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夏商周真题练习
2023-09-06 | 阅:  转:  |  分享 
  
夏商周三代真题练习一、单选题1.(2023·广东)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礼记》记载
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
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2.(2022·河北)“太子”在周代是对天子、诸侯权位继承人的称谓。该词在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
和其他文献中绝少见到,而在春秋时期开始频繁出现。这一现象(?)A.反映社会尊卑有序B.表明分封制逐渐瓦解C.体现权力过渡平稳D.说
明宗法制遭到破坏3.(2022·福建)周礼规定,贵族列鼎数量为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1976年,江西省新干县西周墓
中出土了5件铜鼎,大小依次递减。这可用来说明西周时期(?)A.血缘政治的完善B.铸铜技术的进步C.分封制度的成熟D.中原文化的扩展
4.(2021·重庆)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
”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
.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5.(2016·海南)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
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
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6.(2018·全国)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
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制(?)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
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7.(2022·全国)据下图可知,商、西周青铜器铸造的繁荣(?)A.推动了南
北农业经济进步B.依赖大规模商业活动开展C.反映了南北方联系的加强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8.(2022·浙江)论及周王朝的统治
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
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
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21·湖北)“爵”通常被认为是饮酒器,也是饮酒礼上尊卑关系的象征
,进而被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大约从西周到春秋,“五等爵”制渐趋成熟。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 C.等级制度的发展
D.宗法体系的崩溃10.(2021·广东)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
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11.(2021·全国)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
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12.(202
0·海南)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C.男耕女织小
农经济的历史变迁D.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3.(2020·海南)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
,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
王的传统14.(2020·北京)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铜冰鉴缶,鉴用来盛冰,缶用来盛食物。《周礼》记载,肉食珍馐与酒水都要用冰
鉴保存,祭祀时也要使用冰鉴。冰鉴缶的使用A.体现了战国时期严格的宗法制度B.说明青铜铸造工艺开始成熟C.展示出贵族的日常礼仪规范D
.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15.(2020·天津)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
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
权归国家所有16.(2020·全国)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
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
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17.(2020·全国·统考)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
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18.(2019·江苏)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
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1
9.(2019·全国)“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0.(2019·全国)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
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1.(2013·海
南)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
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22.(2013·海南)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
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
响农业生产23.(2013·上海)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
正确选项是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24.(2013·广东)战国以前
,“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
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25.(2013·全国)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6.(2010·
全国)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
东、广西27.(2018)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
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28.(2018·全国)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
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
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9.(2018·浙江)有学者
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
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30.(2016·全国)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
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二、材料分析题1.(2020·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
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
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
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
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
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
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10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6
分2.(2017·北京)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
孩提之童,吾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忧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
,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
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
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2分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
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18世纪末,童工约
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
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
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
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
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
护的新特点。12分材料三?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材料四?三纲之根本义,阶级
(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吴虞《说孝》(1920年)材料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孝亲尊师善待人” ----《中小学生守则》(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6分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2520z...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