 春 天 #它 是 众 多 发 掘 报 告 中 的
佼 佼 者 $ 我 们 一 开 始 就 说 它 是 (田 野 考 古 报 告 的 优 秀
之 作 )并 非 夸 张 ’溢 美 之 说 $ 预 祝 安 徽 省 有 更 多 更 好
的 田 野 考 古 报 告 陆 续 问 世 $
!责 任 编 辑 "刘 慧 中 #
南 方 文 物 /00!年 第 " 期田 野 考 古 报 告 的 优 秀 之 作 !!读 "潜 山 薛 家 岗 #
题 后 !署 "乌 朱 穆 秦 奇 渥 温 工 布 查 布 述 #$
佛 寺 在 中 国 遍 布 城 乡 !有 佛 寺 必 有 佛 像 !而 佛 像
之 雕 塑 亦 必 有 一 个 固 定 的 模 式 !否 则 !既 丑 化 了 佛 !
也 是 善 人 弟 子 对 佛 的 不 敬 $ 而 用 手 指 量 度 佛 像 !比 用
尺 寸 量 度 !要 简 易 些 !边 雕 塑 !边 用 手 指 量 $ 这 种 奇 妙
的 办 法 !只 有 佛 想 得 出 $ 后 人 雕 塑 佛 像 !用 佛 自 己 说
的 话 来 量 度 !是 不 会 离 经 叛 道 的 $ 工 布 查 布 为 求 得 佛
像 的 一 致 性 !于 清 乾 隆 六 年 开 始 编 纂 解 释 佛 像 经 !至
十 三 年 完 成 !请 和 硕 庄 亲 王 爱 月 居 士 作 序 刊 印 $ 工 布
查 布 对 中 国 的 雕 塑 艺 术 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 ! 其 像 经 成
为 后 世 雕 塑 家 之 必 读 物 !一 卷 在 手 !按 图 索 佛 !"虽 不
中 !不 远 矣 %&
!感 谢 范 和 元 先 生 提 供 $佛 说 造 像 量 度 经 %&清 同
治 十 三 年 !!"#$ 年 ’春 正 月 &金 陵 刻 经 处 版 本 (感 谢 刘
蒙 林 先 生 提 供 工 布 查 布 有 关 资 料 ’
)责 任 编 辑 "周 广 明 ’
书
海
撷
英
!上 接 第 #$%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