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增长40倍!这个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本值得学习→
2023-09-02 | 阅:  转:  |  分享 
  
增长40倍!这个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本值得学习→乡村振兴,民营企业如何破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其
中再次特别提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在近年来中国民企参与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中国飞鹤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家崛起于黑龙江的企业,经过20余年的不懈实践,通过“工厂+牧场+合作社+农户”的特色生产模式,带动15万余名农民就业增收,实现了
“产业富民、产业留人”,走出了一条与县域协同发展、与农民共同创富的快速发展之路。飞鹤模式是如何成型的?这需要回到原点,寻找其中的奥
秘。壮大产业集群跑出县域经济“加速度”黑龙江省克东县地处世界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的中国黑龙江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在全县的漫川漫岗上,土
地耕性好,养分含量较多,适宜种大豆、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种植。这样优厚的种植条件,是农牧业发展的优选之地,也是 乳业产业链落地的天然温
床。作为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多环节的集群产业,乳业贯穿了更长的产业链,有着更为复杂的发展逻辑。而飞鹤则是行业中率先
做到从全产业链维度考量,进而构筑全产业链生态圈的企业。自2001年入驻黑龙江省克东县后,飞鹤结合该县建设“乳业大县”的目标,持续扩
增乳业产业集群,打通饲草饲料、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带头为奶粉行业打造出了一条完整、全面的全产业链
闭环。这一举措,无疑在当时引领整个乳业消费市场升级蜕变。同时,飞鹤带动落地乳业产业链适配关联项目18个,构建起了“市场+农业+乳业
”大格局,在克东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飞鹤等企业的拉动下,克东县财政收入由2002年的5000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
0亿元,整整增长了40倍。而飞鹤也从克东县开始,一步步发展壮大,逐步走出黑龙江,走向全球。在此过程中,一大批农业能手也跟随着飞鹤的
脚步,走上了致富路。克东县大海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邹德海,就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今年入选了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拟表彰名单。乡
村振兴,能人引领是关键。可世纪初的克东县,也和黑龙江其他农业大县一样,面临着人口流出的窘境。乡村留不住年轻人,大面积的土地少人耕种
。在这种情况下,邹德海开始成立合作社,把乡村有限的劳动力组织起来,承包土地种植。当时土地流转价格很便宜,只有200元一亩,邹德海流
转了大量土地,开始种植玉米和大豆。这些粮食卖给谁呢?飞鹤牧场成为了他的大主顾。随着飞鹤旗下牧场不断扩容,需要的饲料也越来越多。邹德
海开始种植青储玉米,每亩地的土地收入平均增加了100多元。如今,邹德海承包土地规模达到4万多亩,其中有3万多亩种植青储供给飞鹤的牧
场。他的种植团队也扩充到20余人,均为飞鹤牧场周边的农户。不仅如此,飞鹤牧场的技术团队还会全程给予种植、田间指导,保证青储的产量和
质量连年稳步提升。通过这样“工厂+牧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截至目前,飞鹤累计为全产业链上下游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拉动15万农
民增收致富,带动黑龙江省100多万亩耕地增值,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共富之路。克东县县长梁兴旺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克东县要
继续升级拓展乳产业,通过项目建设强基、完善配套扩链、要素支持助力,一以贯之支持飞鹤乳业腾飞壮大。梁兴旺说,2023年,克东县仍在加
快推进万头有机奶牛牧场项目建设,入栏优质高产荷斯坦奶牛4000 头。全力支持飞鹤完成第二套干混设备安装和立体库扩建,新上万吨液态奶
加工生产线1条,全力推进乳铁蛋白提取、稀奶油及脱脂粉加工项目建设,推动乳业的产值再上新高。走向标准化+产业化让财富流入农民腰包随着
飞鹤在黑龙江的持续投资,越来越多的农民也成了直接受益者。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宁姜乡的一个省道旁,树立着几个大字——“飞鹤落宁
姜,打工不离乡”,这是村民们编的顺口溜,讲述着飞鹤给宁姜带来的改变。“泰来是个大沙包,风一刮沙就蹽,春种三茬地,难得半成苗。”之前
,泰来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典型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域范围内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企业。赵雷所在的泰来县宁姜乡好
新村,村民们之前一直靠种地和打零工为生。今天有活儿干,明天没活干,一年最多挣五六千块钱,村民的日子普遍维持在贫困线上下,可以说是守
着黑土地,过着穷日子。重大改变起始于“飞鹤落宁姜”。2016年,飞鹤在泰来县宁姜乡投资建厂,从开始的工厂建设到工厂投产运营等,产生
了大量就业岗位,超过1000余名当地的年轻人直接受益,成为了飞鹤的产业工人。这一年,27岁的赵雷被招入飞鹤工作,因为是贫困户,公司
对他很照顾,进行免费岗前技术培训,负责工厂设备维修。如今,赵雷已经升职为主管,每月有几千元的稳定收入。赵雷家还有个菜园子,家里人种
的菜都可以直接卖给飞鹤公司的食堂,一年光这一块也有5000多块钱的收入。再加上种地、养殖等增收渠道,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
像邹德海和赵雷这样的走上致富路的村民还有很多。对于飞鹤来说,将周边农民吸纳为产业链上的一员,其意义不仅是带动农民致富,更是在完善自
身乳业产业链的现代化、标准化进程中,将越来越多的农民推上了产业化之路。例如,飞鹤通过自有牧场向专属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种植单位,
输出包括土地耕作、青贮品种、田间管理和收割标准在内的“青贮饲料种植标准”。作为飞鹤供应商的“农民”,已经形成了“统一标准的东西品质
更高”的认知,从而养成了现代农业的种植习惯,极大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搭建起致富平台、一点点帮助农户补短板强特色、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
成本……这条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百转千回,亦没有捷径可走,飞鹤却做到了不虚此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农户拉进农牧产业链的链条中,
让他们成为产业链上的协力者、共创者。唯有如此,产业链上的财富之水才会源源不断流向农村,流入农户的腰包,实现农牧业的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把产业链变为“共富链”,飞鹤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以实际行动展现民营企业的独特价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飞鹤带来的启示不仅仅在乳业上,更是在中国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李都/文(资讯)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