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专题11:短文两篇之与谢中书书(教师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用)
2023-09-03 | 阅:  转:  |  分享 
  
专题11:与谢中书书一、(2020·云南马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
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
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晓雾将歇: (2)古来共谈:(3)五色交辉: (4)临清流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 然是中有深趣也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月上下C.
复与疏钟相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倘能从我游乎 战则请从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2)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声音描写,其作
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1.(1)清晨 (2)称赞 (3)辉映
(4)清澈2.D3.(1)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
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4.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
旷寂静。5.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解析】1.本题
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
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晓雾将歇”意思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晓”是“清晨”的意思;“古来共谈”意思
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称赞的,“谈”是“称赞”的意思;“五色交辉”意思是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辉”是“辉映”的意思;
“临清流也”意思是临近清澈的溪流,“清”是“清澈”的意思。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是:表判断/代词,这;B.与:参与,这
里是“欣赏”“领悟”的意思/随同,和;C.间:交错/参与;D.从:均是动词,有“跟从”之意;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
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
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
的意思,“奇”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奇丽的景色,故可翻译为“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非子天机
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一句中,“天机”指“天性”,“清妙”指超尘拔俗,与众不同,“天机清妙”意思是性情高远,“不急之务”闲
事,这里指游山玩水,故可翻译为“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4.本题考查景
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从表现手法和写作目的方面思考。“猿鸟乱鸣”意思是猿、鸟的声音此起彼伏,通过对动物活动的描写,为画面
增添灵动感,表现了生命的活力,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吠声如豹”意思是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这是以动衬静,以形象的比喻来写冬夜的
寂静。5.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把握。《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能品味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
仙都”,作者置身美景之中,由衷的发出赞叹,表达了沉醉山水之情,这篇文章是反映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
大乐事,所以作者写给朋友,是想与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自己的隐逸情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
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与朋友分享美景真情,也暗含着对朋友的邀请,委婉地写出了作者希望友人淡泊名利,回归自然。本文写景
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者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于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参考译文:甲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称赞
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
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
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文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
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
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
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 如果你
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而这当中有很深 的旨趣啊!二、(2020·山东德州·初三
学业考试)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
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谢中书书》(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
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语。(1)五色交辉  _________(2)四时俱备 _________(3)青树翠蔓 ___________(4)俶尔远
逝 ___________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实是欲界之仙都。(2)潭中鱼可百许头。8.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
,请说说两文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答案】6.交相辉映 四季 翠绿的藤蔓 忽然7.(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
。(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8.清澈、透明、纯净。【解析】6.文言词语
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
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句①意思: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交辉:交相辉映。句②意思:四季常存。四时:
四季。句③意思: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翠蔓:翠绿的藤蔓。句④意思: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7.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
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
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意思:实,确实,的确;欲界,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
示约数,相当于“来”。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仔细阅读两篇文章,通晓全文大意,然后分析作答。由甲
文中“清流见底”可知,写出了水的清澈;由乙文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两句可知,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综合概
括即可。(甲)选自《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 年代:南朝梁(乙)选自《柳河东集》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
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藤
蔓,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
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
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
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三、【2019年中考山东德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答谢中
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四时俱备 ( )(2)沉鳞竞跃( )10.本文是一篇美文
,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答案】9.(1)季节(时节 时令)(2)鱼 10.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色彩斑斓,动静结合;言简义丰,
耐人寻味;情景交融,忘情山水。【解析】9.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时,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
来判断。(1)在此处的意思为季节,在现代汉语中翻译为时间;(2)运用借代的手法,用鳞借代“鱼”。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
类题目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作答。在结构上,每句都是四个字,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在景色描写上色彩鲜明,景物和动物一静一
动,相互结合;内容上,阅读全文可知,前半部分描写山川之美,表达作者沉醉于山水的喜悦之情;最后发出“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
感叹,表达了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
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
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
的景色了。四、【2019年中考广西玉林卷】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叠峰,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润肃,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
奇者。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 略无:一点都没有B.属引凄异 属引:连续不断C.五色交辉 五色
:指青、黄、白等多种颜色D.自康乐以来 康乐:指南朝年号1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
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或月亮的。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乘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C.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树木和竹子,一年四季都保持青翠的颜色。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不再有其他地方能比这里的景色更奇异的了。13.下列对两篇选文理
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语言凝练生动,音韵和谐。甲文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B.甲
文以总分思路构文,先后给人以山壮、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乙文以总分总思路构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
。C.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对祖国奇山异水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D.两文作者寄情山水,崇尚自然。山水各异
,其美略同,古来共谈,关注和热爱美好山河的情怀千古传流。【答案】11.D12.D13.A【解析】11.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D.康乐
: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故D不正确。12.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D.“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翻译成“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故D不正确。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甲文句式整齐,读起来朗
朗上口;乙文散文的流畅之美和骈文的整饬之美结合完美。故A不正确。(甲文)参考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
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
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
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
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
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
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文)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
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
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
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五、【2016年中考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后面小题。(15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沈鳞竞跃。16.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观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
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17.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4.(1)书(信) (2)歇(消散)(3)
欲界(人间) (4)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5.(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藏在水中的鱼儿争相
跃出水面。16.C17.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解析】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
语意义的理解。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
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注意“书”的解释是名词,
信件。“欲界”的解释是:人间。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
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1句注意“五色”“佳木
”等关键词的翻译。2句注意“欲颓”“竞”的翻译。16.试题分析:“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以动衬静。“乱”字写出两岸
孤猿异鸟纷乱鸣叫的场景,使画面极具动感。故C项错误17.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作者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可紧扣关键意象,根据描
绘的意境氛围,来体会作者情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写出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
的得意之情。六、【2015届福建福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
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18.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B.实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D.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19
.解释加点词。(1)古来共谈?? 共: (2)夕日欲颓 颓:(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20.把下列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21.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 【答案】18
.B19.(1)共:都(2)颓:落下(3)与:共同20.(1)早晨云雾将要散去,到处响起猿声鸟鸣。(2)枕着弯曲的胳膊睡觉,能在其
中享受快乐。21.甲文:赏景之乐。乙文:生活淡泊无忧之乐。【解析】18.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
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比较各项,可用反选排除法来判断答案。A“见”一为“看见”一为“了解”,B“
之”都为助词“的”,C“于”一为“对”一为“比”,D“自”一为“从”一为“如果”。故答案为B。 19.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
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颓”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同,要根
据语境仔细辨析。20.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
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歇”“乱”“曲”“肱”“枕”,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21.试题分析:仔细阅读两文,了解作者所写的内
容。甲文写的是“山川之美”,根据作者最后所说“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可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是“赏景之乐”。乙
文孔子表达是对平淡简朴生活的向往,所表达享受平淡自由生活的快乐。六、【2015届山东德州中考】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
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
(句隹)。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2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上使外将兵B.其一犬坐于前C.腰白玉之环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B.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D.①倘能从我游乎? ②请从吏夜归。2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夕阳欲
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25.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
用有何不同? 26.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案】22.C23.D24.示例:①夕阳要落山了,潜游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②如果你不是这样天性清新高雅的人,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务(游山玩水的闲事)相邀呢?25.示例:“猿鸟乱鸣”使景色灵动,充满生机活力;“吠声如豹”以动写静,衬托了冬夜的空旷寂静。26.示例:甲文和朋友分享对山川之美的热爱和隐逸情怀;乙文邀请朋友来山中同游,委婉希望他淡泊名利,回归自然。【解析】22.试题分析:文言文中所说的“用法”一般指字词的活用,如例句中的“夜”即是名词作状语。然后判断各项加点字词的用法。本题是要求选出“不同“,C句中的“腰”是名词动用,与“夜”的用法不同。23.试题分析:首先要判断各句的出处,根据原文了解句子的大致意思,根据句意来一一判断加字词含义,再比较判断。D项两句中的“从”皆为动词“随从”。24.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第一句要注意“鳞”借指“鱼”,第二句要注意把“岂能……呢?”反问语气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25.试题分析:在两文中找到两句的位置,根据两文表达的内容不同分析句子从描写衬托的角度说明其表达作用的不同。26.试题分析:梳理文字,读懂内容,结合两文中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的特征,抓住两文中关键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来体会作者的情感。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瑞风瑞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