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军事著作《百战奇略》(含解析)
2023-09-07 | 阅:  转:  |  分享 
  
文言文专题训练-------军事著作《百战奇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秦二世时,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西破秦军濮
阳东,秦收兵入濮阳。沛公、项羽乃攻定陶,因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项梁益轻秦,有骄色。宋义进谏于梁曰:“战胜而将骄卒惰
者败。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梁弗听。而使宋义使于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曰:“
今武信君必败,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秦果悉兵益章邯击楚军,大败之,项梁死。(节选自《百战奇略·胜战》)材料二:晋末,河间王颙
①在关中,遣张方讨长沙王乂②,方率众自函谷入屯河南。惠帝遣左将军皇甫商拒之,方潜军破商,遂入洛阳。乂奉帝命讨方于城内,方军望见乘舆
,于是少却,方止之不可得,众遂大败,杀伤满衢巷。方退壁于十三里桥,人情挫衄,无复固志,多劝方夜遁。方曰:“兵之利钝是常事,贵因败以
为成耳。我更前作垒,出其不意,此兵法之奇也。”乃夜潜进逼洛阳城七里。乂既新捷,不以为意,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还。(节选自《
百战奇略·败战》)【注】①②颙、乂:参与西晋八王之乱的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
发的内乱。材料三:后汉,羌胡反,寇武都。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
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倍道兼行,日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
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而今日且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今兵少。吾之增灶,使敌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节选自《百战奇略·弱战》)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因A西B略地C至雍丘D大破E秦军F斩G李由H还I攻J外黄。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A.疾,指快速,与《劝学》“声非加疾也”中的“疾”词义不相同。B.悉,指全部,与《桃花源记》“悉如外人”中的“悉”词义相同。
C.壁,指军营的围墙,与成语“作壁上观”中的“壁”词义相同。D.傍,同“旁”,与《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中的“傍”不同。3.下
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邦、项羽先后攻占城阳、濮阳东、定陶,项梁更加轻视秦军,宋义此时规劝项梁,让他不要骄
傲。B.宋义规劝项梁,项梁不听,宋义认为项梁必败,因此在出使齐国途中劝高陵君慢点去见项梁。C.张方与司马乂对垒,见惠帝乘坐的车子,
让军队稍微后退,可一退不可收拾,被打得大败。D.羌族举兵反叛,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才,令其率兵平叛,但在陈仓、崤谷一带遭羌人阻截。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兵少惰矣,而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2)忽闻方垒成,乃出战,遂大败而还。5.《孙子兵
法》有云:“兵者,诡道也!”请结合材料三分析这句话的含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凡敌始有谋,我从而攻之,使彼计穷而屈服。
法曰:“上兵伐谋。”春秋时,晋平公欲伐齐,使范昭往观齐国之政。齐景公觞之。酒酣,范昭请君之樽酌。公曰:“寡人之樽进客。”范昭已饮,
晏子撤樽,更为酌。范昭佯醉,不悦而起舞,谓太师曰:“我欲成周之乐,能为我奏,吾为舞之。”太师曰:“瞑臣不习。”范昭出,景公曰:“晋
,大国也。来观吾政,今子怒大国之使者,将奈何?”晏子曰:“范昭非陋于礼者,今将惭吾国,臣故不从也。”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
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范昭归报晋平公曰:“齐未可伐,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
。”仲尼〔闻之〕曰:“不越樽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
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
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
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
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
信之由也。(节选自刘基《百战奇略》)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
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B.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C.于是/去者
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D.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
之恩/死犹未报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使彼计穷而屈服”与“穷且益坚”(《滕王阁序》)两
句中的“穷”字含义相同。B.“齐景公觞之”与“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觞”字含义不同。C.“幸长安”与“故幸来告
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幸”字含义不同。D.“以一当十”与“当与秦相较”(《六国论》)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8.下列对原文
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当喝酒兴致正浓时,范昭提出用齐景公的酒杯斟酒喝,景公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但
晏子却立即撤掉了景公的酒杯。B.范昭想要齐国乐官为他演奏一支成周乐曲,但齐国乐官拒绝了,因为他未曾学过成周乐曲。C.凡是对敌作战,
将帅讲求信义以诚待人,那么,士卒便会报之以尽心用力而无犹豫之意,所以,打起仗来无往而不胜。D.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
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范昭非陋于礼者,今将惭吾国,臣故不从也。(2)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参考答案:1.DFH2.C3.C
4.(1)现在士卒已有些怠惰了,但秦军兵力却在一天天地增加,我替您担忧这件事啊。(2)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成,就匆忙出城应战,结
果被打得大败而逃回。5.(1)这句话说“用兵作战,就是诡诈”。(2)根据战场形势的需要,可以采用伪装之术,迷惑敌人。(3)如孙膑用
减灶法,虞诩用增灶法。【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句意思:继而向西攻占地盘而抵达雍丘,再次大破秦军,击斩了秦朝三川郡守李
由,然后回军进攻外黄。“略地”的结果是“至雍丘”,句意联系紧密,中间不要断开,“雍丘”后D处断开;“大破秦军”“斩李由”“还攻外黄
”三个事件,各自单独成句,FH处断开。故在DFH处断开。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A.正确。快速。/疾劲。句意:去快
了就会祸及于自身。/声音并没有变得更疾劲。B.正确。句意:秦朝果然调集全部兵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都像外人一样。C.错误。驻扎。/
军营的墙。句意:张方率领余众退守驻扎在十三里桥。/站在军营的墙上旁观。D.正确。通“旁”,“旁边”的意思。/靠近、临近。句意:便分
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雄雌两只兔子一起靠着地跑。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让军队稍微后退,可一退不可收拾
,被打得大败”错误,“方军望见乘舆,于是少却”主语是“方军”,选项中的主语是张方,主语偷换;“可一退不可收拾”主语应该是军队。故选
C。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少”,稍微;“日益”,一天天地增加;“畏”,担心。(2)“乃”,就;“败”,表被动
;“还”,回。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句子的含义,首先答出句子的含义,“诡”是“诡诈”的意思,
“兵者,诡道也!”即用兵作战,就是诡诈。结合“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可知虞诩假
言骗敌人,并用增灶法迷惑敌人。结合“日夜倍道兼行,日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分析,孙膑用减灶法迷惑敌人。结合
“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分析可知,他二人根据战场形势的需要,采用伪装之术,迷惑敌人,做法都体现“诡”的内涵。参考译文:
材料一:秦二世胡亥统治末年,反秦起义首领项梁派遣刘邦、项羽率兵从另一路攻打城阳,血洗了城阳全城。然后西进,又于濮阳东大破秦军,秦兵
收缩退入濮阳城。这时,刘邦、项羽便转兵进攻定陶,继而向西攻占地盘而抵达雍丘,再次大破秦军,击斩了秦朝三川郡守李由,然后回军进攻外黄
。义军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之后,项梁更加轻视秦军,骄傲情绪溢于言表。令尹宋义见此而规劝项梁说:“打了胜仗之后,如果将领骄傲、士卒怠惰的
话,那就要失败了。现在我军士卒已初显怠惰之情了,而秦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强,这是我为您所担心的事。”项梁对此根本听不进去,竟派遣宋义出
使齐国。宋义赴齐途中遇到了齐国使者高陵君显,问显道:“您将去会见武信君项梁吗?”回答说:“是的。”宋义劝他说:“我现在认定武信君必
然要失败。您慢点去就可以免于一死,去快了就会祸及于自身。”秦朝果然调集全部兵马增援章邯攻打楚军,并且大败楚军,项梁兵败身死。材料二
:西晋末年,河间王司马顒割据关中,他派遣部将张方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张方率兵自函谷关进驻河南郡,晋惠帝派左将军皇甫商率军抵抗。张方暗
中出兵袭破皇甫商部,于是进入京师洛阳。司马乂奉惠帝之命讨伐张方于洛阳城内,张方部队望见惠帝乘坐的车子,于是向后稍退,(可是一退)张
方竟然无法制止,其部众被打得大败,死伤的士卒充满大街小巷。张方率领余众退守驻扎在十三里桥,部队心情沮丧,已经丧失固守再战的决心,多
数人都劝说张方赶紧乘夜逃走。但张方却说:“作战的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但可贵的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转败为胜。我们现在要采取迫近敌人构筑
工事的办法,但要做到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出奇制胜的战法。”张方于是率众乘夜秘密前进,直抵距洛阳七里的地方构筑营垒
。司马乂因为刚刚打了胜仗,便对张方所部不再介意,突然获悉张方营垒已经筑成,就匆忙出城应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逃回。材料三:东汉安帝时
期,地处西北的羌族举兵反叛,寇掠武都郡。临朝执政的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才略,升任他为武都太守而令其率兵西行平叛。羌人首领率众数千人
,阻截虞诩于陈仓、崤谷一带;虞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为了麻痹羌人,虞诩扬言他已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
消息后,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虞诩乘其兵力分散的有利时机,率兵疾速西进,日夜兼程赶路,日行一百余里,并命令部队官兵每人各造两个
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兵见此情形而不敢逼近虞诩部队。有人问道:“孙膑围魏救赵时是采用逐日减灶之法欺骗魏军的,而您却是用的逐日增灶之
法;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走了百多里。这是为什么?”虞诩回答说:“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
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故意向敌人显现自己力量弱小,而我现在是向
敌人伪示自己力量强大。(两者所用战法之不同),这是各自所处的态势不同的缘故。”6.D7.A8.B9.(1)范昭并不是不懂礼法,他是
(故意)羞辱我国,所以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2)换防该离开的士卒收拾行装等待归期,妻子儿女则引领切盼而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
,(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
留下参加战斗;该留的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无法报答!”“去者皆悦”与“
征者奋勇”结构一致,分别成句,二者前后断开,排除AC;“相”是“谓”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
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尽、完;处境艰难、不得志。两者含义不同。句意:让对方的阴谋无法得逞而不得不屈服。/处境越穷
困,意志应当越坚定。B.正确。动词,设宴;名词,酒杯。两者含义不同。句意: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C
.正确。皇帝到某处;幸亏。两者含义不同。句意:(皇帝)亲自来到长安。/因此幸亏他来告诉我(张良)。D.正确。抵挡;同“倘”,如果。
两者含义不同。句意:用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倘若与秦国相比较。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因为他未曾学过成周乐
曲”错误,由原文“太师曰:‘夫成周之乐,天子之乐也,惟人主舞之。今范昭人臣,而欲舞天子之乐,臣故不为也’”可知,是齐国乐官知道成周
之乐乃是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国君才能随之而起舞。而今范昭不过是一大臣,却想用天子之乐伴舞,所以他故意不为他演奏。故选B。9.本题考
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陋”,浅陋,这里引申为不懂;“惭”,使……羞愧,羞辱;“从”,听从,服从。(2)“去者”
,离开的士卒;“束装”,收拾行装;“妻子”,妻子儿女;“鹄立”,如鹄延颈而立,形容盼望等待;“废”,废弃。参考译文:凡在敌人开始对
我进行战争图谋的时候,我要及时运用谋略戳穿它,让对方的阴谋无法得逞而不得不屈服。诚如兵法所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
谋。”春秋时期,晋平公打算进攻齐国,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去观察齐国的政治动态。齐景公设宴招待范昭,当酒喝得兴致正浓时,范昭竟提出用
齐景公的酒杯斟酒喝。景公非常爽快地说:“那就用我的酒杯让客人饮酒吧。”当范昭喝完自己杯中的酒,正想换杯斟酒时,晏子立即撤掉了景公的
酒杯,仍用范昭所用酒杯斟酒进客。范昭假装喝醉了,不高兴地跳起舞来,并对齐国乐官说:“能为我演奏一支成周乐曲吗?我将随乐而起舞。”太
师回答说:“盲臣未曾学过。”范昭无趣地离开筵席后,齐景公责备臣下说:“晋国,是个大国啊。派人来观察我国政局,如今你们触怒了大国的使
臣,这可怎么办呢?”晏子理直气壮地说:“范昭并不是不懂礼法,他是故意羞辱我国,所以我不能服从您的命令。”太师接着说:“成周之乐乃是
天子享用的乐曲,只有国君才能随之而起舞。而今范昭不过是一大臣,却想用天子之乐伴舞,所以我不能为他演奏乐曲。”范昭回到晋国后,向晋平
公报告说:“齐国是不可进攻的。因为,我想羞辱其国君,结果被晏子看穿了;想冒犯他们的礼法,又被其太师识破了。”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赞叹
说:“在宴会上却能阻止千里之外的战斗,这句话说的就是晏子。”凡是对敌作战,士卒们踏上战场,就如置之万死一生之地而无后悔畏惧之心的,
因为这是听从指挥和服从命令。将帅讲求信义以诚待人,那么,士卒便会报之以尽心用力而无犹豫之意。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诚如兵法
所说:“为将帅者应当具备诚信而不欺诈的思想品格。”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亲自从洛阳来到长安,派遣宣王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郃所
部及雍、凉二州等精兵三十万人,隐蔽轻装出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部队将有十分之二的人换防离去,留在战场的将士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却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原失信’的作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现在,换防该离开的士卒已经收拾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则引领切盼而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赶快启程回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参加战斗;该留的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无法报答!”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郃,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大获全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